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峽
自然風光旅遊景點
湟源,史稱“丹噶爾”,位於黃河北岸,青海湖之東,湟水之源,被祁連山支脈大通山、日月山、華石山所環抱,海拔2470米—4898米之間,相對高差2428米,湟水河自西北而東南斜貫縣境北部,最大支流藥水河由南奔北,兩條河將湟源分成狹長的“丁”字形河谷盆地,構成“三峽”,即西石峽、巴燕峽、藥水峽。整個峽內高山林立、奇石磷峋、河水奔騰、風景如畫。景區全天開放,票價為20元。
湟源峽風景(2)
柏樹堂是以生長柏樹聚多而得名,四面環山及氣候溫和以及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長著杜鵑及沙棘、尖葉柳、紅皮柳等上百種喬木、灌木、許多稀有植物,而且,還有著大自然鬼斧神工鑿造出來的奇山怪石,加之泉水清澈、百鳥歡歌,景色恰如一幅充滿詩意又具動感的山水畫卷。
柏樹堂是以生長柏樹聚多而得名。這裡四面環山、氣候溫和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不僅生長著杜鵑及沙棘、尖葉柳、紅皮柳等上百種喬、灌木及許多稀有植物,而且,還有著大自然鬼斧神工鑿造出來奇山怪石,加上泉水清澈,百鳥歡歌,景色猶如一幅充滿詩意又具動感的山水畫卷。
湟源文化
湟源文化
佛爾崖(佛爺崖)岩畫石刻:
位於青藏公路109國道1994公里路北3米處偏洞內的岩壁上,偏洞之上壁面凸突,崖石空懸,翹首望之,使人肉顫毛悚,不敢久立。據說唐宋時期在佛爾崖就建有小殿三間,清時曾兩次修繕,至民國七年(1918年)湟源峽區發大水,小殿被沖毀,後有一位北極山的鐵和尚化緣,於民國15年(1926年)重建小殿一間,民國26年(1937年)又遭水沖。現小殿是1995年由當地群眾集資修建的。
殿內正中為釋迦牟尼立像,像高2.1米、寬1.1米。佛祖面相豐滿,大耳垂輪,閉口落目,端祥人靜,身著通肩袈裟,右手托缽,左手作無畏印,首部有桃形項光,身後為橢圓大佛光,足下是小須彌座。兩側為四大金剛像,再側尚鐫單體小佛像九尊,均結跏趺坐於蓮台上,有的身著袒右胸袈裟。有的著通肩袈裟,有的則穿絡子,袒胸露乳。佛容或目帶微笑,或低眉沉思。佛體姿態各異,手印也各不相同。另在立佛寶座下側左右還發現陰、陽刻漢藏文字多處,其中有“大清道光丁酉年鐫”、“大清光緒丙午年鐫”等。佛像全系陰刻,除三尊小佛像因高度損傷只能看清輪廓外,其餘佛像圖案清晰,線條優美,並通體施以彩繪,佛祖袈裟及頭飾等還使用金泊貼金的手法,從而增加了畫面輝煌的藝術效果。
以佛像圖案的一般特徵及鑿雕工藝來看,其像具有典型的宋元風格,其中四尊小佛像則屬晚清之作。據史料記載自佛教傳人中國的東漢時期開始,湟源峽便成為了佛教信徒們去天竺等國拜佛學經的必經之地,特別是東漢延康年間佛教寺院(今扎藏寺)在該地區的建成,明萬曆六年(1578年)三世達賴喇嘛到扎藏寺講經,清朝乾隆皇帝給扎藏寺御賜“佛光普照”匾額,以及藥水峽藏傳佛教寺院東科寺一年一度的祭海活動等,形成了該地區佛教僧侶。往來不斷的局面。但對於主佛像鐫刻及彩繪的確切年代,以及有關佛爾崖是歷代高僧活佛沿途必憩之地一說,尚待進一步考證。
“海藏咽喉”“山高水長”石刻:
位於青藏公路109國道1994至1995公里中段,兩處石刻相距約百米。“海藏咽喉”為陰刻行楷書,每字高60厘米,寬50厘米,四字左側附鐫有楷書小字:“嘉慶庚申四月西寧道鄂雲布書,光緒戌子年夏四月丹噶爾同知張暉吻西寧縣丹噶爾主簿李敦源監鐫”。“海藏咽喉”四字為嘉慶元年(1800年)由分巡撫治西寧道台鄂雲布題書,次年由西寧縣丹噶爾(今湟源縣)主簿(地方行政長官)李敦源督工鐫刻,光緒十四年(1888年)丹噶爾廳撫邊同知張暉吻監工將受損石刻進行重鐫。該石刻原在今公路以北的山崖上,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青藏公路時山崖被炸毀,而有石刻-的整塊石料卻完好地埋在地下保存了下來,1987年由縣文物部門負責挖掘出來后立在了現公路的南邊,並聘用當地群眾予以守護。“山高水長”位於佛爾崖岩畫東端的岩壁上,上款“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夏”,下款“丹噶爾撫邊府事黃丈炳書二十二年汪那煒督工”。該石刻文字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時任丹噶爾廳撫邊同知的黃文炳書,次年由廳書吏汪那煒督工監鐫。以上兩處石刻及佛爾崖岩畫等均鐫於西石峽東峽口。
