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駉壽

安駉壽

安駉壽(朝鮮語:안경수,1853年—1900年),字聖哉,號何醒,謚號“毅愍”。本貫竹山安氏。朝鮮王朝後期大臣,獨立協會首任會長。1900年被處以死刑。

生平


早年生涯

安駉壽(朝鮮語:안경수,1853年—1900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獨立協會首任會長。字 聖哉,號 何醒,本貫竹山。他於1853年7月15日(舊曆咸豐三年癸丑六月十日)出生於朝鮮京畿道安城郡。關於其出身,一說為庶子,一說為沒落兩班的嫡子,總之都不算好。
據說安駉壽身材肥胖,“巨軀如安祿山”。1876年武科及第。當時朝鮮已經開港,開化思想正逐漸席捲整個半島,安駉壽也受其影響,長期在釜山日本人交流,並於1883年東渡日本,在岡山縣學習紡織技術,次年秋畢業。1887年回國,任統理交涉通商事務衙門(外衙門)主事,隨後又作為駐日公使閔泳駿的翻譯官再渡日本,並成為閔泳駿的門客。1890年歸國,歷任典圜局幫辦、壯衛營領官、竹山府使、富平府使等職。這段期間他積極推動日本文物的引入,如為了生產火藥而創立的製藥所以及導入新式貨幣等。同時,他憑藉與閔泳駿的親密關係,與朝鮮高宗和閔妃接近,並多次受命出入日本,為王室購買日本和西洋物品,在中介過程中發了大財,甚至他家中的財產都與其主人閔泳駿不相上下

政壇鬥爭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軍鎮壓,日本趁機出兵干涉。安駉壽原本就與日本關係密切,在清日對峙期間,他與金嘉鎮、趙羲淵、金鶴羽、俞吉濬、權瀅鎮、權在衡等人被日本收買,經常出入日本公使館,為日本人提供情報,以“日本黨”之名活躍於甲午戰爭前夕的朝鮮政壇。1894年7月23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出兵攻佔朝鮮王宮,推翻閔妃集團,扶植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執政。安駉壽成為日本人的內應,他當時在宮內值班,在朝鮮王宮衛隊抵抗日軍入侵時予以制止,致使日軍順利入宮。日軍入宮后他又充當嚮導和翻譯。同時他還往返於宮中和大院君府邸雲峴宮,為扶植大院君上台而奔走。日本控制了朝鮮以後,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將清軍趕出朝鮮,同時又令朝鮮政府進行內政改革,是為“甲午更張”。安駉壽在日軍行動過程中居功至偉,故當即擢升為右捕盜大將,既而又授漢城府判尹兼經理使,可謂飛黃騰達、春風得意。同時他又在甲午更張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加入了內政改革的中樞機構——軍國機務處,又與金嘉鎮和俞吉濬同為政令的起草委員。8月15日官制改革以後,安駉壽又出任警務使、工務協辦、度支部協辦等要職。
安駉壽雖一向有開化派之名,又協助日軍推翻閔妃集團,但他並未與閔妃決裂。事實上,1894年7月23日時,安駉壽一面協助日軍入宮、迎大院君上台,一面又向高宗和閔妃保證要救閔氏家族,於是他以捕盜大將(負責治安)的職權之便暗中放縱閔泳駿等人逃走。興宣大院君上台以後,安駉壽又私下發表意見說:“大院君是個守舊家,擁戴此人來實行新政,猶如緣木求魚。而且近來兩陛下(高宗和閔妃)下定決心要進行改革,那就不如排斥大院君,由兩陛下重新親政如何?”話傳到閔妃耳朵里,閔妃便指使安駉壽聯絡日本人以除掉大院君。於是安駉壽便與金嘉鎮一起拜訪日本公使館,向日本人建議道:“大院君雖然有打倒閔氏的功勞,但由於年逾古稀,不了解近代世界形勢。與此相反,兩陛下聰慧過人,又了解近代世界的形勢,有關新政的審議,不如直接請兩陛下裁決。現在閔泳駿人已不在,其他閔氏也都無聲無息,即使由兩陛下裁決,也絕對不會有過去那樣的弊病。”日本人尚不知道安駉壽是閔妃的人,聽了后一頭霧水,便沒有理會。以後安駉壽又搜集大院君私通平壤清軍的情報,出示給日本人看。1894年11月井上馨出任日本駐朝公使以後,便利用安駉壽等提供的證據廢黜了大院君,而閔妃集團也暗中再度崛起。當時閔氏外戚已逃亡,安駉壽等人遂成為了閔妃奪權的急先鋒。閔妃最初藉助日本力量擊垮大院君,然後又試圖借用歐美力量逐出日本勢力,以全面恢復權勢。安駉壽也跟著閔妃的指揮棒轉,由親日派搖身一變為“貞洞派”(親歐美派)。1895年7月,閔妃在俄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趕走親日派領袖朴泳孝,奪回了政權,安駉壽亦被擢升為軍部大臣。
1895年10月7日,安駉壽奉閔妃之命前往日本公使館,通報將要解散日本人訓練的軍隊——訓練隊及重新起用閔泳駿的消息。日本駐朝公使三浦梧樓本來就在策劃暗殺閔妃,聽說之後決定提前舉事,派日軍及浪人於10月8日凌晨入宮暗殺閔妃。安駉壽與洪啟薰一道在景福宮光化門率軍抵抗,結果寡不敵眾,洪啟薰戰死,安駉壽也脫逃到軍部。日本人遂沖入景福宮,殺死閔妃,是為“乙未事變”。安駉壽在乙未事變后被罷免了軍部大臣的官職,並左遷為閑職中樞院議官。隨後貞洞派大臣李范晉等圖謀顛覆乙未事變后建立的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政權,邀請安駉壽來美國公使館密議,安駉壽雖然參與其中,但料定不能成事,於是溜出去向外部大臣金允植告密。1895年11月28日,李范晉率叛軍入宮,宮廷衛隊早有準備,遂將其擊潰,是為“春生門事件”。安駉壽雖然臨陣告密,但仍被逮捕並處以笞一百、三年有期徒刑。直到1896年2月11日“俄館播遷”、親日政權倒台才被釋放。

