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鼓樓區的結果 展開

鼓樓區

福建省福州市市轄區

鼓樓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位於福州市市區西北部,中國首批37個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福州全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也是福州市初等、中等教育資源最雄厚的區。鼓樓區號稱八閩首善之區,是福建省省政府和福州市市政府所在地。

福州市鼓樓區北以外福鐵路、東以晉安河與晉安區為界;南面以瓊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為界,與台江區相鄰;西面以閩江為界,與倉山區隔江相望;西北與閩侯縣相鄰。總面積35.7平方千米,下轄9街1鎮和68個社區。總人口56萬人(2004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2020年常住人口為66.9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津泰路98號,全區轄9個街道、1個鎮。

2018年,福州市鼓樓區入選中國百強區(第30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21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39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2徠018年12月,被民政部確認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35名。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6.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373.8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1542.9億元,增長7.75%。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46元,比上年增長7.7%;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892元,比上年增長9.2%。2020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2020年,被評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區)。

歷史沿革


福州市鼓樓區境內,自漢初至清末2100多年間,曾六度建造城池。
漢初,閩越王無諸在屏山和冶山之間建冶城。當時,由於西周以後傳統的封建制度對諸侯王都的面積限制(大者不過三百雉,即周圍不過九百丈),故冶城的周長約2.5公里。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國滅城廢。
晉太康三年(282年),太守嚴高嫌冶城太小,遂在越王山(屏山)南麓建城,稱子城,周長約3.5公里。
唐中和年間(881~885年),觀察使鄭鎰再次進行修拓,北至今鼓屏路小阜,南至今八一七北路虎節路口,東至今湖東路麗文坊口,西至今鼓西路渡雞口。
城區圖
城區圖
天復年間(901~904年),節度使王審知拓子城南面建羅城,城周約6公里。羅城設8個城門:南利涉門(今安泰橋北邊),東海晏門(今五四路口澳門橋邊),東南通津門(今津門路的高節路口),東北延遠門(今中山路東北的北院后),北永安門(今北後街營尾),西善化門(今善化坊),西南清遠門(今澳門路的光祿坊口),西北安善門(在今北後街營尾)。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王審知再築夾城,圍“三山”於城內,城周約10公里。東南有美化門(今五一北路福新路口),東北有井樓門(今七星井),西北有遺愛門(今北門兜),西有迎仙門(今西門兜)。
北宋開寶七年(974年),增築東南外城。至此,城周擴至12公里,基本奠定古城規模。據《三山志》載:南有光順門(即合沙門),東有行春門(今東門晉安橋西側),東北有湯井門(今湯門兜)和船場門(今井樓門兜),西有怡仙門(今西門兜)。
元朝統一全國后,下詔廢毀福州城牆。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的駙馬王恭重建石砌府城。設7座城門、4座水關。南門(在九仙橋),北門(即前夾城的嚴勝門,后因門塞,改遺愛門為北門),東門(即前外城的行春門),西門(即前夾城的迎仙門),水部門(在東南面),湯門(在東北面即前湯井門),井樓門(在湯門北面,即前船場門)。4座水關,主要是溝通城內外的河道。
清代,福州城垣經過幾次重修,但城的範圍均無拓展。
據民國《閩侯縣誌》載:自唐代至清末,閩縣侯官縣在境內曾相沿合治宣政街(鼓樓至還珠門,東屬閩縣、西屬侯官)和南街(自還珠門至南門,東屬閩縣、西屬侯官)。
辛亥革命后,為了發展交通,城牆陸續拆毀。
民國35年(1946年)元旦,福州正式建市,成立福州市政府。同年5月,福州市在城內設立鼓樓、大根兩個區。今鼓樓區的北面為原鼓樓區,南面為原大根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境內仍分鼓樓、大根兩區。
福州市鼓樓區風景
福州市鼓樓區風景
1949年1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府民甲字1806號訓令正式核定福州市界。此時,鼓樓區的西門外洪山、鳳凰、陸庄3個保安划給洪山區。大根區原轄範圍不變。1950年6月20日,開始進行民主建政工作,試行廢除保甲制度。同年9月15日,建立基層人民政權。此時,鼓樓區成立冶山、北大、鼓西、湖頭、新民、井大、鼓東、鼓北等8個居民委員會;大根區成立河西、安泰、南門、道山、水流、驛里、東街、東大、高橋、水部、光復、南街等12個居民委員會。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時即置鼓樓區,與大根區並列市轄區。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仍為市轄區,設區公所;1951年改設區人民政府;1955年改稱區人民委員會;1956年大根區併入;1968年9月更名為紅衛區,1978年4月恢復鼓樓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鼓樓區位於福州市城區西北部,地處東經119°、北緯25°,面積35.7平方公里。福州市鼓樓區北以外福鐵路、東以晉安河與晉安區為界;南面以瓊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為界,與台江區相鄰;西面以閩江為界,與倉山區隔江相望;西北與閩侯縣相鄰。

地形地貌

坐落於本區的山體均為小山體。共有羅山、閩山、冶山、于山、烏山、屏山、靈山、芝山、鐘山等座山座。俗稱:“三山藏(前列3座山)、三山現(中列3座山)、三山看不見(后3座山)”。

