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高武的結果 展開
高武
明代的醫生
高武,號梅孤,生卒年月不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明代名醫,喜讀書,天文、律呂、兵法、騎射無不嫻習。
武,號梅孤,鄞縣(今浙江寧波),卒詳,約六紀。喜讀,、律呂、兵、騎射嫻習。嘉靖間,中武舉,以策幹當路,因不合棄歸。晚年研究醫學,尤長針灸。著《針灸聚英》4卷(1529),《針灸節要》3卷(1537),《痘科正宗》4卷,還有《射學指南》、《律呂辨》、《發揮直指》等。其《針灸聚英》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針灸學專著,對針灸學的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高氏為訂正穴位,親制針灸銅人模型三具,男、女、童子各一,在針灸史上針灸史上是少見的。
武,梅孤。正德、嘉靖(公元1506~1541年)初在世。鄞縣(今寧波市)人,著名針灸家。幼好學,曉天文、樂律、兵法,善騎射。嘉靖時,考中武舉人,官至總兵,因志願未遂,憤然棄官歸里,專究醫術,治無不效,名聲大振。武慨嘆當時針灸取穴多誤,乃鑄男、婦、童子三銅人,累試其穴,推之人體,所取毫髮不爽。
武,《素》《》典籍,針灸論奠基礎,促針灸術展。俗操針灸,針灸須踐,需論,即讀亦僅玉龍、金針、標幽等歌賦而已。於是,節集《內經》《難經》等有關針灸的章節,重加編次、整理、刪繁、解釋,而成“針灸節要”,並輯集《銅人》《明堂》《子午》等相關內容,再摻入自已學術見解,名曰《針灸聚英發揮》(亦稱《針灸聚英》),使針灸理論更臻完善。
後有高志齋,承其業,亦精醫,著有《靈樞摘注》。
《針灸節要聚英》明嘉靖十六年刊本
在明代,針灸發展轉入低潮,而高武針對當時“活人之術止於葯,故棄針與灸而莫之講”的重葯輕針輕灸思想,嚴厲批評只會用藥,“非藥餌所能愈,而必使夫刺者,則束手無策,自愧技窮”的傾向,指出“針灸葯,皆為醫家分內事”,“針灸葯三者得兼,而後可與言醫”,“針灸葯因病而施者,醫之良也”,醫生只有技術全面,才能隨時根據病情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高氏十分遵崇前人的經驗,在《針灸聚英》中他多次引用張仲景、李杲、滑伯壽、王潔古等醫家的學術觀點和針灸經驗即是明證,對古人的經驗既推崇倍至,又不固執拘泥。如對《金針賦》中關於“男女氣血在早在晚在上在下之不同”的觀點和《神應經》中“人身左右補瀉不同”的觀點,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即“針灸當隨經絡氣至十二時,……男女氣血上下之分,因非素難意,亦不必然也。”“人身左右不同,謬之甚也。”《金針賦》對針刺補瀉手法的“八法”、“四法”論述甚詳,亦被後世醫家所重視,而高氏則認為是“巧立名色,非素難意”,是“求針之明,為針之晦”。這些看法,雖有失偏頗,但也確具獨到之見。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對中醫學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後人多重視其在基礎理論和方葯上的寶貴經驗,卻忽視了他造詣頗深的針灸學術思想。而高氏則十分重視李氏在針灸上的成就,僅在《針灸聚英》十二腧穴篇中就引用有27處之多,並特立“東垣針法”於卷2之中,認為“東垣針法深得《素問》之旨,人多忽之,各書也不能載”,把“東垣針法”始終貫穿於李氏以“胃氣為本”的學術觀點之中,注重補益脾胃升發之氣,如在胃之合穴足三里的應用上,東垣針法曰:“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街以三棱針出血”,若因“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至谷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之氣。”又曰:“氣在於腸胃者,取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氣逆霍亂者,取三里”,“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噎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充分體現出高氏對李東垣學術觀點的繼承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東垣針法”中不但列舉了足三里穴的應用範圍,還指出了應用不當的後果,如“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苟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這也是高氏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對李氏針法的補充。
