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勾

山東省高唐一帶的傳統戲劇

"一勾勾",山東省高唐一帶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劇種。由於其唱腔在每個上、下句結束時,總要以假聲顫一下,通常出現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稱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稱為"四根弦"或"四音"。流行地區以臨邑齊河禹城夏津、高唐、臨清為中心,傳播至德州惠民、濟南、泰安濰坊以及河南省東部和河北省南部。

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79。

歷史淵源


“一勾勾”,是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稀有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一勾勾”的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的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名。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這是因為以後歌者日眾,人才輩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眾歡迎。於是就有“××聽到××唱,餅子貼到門框上”之譽了;餅子是該向鍋里貼的,可一聽到動聽的“一勾勾”走了神了,卻貼向門框上去了。這是說它象勾子那樣,把人們的神魂一一勾住不放,因而產生了這個名稱。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那裡有“四弦劇團”聽起來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語音和豫劇影響,特別是白口
“年青時常看這戲,俺這裡有個小班,就是從山東請來的教師。好幾十年沒撈到看了……”這顯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聽起來與“一勾勾”也似有血緣關係
一勾勾
一勾勾
這個劇種是在民間業餘演出中發展起來的。演員來自農民,演給農民看,農忙時幹活,農閑時演出;演的是生活小戲,唱腔、音樂並茂,通俗易懂,自然帶一種農民的樸實、痛快,大手大腳的痕迹。各地農村都有過業餘劇團。終於,1959年在中央提出的挖掘地方古老劇種的精神指導下成立了“臨邑縣一勾勾劇團”,對這個新鮮事物,縣委、縣府都很支持,派了文化幹部,後來還委任了團長;由“三十二壇醋”焦連琨任業務團長;聘請了文科、武功教師,自農村招收了一批學員;濟寧一批青年也來加入,從此練功、排戲、演出,活躍在農村,曾多次參加專區(惠民、德州)會演,有傳統節目,移植節目和現代劇目。後來電影演員崔文順回鄉支民,被聘為化妝師,逐漸壯大起來。1964年,代表德州專區赴“山東省地方戲曲會演”,於山東劇院演出了自編劇目《紅梅》以後,更輾轉魯南膠東、魯北、滄南各地巡迴演出,極一時之盛。1965年,毛收入競達專區上乘。
值得回憶的是這個劇團的團風,是非常正派的。演員是農村來的青年,他(她)們樸素敦厚,要求上進,虛心學習,努力煉功;教師雖都不是名演,卻待人誠懇,認真教練;上下一致,對上服從領導,對同志互相團結,互助互學,不計待遇,艱苦樸素,一心向團。上下雖只有三十二個人,互相配合,有時書記、團長、勤雜人員都互替上場;大燈光,大布景,不論製作、演出,台前台後,自動而有紀律地忙個“馬不停蹄”(簡直是“戰鬥”),這種艱苦而無怨言,集體合作工作作風,是上述短時期內取得若多成績的根源。 “一勾勾”的伴奏樂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後來充實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頭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導板、甩板(也叫“砍頭橛兒”);
一勾勾
一勾勾
“一勾勾劇團”,在“文革”中被砍掉了。但,這個劇團的曾經存在,並擁 現過一些唱出特色的演員,至今仍使人不能忘懷,一些演員有的逝世,有的轉業到別的部門去工作了。已故的二人,“三十二壇醋”的唱腔,虛實相濟,輕重回逗,如噎如吐,真假嗓出現的很有分寸;張洪學操板胡,勾勾作響,時歇時動,很有劇種特色。仍住梆子劇團的李富元,唱、作俱佳。他的嗓音寬厚宏亮,很有表現力;作功動輒入戲,或莊重,或詼諧,無往不響,尤其在現代戲里,他的表演帶著濃重的民間味,富有生活氣息;已轉業五金廠的巨野宋玉珍,她的嗓音醇厚敦實,由真聲轉假聲時,三腔(頭腔、鼻腔、胸腔)共鳴,還帶一種喉音,聽來深沉雋永。她可以代表南派。已轉業濟陽文化館的德平龍傳英,她有一種適合這個劇種的特殊嗓音,雖然以此去唱梆子,那是不可設想的,來唱一勾勾,卻是難能可貴的了。她的音色優美,音質堅實,真聲度假聲自然,婉轉流暢,勾勾呼呼,惹人愛聽;身段活動自然。她所演出有傳統劇目《王小趕腳》 ,唱、白、作、逗,很富有民間特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劇種,齊河、禹城、臨邑三縣交界處,至今不失流傳。禹城有個業餘劇團,有先前的老藝人,帶一些青年,農閑時也邀請一些專業人員,不時演唱一回。
"一勾勾",是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稀有劇種之一。發源於山東禹城、高唐一帶,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礎上發展而成;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梆子戲的影響。據老藝人傳說,這個劇種始於明末、盛於清代、民國。
一勾勾
一勾勾
關於"一勾勾"名字的來源有兩個版本:一是說"一勾勾"的名字來 自"一謳吼"。由於"一勾勾"的唱腔中帶有一謳或一吼,演唱中一謳吼、一謳吼的,時間長了人們就把它說成了"一勾勾"。另一個版本則說:"一勾勾"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樸自然、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把人們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來。
"一勾勾"的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的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名。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這是因為以後歌者日眾,人才輩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眾歡迎。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那裡有"四弦劇團",聽起來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語音和豫劇影響,特別是白口。西北則流入河北交河一帶。1964年本團去演出,發現天天有三個老年人頂著小雨從鄉下趕來看戲,問他們則說:"年青時常看這戲,俺這裡有個小班,就是從山東請來的教師。好幾十年沒撈到看了……"這顯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聽起來與"一勾勾"也似有血緣關係。
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這種深受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十分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初組織了第一個"一勾勾"劇團,共十餘人。1956年,臨邑縣興隆鄉四音劇團參加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西秦》 ,獲"展覽演出紀念"獎狀。1959年10月,臨邑縣一勾勾劇團成立,老藝人焦連琨(藝名"三十二壇醋")任團長,培養出一批學員。1964年,該團參加全省革命現代戲會演,演出《紅梅》 。"文化大革命"中,該團被撤銷。1971年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併,成立京劇團,至此臨邑縣"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80年代末,在臨邑、禹城、齊河一帶農村,仍有業餘劇團演出。