氣候特徵

鼓樓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6℃,大於等於10℃的積溫600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343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7%;年平均日照數1888小時,全年無霜期326天。

自然資源


福建鼓樓風景
福建鼓樓風景
每逢上游暴雨或山洪暴發,水質渾濁,污染嚴重,瘟疫時有發生。民國時期,福建省政府對省會自來水廠一事一事進行調查,並建立籌備處,制訂計劃,但因缺乏經費而落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市、區人民政府衛生部門先是配備專職和義務飲水消毒員,對居民水井和沿河挑水點進行定期定點消毒。1953年7月始,市政府積極籌建水廠。1956年7月1日,全市首家的西區水廠建成並向鼓樓區西部供水。1977年底,位於北門龍腰的北區水廠建成。兩個水廠與東南區水廠連網后均向鼓樓區供水。此外,該區東部少部分地區也飲用東區水廠供應的水。全區居民飲用自來水的普及率達百分之百。1992年,西區水廠完成一期擴建工程,日供水能力達30萬噸。1995年末,西區二期一組工程完成,日供水能力37萬噸;在全市10個水廠中,鼓樓區有西區、北區、福州鐵路分局、福建農業大學4個水廠,供水總量約45萬噸。同時完成西區水廠的輸水管道工程,湖東路、津泰路、華林路、長樂中路、福馬路等道路管道工程,並已先後通水。道山路等道路管道施工主體工程基本結束,大大緩解鼓樓區用水的緊張狀況。
鼓樓區有西區、北區、福州鐵路分局、福建農業大學等4個水廠。其中西區、北區和東南區水廠向區內供水。3個水廠的取水口均布設在閩江沿岸。西區水廠取水地點在梁厝谷,北區水廠取水地點在原厝谷,東南區水廠取水地點在鰲峰洲。3個取水點水量充足,水質較好,但也受到洪山紙板廠、福州第三造紙廠、閩侯水泥廠、市美術瓷廠等污水污染。供熱1978年,開始籌建溫泉水廠。1983年,市地熱處利用省水文地質二隊的控采結合井實行區域性臨時供熱。1984年,北區溫泉試驗水廠開始征地建設,1986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開始集中供熱。至1994年末,南區溫泉水廠三期工程竣工投產,南北區集中供熱管網基本形成。1995年,集中供熱能力已達5500噸/日,供熱幹線管道長7747米,年實際供熱量126萬噸,供熱覆蓋範圍約15平方公里,成為全國所有溫泉城市中首家集中供應溫泉的溫泉水廠。華林路、五四路、五一路等沿線兩側的賓館大廈和部分機關單位宿舍和住戶171個單位,已經使用溫泉水廠供應的溫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5年11月,設鼓東、鼓西、華大、新民4個街道辦事處。1956年5月,撤銷大根區,併入鼓樓區,所轄東街、南街、安泰、道山、水部、河西、東門7個街道辦事處歸鼓樓區管轄。1957年12月,撤銷新民街道辦事處,併入華大街道辦事處;撤銷道山街道辦事處,分並於安泰、南街街道辦事處;撤銷河西街道辦事處,分並於東街、東門街道辦事處。1970年2月,郊區洪山公社併入紅衛公社,連同新店公社劃歸紅衛區。1975年5月,新店公社復歸郊區。7月,紅衛公社劃歸蔬菜區。1981年10月,增設五四街道辦事處。1986年11月,增設王莊新村街道辦事處。
1995年10月27日,國務院(國函[1995]102號)批複同意調整福州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其中:(1)鼓樓區轄水部、安泰、東街、鼓東、鼓西、華大、南街7個街道辦事處,五四街道的思兒亭、湯邊2個居委會,東門街道的東大、溫泉、金湯、瓊河、東水、瓊新、河西、河東、東湖、澳橋、湯門11個居委會,從原郊區劃入的洪山鎮和新店鎮的義井、湖前2個居委會,從台江區劃入的茶亭街道的斗中、西營里、福中、九福庵4個居委會。區人民政府駐地不變。(2)將王莊新村、東門、五四3個街道辦事處和水部街道的紫陽、紫新、砌池、絲綢廠、福馬5個居委會劃歸晉安區管轄。
1996年1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后,鼓樓區從原郊區劃入洪山鎮及新店鎮的湖前村委會,從台江區劃入茶亭街道辦事處的斗中、西營里、福中、九福庵4個居委會;劃出晉安河以東的五四、王莊新村2個街道辦事處及原東門街道辦事處的塔頭、桂香、康山、琯尾、晉安、浦一、浦二、浦三、浦四9個居委會和水部街道辦事處的紫陽、砌池、絲綢廠、紫新、福新5個居委會歸晉安區;劃出瓊河、東西河以南水部街道辦事處的龍庭、狀元2個居委會歸台江區;劃出鼓西街道辦事處的農大居委會歸倉山區;撤銷東門街道辦事處,設立溫泉街道辦事處;增設五鳳街道辦事處。
2001年,鼓樓區轄東街、五鳳、華大、鼓西、鼓東、溫泉、南街、安泰、水部9個街道辦事處和洪山鎮,設76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
2003年,鼓樓區轄9個街道、1個鎮:華大街道、鼓東街道、鼓西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東街街道、水部街道、溫泉街道、五鳳街道、洪山鎮。
2004年,全區轄9個街道、1個鎮,76個社區、5個村委會,總人口56萬。
鼓東街道,面積2平方千米,位於鼓樓區東北部,東臨五四路;北靠華林路;西至八一七北路、鼓屏路;南接慶城路、賢南路。轄6個社區及1個經濟合作社。
鼓西街道,面積2.5平方千米,位於鼓樓區西部,毗鄰西湖公園。轄7個社區。
溫泉街道,面積2.24平方千米,位於鼓樓區東部,東至晉安河中心線;西至五一路、五四路中線;南至福新路中線;北至華林路中線,轄7個社區。
東街街道,面積0.86平方千米,位於福州市中心,東起五一路、五四路;西至八一七北路;南臨安泰河、鰲峰坊;北至賢南路、慶城路,轄5個社區。
南街街道,面積1.56平方千米,位於鼓樓區中心地帶,東臨八一七北路;西至二環路;南沿道山、澳門、吉庇路;北達楊橋路。轄7個社區。
安泰街道,面積1.8平方千米,位於福州市區中心,東起五一路;西鄰白馬河;南接茶亭街,東西河;北至安泰河。辦事處駐聖廟路福澗街1號。轄7個社區。
華大街道,面積3.73平方千米,位於鼓樓區東北部,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東起晉安河;西臨湖濱路、福飛路;南沿湖東路;北至東浦路。轄10個社區。
水部街道,面積1.3平方千米,東臨晉安河與晉安區交界;西至五一廣場;南與台江區毗鄰;北至福新路。轄5個社區和1個經濟合作社:閩都社區、蓮宅社區、樂天泉社區、福新社區、建華社區。 
五鳳街道 面積9.6平方千米,位於鼓樓區西北部,東鄰省體育中心、南與華大、鼓西街道及洪山鎮毗鄰;西靠閩侯縣;北接晉安區新店鎮。轄12個社區和4個行政村:屏西社區、天元社區、廣廈社區、白龍社區、龍泉社區、永恆社區、蘭庭社區、左海社區、銅盤社區、湖前社區、泉塘社區、梅峰社區、華大村、五鳳村、泉塘村、湖前村。
洪山鎮 面積12.4平方千米,位於福州市中心城區西部。轄10個社區:福嶼社區、西鳳社區、怡山社區、興園社區、大凰山社區、鳳凰池社區、象山社區、金牛山社區、鳳湖社區、洪山橋社區。2004年時還有6個行政村,其中5個村均已完成撤村動議,成立經濟合作社。 

