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脫髮

病症

永久性脫髮,表現為頭頂部擴散性脫髮,可以清楚地看到頭皮,頭髮變得稀少,但不會形成明顯的謝頂,這類困擾95%來自遺傳;平常我們所看見的男性脫髮,露出“半邊天”腦殼沒有頭髮的情況,或者“地中海”頭頂中間的位置也是一塊皮膚沒有毛髮的,旁邊周圍毛髮又稀稀拉拉的情況,這兩種就是屬於永久性脫髮,皮膚是光滑的看不見點點的毛孔,皮膚的毛孔已經是閉合的狀態。換種說法,就是脫髮已經持續至少1年以上的時間,脫落數量比生長數量多,而且脫落之後原來的位置不再生長新發。

發病原因


引起毛囊破壞的病因很多,大致分為以下5類:
1、發育缺陷,如皮膚髮育不全、Conrdi病、表皮痣、汗管角化、魚鱗病、毛周角化等。
2、物理因素如捲髮、燙傷、放射性皮炎。
3、感染如頭黃癬、膿癬、癤、癰、毛囊炎、尋常狼瘡、麻風等。
4、腫瘤如汗管瘤等。
5、病因不明皮膚病如扁平苔蘚、紅斑狼瘡、硬皮病、結節病、毛囊性黏蛋白沉積病等。

癥狀


癥狀表現為:
1、感染性脫髮:由細菌引起的禿髮性毛囊炎或痤瘡;由真菌引起的黃癬或黑癬以及盤狀紅斑狼瘡、扁平苔癬、假性斑禿等。
2、先天性禿髮:大多數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極少數為隱性遺傳。全身毛髮很少生長,但病變部位主要在頭髮,組織學檢查顯示小汗腺、皮脂腺和立毛肌等均正常。
3、瘢痕性禿髮:各種原因導致的瘢痕性脫髮,包括物理因素性禿髮如放射線、燒傷、冷凍、外傷等;化學因素性禿髮如強酸、強鹼等;慢性疾病性禿髮如紅斑性狼瘡、扁平苔癬、結節病、硬皮病、瘢痕疙瘩等;腫瘤及痣如基底細胞癌、皮脂腺痣等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很清楚。多原因引起的毛囊破壞形成瘢痕,從而產生永久性禿髮。近年來更傾向於斑禿是以自身免疫性疾病體液免疫方面的改變包括非器官特異性自身抗體和器官特異性自身抗體。已報告的有抗平滑肌抗體、抗核抗體(主要為斑點型)、抗線粒體抗體、抗基底膜抗體及類風濕因子。已報告的器官特異性自身抗體有抗甲狀腺抗體、抗胃壁細胞抗體、抗腎上腺抗體等。自身抗體的陽性率與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有關。細胞免疫的改變為斑禿皮損的血管及毛球周圍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
研究還發現斑禿區的毛囊有強的HLAⅠ、Ⅱ類免疫反應性,並且參與造血細胞遷移的黏附分子表達異常。這些改變可能對某些刺激因素如外傷、神經炎症或感染導致細胞因子釋放引起的。細胞因子可以參與多種免疫反應過程的發生,從而導致針對毛囊獨特抗原免疫反應的發生。近年來,斑禿中多種與免疫調節有關的細胞因子的研究令人矚目。雖然上述機制比較流行,但確切的病因學還不清楚,並且沒有證實確切的自身抗原和致病基因。脫髮的遺傳類型還不清楚。有不同外現率和表現度的多基因遺傳模式似乎比較合理,但仍受到外加的激素和免疫的影響。