文化特徵


一勾勾
一勾勾
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 唱伴奏,後來發展成登台演出,並採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展為戲曲形式,人稱"四根弦"。行當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臉丑等。"一勾勾"戲,演出形式古樸,演員多為民間流散藝人,一般利用春冬農閑季節組織演出。演員白天勞動,如幫工、鋤草,晚間唱戲,鄉人常稱之為"鋤草班",他們也經常在農村集市、節日組織演出。一勾勾來自"一謳吼"。
"一勾勾"的伴奏樂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後來充實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頭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導板、甩板(也叫"砍頭橛兒");山坡羊、娃兒娃兒等曲調;專業后,又創了一個快板。它的唱腔特點中聲情並茂、通俗易懂。男聲,粗獷豪放,剛勁有力;女聲,迂迴婉轉,優美動聽。唱腔特色是真聲吐字,假聲托腔和唱字無腔,如說如念,行腔無字,伴奏相隨。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後行腔一勾,伴奏過門花噪好聽,造成和諧的效果。"一勾勾"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語言是德州、聊城一帶的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相比,除在四聲調方面的差異外,在某些字的讀音上亦有明顯區別。如"扔"讀"棱"(1eng);"在"讀"呆"(dai);"邊"讀"辦"(ban);"肉"讀"簍"(lou);"人"讀"賃"(lin);"就"讀"斗"(dou)等。由於四聲調和部分漢字讀音的差別,使"一勾勾"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於"一勾勾"過去採取的都是口授心傳的傳承方式,所以沒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記載。

