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流派
起源於19世紀的流派
1879年以來,整個心理學界出現了過去從未有過的熱烈的學術研討的繁榮局面。在馮特的內容心理學以後,又相繼出現了反對或繼承馮特的理論,或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各種各樣、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心理學派。這些學派分佈廣泛,遍布世界各地。
這些學派,有從內在的意識去研究的,有從外在的行為研究;有從意識的表層研究,有從意識的深層研究;有從靜態,有從動態;還有從生物學、數理學、幾何學、物理學、拓撲學、民族學、文化學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
所有的學派、包括相互繼承的學派,在它們的心理研究對象、範圍、性質、內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聯繫,又各不相同。這百餘年心理學發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遠遠超過人類歷史上對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總和,對心理現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貫穿心理學百年史的主幹線,就是十大學派形成發展的歷史。到新行為主義階段。這些新行為主義者仍然堅持華生的行為主義立場,對一些比較激進的和極端的做法做了一些必要的修訂。這個學派的產生可以看出學派之間開始出現一些融合的趨勢。
勒溫創造性地借用物理學和數學中的場、向量、拓撲等術語,並以此來說明人類心理現象從其活動的規律,創造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心理學體系。第一,勒溫突破了傳統心理學的研究框架,用嚴格實證、實驗的方法來研究人的需要、緊張、衝突、動機等問題,使它們成為實驗心理學的合法研究領域。
這十大心理學派無論從其對對象、任務、範圍、方法以及從其規模和波及的領域來看,對心理研究的客觀推動作用都是巨大的。它們都曾經充當過心理研究過程中的主角,代表過一個時期的心理學歷史發展的傾向,客觀地左右過心理學史的發展。
當代心理學基本理論的主體,也主要是博採十大學派學說之長處,汲取它們的合理的有價值的部分而形成的。如今我們學習的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學》教材,其內容實際上都是對十大學派的精華部分進行了彙集的結果,是十大學派學說的主要結晶。其中的主體理論、概念和規則幾乎都可以溯源到十大學派,在那裡找到出處。
其他學派影響
心理學史上的其他學派,也起過一定的作用,但最後被十大學派所包容、吸收、淹沒、歸化了。有的晦澀難懂,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與共鳴,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對於同一事物,由於經驗、視角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認識的不同導致方法論的不同。因此,我覺得在一項研究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較大分歧甚至出現流派是很正常的。流派的出現恰恰說明了這項研究獲得了極大發展。
19世紀60年代,內容心理學在德國產生。內容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費希納和馮特。
費希納(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學是關於身心之間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係或依存關係的嚴密科學。這是一門介於心理學和物理學之間的獨立學科。費希納受赫‘爾巴特的啟發,認為心理是可測量的。經過許多實驗和推導,他把感覺強度和刺激強度之間的關係概括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覺強度;C-適用於不同感覺中的每個感官的常數;R-刺激強度;R0-在閾限的刺激強度。
這個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已有的感覺的強度。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馮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心理學史上他的名字與心理學的獨立和實驗(內容)心理學的建立直接聯繫在一起。
費希納(1801.4—1887.11)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心理學物理學的創始人。在哲學上費希納是一個唯心主義泛靈論者,他認為凡物都有靈魂,心和物是不可分的,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觀。他對心與物作了精確的數學測量並試圖確定它們的關係。1860年他的《心理物理學綱要》的出版奠定了他在心理物理學上的創始人的地位。
心理學派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也叫建構主義心理學派是由馮特的最忠誠的學生鐵欽納於內容心理學派形成近20年後在美國建立的,是內容心理學思想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但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決不等同於內容心理學派,二者無論在形成的時間、地點以及研究方法和具體內容上,都存在著差異。
構造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鐵欽納
時代精神:
科學界百家爭鳴。德國事實上已經成為當時世界心理學研究的中心。
機能派心理學和構造派心理學的爭論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中只有鐵欽納始終堅持明顯的傳統,他是一個性格堅毅、好爭辯的學者,1927年鐵欽納因腦瘤去世,爭論逐漸平息下來。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在他們的示範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
理論基礎為純粹經驗論。
把心理學看成一門純科學,只研究心理內容本身,研究它的實際存在,不去討論其意義和功用。所以極為狹隘。
心理學派
廣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從19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包括意動心理學派、符茨堡學派、日內瓦學派、行為主義和哥倫比亞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等。狹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主要指美國的芝加哥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實用主義心理學派)。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
時代精神:
