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簡明中國古代史的結果 展開

簡明中國古代史

簡明中國古代史

《簡明中國古代史》是由張傳璽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在1999年11月出版的書籍。本書是一本內容較淺近的適用面更廣的中國古代史教材。

內容簡介


版本一
全書僅用了不足四十萬字,就簡明扼要地概述了中國自原始社會至清朝中英鴉片戰爭前夕這一古代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及歷代社會的基本面貌,主要政治、經濟制度,重大歷史事件,主要歷史人物,民族關係,重要文化成就等。觀點鮮明,內容具體,文字通俗易懂。為了閱讀方便,全書將內容分為若干編、章、節、目、子目等層次,各立標題,一目了然。書中附有歷代帝(王)系表32張,地圖52幅,插圖123幅,圖文並茂。本書適合普通高等學校、電大、成人高校等“中國通史”課之用。亦適合史學愛好者自修之用。
版本二
本書是為高等學校的基礎課教學編寫的中國古代史教材,只有四十萬字。由於分量適當,宜教宜學,內容系統,重點突出;觀點新穎,不襲舊說;通俗易懂,可讀性強,所以自出版以來,深受讀者的歡迎。1991年11月初版,至今年3月,時間僅僅一年又四個月,本書已連印六次,印數多達6萬4千冊。雖是這樣,我們認為本書還是有不少應當修改之處。首先是對文字做了全面加工,主要是刪繁就簡,突出重點。
其次是對有關民族關係的部分,尤其是對元、清兩代做了較大的修改,端正了民族觀點。
第三,對某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做了更適當的評價。例如對武則天的評價。此外,本書還對學術界某些新的研究成果及新的考古發現,做了必要的吸收。應當說本書經過這次修訂,從內容到觀點,面目一新。
本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推導,概述了自原始社會至清朝中英鴉片戰爭前夕這段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主要朝代或歷史階段的社會基本情況,主要政治、經濟制度,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民族史和民族關係,重要文化成就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可為讀者提供有關中國古代史的基本知識。
本書採用“西周封建論”。按社會性質分“編”,按歷史階段分“章”,按朝代分“節”,按重要事項分“目”或“子目”。書中還收有“歷代帝(王)系表”32張,歷史地圖50幅,文物、古迹、人物等插圖132幅。每節之後,附有“複習題”、“重要名詞”和“參考書目”,這些都有助於教學和自學。
編者分工:
張怡青: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部分。
張傳璽:秦漢魏晉南北朝部分。
王援朝:隋唐部分。
王朝中:五代宋遼金部分。
張仁忠:元明清部分。
本書作為一本教材,難免仍有錯誤或不妥之處,希望廣大教師和讀者多多賜教,以資修改提高;

