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證

上熱下寒證

上熱下寒證,泛指上部有熱、下部有寒,熱證、徠寒證同時出現的一類的證候。亦即寒熱錯雜表現之一。出《靈樞·刺節真邪》。多為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亦指下元虛寒,陽氣上越之症,症見足脛寒冷,而面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泄瀉,又稱戴陽,為虛脫癥候之一。

簡介


● 英文名稱:Upper Heat and Lower Cold Pattern/Syndrom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八綱辨證

古籍摘選


● 上熱於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靈樞·刺節真邪》)

名詞解釋


● 泛指上部有熱,下部有寒的證候。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上熱下寒證,是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多由寒熱錯雜,陰陽之氣不相協調,陽盛於上,陰盛於下所致。

臨床表現

● 外感病誤用攻下,以致大瀉不止,津液耗傷,熱邪上升,則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邪盛於下,則大便溏泄,四肢冷,脈沉遲等。既見胸中煩熱,頻頻欲嘔的上熱證;又見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證。

病機析要

● 熱擾心神,故見胸中煩躁不寧。
● 火熱之邪灼傷肺絡,迫血妄行,故痰中帶血。
● 陽熱煎灼津液,故痰、涕等分泌物黃稠。
● 寒邪傷脾,脾陽虛衰,運化失司,故見大便稀溏。
● 陽虛不化,溫煦失司,寒濕內生,故舌淡,苔白潤滑。
● 陽氣虛弱,鼓動血脈運行之力不足,則脈遲。

上下寒熱錯雜

● 寒證和熱證有陰陽盛衰的本質區別,但彼此之間又互相聯繫,既可以同時出現,表現為寒熱錯雜的證候,又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危重階段,還可能出現假象。上熱下寒證、上寒下熱證多因寒熱錯雜,陰陽之氣不協調,或陽盛於上,陰盛於下,或陰盛於上,陽盛於下所致。
● 上熱下寒證:同一時間出現的,上部表現為熱,下部表現為寒的證候。例如,胸中煩熱,頻頻欲嘔的上熱證,同時又伴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證。
● 上寒下熱證:同一時間出現的,上部表現為寒,下部表現為熱的證候。如寒在胃而熱在膀胱之證,既可見胃脘冷痛,嘔吐清涎,又見小便短赤,尿頻,尿痛。

辨證施治


(一)內治法
1.上假熱而下真寒
證候:此症上焦火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身冰冷。治則:上病下治。方葯:附子熟地(半斛【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山萸、麥冬茯苓五味子丹皮澤瀉肉桂。用法:水十碗,煎三碗,探冷與服,其渣再用水三碗,煎一碗,一氣服之。
2.上熱下寒腹痛欲嘔
證候: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治則:清上溫下,和胃降逆。主方:黃連湯。方葯: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人蔘、半夏、大棗。用法: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
若上焦熱邪明顯,煩熱口乾者,可加黃芩;脾腎陽虛,惡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
3.上熱下寒、寒格吐利
證候:口微燥,入口即吐,胸間痞悶,脈虛數。治則:溫中寒,泄上熱。主方: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方葯:乾薑、黃芩、黃連、人蔘。用法: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胃氣上逆、嘔吐泛酸者,重用半夏,或加吳茱萸烏賊骨;胃脘氣滯、腹痛甚者,可加烏葯香附脅肋痛者,可加白芍、當歸、川楝;脾虛失運、腹脹、納差、便溏者,可加白朮、蒼朮、廣木香;胃絡損傷、嘔血便血者,可加炒大黃、地榆炭、白芨,並可配合使用雲南白藥、白芨粉等內服。
4.下元虛寒,陽氣上越
證候:足脛寒冷,而反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泄瀉。治則: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主方:白通湯。方葯:附子、乾薑、蔥白、乾薑。
(二)外治法
1.針刺
取穴內關足三里、中脘、陽陵泉、陰陵泉等,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2次。
主灸神闕脾俞、氣海、足三里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
3.推拿按摩
輕輕按摩胃脘及少腹區,每日2~3次,每次5~10分鐘。以上諸法,有緩急止痛、健脾止瀉的作用。

飲食療法


1.姜棗飲
生薑3片、半夏6克、紅棗2個,煎水飲。
2.良姜粥
良姜15克為末、粳米100克,用水2000毫升,煎良姜至1500毫升,去渣,下米煮粥食之。
3.吳茱萸
粳米50克煮成粥,臨熟加入吳茱萸末3克,蔥白15厘米食之。
以上適用於中焦有寒,納差欲嘔者。
白朮120克、乾薑60克、雞內金60克、熟棗肉250克,先將雞內金、白朮軋細焙熟,再將乾薑軋細,共合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在炭火上炙干,即可食用,每日2~4次、每次l~2枚。
5.苡米粥
生苡米150克、白米50克,先將苡米煮爛,后入米煮粥食之。
以徠上適用於脾胃寒濕,腸鳴泄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