區劃詳情

2008年鼓樓區下轄9個街道1個鎮77社區。
名稱下轄
鼓東街道下轄6個社區(中山社區、慶城社區、賢南社區、觀風亭社區、開元社區、樹兜社區)
鼓西街道下轄7個社區(新民社區、夢山社區、西湖社區、陸庄社區、保定社區、后縣社區、達明社區)
溫泉街道下轄7個社區(瓊河社區、河東社區、東湖社區、金湯社區、東大社區、湯門社區、湯邊社區)
東街街道下轄5個社區(軍門社區、津泰社區、大根社區、竹林境社區、旗訊口社區)
南街街道下轄7個社區(河南楊橋社區、小柳社區、三坊社區、七巷社區、靈響社區、驛里社區、柳河社區)
安泰街道下轄7個社區(五一廣場社區、烏山社區、烏塔社區、加洋社區、于山社區、聖廟社區、西營里社區)
華大街道下轄10個社區(琴湖社區、屏山社區、龍峰社區、九彩社區、思兒亭社區、公益社區、體育中心社區、屏東社區、北江社區、國棉社區)
水部街道下轄5個社區(閩都社區、蓮宅社區、樂天泉社區、福新社區、建華社區)
五鳳街道下轄12個社區(屏西社區、天元社區、廣夏社區、白龍社區、龍泉社區、永恆社區、蘭庭社區、左海社區、銅盤社區、湖前社區、泉塘社區、梅峰社區)
洪山鎮下轄11個社區(福嶼社區、西鳳社區、怡山社區、興園社區、大凰山社區、鳳凰池社區、象山社區、金牛山社區、鳳湖社區、洪山橋社區、錦江社區)
以上資料均來源於行政區劃網

人口民族


人口

鼓樓區風景
鼓樓區風景
1956年,鼓樓區人口每平方公里為12331人,1982年(“三普”)鼓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11741人,其中東街街道,每平方公里為42154人;鼓東街道,每平方公里為39151人;五四街道,每平方公里為1553人。1983年全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12753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全區常住人口為687706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61261人相比,10年共增加126445人,增長22.53%,年平均增長率為2.05%。
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39021人,佔49.3%,女性人口為348685,佔50.7%。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3.81%下降為97.23%。
人口地區分佈情況:鼓東街道40770人,鼓西街道67420人,溫泉街道67911人,東街街道32438人,南街街道45663人,安泰街道33305人,華大街道101489人,水部街道45746人,五鳳街道109429人,洪山鎮143535人。
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7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0%。全年出生率為13.0‰,死亡率為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6‰。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7萬人。
截至2020年末,鼓樓區常住人口669090人。

民族

鼓樓區風景
鼓樓區風景
鼓樓區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佈。(2000年人口普查)

