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論
真諦法師所譯佛教論書
本論主要闡述了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大乘佛教晚期如來藏思想,主要分為五個部份。第一部份為“因緣分”,敘述造本論的目的在於讓人們正確地了解大乘佛法的根本旨意,從而通過修行脫離苦惱、證得極樂;第二部份為“立義分”,確立本論的中心論點;第三部份為“解釋分”,詳細闡釋主題,為全論之重點所在;第四部份為“修行信心分”,著重指出通過修行鑒定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第五部份為“勸修利益分”,顯示依據本論進行修行將帶來的功德利益。
關於《大乘起信論》的著者、譯者及其真偽,歷來在學術界內眾說紛紜、爭論不斷。
相傳本論為“馬鳴菩薩造,梁真諦法師譯”,隋代法經的《眾經目錄》首次記載此論,但是因為此論未見於真諦譯經目錄中,將它歸屬於疑惑部,認為不是真諦法師譯出。唐代均正著《四論玄義》,其中認為此論是由地論師所造,非由馬鳴所造。《馬鳴菩薩傳》和《付法藏因緣傳》也未曾提及《大乘起信論》,這也引發後世懷疑,此論並不是由馬鳴所造。
日本佛教的學者松本文三郎、望月信亨、村上專精等認為《大乘起信論》是在漢地所寫作的論書,並非由印度傳入。學者梁啟超、呂澂等人也贊成此說。呂澂根據魏譯《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之間的比較,斷定《大乘起信論》是根據魏譯《楞伽經》而寫作,認為此經是在中國寫成。
本論文字流暢、條理清晰,在論藏中較為平易近人,漢傳佛教中不少宗派,例如華嚴宗、天台宗、禪宗、凈土宗等皆受其影響,是真心繫統的典型論著。其“一心開二門”的理論指出心能從超越性及現實性的兩面來生一切法,如此則較妄心繫統的正宗唯識學,有著更進一步的開展,能對清凈法的根源有所交代。牟宗三則借用了“一心開二門”的構造來說明其“兩層存有論”的概念,心真如門對應物自身,心生滅門對應現象界,而二門最後還是歸於一心。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此論東傳總經二譯。初本即西印度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此雲真諦。以梁武帝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于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共揚州沙門智愷所譯。此本即於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齎梵文至此。又於西京慈恩塔內。獲舊梵本。與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聖歷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於授記寺。與花嚴經相次而譯。”
^道宣《續高僧傳·京大慈恩寺釋玄奘傳》:“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彼土諸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為梵。通布五天。斯則法化之緣。東西互舉。”
^《眾經目錄》:“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珍海《三論玄疏文義要》:“《起信》是虜魯人作,借馬鳴菩薩名。均師《四論玄》第十云:‘起信,有雲是北土地論師造也。’云云而未知見非。取意正文云:‘北諸論師云:起信論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造論,借菩薩名目之。’故尋不見,翻經論目録中,無有也,未知定是不。”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自性清凈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凈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CBETA,T12,no.353,p.222,c3-7)
^見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后新儒學的過渡》,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