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阻腦絡證

瘀阻腦絡證

瘀阻腦絡證,中醫病證名。是指瘀血犯頭,阻滯腦絡,以頭痛頭暈瘀血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癇病中。

病因


本證多因頭部外傷,瘀血停積於腦內;或久痛入絡,瘀血內停,阻塞腦絡所致。

臨床表現


頭暈、頭痛經久不愈,痛如錐刺、痛處固定,或健忘失眠心悸,或頭部外傷后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斑點,脈細澀。

證型分析


瘀血阻滯腦絡,不通則痛,故頭痛持續、痛如針刺、痛處固定;腦絡不通,氣血不得正常流布,腦失所養,則頭暈不已;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養,故有健忘,失眠,心悸等症;外傷嚴重,腦神受損,則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斑點,脈細澀等,為瘀血內阻之徵。

辯證要點


以頭痛、頭暈與瘀血癥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治法


活血化瘀,息風通絡。

常用腧穴


水溝、風府、大椎、內關后溪申脈湧泉鳩尾長強、大椎、腰奇、間使、行間、豐隆。

方劑


常用中藥


赤芍川芎桃仁紅花麝香、老蔥、地龍僵蠶全蠍

常見病


癇病 臨床表現平素頭暈頭痛,痛有定處,常伴單側肢體抽搐,或一側面部抽動,顏面口唇青紫,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脈澀或弦。多繼發於腦顱外傷、產傷、顱內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發育不全。治宜活血化瘀息風通絡,方選通竅活血湯加減。

預防調護


1、加強孕婦保健,避免胎氣受損。癇病發生多與母親在孕期內外邪干忤及七情、飲食、勞倦等失調有關。
2、加強護理,預防意外。
3、加強休止期治療,預防再發。應針對患者病後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虛參與調補,如調脾胃,和氣血,健腦髓,順氣滌痰,活血化瘀等,但不可不加辯證地一概投入參、茸大補之品或其他溫燥補品。
4、注意調補,飲食宜清淡,多吃素菜,少食肥甘之品,切記過冷過熱、辛溫刺激的食物,以減少痰涎及火熱的滋生。可選用山藥、苡米赤豆綠豆小米煮粥,可收健脾化濕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