“山清水秀”石刻:
位於城郊柏樹堂村東1.5公里鄉間道路以北的崖壁上,距地表約2米高,“山清水秀”四字為陰刻行楷書,左側鐫:“光緒甲辰朝議大夫靳寶慶題,民國二年前知縣男靳學書重修。”呲石刻文字於光緒三十年(1905年)由邑人靳寶慶親書一,當地石匠義務鐫刻。靳寶慶:字福堂,祖籍山西太原,同治四年任丹噶爾廳團練團總,因在回亂事件中軍功卓著而賞五品頂戴,亦稱誥授朝議大夫。靳學書乃靳寶慶之子,為例貢生,光緒三十一年任丹噶爾廳花翎四品銜選用知縣,民國二年(1913年)靳學書出資並主持將原石刻進行重鐫。
“海藏通衢”“辟山開道”石刻:
位於青藏公路109國道2016至20,17公裡間路北的岩壁上,上款:“民國八年鐫”,下款“邑紳靳學書題。”“辟山開道”為陰刻正書,上款:“大清光緒乙酉歲六月”,下款已風化無存,下邊刻有“口口西中協西口邵陽鄭連拔口口”共十四字。鄭連拔:湖南邵陽人,光緒九年(1883年)任鎮海協營副將。光緒十年(1884年)捐廉重修丹噶爾城;十一年(1885年)又倡議進行了西石峽、藥水峽道路的整修工程,“辟山開道”四字親書並在藥水峽工程竣工時鐫刻。該石刻東5米處原刻有“水氣山喉”,遺撼的是由於長年風雨侵蝕已被損毀。以上二處石刻字體點畫渾厚、結字寬博、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海藏咽喉”“轉危為安”石刻:
位於青藏公路109國道1998至1999公里中間。“海藏咽喉”石刻共有兩處:其一在路北距地表高約9米的崖壁上,上款“大清光緒壬寅”,下款:“丹噶爾撫邊滇南封啟雲書”。封啟雲光緒二十七年(1902年)任丹噶爾廳撫邊同知,該碑是他上任后的次年親書並監鐫的,其二為陰刻行楷書,左側附鐫:“嘉慶庚申西寧遭鄂雲布書民國戊午前選用知縣靳學書重修”。其石刻原在離地7米高的岩壁上.,2001年8月修建西湟一級公路工程中整個山頭被炸平,唯石刻倖免一難,這裡凝聚著修路健兒對中國國家文物的一片愛心。至10月底由湟源縣文物部門負責安放在公路路口醒目位置。“轉危為安”石刻在路北距地面2米高的石崖上,上款:“民國二年陶然康公德政”,下款“事績有傳行世合湟士庶等敬勒”。宣統三年(1911年)以本地李旺為首的“黃表會”成員先後在西寧縣西川及丹噶爾地區聚眾起事,打著“掃清滅洋”的旗幟,擁立皇帝,自封相帥,並預謀奪取糧草,攻佔西寧及丹城,后因事機不密,被官府發覺,時任丹噶爾廳知事的康敷鎔(字陶然)即差役進行搜查並出兵配合西寧鎮總兵張定幫所部一舉平息事端,厥功甚偉。宣統三年至民國二年在康公任同知、知事期間,他還積極主張並親自主持整修地方道路,平抑糧草市價以及建縣立規等頗得民眾擁戴,在離任之即,湟源縣城鄉各族各界人士聚議為康公樹碑,並特聘縣府幕賓楊治平親書“轉危為安”以褒揚康公政績。
西寧到湟源峽段18個鐵路隧道中的12個在未做移動信號覆蓋前,基本為弱信號區,火車一通過隧道,車廂內基本上就是信號盲區無法通話。為了提升青海移動的信譽,同時也滿足火車上旅客對通信的需求,三元達公司承擔了這次鐵路隧道移動通信信號的覆蓋工程。12個隧道從施工到全線開通,僅用了18天時間。由3台5W、5台2W、3台1W無線寬頻直放站和一台2W寬頻干放及5/4泄漏電纜和室外小板狀天線構成。基中干放是採取邊際網耦合的方式提取信源,其它都為無線拉入方式。設備開通后,隧道內信號基本在-45dBm到-60dBm之間,火車通過時車廂內信號也都大於-75dBm,通話質量良好,達到了理想的覆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