政治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黃建新​
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區政府副區長​楊 輝​
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陳曉彬​
區政府副區長(掛職)​黃紹興、王得臣、張玉佩​
區政府副區長​林 淵、王茂盛、林 誠、鄭炳鋒、黃瑞忠、高 翔​
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

經濟


綜述

鼓樓區2012全年生產總值(GDP)811.93億元,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49.2億元,增長20.5%。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11.17億元,增長6.3%。財政總收入實現17.9億元,增長21.2%,財政總收入實現42.44億元,同比增長1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實現25.65億元,同比增長19.4%。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實現2.26億美元,增長15.1%。出口總額實現10.3億美元,增長20.78%.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259.2億元,增長15.3%。區內樓宇集聚效應提高,全區對接50萬元以上樓宇項目1397個,註冊資金46億元,對接面積21.8萬平方米。在鼓樓區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的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52家。高新技術產業。引進全省最大的IC設計企業瑞芯科技等8家入駐福州軟體園IC中心,引進星辰數碼等14家企業入駐動漫基地;清退非軟體企業19家,收回研發樓房6.3萬平方米。園區入駐企業239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400多項。洪山科技園新引進恆鋒電子等21家科技型企業,註冊資金9000萬元;園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48家,擁有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9項。福晶科技、三元達通訊、聯迪商用設備等企業成為全省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6.7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373.8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1542.9億元,增長7.75%。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5%,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80.5%。2019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0.9億元,比上年下降1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1億元,比上年下降13.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9.5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全區稅收25.0億,比上年下降9.7%。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1616億元,總量全省第二,居民可支配收入5.24萬元,服務業佔GDP比重達83%,世界500強企業在鼓樓設立分支機構超過80家。
2021年5月12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政府與日本和歌山縣高野町政府在線上籤署《建立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雙方將以此為契機深化往來,在文化、旅遊等領域展開一系列務實合作。

工業經濟

1990年,全區有全民與集體合營企業3個。集體與私營合營企業1個。1995年有合營企業2個,年末資產總值881.8萬元,年總產值409.5萬元,年總利潤5.6萬元,年底負債合計508.2萬元。
1991年三資企業從22個發展到36個。1995年,三資工業企業實際投產的138家,年總產值1.65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31.28%,比1990年增長539.91%。
2008年鼓樓區工業總產值實現154.9億元,增長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44.5億元,增長26.1%。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4.3:75.7調整為23.8:76.2。
2012年鼓樓區工業總產值實現231.41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12.17億元,同比增長15.8%。

高新技術產業

福州軟體園引進巔峰軟體等27家服務外包企業,動漫遊戲產業基地已入駐企業19家,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有8家企業入駐。軟體園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00億元,增長25%。福州高新區洪山園產業提升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編製完成;引進航天信息等6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總部型企業;福大自動化在數控領域的規模及技術創新居全國之首。洪山園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近50億元,增長21.4%。全區經省科技廳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3家。榕基等13家企業的14項產品獲得省名牌產品稱號,西城電子等7家企業的7項產品獲得市產品質量獎。

第一產業

鼓樓區是福州市中心,無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2019年,鼓樓區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4.3%。分門類看,規模以上製造業產值增長7.7%,規模以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產值增長47.1%。全年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55億元,比上年下降41.3%,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73.9元,提高2.9元。 
2019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63.5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26.3億元,增長12.8%。 

第三產業

2019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5.5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6億元,比上年增長7.7%;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0.9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全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網上零售額75.1億元,比上年增長23.7%。
在限額以上一套表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飲料類增長34.8%,煙酒類增長24.3%,文化辦公類增長18.2%,書報雜誌類16.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1.9%,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0.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0.4%,傢具類增長10.4%,糧油、食品類增長10.3%,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18.8%,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6.2%,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增長-56.0%。 
2019年進出口總額590.8億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出口411.3億元,增長16.7%;進口179.5億元,下降27.6%。進出口順差231.8億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1億元。新批合同外資26834.18萬美元,新批合同外資項目57項,比上年減少16項。