後期活動

安駉壽釋放后,即被高宗任命為警務使。但他認為俄館播遷后新建立的親俄政府根基薄弱,不願參與其中,又與其他貞洞派官僚有隙,於是多次遞交辭呈,到1896年2月22日又被貶為中樞院議官。此後安駉壽又開始反俄,多次呼籲高宗從俄國公使館還宮,並重新接近日本,經常出入日本公使館,又希望“依賴英國勢力以防遏專橫之強俄”。同時,在徐載弼的發起下,安駉壽與李完用、金嘉鎮等官僚於1896年7月2日組織了“獨立協會”,安駉壽被推舉為會長。起初獨立協會只是朝鮮高官的社交沙龍,後來逐漸發展為市民啟蒙團體,並掀起了自下而上的改革運動。獨立協會建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興建獨立門,而此項工程便是在安駉壽任內完成的。
1897年5月,安駉壽又被起用為江原道觀察使,不過被他辭去了。此時的他已經遠離朝鮮政壇中心,轉而投身社會活動和實業活動。早在1896年,他就與沈相薰等籌劃創建朝鮮銀行。1897年以後,隨著朝鮮(同年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政府實施“光武改革”,實行殖產興業的政策,安駉壽亦積極響應,先後參與創辦了大朝鮮薴麻制絲會社、大韓織造勸業場、釜下鐵道會社等近代企業。1898年2月,獨立協會進行改選,安駉壽卸任,由李完用接替會長職位。同年3月,高宗任命安駉壽為京畿道觀察使,4月又改任其為黃海道觀察使。6月,安駉壽辭職。此時安駉壽見國事日非,高宗身邊為親俄派奸臣金鴻陸、趙秉式等所包圍,遂與警務使金在豐、中樞院議官李忠求、親衛隊第三大隊參領李南熙和尹孝定等組織了“大韓青年愛國會”,密謀發動兵諫逼宮,迫使高宗隱退,讓皇太子李坧代理聽政,然後推舉閔泳駿、韓圭卨、朴定陽等大臣出面組織新政府,改革內政。當時安駉壽已完成傳位太子代理聽政的詔敕,然而參與其謀的李南熙告密于軍部大臣閔泳綺,而後閔泳綺又將此事稟告高宗。1898年7月8日,高宗下令逮捕所有涉及密謀之人,安駉壽事先探得消息,逃往日本租界躲避。3個月後又與尹孝定亡命日本。