脫髮過程


永久性脫髮的掉發過程是逐漸產生的。開始時,頭前額部的頭髮邊緣明顯后縮,頭頂部頭髮稀少;然後逐步發展,最後會發展到只剩下頭後部,頭兩側一圈稀疏的頭髮。

檢查化驗


患處有瘢痕、毛囊破壞、永久性禿髮。還可見各種病因的相應臨床表現。如紅斑狼瘡引起的可見紅斑狼瘡的其他皮膚表現及組織病理、實驗室檢查改變等。斑禿多系突然發生,表現為頭皮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脫髮斑。由於無自覺癥狀,故常在無意中和被他人發現,也有在梳頭時注意到大量頭髮脫落,才發現片狀脫髮區。本病可分3個期,即進行期,靜止期及恢復期。在進行期,出現新的脫髮斑,原脫髮斑擴大,但脫髮斑的數目、大小不一,多為甲蓋至錢幣大小,毗鄰的脫髮斑可以迅速融合。脫落的發乾近端萎縮,無光澤,末端粗黑。脫髮斑周緣的頭髮鬆動,易於拔下,髮根成感嘆號形(!),即拔髮試驗陽性。這是疾病處於進行期的一個特徵。脫髮區的頭皮正常,無炎性發紅、無鱗屑、無瘢痕。靜止期脫髮區邊緣的頭髮不再鬆動,無新的脫髮斑出現。大多患者在3~4個月的靜止期過後,進入恢復期。恢復期有新毛髮長出,最初為細軟色淺的絨毛,類似毳毛,時久漸變粗變黑,然後恢復正常。

脫髮治療


永久性脫髮可通過植髮手術,在毛孔閉合的位置重新種植上真實的毛髮。也就是說,在皮膚上“開荒”種上可以正常生長毛髮的毛囊種子。種子種植之後就在頭皮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終生性的生長新毛髮,毛囊種子是不會再出現永久性脫髮的情況。植髮是徹底根治脫髮的唯一有效醫療手段,現在受到很多發友的認同和接受,許多的明星都是植髮的體驗者也是受益者。

日常家庭療法


按照中醫理論,頭髮與肝腎有密切關係,腎藏精肝主血,其華在發,肝腎虛則精血不足,毛囊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一種情況是合成黑色素能力減弱,出現白髮,那麼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毛囊萎縮或者壞死,造成脫髮。反之,肝腎強健,上榮於頭,則毛髮濃密烏黑。
西醫認為,正常情況下,人體頭髮毛乳頭內有豐富的血管,為毛乳頭、毛球部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頭髮生長激素順利合成。各種不良刺激(激素水平影響,神經性刺激影響等)造成供應毛髮營養的血管發生痙攣,使毛乳頭、毛球部的營養運轉功能發生障礙。當營養合成在毛乳頭、毛球部的形成發生障礙,或雖然形成但因某種因素,具有細胞能量作用的ATP物質的製造會因此而受阻。當作為熱量源的ATP無法產生出來,因此無法進行毛髮的蛋白合成,毛母細胞失去活力,毛髮髓質、皮質部分的營養減少,開始角質化,毛囊開始萎縮或者壞死,頭髮大量進入休止期,頭髮就會大量脫落。
臨床通過磁療作用來進行脫髮的治療。磁療(magnetotherapy),以磁場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磁場影響人體電流分佈、電荷微粒的運動、肌膜系統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組織細胞的生理、生化過程改變,產生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等作用。由於人體頭部有許多重要穴位,“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早上《素問·脈要精微論篇》中就指出“頭為精明之府”。頭為諸陽之會,手足六陽經皆上行於頭,六陰經中手少陰與足厥陰經直接循行於頭面部,所有陰經的別經和陽經相合後上達於頭面。古人云:“形統於首”,即頭腦是全身四肢百骸的統領,與人體內臟器官的功能有著密切聯繫。在治療脫髮的過程中,最常用的就是磁性能頭皮梳,它把中醫傳統的臟腑經絡理論和大腦皮層在頭部相應投射區的學說相結合,將磁體鑲於梳齒內,把磁療運用於各種脫髮的治療,把磁場的生物效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鎮靜、止癢)與推拿中梳搔法以及普通梳子的日常保健作用結合於一體,經常地按摩頭皮,梳理頭髮,可以疏通頭部經穴,刺激頭皮髮根,故常有“發宜常梳”之說。用這樣的梳理頭髮,經過百會、太陽、玉枕、風池等重要穴位,可以疏通血脈,使氣血流暢,從而改善頭部毛囊下末梢的血液循環,調節大腦功能,增強腦細胞的營養,促進ATP快速合成利用,這種多重刺激按摩可加速毛囊局部的血液循環,使毛乳頭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從而使毛髮髓質、皮質部分的營養顯著增加。這樣,毛球部的細胞營養得到改善,細胞活性增強,分裂加快,將有利於毛髮順利生長,改善脫髮,如能長期堅持,還可以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