痴迷藝人


一勾勾
一勾勾
在臨邑縣,有一位48年痴迷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勾勾”地方劇種,為傳播“一勾勾”鼓與呼的老藝人,她就是原縣“一勾勾”劇團演員鄺淑雲。
60多歲的鄺淑雲言談舉止帶著藝人的神韻。她對記者談起48年前結緣“一勾勾”的經歷:“1959年我小學畢業,當時13歲,那年秋天,臨邑縣新成立的‘一勾勾’劇團招收學員,從小喜愛戲曲的我,瞞著家人偷偷跑到報考點報考,沒想到一考考中了。眼見生米做成了熟飯,開明的父親沒說什麼。”
“一勾勾”這個地方劇種淵源於秦腔,從秧歌調中演變形成,明末清初開始流行於山東、河北一帶,曲調質樸自然、活潑流暢。在魯西北地區,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的說法,形容它唱腔動人心魄,蒸乾糧貼餅子的女人們聽得入了神,誤把門框當鍋沿了。
鄺淑雲在“一勾勾”劇團學唱小生戲,她勤奮好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步很快。她出演《四大秦》、《四大簾》、《拾玉鐲》、《胡林搶親》等傳統劇目和《迎春花》、《劉胡蘭》、《洪湖赤衛隊》、《前沿人家》、《社長的女兒》、《豐收之後》等現代戲劇目。下鄉巡迴演出,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趕來觀看,他們的演出引起了轟動。1961年,“一勾勾”劇團參加全省戲曲會演、省內巡迴演出,受到廣泛好評。談起當時演出盛況,鄺淑雲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那時在濟南一天演出3場,觀眾場場爆滿,演員出場一亮相、剛開口,觀眾喝彩不斷,謝幕時不讓下場啊。”
1971年,“一勾勾”劇團與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併成立京劇團,“一勾勾”劇團撤消了,老藝人紛紛離開。鄺淑雲到縣印刷廠當了工人,當時失落的心情難以言表。但是,她對“一勾勾”的熱愛和眷戀一直沒有改變。空閑時間,她聯繫縣城的老演員聚在一起演唱“一勾勾”。鄺淑雲說:“30多年來,大部分‘一勾勾’老藝人謝世,我們那批學員如今也已60歲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經寥寥無幾。再加上‘一勾勾’劇種流傳於民間,文字記載的東西很少,唱腔以口傳心授為主,如不及時整理、發掘,將會消失殆盡,這種狀況讓我們心裡很著急啊!”
進入新世紀,臨邑縣組織鄺淑雲等原“一勾勾”劇團10餘名老演員重新出山,由他們培養新演員,又恢復了演出。2002年,中央電視台戲迷俱樂部欄目組邀請鄺淑雲等老演員演出《王小趕腳》 ,受到了尚長榮楊春霞等著名表演藝術家的高度讚揚。2006年4月,臨邑縣“一勾勾”地方劇種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接著,臨邑縣成立了“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邀請鄺淑雲做藝術指導,全縣興起了一股學唱“一勾勾”熱。
採訪結束時,鄺淑雲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我要在有生之年盡我所能培養學員,把‘一勾勾’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傳承發展