自投末路

安駉壽亡命日本期間,寫作了《 韓清日同盟論》一文,這篇長文反映了當時韓國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的普遍觀點,即“三國連帶”,此前金玉均也曾提出三和主義。而將其寫成論文並系統闡述的,安駉壽是第一個。全文分為5章,分析了俄國的南下野心和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局勢,強調東亞三國合作刻不容緩,並指出中國和韓國應該進行全面的近代化改革,與日本結成同盟,共同抵制歐美列強入侵,維護東洋和平。該文以《日清韓同盟論》為題被譯為日文,並在安駉壽死後不久的1900年6月5日起到9月20日被連載發表於日本的《日本人》雜誌(第116—123號)上,比安重根的《東洋和平論》要早十年。
安駉壽雖滯留日本,卻一直想回國,1900年初,日本駐華公使林權助調任駐韓公使,安駉壽便生僥倖心理,史載:“駉壽在倭日久,鬱郁思奮,謂挾倭援還國,則人莫我何,決意西還。諸亡命多止之,不聽。”1900年2月7日,安駉壽抵達仁川,2月10日到漢城法部自首。與此同時,日本公使林權助也在2月7日覲見高宗,請求不要對安駉壽嚴刑拷問或處以死刑。高宗並未給出明確答覆,說:“我國法律中使用酷刑的條文自甲午年以來就廢除了……特別是現在進一步向開明的方向邁進,豈有濫用野蠻的弊習之理?相信法官會最公平地處理此事。而安駉壽的罪目,如果在當時就自首,最重也不過是流放,可是他卻背負著一身的罪名而亡命。當時幾個嫌疑人到現在依然做官,這點也可以清楚看出。”在日本的庇護下,安駉壽在自首之初待遇甚好,以至於另一個亡命政治犯權瀅鎮也來投案自首。但好景不長,很快鄭洛鎔、申箕善、金聲根等十多名大臣接連上疏,請求處死二人,高宗本來就不想讓安駉壽和權瀅鎮二人活命,於是密令法部大臣李裕寅先於1900年5月28日凌晨暗中絞死安權二人,然後再公布死刑,以堵住日本人的嘴(也有一說是在日本人的壓力下將釋放並起用安駉壽,李裕寅害怕自己勢力被削弱,遂先斬後奏)。由於安駉壽罪不至死,於是李裕寅給他羅織了一個參與李埈鎔謀逆、知情不告的罪名。林權助雖然強烈抗議,但也無濟於事了。直到1907年6月,安駉壽才被洗刷罪名、恢復官爵。1910年7月賜謚號“毅愍”。

評價


安駉壽是近代朝鮮政壇上一個活躍的開化派政客,同時也以“日本通”著稱於世。純宗下詔稱讚他:“出自靺韐,銳意進化,力贊新政,勞勩可紀”。另一方面,安駉壽投機善變,反覆無常,被評價為“二端主義”。日人菊池謙讓形容安駉壽“橫斷權門,驅馳政界,權變出沒,有時站在親日派的先頭,有時成為親俄派的中堅,其巡迴國際勢力的尖端,可謂極其老練,昨在日本公使面前叩頭,今便成為王妃的唯一忠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