文化


科舉教育與書院學堂福州重教興學形成傳統,科舉仕宦文化發達,讀書上進成為人們的理想目標(福州府屬八縣歷代進士共4073名,有18名狀元和眾多歷史名人)。或為達官顯宦,或是碩儒名士。許多世家大族都形成私塾傳統與家學淵源。清代福州四大書院及著名山房、精舍,造就許多傑出人才。福州藏書家眾多,印書業發達。在近代社會變革中,由多設書院變為廣設學堂,傳播新學,知識分子的思想與學識面貌大為改觀。人們從接受的許多新知識中,開拓眼界,衝破思想禁錮,趨向維新與革命。古民居建築與坊巷文化福州城中興建許多園林建築,體現文人士子與官宦人家的志趣與時尚,形成儒雅、閑適、溫馨和諧的宗族文化、家庭文化。人們重視家學傳統和門第觀念。人們享受宜居環境與閑適生活,常行文人雅聚、詩友唱酬,顯示家族文化修養與人才群聚特點。民間信仰文化福州民間信仰品類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目的各異,體現特殊的社會心理與個人需求,如有關於仕進、商貿、海外發展、水上(疍民)謀生、市俗生計等文化內容。陳靖姑信仰為保胎護幼,城隍信仰為彰善殫惡,改善吏治;陳文龍信仰為商貿發展與財富增值;五帝信仰為消災除厄,抵禦疾疫;其他信仰各隨人群的現實目的或個人原因而定。
文化學術與曲藝方面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有傳統學術“閩學”,福州人創造的“詩鐘”(折枝詩)、風土詩。福州文人多結成詩社,經常切磋詩藝,進行賽詩活動。民間文學有《閩都別記》、彈詞《榴花夢》、鄭唐故事,傳統的民諺、童謠等。民間戲劇以福州地區人物為題材的有荔枝換絳桃、貽順哥燭蒂、甘國寶故事,蝦米俤故事等。福州曲藝、音樂如評話、伬唱、十番鑼鼓等也廣受歡迎,盛傳不衰。現代的福州語歌曲創作是一大創新,從繼承傳統中探索新路。民俗活動福州地區的各項民俗活動,體現文化傳統、社會理想和群眾價值取向。元宵節體現祥和喜慶與文氣。五月端午節體現驅疫避邪與體育競技。七月半盂蘭盆節(鬼節),體現布施救濟與人文關懷。重陽節寓意旅遊清賞,鼓勵孩子登高仕進(放風箏古代喻青雲得路)。春節的系列活動,表明家族興旺,家庭和美,尊老敬賢,也體現親情溫馨和天倫樂趣。福州作為八閩首府和文化重鎮,其民俗活動與民間信仰都富有特色,但均寓意勸勉警世的目的。今天建設和諧社會,保護文化遺產,應注意引導更新民俗內容、改善民俗影響。
風物土產包括各種福州特產,名吃名品,特別是各種獨特的手工藝產品,實際上包含了當今確認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前時在評選“福州十大名片”時,群眾推薦了數以百計的侯選名單,其中就包含不少福州名產、名吃、名飲、名品,如脫胎漆藝、壽山石雕、木畫、角梳、紙傘、漆筷、名菜(佛跳牆等)、風味小吃(魚丸、肉燕、光餅、鐤邊、蠣餅等)、福桔、橄欖、茉莉花、花茶等。不僅讓人們認識福州的風物名產,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加強保護、傳承與弘揚,還包括與時俱進地創新發展。
地方特產春卷 福州民間小吃。俗稱春餅,選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蟬翼,“餅可映字”,又輕又薄。餡選鮮嫩的豆芽,佐以韭菜、筍碎、肉絲、豆腐乾片等,炒熟備卷。食時,選攤開薄餅,自取包餡,先卷一邊,兩頭覆緊,再捲成條狀,便可入口。如果,把春卷投入油鍋一炸變成起便成油炸春卷,春卷稱炸春。近年有“迷你春卷”上市,便是已製成春餅,購回油炸,尤為方便。
春卷
春卷
拗九粥拗九粥的做法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為主,可加入蓮子、白果米和與白米和糯米加紅糖同煮至熟或稀爛成粥即可食用。正月九日月甘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 又稱 “后九節” 、“孝九節”和 “送窮節”。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有的,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歲數逢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 (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 (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
太平燕 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覆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摺疊起來,略干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干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刀切成約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后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太平燕
太平燕
安南粿 安南粿是用糯米、晚秈米磨漿成粉,再揉進紅糖作皮,色作淡紅,包上綠豆沙或赤豆沙,也放入特製的木模內壓成扇面形狀,墊上棕葉蒸熟即可。閩南也有這種小吃,只是形狀如龜,入口軟香甜潤,特有滋味。

社會


2008年全年啟動城建項目36個,完成拆遷量120萬平方米,動遷居民近萬戶,為歷年之最。啟動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的搬遷和修復工程,簽訂協議並搬遷封房3385戶。三坊七巷安置地塊丞相坑、東坑、鳳湖及公正、柳橋、蔡厝里等一批拆遷項目完成。制定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基本完成風貌區及周邊不協調建築的拆遷,道山亭、黎公亭、先薯亭、望耕亭等景點已動工修復。西、北二環路、銅盤路、華林路、烏山路、湖濱支路等道沿線79幢住宅、57幢公建已完成景觀整治,啟動澳門路、鎮海樓周邊的景觀整治工作。投入360萬元,改造白龍支路、竹林境等15條小街巷。
社會管理
延長街巷環衛保潔時間,開展路段評比制,落實公廁免費開放,加大中小餐館整治力度,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省檢複查。依法拆除違法建設350起,面積4.3萬平方米。多渠道投入資金約600萬元,改善蓮宅等8個社區會址和樂天泉等11個社區文化設施;整治五鳳新村等20個無物業管理的老式住宅小區;鼓東等街道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示範街道”;軍門、慶城、中山等社區榮獲“全國構建和諧社區自主創新獎”。全區10個街鎮、77個社區全部通過平安創建考評驗收,22個單位被評為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初步建成。被國家信訪局列為“網上信訪試點單位”。1615處消防安全隱患得到整改。
生態環境
落實環保工作,抓好節能減排,全區完成二氧化硫削減量708噸,減排7%。現有“綠色社區”61個、“綠色學校”25所。加強水源地保護,完成國光原厝取水口周邊居民拆遷和綠化工作;加強城區綠化,建設街頭綠地、公共綠地2.6公頃;新增夢山小區等20多個住宅小區綠地7公頃,全區綠化覆蓋率35.7%,人均公共綠地7.1平方米。教育文化。投入資金6400萬元,實施延安中學、鼓五小等11所學校預留地征地拆遷和改擴建工程,錢塘文博小學已投入使用,錢塘小學二部綜合樓基本竣工,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關心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安排20所小學、1所中學接納農民工子女就讀。素質教育穩步推進,榮獲省“教育工作先進區”稱號,延安中學連續4年蟬聯全市中考平均分第一名。重視傳統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三坊七巷榮登“福州十大名片”榜首,佛跳牆等6項製作技藝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南後街被評為省文化藝術之鄉。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四進社區”群眾文化特別節目首場在溫泉公園和天元社區錄製。
公共衛生
安排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經費900萬元,完成水部、鼓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任務,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初步形成。率先在華大、鼓西、溫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藥品“零差率”銷售試點,葯價降低10%;在安泰等6個街道開展社區醫生聯繫家庭責任制試點,初步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提高出生人口素質,6月1日在全市率先開展免費婚檢和優生檢測、新婚教育一條龍服務,婚檢率從上年的15%提高到53.3%,其中6月份以後婚檢率為98.6%,獲得“中國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養示範區”榮譽稱號。
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萬元,增長11%。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015人,其中“4050”再就業1094人,就業率97%;“零就業家庭”至少實現一人就業。社保參保率達100%。約6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低保人員等非從業人員採取財政全額補貼,讓他們全部參保。落實低保政策,實行分類施保,做到應保盡保。全區已設立慈善超市、博愛超市、愛心超市10家。區慈善總會多渠道籌措善款350多萬元,用於開展助困、助學、助殘、助醫等7項援助活動,資助困難群眾5500多人。市、區慈善總會聯手,在8個街鎮建立慈善助老服務工作站,為64名孤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民生保障

