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南詞
用寧波方言說唱的曲藝
清嘉慶十一年(1806),“溫州鼓詞”已有藝人白門松演唱活動的文字記載。用溫州地方語言說唱,以瑞安話為準,有說有唱,以唱為主。演唱者自行伴奏說唱,伴奏樂器牛筋琴、檀板、扁鼓、抱月均為演唱者(一人)自行伴奏。十六弦的牛筋琴為全國唯一的獨特的曲藝伴奏樂器。常用曲調有“太平調”、“吟調”等,古樸而具溫州地方特色。演唱區域為溫州市區和瑞安、平陽、永嘉、樂清、洞頭、文成等縣(市)。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長篇曲目有《陳十四娘娘》、《十二紅》等。
也叫“四明文書”。曲藝的一種。用寧波方言說唱的彈詞。流行於浙江寧波一帶。原為文人的業餘演唱,清末出現專業藝人。早期為按生、旦、凈、末等分角色演唱,后發展為一人自彈三弦演唱,一人打揚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詞為七字句。傳統書目均為長篇,有《珍珠塔》、《玉蜻蜓》、《雙剪髮》等三十餘部。
1958年原寧波曲藝團曾建立四明南詞演出隊,后因“文革”而夭折。八十年代有著名老藝人作展覽性演出。
2000年曾由寧波市群眾藝術館組織經改革的開篇形式演出(為業餘組合,演唱形式已改變)。四明南詞用寧波地方語言說唱,以唱為主,演唱者自奏自唱,唱詞講究平仄格律,曲調有“上中下韻”之分,“賦調”“詞調”為基本曲調,其唱腔對甬劇和寧波走書有較大的影響。
四明南詞
據老藝人傳說,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過寧波,並在白衣寺章狀元家住過。聽了寧波文書,十分讚賞,說:“此乃是詞,不應稱書。”由此寧波文書改為四明南詞。還有傳說:乾隆回京時,叫了一班南詞藝人進宮演唱,自己也學。這些傳說在老藝人中頗為流傳,但寧波志書中並無記載。
四明南詞有實證可考的時間,約有300多年:
道光年間,南詞十分繁榮,寧波城新街一帶已有“崇德社”、“引鳳軒”等組織,連同郊外、鎮海、奉化一帶從事南詞演唱的藝人,總共約280多人。后漸趨下坡,至解放前夕,僅餘二三十人。較有名者有滕雲清、陳世卿、戴善寶、陳金恩、何貴章、柴炳章、陳蓮卿等。鎮海蛟川走書藝人湯鑫森與高禮剛之父也唱南詞。所以蛟川走書中有不少滲融南詞的曲調。著名甬劇藝人徐鳳仙、金玉蘭也曾學過南詞。
南詞藝人組織的社,多在六月十一日、十一月十一日(農曆)兩天集會,廳堂中掛起伏羲、軒轅、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唐明皇、李白、李龜年九位神像,拈香供奉。他們對唐代樂師雷海青也十分崇拜。據傳雷系盲人,在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所俘。雷手捧琵琶大罵安祿山,最後把琵琶砸向安祿山。南詞藝人非常欽佩他的氣節。
四明南詞
恨只恨咫尺畫堂深如海,
只落得月明空照半衾床。
害得奴,心如醉,意難忘。
牽撚有絲萬丈長,
奴家枕被半空床。
又如《果報錄·品簫》:“聽他吹的一曲《想思引》,如悲如泣情溶溶。莫不是再世蕭郎來引鳳,難道化身湘子出九重?”