一勾勾
一勾勾
這個劇種是在民間業餘演出中發展起來的。50年代初,各地農村都有過“一勾勾”業餘劇團,其中,以禹城縣揚官營村的張志傑、張洪學和齊河縣麥坡口的焦連琨等人組織的“一勾勾”劇團最為著名,演職人員共有10餘人。1955年該團代表臨邑縣參加了山東省業餘戲曲會演,演齣劇目是“東秦”,省廣播電台為張志傑、張德俊演出的《三堂》唱段錄了音。1957年又以臨邑縣一勾勾劇團的名義在濟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了文化部門和臨邑縣宣傳部門的重視。為保留和發展“一勾勾”這一地方劇種,1959年秋,“一勾勾”劇團由臨邑縣政府接管,省文化廳備案,新招收學員20名,加原有人員共43名,至此正式成立了臨邑縣“一勾勾”劇團。當時主要的演齣劇目有:《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主要演員有:唱青衣的三十二罈子醋——焦連琨,唱花旦的剜心刀子——王力友,唱青衣的大白桃——趙傳喜,胡生——張丙道。
1960年至1962年間,由於自然災害,部分老藝人離團,臨邑、濟陽分縣,人員浮動,演出困難,經濟收入差,是劇團最困難的時期。為改變劇團的被動局面,1962年春天,縣文教局派張承躍同志任團長,並相繼選派了音樂專業幹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經過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演出實踐,情況大有好轉,經濟收入可觀,演員情緒逐步高漲。經過半年的時間便購置了新的服裝道具、舞台設備,為劇團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深厚的物質基礎。從1962年到1965年,相繼排演了古裝戲《胡林搶親》《王小趕腳》《拾玉鐲》《三進士》《女駙馬》等,現代戲《迎春花》《劉胡蘭》《洪湖赤衛隊》《前沿人家》《巧遇》《社長的女兒》《豐收之後》《奪印》《三世仇》等十幾個大中小型劇目,很好地配合了黨的中心工作。 1965年,該劇團自編自演的現代戲《紅梅》參加了省會演,得到地區的大力支持,劇團的精神面貌和演出陣容煥然一新,演員的業務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一勾勾”劇團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的主要演員有:花旦龍傳英、小生鄺淑雲、花臉楊富元、老旦王素珍、胡生張端會、老生陳書寶、青衣朱秀芳等藝術名人。在音樂唱腔和伴奏設計上也有所創新和提高。新創新了流水板散板、緊拉慢唱等板式,從多方面吸取其他劇種的唱腔、曲牌加以融化,為己所用,大大豐富和提高了“一勾勾”戲曲音樂的表現力。演出區域魯西北平原各市縣城鄉,影響力很大。“一勾勾”劇團的演出深受齊魯大地觀眾的歡迎,當時排演的《巧遇》戲僅在濰坊市連演15天,場場爆滿,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由於種種原因,1971年“一勾勾”劇團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併,也就是老藝人們所講的“勾梆聯合”,成立了京劇團,演員們被分配到各工廠並從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劇團被解散。
自從1971年“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以後,“一勾勾”戲曲唱腔冷淡了30年。2001年秋天,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文化與生活》來臨邑對“一勾勾”劇種進行採風活動,並邀請了部分演員在興隆鎮進行了演出,還在德州給部分演員錄音錄像,受到表演藝術家們的高度評價。然而,這個舉動並沒有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直到2005年8月份,在弘揚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社會、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建設文化臨邑的大框架下,臨邑縣文體局開始著手申報整理“一勾勾”劇種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
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臨邑縣"一勾勾"劇團被強行改為京劇團,許多著名演員流落民間,"一勾勾"劇種就開始敗落,如今幾乎瀕臨滅絕。現在'一勾勾'劇團的老藝人大部分都已謝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經寥寥無幾。再加上'一勾勾'劇團流傳於民間,文字記載的東西很少,唱腔以口傳心授為主,如不及時整理、發掘,將會消失殆盡。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勾勾”其實叫“一謳吼”
初次聽到“一勾勾”的名字,記者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取這麼怪的名字?“一勾勾”究竟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對“一勾勾”情有獨鍾、多年研究“一溝溝”的專家、臨邑縣文化館秦一舟館長介紹:“一勾勾”是由我省聊城高唐縣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來,形成於清朝中葉,在那時臨邑一帶已有老人們組成的班社,並帶徒傳藝,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高唐的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後來發展成登台演出,並採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展為戲曲形式,人稱“四根弦”。行當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臉丑等。“一勾勾”戲的演員多為民間流散藝人,一般利用春冬農閑季節組織演出。演員一般是白天勞動晚間唱戲,所以鄉人常稱之為“鋤草班”。
談起“一勾勾”的名字的來歷,秦館長笑了。他透露,關於“一勾勾”名字的來源有兩個版本:一是說“一勾勾”的名字來自“一謳吼”。由於“一勾勾”的唱腔中帶有一謳或一吼,演唱中一謳吼、一謳吼的,時間長了人們就把它說成了“一勾勾”。另一個版本則說:“一勾勾”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樸自然、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把人們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來。
想聽“一勾勾”不容易