自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出現,宗教和神學遭受了致命的打擊。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觀唯心主義、功利主義哲學和經驗批判主義理論合併,並利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製造出一套實用主義哲學。它的基本觀點即“存在就是有用”,沒有真理的客觀尺度,唯一的標準就是成功。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強調心理現象對客觀環境的適應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識經驗為限。
關心心理學在各個領域內的功效和應用及改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心理學派
學術背景:行為主義心理學是作為傳統心理學的叛逆,在機械唯物主義和實證主義的哲學基礎上,在動物心理學和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影響下,產生的現代心理學派別。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實質是將意識和行為絕對地對立起來。
理論上的先行者:
迪卡兒:動物僅是佔有空間的機械,它的動作只是機械作用;人也是機器,只不過在身體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識的靈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摒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以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個中間變數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需求變數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數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斯金納
偶然一次壓槓桿就得到食物,此後老鼠壓槓桿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壓槓桿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食物即是強化物,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即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時代精神:
客觀主義潮流。18世紀以來科學的極大發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當然的或迷信的東西。神秘主義受到挑戰。實證主義空前具有市場。強調實證的、具有社會性的可用作客觀觀察的知識。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行為主義出現在美國,在20世紀初自然科學飛速發展,一些年輕的心理學家對馮特學派不滿意,認為心理學不能研究意識,認為心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處於同樣的地位,應該象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也就是行為。
行為派認為,人的心理意識、精神活動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行為。行為是有機體適應環境變化的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心理學研究行為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的關係,以便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的目的。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華生(1878~1958)和斯金納(1904~)。華生的主要觀點:(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數關係,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格式塔
心理學派
1912年,M.魏特曼發表了論文《似動的實驗研究》,標誌著一學派的興起。
理論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哲學思想:知覺不是一種被動的印象和感覺因素的結合,而是這些元素主動地組織成完整的經驗和結合起來的經驗。
物理學家馬赫(《感覺的分析》1885):空間模式(如幾何圖形)和時間模式(如曲調)的感覺與元素無關。即使觀察者注視客體的空間方位可能變化,但是它對客體的視覺或聽知覺是不變的。例如,無論從哪一邊或從頂上,或從一角去看,在我們的知覺中,一張桌子仍然是一張桌子。同樣一系列的聲音,比如一支曲調,即使可能改變速度,但在我們的知覺仍然是同一支曲調。(我認為,即使音階改變,或有錯音,也不影響人們對這支曲調的知覺。)
厄棱費爾:有些經驗的質不能用傳統的各種感覺的結合起來解釋,這些質叫格式塔質,或形質。知覺是以個體感覺之外的某些東西為基礎的。一支曲調是一個形質,不依賴於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覺。
時代精神:
19世紀最後幾十年,由於物理學承認和接受力場的概念,它已經越來越少地運用原子主義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電。這些力場被認為既具有空間的廣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們被看作是新的結構實體,而不是個別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總和。
魏特曼的似動實驗
以
考夫卡、苛勒做被試,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過兩條細縫投射出兩條光線,一條垂直,另一條和垂直線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過一條細縫顯示出光線,然後顯示另一條光線,在兩條光線之間有一較長的時間間隔(超過200毫秒),那麼被試者就看到兩條相繼出現的光線。如果兩條光線之間的時間間隔短,被試者就看到兩條連續的光線。可是,在兩條光線之間有一最適宜的時間間隔(約60毫秒),被試者看到光線從一處向另一處移動,而且又移動回去。這就是整體不僅是部分的總和的一個明顯例子。
格式塔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學派強調整體並不等於部分的總和,整體乃是先於部分而存在並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這一觀點在一定範圍內來說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這一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對任何心理現象進行元素分析,這對於揭發心理學內的機械主義和元素主義觀點的錯誤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他們在知覺領域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學教科書內所講述的一些有關知覺的規律知識,例如似動現象的發生、知覺過程中圖形和背景的關係的意義等,基本上都是來源於格式塔學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頓悟”和韋特墨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習的研究,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並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局限:
