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文學院
魯東大學文學院
魯東大學文學院肇始於1930年第二鄉村師範學校“語文科”,1958年建系開始高等教育,198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撤系建院,改為漢語言文學院,2009年改為現名。文學院歷史積澱深厚,名師輩出。著名作家吳伯簫、何其芳、臧克家、馬少波、蕭平,語言學家羅竹風、張志毅,民俗學家山曼等先生先後在此執教,培養出了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著名作家矯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王志民等眾多優秀人才。
專業設置與教學成果
文學院現開設漢語言文學(師範類)、漢語言、廣播電視編導、傳播學和廣告學5個本科專業,生源來自全國,文理兼招,現有在校本科生1634人。
漢語言文學(師範類)專業是魯東大學最早設置的專業之一,迄今已有89年的歷史,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山東省應用型特色名校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專業。本專業有著悠久的文學創作傳統,湧現了張煒、矯健等70多位作家,形成了當代文壇有重要影響的“魯大作家群”。
漢語言專業1999年開辦,同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改革試點專業,2005年12月通過了鑒定驗收,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山東省應用型特色名校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專業。本專業面向產業,突出應用,產學研相結合,在語言資源開發與應用和辭書編纂出版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本專業擁有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山東省重點實驗室“語言資源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研究平台,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省級重點學科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09年開始招生。本專業教學體系以理論知識傳授為基礎,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突出“做中學,學中做”。實踐教學注重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校企合作的社會實習四年不斷線。截止2022年師生共發表電視新聞作品2000餘篇。教師獲得包括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經濟新聞獎等在內的國家級和省部級新聞獎項20餘項,學生獲得包括泰山文藝獎、中國DV大賽二等獎等在內的獎勵60餘項。
傳播學專業2015年開始招生。本專業立足全媒體、融媒體的新媒體信息傳播格局,積極順應媒介融合的大趨勢,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地域特色與國際視野相統一、采編實務與新興技能相融合的傳播人才。本專業教學體系以系統的傳播學理論知識傳授為經,以傳媒從業能力培養為緯,注重理論、創意、技能協調發展,課堂教學、課外傳媒實踐、傳媒機構實習有機結合。
廣告學專業2018年恢復招生。本專業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專業定位。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培養廣告實務能力,開設市場調研、廣告策劃、創意、創作、設計等方面的實踐課程。與周邊多家廣告公司與品牌策劃公司協議建立實習實踐基地來完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並與韓國名校開展國際化合作與交流以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
2016年,漢語言專業群獲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建設專業立項。此項目以漢語言專業為核心專業,涵蓋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傳播學、廣告學4個專業。
文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專業一體化發展。學院教學條件優良,設有國家級數字化語言文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語言與文學藝術產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區,建有全媒體實驗中心,設備總值達1700多萬元。教學成果豐碩,先後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基礎課程逐步實現精優化,其中,建設有省級“現代漢語精品課程群”1個(包含5門課程)、省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堅持專業融合,產學研用結合,培養了大批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語言與文學藝術應用型高水平人才。
學科平台建設與科學研究
文學院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下設6個學科方向,分別是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與傳播、學科教學(語文)等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現有在校研究生111人。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現有6個省部級科研、教學平台:國家語委(教育部)漢語辭書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東北亞研究院、山東省語言資源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語言與文學藝術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與反觀研究基地、國家級數字化語言文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2012年以來,共獲批各類科研項目24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項,獲批科研經費總額1500餘萬元;在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華書局等出版各類專著、詞典、教材近80多部;在《中國語文》《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教育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語言研究》《語言文字應用》等刊物發表論文473篇;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100多項,其中,省部級獎16項,包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8項,山東省第六屆“劉勰文藝評論獎”1項。
文學院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共57人(含在職進站研究的博士后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2人,外聘在職學科教學(語文)教育碩士兼職導師2人、學科教學(語文)教育碩士合作導師10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合作導師5人、新聞與傳播碩士合作導師7人。
先後有3人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劉煥陽、亢世勇、張清芳),1人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亢世勇),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亢世勇),2人被評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朴銀姬、黃修志),1人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王東海),3人被評為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亢世勇、朴銀姬、何志鈞)。
聘請了劍橋大學袁博平教授、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為名譽院長,聘請了北京大學袁毓林、清華大學孫茂松、中國傳媒大學馮志偉、北京師範大學王寧、微軟亞洲研究院黃昌寧、中國社會科學院劉揚忠等為兼職教授,定期在該院開設名師講壇。
目前(截止2022年),文學院基本建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能力突出、愛崗敬業、勤奮進取的具有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新時代,文學院將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為目標,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加強學科專業一體化發展,強化“三全育人”理念,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快建設教學研究型學院,推動學院工作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