聽了秦館長的介紹,記者很想聽一下“一勾勾”。秦館長卻為難地告訴記者,臨邑已經沒有“一勾勾”的演出團體了,只是在興隆鎮的王孝吳村和齊河的麥坡口還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會唱“一溝溝”,在臨邑縣城已經有幾十年聽不到“一勾勾”了。在記者的一再請求下,秦館長答應給聯繫一下還住在縣城、曾經是“一勾勾”演員、上世紀七十年代被迫改行當工人的一位61歲的老藝人鄺淑雲。
在縣城大馬路邊拐了幾條衚衕,終於在衚衕盡頭找到了鄺淑雲的家。正在家裡蒸著饅頭的鄺淑雲,聽說記者是來採訪“一勾勾”的,很是熱情,馬上放下手頭的活兒,跟記者聊了起來:“俺是1959年14歲時考到縣劇團學習‘一勾勾’的。俺們那批一共要了十幾名學員,我當時學的是小生。俺們那批人後來都改行了,現在曾經在劇團呆過的在臨邑的一共還有不到20個人,有些人還回了原籍。”回憶起上世紀60年代的演出盛況,鄺淑雲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那時俺們劇團去淄博演出,一天要演出3場,劇場里天天滿員,當時演員一出場、剛開口,觀眾就喝彩不斷,不讓下場啊。”
記者想請鄺老師唱兩段“一勾勾”聽,鄺老師擺著手說:“我都有快40年沒唱了,現在唱整齣劇目已經不行了,只能唱幾個唱段。”鄺淑雲不好意思地介紹,“你是第一次聽‘一勾勾’,若不找個伴奏聽起來不好聽,會給你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現在找個能給伴奏的人都不好找。”秦館長想了想說:“還是把臨邑師範的楊正利老師請來伴奏吧,他會拉‘一勾勾’的特色伴奏樂器四胡。”
“一勾勾”曾經很紅火
在等候楊正利老師的時候,鄺淑雲和秦館長又跟記者談起了“一勾勾”的發展史。他們介紹,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這種深受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十分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初組織了第一個“一勾勾”劇團,共十餘人。1955年,該劇團代表臨邑縣參加山東省業餘戲曲會演,引起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為保留和發展“一勾勾”這一地方劇種,1959年秋,由臨邑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臨邑“一勾勾”劇團。1960年至1962年間,由於自然災害,部分老藝人離團,這是劇團的困難時期。由於領導重視,劇團在艱難中得以保留下來。1971年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併,成立京劇團,至此臨邑縣“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鄺淑雲介紹,“一勾勾”有傳統劇目70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等。從1962年至1965年間相繼排演了現代戲《迎春花》、《劉胡蘭》、《洪湖赤衛隊》、《前沿人家》、《巧遇》、《社長的女兒》、《豐收之後》、《奪印》、《三世仇》等十幾個大中小型劇目。1965年自編自演的現代戲《紅梅》參加了山東省會演。期間,演員的素質明顯提高,大部分學員成長起來,成為劇團的主要演員,其中鄺淑雲(小生)、龍傳英(花旦)、楊富元(花臉)、張端會(胡生)等演員廣受當地觀眾歡迎。
“一勾勾”在流傳的過程中還產生了許多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比如“三十二罈子醋”焦連坤,“剜心刀子”王力友,“大白桃”趙傳喜,“二姑娘”龍傳英,每個綽號都代表著這個演員的演唱和扮角風格。比如龍傳英,她有一種適合這個劇種的特殊嗓音,她的音色優美,音質堅實,真聲度假聲自然,婉轉流暢,勾勾呼呼,惹人愛聽。她所演出的傳統曲目《王小趕腳》,唱、白、作、逗,富有民間特色,她所扮演的“二姑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觀眾已經忘了演員的姓名,叫她“二姑娘
早期沒有留下文字記載
記者看到,楊正利老師拿來的四胡跟二胡差不多,但是有四根弦,弓子一拉要拉高低雙音。鄺淑雲先唱了一段《王小趕腳》,感覺節奏比較舒緩,結尾拐彎較多。而小生唱段《羅成叫關》,就激昂高亢了許多,其中一些當地的土話,讓記者聽起來感覺特別可愛。
鄺淑雲介紹,“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語言是德州、聊城一帶的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相比,除在四聲調方面的差異外,在某些字的讀音上亦有明顯區別。如“扔”讀“棱”(1eng);“在”讀“呆”(dai);“邊”讀“辦”(ban);“肉”讀“簍”(lou);“人”讀“賃”(lin);“就”讀“斗”(dou)等。由於四聲調和部分漢字讀音的差別,使“一勾勾”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鄺淑雲說“一勾勾”劇種原是男扮女妝,無女演員,所以在唱法上男女聲無多大差別,唱腔的旋律多在同一個八度內進行。演唱時真嗓吐詞,假嗓拖腔,一般為行腔時無字,吐字時無腔,並且在演唱中多有虛詞襯字的運用,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另外,由於“一勾勾”過去採取的都是口授心傳的傳承方式,所以沒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記載
瀕危狀況令人擔憂
一勾勾
一勾勾
鄺淑雲介紹,近二三十年來,“一勾勾”已漸漸地沉寂,幾近消失了。她說:“我們這些老演員很是擔心,‘一勾勾’劇團的老藝人大部分都已謝世。我們那批學員如今也已6 0歲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經寥寥無幾。再加上‘一勾勾’劇團流傳於民間,文字記載的東西很少,唱腔以口傳心授為主,如不及時整理、發掘,將會消失殆盡。我們這些老演員很想集合起來,把‘一勾勾’傳承下去,但我們自己又沒有能力,一是沒有經費,二是沒有人出面組織,這種情況讓俺們心裡很是著急啊
記者了解到,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臨邑縣“一勾勾”劇團被強行改為京劇團,許多著名演員流落民間,“一勾勾”劇種就開始敗落,如今幾乎瀕臨滅絕。雖然這次“一勾勾”申報成功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其生存狀況很不容樂觀:整個臨邑已經沒有人能演唱“一勾勾”的整齣劇目,過去流行“一溝溝”的地方沒有一個專業“一溝溝”劇團,“一勾勾”的演出更是闊別舞台幾十年了。僅有的幾個當年曾在“一勾勾”劇團呆過的老藝人,不是改行后已經退休,就是已經回到了原籍。如果再任其自生自滅,不抓緊時間制定保護措施,後悔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