全年區財政集中統籌用於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支出達5.1億元,佔總支出的63.3%。全區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78人,再就業率92.4%,其中,安置“4050”人員再就業856人。為11家1029名區屬困難集體企業退休職工辦理了醫保,全區56家區屬集體企業已全部參保,參保職工共8174名,區屬集體企業職工參保率達99%;為47家1311名街屬困難企事業單位退休職工辦理了醫保,現街屬企事業單位參保職工共3476名,參保率達98%,其中,社區居委會成員100%參保。61456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區華人華僑、港澳企業及個人為地震災區捐款捐物5400萬元,機關幹部職工捐款捐物800多萬元,繳交“特殊黨費”142.8萬元,區財政上繳抗震救災款1163萬元,同時配合做好160多名災區傷員救治工作。區慈善總會多渠道籌措善款233.5萬元,先後資助困難群眾1224戶、4785人次。 
2019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46元,比上年增長7.7%;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892元,比上年增長9.2%。
2019年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12221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人員9293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0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8712人,比上年增加1686人。

衛生

安排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經費900萬元,完成水部、鼓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任務,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初步形成。率先在華大、鼓西、溫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藥品“零差率”銷售試點,葯價降低10%;在安泰等6個街道開展社區醫生聯繫家庭責任制試點,初步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提高出生人口素質,6月1日在全市率先開展免費婚檢和優生檢測、新婚教育一條龍服務,婚檢率從上年的15%提高到53.3%,其中6月份以後婚檢率為98.6%,獲得“中國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養示範區”榮譽稱號。
2019年末全區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0個。年末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1個,其中醫院25個。年末衛生機構床位14085張。年末衛生技術人員18676人,其中,執業醫生、執業(助理)醫師7414人、註冊護士8240人。

資源環境

2013年,開展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空氣質量保持良好水平,原厝水源地連續13年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能耗1.61萬噸標準煤。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12859.68萬千瓦時,同比下降8.42%。
全年人工更新造林總面積0公頃。全區森林覆蓋率8.15%。未開展商業性採伐,商品材產量為0。
區域環境雜訊晝間55.6分貝,區域交通雜訊晝間69.3分貝,城區環境空氣達標天數363天,城區環境空氣達標率99.4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01。

城市建設

2013年全年啟動城建項目29個,完成拆遷量22.7萬平方米,動遷居民2000多戶,回遷安置1200多戶。烏山歷史風貌區石天景區、屏山公園鎮海樓景區、溫泉公園及左海公園改擴建一期工程竣工對外開放,新增公共綠地及街頭綠地12.7公頃。白水塘舊屋區、鼓西路及十八中教育預留地等項目拆遷任務,江厝西路、北大路南段、海底中路等市政道路拆遷交地,北大路、工業路(鼓樓段)、得貴巷、白馬路等市政道路正式通車。丞相坊、三坊七巷鳳湖安置房已進入上部主體結構施工,國光、澳門西路、斗池、柳興等地塊被拆遷戶順利回遷。改造梅柳路、橫錦巷等24條小街巷。

社會管理

在全市率先建成市容數字化網格管理系統,並在東街街道試運行。依法拆除違法建設298起,共計4.1萬平方米。完成224個無物業管理小區整治,組建103個小區業委會,完成6491戶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任務。南街街道辦事處竣工落成,安泰、五鳳、華大等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動工建設。開展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空氣質量保持良好水平,原厝水源地連續13年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區委書記、區長大接訪活動共接待群眾345批676人次,成功化解257批507人次矛盾,化解率75%。持續開展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整治行動,取締315家無證經營單位,改造西洪、銅盤2個農貿市場。津泰路成為福建省唯一被評為第七批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街。在全省文明創建初評中,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文化體育和旅遊

