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霖
圓霖
圓霖(1916.9.17—2008.5.6):俗姓杜,名振山。號大雄山人、山僧。安徽淮北濉溪縣人。
圓霖大師法相莊嚴
法師於上世紀80年代起擔任南京兜率寺主持,對兜率寺原有古建築進行修復、翻建,新建了山門、天王殿、玉佛殿、三聖殿、東院門等建築。2004年還在獅子嶺上建起了標誌性建築物大慈塔。園霖法師工於筆墨丹青、尤擅佛教人物造像、亦工書法,這些建築中和上面的大部分佛雕像、佛畫、題款等多由其親力為之。法師擔任兜率寺住持以來,佛事之餘,每日堅持揮毫寫字作畫,一生作品數以萬計,棲霞寺、雞鳴寺、泰山廟等寺院均藏有他的墨寶。法師生前慕名而來的信眾、居士每有求書畫者,法師都不辭辛勞,滿足所求。香港、台灣及美國等地佛教界人士也常常請他賜書畫。如今,寺內許多佛像也是他親手所塑。2003年1月,上海畫報出版社還出版了《山僧圓霖書畫集》。
法師於2008年5月6日21時40分在兜率寺安詳示寂,世壽93歲。5月10日,南京市佛教協會在兜率寺為圓霖法師舉行了隆重的遺體入龕儀式,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隆相法師及南京各寺院200餘僧眾和近萬信眾參加入龕儀式。上午9時,隆重舉行圓霖法師荼毗法會,江蘇省人大、政協,南京市人大、政協等各級機關送花籃和派人參加。
如今,兜率寺香火旺盛、朝聖者絡繹不絕,全國各地及海外佛界高僧也多有來訪並慷慨捐贈,佛教聖地美名遠遠傳揚。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樸實無華的兜率寺
圓霖大師禪畫
2.圓霖老和尚的畫作朴茂、莊嚴、神妙,和氣,線條定而不滯,逸而不飄,題材簡單而又深遠,直心寫意,當下承擔,足以為禪畫典範。從老和尚畫作中我們認識到,禪畫與禪宗的見地和修為的關聯性,才是禪畫之所以為禪畫的原因所在。禪宗以文殊般若為核心,以普賢行願為根本;禪畫作者的大智慧即為“文殊般若”,筆墨技法即為“普賢行願”。
3.禪畫是以大智慧為根本,以高超的筆墨功夫為依託,依循禪宗心無所住的大境界來完成對筆墨技法的融合和超越。作為禪修的方式,禪畫作者會意於筆墨之間、融心於點畫之中,在表達禪墨洗心、自行化他的同時,更體現了禪畫作者的見地和修行的境界。所以說禪畫是功夫、境界完美融合而又超越的大因緣的產物。
4.若把一切的筆墨、技法和構型歸屬於書畫的“有為法”的範疇,那禪畫即是具備了一切“有為法”,而又超越之,不拘成法,不著一境,“隨心應手”地顯現變化不拘的線條和點畫。達到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這就需要作者以開般若智慧的“此心”為根本,以“有為”的筆墨技法為妙用,來表現禪畫的“清凈本然”。
5.老和尚以“有法”來成方圓,又以“無法”自成自然,巧妙地展現了“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這也為書畫的研習提供了新的借鑒,首先對一切書畫的“有為法”粒粒咬住,把功夫做到位、做透;另一方面,不斷凈化本心,回歸到“恰恰無心用”,再以“無心”之心融化“有為法”,然後“用心恰恰無心”地去書寫和繪畫。
6.老和尚的畫不拘泥於固定程式,而更注重“傳神”、“凝神”,無不以“見筆”二字為究竟處。正所謂“形相盡打卻,心神具宛然”。老和尚作書作畫時而遵循常規格局,時而又另闢蹊徑,卻又處處“發而皆中節”,以對所有“形”和“相”的超越,寥寥數筆,一點一劃,處處體現出作者超然脫俗的心靈印證。
7.圓霖大師擅繪佛像,名滿天下。早年造像多受唐吳道子、五代貫休、宋代梁楷、法常,畫風嚴整細膩,穩實平整。佛像雙眉細長,耳鼻潤擴,比例勻稱,豐瘠適中,頗具珠玉圓美之形,亦具《佛像度量經》所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特徵。
8.晚歲繪畫佛像風格日趨簡率、直接,法相古拙,暈染清簡,筆筆凝重。多繪“西方三聖”、“無量壽佛”、“布袋和尚”、“觀音大士”、“雪壁達摩”。或慈悲莊嚴,或粗獷沉實。神態莊嚴生動,對之令人當下心凈。偶有放筆力作,墨色華滋,施彩姿肆,摻糅滲化,晶瑩蒼拙,神意煥發,得之自然,又能通於天地,極具天成之趣。其流動灑脫,凝重沉雄,堪與古賢媲美,古拙天趣,真力彌滿。
9.晚歲山水,則更趨超絕。畫面黑白分明,氣象萬千。既能濃墨渴筆,力掃千鈞;又能水墨淋漓,中藏內美。可謂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窮極變化。不但能在濃淡枯濕的滲化中,體現峰巒渾厚、草木華滋的風格;又能將亂頭粗服、老蒼簡約、天光嵐影、雲煙動蕩的氣勢表現得極為生動活潑。《五台勝境》、《峨眉煙靄》、《普陀春色》、《九華秋聲》四大佛國聖地的的莊嚴勝境,亦是他晚年反覆繪寫的經典力作。