從伴奏的樂器來看,也都是用音色柔和的“文樂器”(“文樂器”一語為南詞界行話)。
四明南詞使用的樂器最基本的為三弦、揚琴、琵琶三檔。說唱者居中坐,操三弦,右座揚琴,左座琵琶。后逐漸發展,增至五檔、七檔、九檔、十一檔。五檔是右二鳳簫,左二二胡;七檔右三加阮(“阮”形似月琴,但體積比月琴稍大、頸長),左三為大弦(即二弦);九檔加雙磐、笙;十一檔板鼓和箏(板,為柝板,鼓是小竹鼓。左手持柝板,右手敲竹鼓。持板、鼓者坐右五座,彈箏者坐左五位)。
四明南詞
四明南詞演唱有單檔(唱兼彈三弦)、雙檔(主唱彈弦,另加揚琴)、三檔(除上外,加琵琶)、五檔(再加二胡、風簫)、七檔(再加拉弦、雙清)、十一檔(再加箏、鼓板)、十三檔(再加月琴或管),但有時根據伴奏人員的情況,有所靈活變動。
南詞的演唱藝術,在技巧上要求很高,演唱者既要自己操持,又要把生、旦、凈、丑各類角色的聲調,性格、表情刻劃出來。雖然是一人獨唱,但所造成的戲劇氣氛卻好象有許多人在同台唱戲一樣。所以,四明南詞是一種藝術性較強的民間曲藝。
四明南詞
1.詞句不夠通俗,入唱的多為詞曲語言,不是大眾化的口語,聽眾觀眾面較窄。
2.書目不能推陳出新。建國后一般編劇作者,習慣上重戲輕曲,對南詞的整理和改革往往忽視,他們所感到興趣的,不過從中發掘一些能改編為劇目的素材而已。如果能象甬劇一樣,整理改編出《半把剪刀》、《雙玉蟬》、《天要落雨娘要嫁》等一批受群眾歡迎的本子來,那麼四明南詞的現狀可能改觀
3.老成凋謝,後繼乏人。
四明南詞
《非常有戲》欄目自東方衛視於去年推出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兩岸三地及海外明星60餘人參與了競技。現在《非常有戲》第二季全面啟動,第二季的主題定為“尋根之旅”,目標鎖定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體驗式真人秀”的形式,前往各地探尋戲曲藝術,特別是那些瀕危的戲曲、曲藝及文化記憶。節目邀請了周彥宏、楊昆、黃豆豆、趙志剛等明星作為文化尋訪者分赴24個地區,完成尋訪任務。周彥宏尋訪的是發源於寧波、被稱為“寧波地方曲藝的奇葩”的四明南詞。
《非常有戲》欄目組特邀請甬劇名家王錦文和歌手周彥宏聯手合唱四明南詞。在上海錄製完節目回甬的王錦文接受採訪時表示:“四明南詞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出席這樣的活動既能向市民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又能傳播寧波的影響力,我義不容辭。”
對於王錦文來說,唱四明南詞屬小菜一碟,但從沒接觸過寧波方言的周彥宏卻感到挑戰不小,她表示:“除了演唱方式與我平時演唱的歌曲不同外,最大的困難來自於歌詞中的方言。”她將詞曲列印出來並標上方言的發音,詞不離手、曲不離口地勤學苦練,最終,她的這番努力沒有白費,王錦文聽了她的現場演唱后誇獎:“唱得很不錯。”相信3月22日晚7時30分,寧波觀眾們將在東方衛視欣賞到一出精彩的節目。
2008年開始四明南詞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曲藝類),目前公示期已結束,正報國務院審批。
四明南詞俗稱“寧波文書”,屬彈詞類。四明南詞產生於明末清初,至今約有300年的歷史。由於詞章華麗和曲調優雅,四明南詞為士大夫們所欣賞,一般不進入書場、茶坊,多在壽誕、喜慶的堂會上演唱。據老藝人講,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寧波,並在白衣寺章狀元家住過。聽了寧波文書,乾隆十分讚賞,說“此乃是詞,不應稱書”,因此“寧波文書”改為四明南詞。明末清初,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組織了類似票房形式的“詩詞歌賦社”和“絲竹社”對南詞曲調、節目進行研究。清道光年間,南詞十分繁榮,寧波城新街一帶已有“崇德社”、“引鳳軒”等組織。四明南詞主要書目有《珍珠塔》等。四明南詞眾多曲調,多被甬劇和寧波走書、蛟川走書等吸收和融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輝煌一時的四明南詞正面臨著嚴重的消亡危機。由於種種原因,原有的四明南詞演員紛紛轉業,後繼乏人,僅存的幾位老藝人也都年逾古稀,搶救四明南詞已是燃眉之急。
近年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文聯對四明南詞等本地民間曲藝進行了一系列的搶救工作:成立了曲藝音樂集成編委會,彙編出版書籍資料,介紹有關四明南詞歷史淵源、曲目、音樂、機構、人物等內容;成立了寧波市曲藝專家委員會,對四明南詞保護工作展開論證、研討等;建立起完善的民間文化藝術檔案,摸清了還健在的老藝人生活、身體狀況,做好藝術搶救工作等。
為進一步保護四明南詞,目前建立了有專家指導的“四明南詞搶救保護領導小組”,並制定了五年保護計劃。根據計劃,將繼續對四明南詞作包括文字、史料、音樂、視頻等在內的專題調查,掌握所有四明南詞藝人的資料,確認、命名四明南詞若干傳承人,保證傳承工作順利進行;成立四明南詞示範性團隊,建立傳承基地,排練代表性書目;開辦四明南詞知識、欣賞系列講座,舉辦四明南詞進學校活動,製作四明南詞電視藝術片;深入開展四明南詞理論研究工作,建立完備的四明南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