獲得全國科普示範區稱號。林則徐小學建成投入使用。順利通過省對縣督導複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區新增教師115名,10名教師獲“師德之星”稱號。成功舉辦第二屆福州南後街元宵燈會,南後街(花燈)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加強“三坊七巷”文化遺產保護,南後街修復開街,“閩都鄉學講習所”累計舉辦50多期。成功舉辦、承辦“寶島之夜——賑災文藝晚會”等大型文藝活動。三山系列藝術團等在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比賽中獲得3個一等獎。禪和曲等6個項目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成10個街道綜合文化站、10個社區文化廣場建設。
2013年,三坊七巷榮登“福州十大名片”榜首,佛跳牆等6項製作技藝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南後街被評為省文化藝術之鄉。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四進社區”群眾文化特別節目首場在溫泉公園和天元社區錄製。
成功舉辦第二屆福州南後街元宵燈會,南後街(花燈)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加強“三坊七巷”文化遺產保護,南後街修復開街,“閩都鄉學講習所”累計舉辦50多期。成功舉辦、承辦“寶島之夜——賑災文藝晚會”等大型文藝活動。三山系列藝術團等在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比賽中獲得3個一等獎。禪和曲等6個項目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成10個街道綜合文化站、10個社區文化廣場建設。 
2019年末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9個,公共圖書館3個,文化館1個,劇場、劇院數3個,省級國有博物館2家,市級國有博物館4家11所,區級國有博物館1家5所,經省文物局備案登記的非國有博物館2家,另有嚴復翰墨館等非國有博物館若干家。各類藝術表演團體演出72場,公共圖書館藏書量329萬冊,圖書流動點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0個。年末共有影院5個。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8.26萬戶,入戶率100%。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0%。
2019年末我區體育場館數量1054個,體育場館面積79.0萬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徑30條。我區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活動16場,參與人數達到1.5萬餘人,並組隊參加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18場。我區運動員吳愉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中獲得女子拳擊51KG級項目第一名。
2019年接待境內外遊客(含一日游)2794.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12.6億元。年末星級酒店16家。

教育和科學技術

投入資金6400萬元,實施延安中學、鼓五小等11所學校預留地征地拆遷和改擴建工程,錢塘文博小學已投入使用,錢塘小學二部綜合樓基本竣工,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關心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安排20所小學、1所中學接納農民工子女就讀。素質教育穩步推進,榮獲省“教育工作先進區”稱號,延安中學連續4年蟬聯全市中考平均分第一名。
林則徐小學建成投入使用。順利通過省對縣督導複查。全區新增教師115名,10名教師獲“師德之星”稱號。 
2019年,鼓樓區普通高中招生6228人,在校生18402人;初中招生9492人,在校生27710人;普通小學招生10594人,在校生56429人。學前教育幼兒園入園數7854人,在園幼兒21606人。
2013年底,福州軟體園引進巔峰軟體等27家服務外包企業,動漫遊戲產業基地已入駐企業19家,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有8家企業入駐。軟體園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00億元,增長25%。福州高新區洪山園產業提升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編製完成;引進航天信息等6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總部型企業;福大自動化在數控領域的規模及技術創新居全國之首。洪山園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近50億元,增長21.4%。全區經省科技廳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3家。榕基等13家企業的14項產品獲得省名牌產品稱號,西城電子等7家企業的7項產品獲得市產品質量獎。 
截止2019年末高新技術企業452家,新認定高技術企業118家。全年專利申請受理4263件,專利授權2630件,分別比上年減少20.03%和3.27%。
2016年,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推行區屬高中免費教育;積極踐行素質教育,“鼓樓少年好習慣”做法在全省推廣;重建旗汛口幼兒園,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建成模範小學、銅盤中心小學等3所小學2.8萬平方米教學綜合樓,義務教育標準化水平穩步提升。

旅遊


烏山
位於鼓樓區南部,又稱烏石山,海拔86米,遊覽面積25公頃。唐天寶八年(749年),敕名閩山。宋熙寧初郡守程師孟認為此山可與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其東麓在天皇嶺處稱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稱豹頭山,亦作豹屏山。烏山山頂有呂洞賓的道場。
烏石山的摩崖石刻計有200多段。其中李陽冰“般若台銘”篆刻,為閩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烏石山上歷代建造的紀念性祠堂不少。如紀念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朱子祠,紀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學者楊時、游酢、胡安國、羅從周、李侗、蔡文才、蔡沈、黃干、真德秀的九賢祠,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紀念陳振龍的先薯祠等。
徠于山
位於鼓樓區東南部。相傳戰國時期因有于越族居此而得名。閩越王每年九月初九日在此登高,大宴賓客,又稱九日山。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文化大革命”時期曾改名紅岩山,1997年複名于山。面積11.9公頃,海拔58.6米。因山峰形似巨鰲,於是有六鰲勝跡:攬鰲亭、倚鰲軒、應鰲石、接鰲門、步鰲坡、叢鰲峰,另有24景,如九日台、獅子岩、集仙岩、小華峰等。現存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摩崖石刻113段,其中宋刻35段,明、清佔大半。于山山頂的九日台是小型音樂廳。
屏山
屏山公園
屏山公園
又名平山,俗稱樣樓山。位於鼓樓區北端,其山如屏,拱衛州城,因而得名。海拔62米,面積50公頃。據史書載:漢代閩越王無諸曾於前麓建“冶城”,故又稱“越山”、“越王山”。山之北面亦名“龍腰山”。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閩王王審知築南北“夾城”,將屏山南段圍入城內。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馬王恭重築福州府城,造樣樓于山巔,作為四城建樓樣板。后更名鎮海樓。民國34年(1945年)改建為林森紀念堂,“文化大革命”中毀。2006年,屏山山頂重建鎮海樓,2009年建成,為福州市重要旅遊景區。
鼓樓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9.6℃,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相對濕度77%。
轄區內地熱資源十分豐富,區內長5公里的溫泉帶有“千古華清第一湯”之稱,溫泉水量大、水溫高、水質好。全區綠化覆蓋率37.2,公共綠地7.1平方米。