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唯一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心理學派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兩部分: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不能被本人所意識,它包括原始的盲目衝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壓抑的動機與慾望。他強調潛意識的重要性,認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擺布個人命運和決定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與生俱來,包括著先天本能與原始慾望;自我由本我分出,處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對本我進行控制與調節;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與理想兩部分,主要職能是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衝動。三者通常處於平衡狀態,平衡被破壞,則導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與心理治療,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規律,但他們的一些主要理論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說、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論,強調文化背景和社會因素對精神病產生和人格發展的影響,在美國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新精神分析學派仍然保留著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些基本觀點,儘管在其理論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歸根結底,仍然是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起主要作用。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榮格(1875~1961)。
舊精神分析學派
前期的正統派(強調生物學因素3為人精神生活的基礎):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心理學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榮格:
阿德勒
霍妮:
弗洛姆:
沙利文:
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無意識和潛意識的研究領域。
局限:1、泛性論的傾向;2、生物化傾向;3、理論的主觀色彩濃厚。
心理學派
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
時代精神:
反主流文化運動。對社會不滿。
由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創立,現在的代表人物有C.R羅傑斯。人本主義反對將人的心理低俗化,動物化的傾向,故被稱為心理學中的笫三思潮。
1.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傑斯
2.羅傑斯的自我理論。
心理錯覺學圖
人、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後,人的自我實現趨向開始激活,在自我實現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併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通過機體自動的估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尋求保持、再現,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儘力迥避。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是受他人的關懷而產生的體驗,還有一種是受到他人尊重而產生的體驗,不幸的是兒童這種受關懷尊重需要的滿足完全取決於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據兒童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準,行為標準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所以說他人的關懷與尊重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體現著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傑斯稱這種條件為價值條件,兒童不斷通過自己的行為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於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漸漸地兒童被迫放棄按自身機體估價過程去評價經驗,變成用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的價值規範去評價經驗,這樣兒童的自我和經驗之間就發生了異化,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衝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預感到經驗與自我不一致時,個體會運用防禦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如果防禦成功,個體就不會出現適應障礙,若防禦失敗就會出現心理適應障礙,羅傑斯的以人為中心的治療目標是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是經內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屬於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用羅傑斯的話說“變回自己”“從面具後面走出來”,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機能。人本主義的實質就是讓人領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來的價值觀念,讓人重新信賴、依靠機體估價過程來處理經驗,消除外界環境通過內化而強加給他的價值觀,讓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修復被破壞的自我實現潛力,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反對僅僅以病態人作為研究對象,把人看為本能犧牲品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反對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學的客體的行為主義學派。主張研究對人類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
