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生態濕地

位於江西省北部的景區

鄱陽湖生態濕地,即“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是指鄱陽湖在天然、人工、常久、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能夠保持靜止、流動、淡水、半鹹水、鹹水、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易變性是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之一:當水量減少以至乾涸時,該濕地生態系統演潛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水量增加時,該系統又演化為濕地生態系統。水文決定了系統的狀態。

地理簡介


鄱陽湖生態濕地
鄱陽湖生態濕地
鄱陽湖濕地系,指長江和陸地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濕的地段。濕地一詞最早出現於1956年美國魚和野生動物管理局《39號通告》,通告將濕地定義為“被間歇的或永久的淺水層覆蓋的土地”。鄱陽湖濕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同於陸地生態系統,也有別於水生生態系統,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生態系統。著名學者張友茂先生說:“鄱陽湖生態濕地,是長江下游的氣候的肺臟。”

面積規模


鄱陽湖生態濕地,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生態濕地。位於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東北部50km。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14平方公里,容積達300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20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潘承祥先生曰:“鄱陽湖生態濕地,是贛北氣候調節的晴雨表。”
鄱陽湖生態濕地:煙波浩渺、水域遼闊。漫長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東南季風大量水蒸氣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濕地魚米之鄉

淡水養殖


鄱陽湖生態濕地,是湖泊化的淡水水產養殖水域,是長江中一些珍貴魚類漫遊、產卵與育肥的場所。水域中有魚類 122 種、浮游植物 50 種。鄱陽湖還有200萬畝草洲,水草豐美,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數十萬隻珍禽候鳥來這裡越冬。1983年6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縣吳城鎮建立了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鶴種群約佔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鴻雁群體所在地,鴻雁數量達 3 萬隻以上。保護區棲息著54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13種鳥類被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列為世界瀕危鳥類。這裡是“珍禽王國”、“中國第二長城”。

特徵簡介


鄱陽湖生態濕地,其特徵有:
⑴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
⑵系統的生態脆弱性。水文、土壤、氣候,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
⑶生產力高效性。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
⑷效益的綜合性。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經濟效益。
⑸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功能介紹


鄱陽湖生態濕地,其功能有:
⑴濕地在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⑵濕地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器。濕地蒸騰作用產生大量水蒸氣,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
⑶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中國和世界都佔有重要地位。
⑷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

發展規劃


鄱陽湖生態濕地,要先規劃后發展:一、建設條件:鄱陽縣坐落在鄱陽湖邊,緊靠鄱陽湖東岸,擁有鄱陽湖水面51800公頃。由於...二、建設內容及規模:進行生態濕地保護建設,使之成為旅遊觀光的場所。三、市場分析:進行濕地保護,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山江湖區生態文化建設。發展生態經濟需要以建設先進的生態文化為先導,圍繞生態環境、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的建設,加強國民生態教育,是建設現代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圍繞流域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提高鄱陽湖流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加大挖掘和保護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歷史資源的力度;改善社區落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結構;提高山江湖區尤其是鄱陽湖流域中上游社區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候鳥保護區


鄱陽湖生態濕地,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珍禽候鳥的第二故鄉。每年十月,大量的候鳥,包括白鶴、天鵝白頭鶴白枕鶴、白鶴、黑鵝大鴇、鶴嘴騖和大雁等陸續從西伯利亞等地,飛行五千公里南下,到這裡越冬。翌年三、四月才北歸。其中白鶴是一種大型遷往性涉禽,體長約一點五米,體重可達10公斤,全身羽毛純白,神話中謂之仙鳥,歷被人們作為吉祥、長壽、和平與安全的象徵。白鶴是世界上已瀕臨絕跡的珍禽,但近年來在鄱陽湖發現大群白鶴之後,引起了世界的矚目。由於鄱陽湖良好的生態環境,珍禽鳥類又受到國家保護,鄱陽湖現已成為白鶴等珍禽的樂園。據調查,保護區內有鳥類258種,其中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鶴、白頭鶴、大鴇、白鸛黑鸛金雕白尾海雕小天鵝白鴿雁等40餘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鶴越冬地,全球約95%的白鶴在此越冬;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鴻雁群體所在地。該保護區已成為世界保護、研究鳥類的重要基地。

自然保護區


鄱陽湖生態濕地,鄱陽湖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西部贛江修水交匯處的三角地帶,以永修縣吳城鎮為中心的9個子湖區域組成,總面積22400公頃。保護對象是白鶴等越冬珍禽候鳥以及濕地生態環境。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鄱陽湖是世界六大濕地之一,全球白鶴和白鸛的主要越冬地。近年,受長江洪水頂托、倒灌及人為等因素影響,鄱陽湖區洪澇乾旱災害頻繁,鄱陽湖濕地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問題突出;鄱陽湖存在的一些問題千萬不能忽視,重視和保護鄱陽湖濕地要從現在做起。根據鄱陽湖濕地不同地段的生態狀況科學造林或種草;以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和水禽鳥類為中心,擴大候鳥保護區範圍,積極開展珍稀水禽生活習性、濕地生態系統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規劃建設環鄱陽湖經濟圈,達到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經濟作物和漁業,把鄱陽湖建成為全國重要的生態產業中心和優質農林產品供應中心;開發鄱陽湖區生態旅遊資源;加大對《江西省鄱陽湖濕地保護條例》的宣傳貫徹力度,加緊制定與條例相配套的政策,保證鄱陽湖濕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鄱陽湖濕地管理中存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現象,須建立統一的綜合管理機構,加大濕地生態環投入。

重要性體現


鄱陽湖生態濕地,正在成為珍稀野生動物的天堂。“鄱湖鳥,知多少?飛時能遮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鄱陽湖被世人譽為“珍禽王國”、“候鳥樂園”、“人間仙境”。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白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近些年來,由於長江水質污染加重,生態環境惡化,珍稀野生動物的已很難見到。鶴類、鸛類、天鵝等大量珍稀候鳥來這裡越冬。每年到江西鄱陽湖來越冬的白鶴大概有2900隻,佔全世界白鶴總數的98%.

人文景觀


鄱陽湖生態濕地,人文景觀:紫陽堤--花崗石堤壩,宋朝朱熹修建;落星墩--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載:“落星石,周回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湖濱沙灘--“十里金灘”;火焰山--旅遊碼頭東湖中礫景;老爺廟---顯應宮,史料記載:“元末,明太祖與偽漢戰於鄱陽。初失利,走湖濱,遇老人艤舟近岸,太祖得濟,賜以金環,返顧之則黿也。是夕,宿祠中,題詩於壁。”;鄱陽湖候鳥保護區,越冬候鳥達150多種,近11萬隻,候鳥群飛,遮天蔽日,蔚為壯觀--“世界A級候鳥保護區”。鄱陽湖生態濕地,湖泊旅遊--發展緩慢,原因在於濕地屬於開放性的領域---可以從不同方向進入;濕地有局限性---難進入的地方恰恰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鳥類。鄱陽湖湖泊濕地,生物多樣性系統與濕地生物多樣性狀況,相互關係。判別鄱陽湖生態濕地態系統中重要生物類群生態功能,對維繫生態系統有平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