代表人物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竣村老人、七十二峰退叟等,侯官(今福州)人。林則徐出身於一個“無一尺之地、半畝之田”的貧寒的下層封建知識分子家庭。全家生活主要靠父親林賓日教讀和母親陳帙製作手工工藝品來維持,過著“半飢半寒”的日子。每到過年除夕之夜,才難得地吃上一餐素炒豆腐。也只是到這天晚上,掛在壁上的油燈才有兩根燈芯。即使在這樣情況下,林賓日還要救濟親友和窮人。林則徐曾親眼看到父親把米送給貧窮如洗的三伯父天策,寧願自己和母親忍飢挨餓。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和補貼讀書費用,林則徐一方面幫助父母做家務,另一方面外出幹活。據說,11歲那年,他就到升山村,在聶聖言家中邊讀書邊做工,還到升山放牛等。有一段時間,林則徐還到閩縣衙門內兼做知縣房某的書廩(抄寫員)。嘉慶十年十一月,相傳林則徐曾在福州北庫巷“補梅書屋”教讀。屋內牆間有聯語:“屋小朋儕容膝久,家貧著作等身多”,可以想見林則徐參加腦力勞動的狀況與旨趣。林則徐的家世和他親自參加勞動的實踐,使他小時就體會到民眾生活的艱難,養成勤儉的作風。後來,他走上官場,能一貫清正為民就是與此有關。他與三坊七巷關係密切,假日常到光祿吟台放鶴,因留“鶴磴”題石,其母娘家也在文儒坊。三子林聰彝及女婿沈葆楨等均居宮巷。
王祖道(1039~1108年),字若惠,閩縣人,宋治平三年(1066年)進士,出任韓城尉,松陽、白馬知縣。后入朝任司農丞。元豐四年(1081年),任監察御史,歷司封員外郎,汀州、泉州知州。元祐三年(1088年),任江南西路轉運判官、江東路提典刑獄。元祐八年(1093年),以朝請郎出知福州,故移家住五州諸侯館(今鼓樓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祖道重視教育,任上增加齋舍,鼓勵學子入學。當時福州南台江面廣闊,行人渡江困難,祖道倡聯舟為浮橋,以楞嚴洲(今中亭街一帶)為界,北用舟20隻,號“沙合北橋”(今小橋);南用舟100隻,號“沙合南橋”(即萬壽橋,俗名大橋)。舟上架厚木板以便行走,南橋、北橋各開一門,以便行舟。元符元年(1098年),入京為戶部員外郎,轉吏部員外郎、左司諫。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徽宗立,加直龍圖閣,出知桂州;又以招撫黎人有功,升為顯謨閣待制,進龍圖閣直學士,召為兵部尚書。后黎人復叛,祖道被降為端明殿學士。崇寧二年(1103年),復知福州。當時,台江中洲湧出,南台江分為3汊,祖道重修浮橋,於北港置舟16隻,中港置舟73隻,南港(江南橋)置舟13隻,共以舟102隻為浮橋;又在浮橋之南建寺(即今天安寺),置田產12頃62畝,作為修橋經費。崇寧三年(1104年),他奏請停止出賣官田,將所收租課,充補學費,增加教育經費。祖道在福州驛務方面也採取一些改革措施,例如由福州往閩北,舊皆由西門以往,行走不便,祖道廢西門路,改由北門鋪,人皆稱便。崇寧四年(1105年),入京為刑部尚書。大觀二年(1108年)病故。

獲得榮譽


2018年10月,榮獲《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8》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35名,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同年12月3日,被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司法廳評為“福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 
2020年,被評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區)。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排名47;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53。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92。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0年7月31日,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 
2020年8月15日,入選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名單。
2020年9月,榮登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第37名。2020年9月10日,由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製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在京發布,鼓樓區排名第18位。2020年11月9日,入選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態旅遊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0年11月17日,獲2020中國樓宇經濟獎2020中國樓宇經濟煥新發展城區獎。 
2020年12月6日,入選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
2020年12月,入選“2020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100強(地級城市)”榜單,位列第11名。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18年—2020年度入選福建省級文明示範城區。
2021年8月17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製的《2021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暨2021年賽迪百強區》正式發布,鼓樓區排名第2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