忽視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先天潛能的制約和影響。
日內瓦
心理學派
日內瓦學派又稱皮亞傑心理學派,是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傑出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創建和領導的。
受康德的影響。
時代精神:
開放的理念。兼容並蓄的精神。
日內瓦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心理學流派的融合和發展。兒童心理學。
西方學者把皮亞傑、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為當代心理學的三大巨人。
認知
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本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後飛速發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著認知心理學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
與馮特心理學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係。受格式塔心理學思想影響。是行為主義的反作用。
認知心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都屬於認知心理學,而目前西方心理學界通常所指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加工心理學,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通過與計算機相類比,模擬、驗證等方法來研究人的認知過程,認為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交換、操作、檢索、提取和使用的過程,並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種系統模式:即感知系統、記憶系統、控制系統和反應系統。強調人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他的行為和當前的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記憶和思維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就是把人看成信息傳遞器和信息加工系統。
提出短時記憶中有三種編碼:
①聽覺編碼即聲碼;
②視覺編碼即形碼;
③語義編碼即意碼。
認為人是按事物的各種性狀將其分成三種編碼分別貯存在三個不同的位置,而後可以用聲、形、意三種不同的途徑來檢索這一記憶。
時代精神:
信息技術的急速發展。電腦智能的研究。
心理學流派
人性主義心理學是獨具中國特色的心理學,它認為只有從人的本質屬性,即從人性出發才能正確地闡明人的心理活動、心理結構、心理動力、個性及其發展、心理病理化、臨床心理診斷與矯治等問題。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進人類心理世界的殿堂。其代表人物為郭念鋒教授。
其主要觀點為:
1、人的本性是三種基本屬性的結合。
2、人的心理動力是需求。
3、個性是人性在個體人身上的具體體現,人性是個性的一種抽象。
4、人性的內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現代心理學發展的趨勢,是幾大心理學流派逐漸融合統一。幾大心理學流派著重於心理本質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論部分,實際這種種流派都是著重心理現象、過程或功能的某個環節,而忽落其他環節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環節性的研究,沒有進行整體、全面或本質的研究。隨著人們對心理現象的研究逐漸深入和想要把握心理的整體狀況,心理學流派的融合統一,成為心理學流派的發展趨勢。
意動心理學建立發展
心理錯覺學圖
現象學哲學建立發展
但是20世紀初,布倫塔諾和施通普夫的學生胡塞爾提出現象學哲學,支持了意動心理學;與此同時,英國高爾頓研究個別差異時,發現許多人,甚至有的大藝術家也缺乏視覺意象;而法國人比奈在為女兒作思維實驗時,也發現類似的無意象思維。從此,這種出自哲學唯心論的意動心理學或機能心理學得到廣泛傳播,成為當時歐洲一種強有力的心理學思潮,像格式塔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都受其影響。
無論是什麼學科或思潮,學派之間的對立只要還是限制在批評、論戰、自放異彩上,沒有演變成為人身、精神的限制和傷害,都是應該提倡的。人們總喜歡偏重偏信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並由於自己堅信而捍衛它。捍衛行為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應該的。但是如果一種觀點和理論要用到強制手段才能夠延續和發展的話,這無疑是很可悲的。從伽利略被囚禁,布魯諾被燒死,《物種起源》到死才敢發表,以及我國文革時候的思想壓迫,都無一例外地使人的思想受到禁錮、阻礙了學派之間的交融和發展,最終也就阻礙了人的認識和實踐的發展。對立面在事實上總在起著揭其弊端,發現其缺陷、不足的重要作用。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雖然應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藉助其經驗教訓和總結歸納的規律,接受其理論指導,但前人畢竟是前人,他們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與現在存在很大的差異。他們個人的知識局限以及當時的階級統治需要決定了他們的片面。即使在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人都不可能完全認識這個世界、發現真理,更不用說在階級統治或思想統治的束縛下。從心理分析角度,即便是對腐朽事物的抗爭,由於存在應激因素,也很容易矯枉過正。所以對於任何理論,我們都只能夠借鑒參考,擇善而用。
綜述
對於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見解,也不要認為天衣無縫。在提出一種觀念以後,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理論考證來加強、完善它,分析、汲取對立面的優點和長處。這不是折衷,而是對自身的揚棄,是完善自我的需要。一個人需要自信而不是迷信,迷信他人和迷信自我都是同樣錯誤的。歷史上許多優秀的學者在晚年都發現其早期理論的重大不足和缺陷,或構造體系的基本理論都存在極大錯誤,但是因為壽命和精力的關係,不可能再重建體系,有的就避開談論這種不足和缺陷,不敢自我否定,這是很遺憾的。人類研究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完善人類自身,具體到每一個學者,應該不斷推進和推廣他的認識,從而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這也是自身人格的完善。如果因為害怕名望受損、或害怕各種各樣的內外打擊,而去掩蓋真理的話,那他進行研究的目的就值得懷疑,而他本人亦陷落在沽名釣譽的人格缺陷中。這點需要我們這些學者不時深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