《針灸節要聚英》明嘉靖十六年刊本
在《針灸聚英》中,他改變了以往針灸著作隨病附穴,雜亂無章的寫法,在撰寫腧穴部分時,按照穴名、定位、刺法及主治癥候的格式進行了較系統的整理歸納,有的還配以歷代名醫對該穴的應用經驗。如俠溪穴:“足小指次指歧骨間,本節前陷中。足少陽膽經所溜為滎。膽實則瀉之。素註:針三分,灸三壯。主胸脅支滿、寒熱傷寒、熱病汗不出、目外眥赤、目眩、頰頷腫、耳聾、胸中痛不可轉側,痛無常處。東垣曰:先師潔古病苦頭痛,發時兩頰青黃,眩暈,目不欲開,懶言,身體沉重,兀兀欲吐,此厥陰、太陰合病,名曰風痰,灸俠溪服局方玉壺丸愈。”這種歸納整理方法對規範針灸理論,指導臨床實踐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高武注重實踐,治學嚴謹,實事求是。如在取穴問題上,高氏強調因人而異,不苟同當時沿用的杖量法,並通過實例說明之。他指出:“瘦人骨露易取,肥人脊隱難摸,取之多不得其實,須先將瘦人量取定,將瘦人同身寸自某處起至本處是穴,然後將肥人同身寸若干,亦自某處起量至某處是穴。”也就是說利用瘦人易定位的特點,把其從某一標誌處至穴位量好尺寸,再按胖人與瘦人同身寸的差別依次放大,最後將該尺寸在肥人同一部位衡量,來幫助定位,又如有人用與臍相對定腎俞的方法,高氏認為不妥,明確指出,“肥人腹重則臍低,瘦人腹平則臍平,今不論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準也。”這些無疑對準確取穴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高氏對何若愚創立的子午流注納甲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妄言今日某日某時其穴開,凡百病皆針灸此開穴,明日某日某時其穴開,凡百病針灸明日開穴,誤人多矣。”他根據臨床經驗,主張定時用穴,倡導子午流注納子法。即根據十二經血流注寅時起於肺、丑時止於肝的時辰--經脈相應的順序,在確認經脈證候、脈象之後,結合五輸穴補母瀉子及迎隨補瀉的原則,在經氣流注至某經之時,此時經氣最旺盛,可取本經子穴用瀉法來治療該經實證;而當經氣流過之時,經脈經氣偏衰,則取本經母穴用補法以治療該經虛證。如:“手少陰心經屬丁火。起極泉,終少沖,多血少氣,午時注此。是動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主心所生病,目黃脅痛,臑臂內后廉痛厥,掌中熱。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補,用未時少沖。瀉,用午時靈道。”
《針灸聚英》4卷(1529)主要彙集了十六世紀以前十多種針灸醫籍的理論與臨床經驗,結合作者自己的觀點與體會而成,是一部有重大學術價值的針灸學專著。
《針灸節要》3卷(1537)
《痘科正宗》4卷
《射學指南》
《律呂辨》
《發揮直指》
高武
仿照《十四經發揮》和《金蘭循經》的體例,經穴按經脈流注為序進行排列,既體現出腧穴與經脈的密切關係,更能說明臟腑經絡相互表裡、相互絡屬、相互專註以及病統的相互影響,加強經絡學說對針灸臨床的指導作用,提高了針灸的療效。
首次歸納腧穴主治症。仿照《神農本草經》體例,對腧穴的主治症進行了歸納,載於各穴之後,改變了以前針灸著作分散雜配隨病附穴的辦法。
治學嚴謹,重視實踐 以臨床實踐作為判斷理論之標準,對某些與實踐不盡相符之論述,不輕易苟同,他認為應把圖與說結合起來看,“使人和某病宜針灸某經某穴,當用某日某時開方針”,總之以合於臨床實際為原則。
輯錄諸家針灸歌賦80餘首其中不少為已佚歌賦對針灸學的普及推廣起了一定作用,他還對針灸學中滲入的迷信唯心之說,給以批判,體現了其不信玄學的科學態度。
高武編撰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共4卷。分經絡腧穴、病症取穴治法、刺灸法、針灸歌賦4卷闡述。是繼漢代《名堂經》首次總結腧穴主治病症之後的又一次系統總結,對腧穴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書中收錄的玉龍賦。肘后歌、百症賦、補瀉雪心歌等當今仍膾炙人口的針灸歌訣,就是最早見載於此書。此外,書中還有頗多作者的獨到見解。對當今針灸的發展仍有較大的臨床指導意義。
卷之一
五臟六腑之圖
面銅人圖
背銅人圖
側銅人圖
仰人尺寸
伏人尺寸
手足陰陽流注
中指同身寸法
手太陰經脈穴
手陽明經脈穴
足陽明經脈穴
足太陰經脈穴
手少陰經脈穴
手太陽經脈穴
足太陽經脈穴
足少陰經脈穴
手厥陰經脈穴
手少陽經脈穴
足少陽經脈穴
足厥陰經脈穴
奇經督脈穴
任脈穴
陽蹺脈穴
陰蹺脈穴
沖脈穴
陽維脈穴
陰維脈穴
帶脈穴
十五絡脈
十二原穴
五臟募穴
五臟俞穴
八會穴
五臟六腑井滎輸原經合
卷之二
騎竹馬法
四花穴
灸勞穴
取腎俞法
竇氏八穴
子午流注醪穴開合
臟腑井滎輸經合主治
十二經是動所生病補瀉迎隨
十二經病井滎輸經合補虛瀉實
……
卷之三
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