導言


一、我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我國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之一,地處亞洲東部,東臨大海,西至帕米爾高原,南至熱帶,北至北溫帶的北部,面積約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和整個歐洲的面積約略相等。境內有廣闊的沃野,有茂密的森林,有眾多的大江大河,有無數的沼澤湖泊,有縱貫全國的崇山峻岭,有很長的海岸線。自然條件優越,礦藏和魚鹽等資源豐富。我國的歷史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發生,並一幕一幕地演至今天。
我國的歷史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的歷史一樣,是沿著基本相同的規律發展的;當然也各有自己的特點。我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是:自元謀人(約距今170萬年)開始,至堯、舜、禹“禪讓時代”(約距今四、五千年),為原始社會。禹建夏朝(公元前21世紀),至商朝滅亡(前11世紀),為奴隸佔有制社會,簡稱奴隸社會。自西周至清朝後期的中英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之前,為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又分為兩個階段:自西周至戰國,為封建領主制階段;自秦滅六國,統一中國,至鴉片戰爭之前,為封建地主制階段。①鴉片戰爭之後,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標誌著我國的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
二、我國歷史的主要特點
我國歷史有四大主要特點:
1.我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被公認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①又經近數十年來的考古發掘證明,這個評價是符合實際的。我國的原始社會是從元謀人講起。在經過了約170萬年的發展之後,至黃帝、堯、舜時代,也就是約距今四、五千年的時候,原始社會已走到盡頭,中國古代的文明時期即將開始放射出曙光。至禹建夏朝(公元前21世紀),中國正式進入歷史的文明時期,即奴隸制時代,同時亦揭開了東亞和環太平洋地區文明時期的序幕。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早在五千年前,在我國的土地上已經有許多民族或許多不同文化的居民居住。一般說來,中原地區的居民稱為華夏族,其四周的居民按其方位分別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實際情況是這些籠統的名稱內部往往包含有許多文化各異的民族,名稱也不相同。各族在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自身發展階段之後,大約從春秋時期開始,在各地都出現了以各大國為主導的區域性兼并運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標誌著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此後兩千餘年間,我國各民族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學習,團結奮鬥,共同創造了祖國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名稱,在東漢以後,“中華民族”一名逐漸成為我國各民族的總名稱。
3.我國古代的文化光輝燦爛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民都已創造出了以豐富多彩的陶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此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後來演變為漢族)在夏、商、周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甲骨文、金文。以後又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等。約在商、周、秦、漢時期,四川 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蘇的吳人,浙江的越人,廣東、廣西的駱越人、雲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遼河流域的東胡人等,都相繼創造了本民族的青銅文化。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主要的有藏文、突厥文、回鶻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傣文、滿文等。在歷史上,漢文化一直處於主導的地位,漢文化與各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形成為世界東方最先進的文化,即中華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對亞洲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起過哺育的作用,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巨大的貢獻。
4.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又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
我國古代的歷史自結束了原始社會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自那時開始,我國各族人民即在進行生產鬥爭的同時,亦長期進行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鬥爭,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農民戰爭和民族戰爭。在近代史上,我國由於一再遭受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國各族人民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祖國,為了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和主權,緊密團結,互相支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鬥爭。這場鬥爭長達百年,最後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並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三、學習祖國歷史的重要意義
學習祖國歷史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三點:
1.了解祖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社會主義政治方向
我國的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民主改革的全面完成,我國的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即社會主義時期。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歷史發展的過程常常是曲曲折折的,但是它的基本規律卻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學習、掌握祖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這樣就會樹立和鞏固我們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向和建設好社會主義社會的信心。
2.為做好各項工作準備必要的歷史知識
祖國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既可為從事於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文化、科學技術以及中外關係等工作的人員提供足夠的中國史知識,又可提供有用的經驗和教訓,可幫助他們開發智力,增強勇氣,提高素質,樹立信心。因之,在我國的各行各業中,在各級各類工作人員中,在整個人民群眾中,應當廣泛地普及歷史知識,尤其是普及中國史的知識。
3.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是由56個民族長期共同締結而成的。我們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領土廣大,歷史悠久,文化光輝燦爛。在以往的數千年間,我國的文化不僅照亮了世界的東方,而且也為世界文化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帝國主義侵華史,又是一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史。正是由於中國人民長期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才使災難深重的祖國獲救,才得到翻身解放。因此,學習祖國的歷史可使我們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珍惜我們祖先所創造的歷史文化成就,繼承併發揚我們祖先的艱苦奮鬥、勤勞建設的精神和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光榮革命傳統,繼承並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古為今用”,為在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偉目標而奮鬥。

目錄


第一編原始社會(約前170萬年——公元前21世紀)
第一章原始社會
第一節原始群
第二節氏族公社(約前10萬年——公元前21世紀)
第二編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
第二章夏商
第一節夏朝
第二節商朝(前16世紀——前11世紀)
第三編(上)封建領主制社會(公元前11世紀——前221年)
第三章西周春秋戰國
第一節西周
第二節春秋(前770——前403年)
第三節戰國(前403——前221年)
第四節西周、春秋、戰國文化
第三編(下)封建地主制社會(公元前221——公元1840年前)
第四章秦漢
第一節秦朝
第二節西漢(前206——公元23年)
第三節東漢(公元25—189年)
第四節秦漢文化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190—589年)
第一節三國西晉(190—280年)(280—316年)
第二節東晉南朝(317—420年)(420—589年)
第三節十六國北朝(317—430)(439—581)
第四節魏晉南北朝文化
第六章隋唐五代(581—960)
第一節隋朝(581—618)
第二節唐朝(618—907)
第三節五代十國、契丹(遼)(907—960)
第四節隋唐五代文化
第七章宋遼金元(960—1368)
第一節北宋遼西夏
第二節南宋金(1127—1279)
第三節元朝(1271—1368年)
第四節宋遼金元文化
第八章明清(鴉片戰爭前)(1368—1840)
第一節明朝(1368—1644)
第二節清朝(鴉片戰爭前)(1644—1840)
第三節明清(鴉片戰爭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