10.其書法,晚歲漸從弘體脫胎而出,尤以行草最為得勢。用筆方圓兼備,左盤右旋;字形參差呼應,不囿成法。宛若蛩蟲蛟龍,執拗遒勁,縱橫開張,而又不乏天真之氣。
11.老和尚晚歲更得大自在境,傾心“逸筆”,刪繁就簡,大開大闔,縱橫塗掃,以一當十,寥寥簡筆即能傳神寫照,把所要表現的物象風度、神韻,勾畫得惟妙惟肖。《十六尊者》、《鹿野苑度五比丘》、《靈山法會》、等皆筆簡意賅,義理深刻,無絲毫造作之氣,直令人心領神會,頷然讚許。可謂於宋代梁楷之後,一千年來承襲“逸筆”“禪意”畫之又一大家。
12.圓霖大師,世壽九十有三,梵行六十餘載。平生律己謹嚴,自奉薄約,善以身教,見者莫不動容,法師悲願如海,畢生以筆墨勤為佛事,六十年隱居山林,一生誓以救渡眾生為己任,萃其心力,專意修持。以書畫為禪,見性佈道。法師嘗云:“修行第一,書畫第二,愛好書畫,乃是山僧舊習,然能以此弘法利生,非無益也”。大願所在,成就了一件件無上妙品,每件作品皆是一場演說佛法的“靈山法會”。
13.大師自謂“山僧”,隱居深山,不求聞達;作畫自謂“山僧舊習”,隨緣而作,並不營求;常鈐“隨緣書畫”印章,百城煙水,珠落有緣。所謂以藝道弘揚佛法,不離本分,非同世間書畫家之汲汲營求。
14.圓霖大師書畫名揚海內外,每日信眾盈門。禪師對索畫求字者一概儘力滿足,一視同仁,並不因貧富貴賤、供養豐歉而區別對待,清凈平等,古德家風。常常教誡弟子,世間的名聞利養,富貴榮華,輪迴大夢一場空,一句佛號,如救頭燃,西來心印,大事因緣,達此方暢佛祖本懷。
15.大師一生隨緣書畫數以萬計,多應請而作,非為名利,且皆隨緣布施,散落四方,老和尚從來心無掛礙,松風禪月,任運自然,一直過著一簞食、一瓢飲,晨鐘暮鼓的清苦的修行生活,誠為古尊宿風範,一生保持山僧本色。
16.圓霖大師以筆墨之因緣使得佛菩薩的慈悲廣布人間,德風所向,草木蒙恩,有幸得者,無不法喜充滿,福緣增長。願有緣看到老和尚禪墨的人,能拋開自我,斷絕恩義,全身心地接受老和尚的法甘露,真正把禪畫化為禪,用老和尚的“智慧香”成就自己的“自莊嚴”,以不辜負老和尚的筆墨之恩。
17.圓霖禪師於佛像之外,還隨緣創作了大量的山水、花卉、書法作品,筆墨靈動、意境高遠,然而皆不離佛祖本懷,旨在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圓霖禪師題梅花“始知明月是前身”;題蘭“種蘭半月不燒香”;題竹“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仍虛心”;題荷“濁世遍開九品蓮”,等等,無一不是冰雪情操、水月情懷。其書法作品多取材於佛經偈語,如,“光明晃耀如星月,智慧境界等虛空”、“大願悉成滿,百福自莊嚴”等,開演了佛法的無上境界。
18.圓霖大師書畫,線條綿厚,朴茂,力能扛鼎卻處處安詳含蓄、清凈自在。大筆縱橫,淋漓揮灑,將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推向極致。是回歸本心實證得禪的境界后清凈心的自然流露。孤峰頂上,靈光獨耀,其洞察大千世界之智慧、擔當濟世度人之慈悲、尋求解脫之心曲,超拔空門之自在無礙,總能在一件件飽含無盡禪機的書畫作品中透露消息。
19.在佛法日漸式微的時代背景下,老和尚悲心所在,以書畫為大眾結佛緣,並借書畫作開示,以“不立文字”又別開一方便之門。以筆墨作載體,以書畫表正法,隨類賦彩,因緣施教。“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法師行願大千,假筆墨線條表達大乘佛法大擔當的濟世本懷,以禪墨利益眾生,度化友情。落墨果斷肯定,瞬間萬變,直下承擔又不著前境,見者無不升起歡喜和信心。晚年線條筆墨更趨大自在大解脫,處處表達真如空境。
20.中國美術史學泰斗、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90高齡的王伯敏教授為這次紀念展題寫了“園霖法師墨寶”,並有“畫到青空空即色,叢林坐寂硯生潮”之句相贊。中國美術學院資深教授孔仲起先生題寫了“得大自在,放大光明”。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教授題寫了“十指參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古來今”。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學術委員會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教授則以“若雲舒捲自如,如水隨圓就方”恭贊老和尚的書法妙品。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圓霖大師的觀音菩薩。”並稱為“三寶”也早已在收藏界傳為佳話。
圓霖
南京市佛教協會
同道堂文化機構
時間:2013年5月1日——5月10日
地點:杭州南山路1號(西湖蘇堤口)
圓霖大師(1915——2008),隱修高僧,當代禪畫宗師。自號山僧,安徽濉溪人。世壽九十三歲,出家梵行六十餘載。曾任南京兜率寺方丈,南京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修行之餘以書畫為佛事,以禪墨接引眾生,悲願如海,直指人心。是繼五代貫休,南宋梁楷,牧溪之後一千年來中國禪畫又一高峰。
禪畫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之一,以大智慧為根本,以高超的筆墨功夫作為依託,依循禪宗心無所住的大境界來完成對筆墨技法的融合和超越。作為禪修的一種方式,作畫者會意於筆墨之間、融心於點畫之中,在表達禪墨洗心、自行化他的同時,更體現了作者的見地和修行的境界。所以說禪畫是境界、功夫和方法完美融合而又超越的大因緣的產物。圓霖老和尚的畫作朴茂,莊嚴,神妙,和氣、線條定而不滯,逸而不飄,直心寫意,當下承擔,題材簡單卻又深遠,足為禪畫典範。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圓霖大師的觀音菩薩。”並稱為“三寶”也早已在收藏界傳為佳話。
2013年5月6日的圓霖大師圓寂五周年之際,中國國際茶文化書畫院、南京市佛教協會、同道堂文化共同主辦《禪畫——圓霖大師圓寂五周年紀念展》由杭州名人紀念館、蘇東坡紀念館東坡藝苑承辦,定於5月1日—5月10日,“五一”長假期間在杭州南山路1號(西湖蘇堤口),精選大師精品遺珍面向大眾公開展覽並出版紀念展畫冊,以紀念這位修行大德、禪畫宗師。禪宗的大因緣在中國,禪畫是佛教與中國文化獨特的產物。中國美術史學泰斗、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90高齡的王伯敏教授為這次紀念展題寫了“圓霖法師墨寶”並有“畫到青空空即色,叢林坐寂硯生潮”之句相贊。中國美術學院的資深教授孔仲起先生題寫了“得大自在,放大光明”。西泠印社的執行社長劉江教授題寫了“十指參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古來今”。相信這次紀念畫展也會為禪畫研究的開展、佛教文化研究的深化和“五一”長假的杭州旅遊文化增添光彩。
禪畫—圓霖大師圓寂五周年紀念展現場
圓霖法師(1915-2008)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走進大師——圓霖法師作品展”將於10月28日起在杭州恆廬美術館展出。
圓霖法師號大雄山人、山僧。1916年出生於安徽濉溪,自幼聰慧,尤喜書畫雕塑,聞名鄉里。青年時隻身遠遊,結交賢達。32歲時於南京老山獅子嶺兜率寺出家為僧,並至五台山研究佛學,其間曾作巨幅五台山全景圖,為太原市博物館所藏,后回南京江浦獅子嶺兜率寺做方丈,是一位有學行的當代著名高僧。圓霖法師在書畫界享譽已久,藏家更是將圓霖的觀音菩薩與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相媲美。法師擅繪佛像,亦工山水、花卉,書法師從弘一法師,樸拙圓滿,渾然天成;繪畫受黃賓虹先生影響,渾厚華滋,古趣盎然。其所繪黃山九華,意趣高古;修竹蘭花草,虛靜空靈。作品一派真氣瀰漫,法由心出,刪繁就簡,筆墨線條凝重古拙靈動相溶,乾枯濃淡皆率意自然,色彩樸實無華而境幽意遠,直逼宋元明清。
美院的一些老師和恆廬美術館館長特意到南京獅子嶺兜率寺拜訪圓霖法師。法師與眾人暢談起西湖的詩意江南及美院的人文氣息,隨後一向低調且不以“大師”自居的圓霖法師對於來杭辦展的事欣然應允了。但事後因法師年事已高、身體欠佳等原因,杭州終未成行。五月,法師圓寂后,法師的弟子和友人為了了這份“緣”,定於金秋在杭州舉辦這次展覽。圓霖法師一生作書畫數以萬計,均以書畫廣交善緣,作品也皆隨緣散去,遍布十方。故此本次展覽作品均為法師歷年所贈眾人墨寶之薈萃,實屬難得一見。
開幕時間:2008年10月28日15:00
展覽時間:2008年10月28日-11月3日
主辦單位:杭州西泠書畫院
杭州恆廬美術館
協辦單位:南京市佛教協會
江蘇省緣源書畫院
徐州市佛教協會
杭州佛學院藝術研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