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民

方干民

方干民(1906.1—1984.1),浙江溫嶺人,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擅長油畫。1925年學習於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1929年回國任教於上海新華藝專、國立西湖藝術學院,並創辦“長風西畫研究會”。歷任國立藝專、上海美專教授、南京部隊文工團美術教員、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大師年譜


方干民舊照和畫像
方干民舊照和畫像
1906年2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溫嶺縣城內橫街。
1924年夏赴上海投考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插入二年級。
1925年底離上海赴法國留學,1926年就讀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在著名學院派歷 史畫家讓·保爾·羅朗斯工作室學習,與顏文梁、周碧初汪日章同學。
1927年入巴黎美術學院讓.保爾.羅朗斯畫室。
1929年冬返國,受聘於上海私立新華藝專、上海藝術大學和上海藝專等校執教。
《秋曲》(1934)
《秋曲》(1934)
1930年,經蔡元培的引薦,25歲的方干民應聘到國立藝術院(后改名國立杭州藝術專 科學校)任西畫教授。而他的課在藝專也極受歡迎,凳子從課堂內一直擺到走廊上。藝專是模仿巴黎美術學院的模式運作的,回國不久的方在這裡如魚得水。
1931年創作油畫《白鴿》,參加中華獨立美協展覽。同年秋作《秋曲》。
1936年完成大型歷史畫《孫中山先生授囑圖》,作風轉向寫實。
1939年藝專由湖南繼續西遷至昆明,被委任為教務長,主持學校的教育行政工作。
1940年9月,方干民被國立藝專解聘,攜眷移居重慶。在學生吳冠中後來的回憶中,同樣對這段往事記憶猶新:“方老師的解聘,還引發了一場學潮,但最後他還是離開了學校。”
1941年被任命為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保管科總幹事。開始創作國民革命先烈肖像。
1937年攝於長沙,後排左三為吳大羽,左四為方干民。
1937年攝於長沙,後排左三為吳大羽,左四為方干民。
1942年兼代該會整理科長。在三年半中完成十 多幅肖像,以及巨幅歷史畫《鄒容著革命軍圖》、《肇和軍艦起義之前》、《陳英士被刺圖》。
1944年7月潘天壽出任國立藝專校長,受聘回校任教。
1945年起西畫系首次推行了畫室制,方干民與林風眠、吳大羽、倪貽德關良李超士等都曾開設畫室。
同年1月,現代繪畫聯展在重慶舉行,參加者方干民、林風眠、丁衍庸、李仲生、汪日章、周多、郁風、關良、倪貽德、龐薰琹、趙無極、朱德群等,此為抗戰時期僅有的一次現代風格畫展,提出“現代中國繪畫藝術與現代世界藝術合流”的主張。
1946年藝專校長更換,由汪日章出任。因學術和人事矛盾,於該年8月再次被解聘。
《西湖黃龍洞》(1981)60 x 73cm
《西湖黃龍洞》(1981)60 x 73cm
1947年移居上海創立中華藝術研究會,擔任會長,並在上海美專授 課。
1949年始,方干民創作解放軍軍史畫,巨幅油畫《敵人不投降,就消滅他》以淮海戰役為背景。原作在蘇聯東歐國家展出過,該畫照片在《解放日報》等報刊登載過。
同年,中華藝術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方干民任會長。
1951年3月應聘至南京軍事學院,從事翠史畫創作。
1958年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授。
1962年起,油畫系開設了三個工作室。與過去不同,工作室不以個人命名,而只表明數字序列。但他們的風格傾向是十分明顯的。第三工作室是當時的主流:蘇聯寫實派;第二工作室由留日的倪貽德負責;方則被聘為第一工作室主持人,重視法國傳統的藝術教育風格。
方干民舊照
方干民舊照
1963年擔任油畫系第一工作室主持人。
1966年“文革”開始,以反動學術權威國民黨特務等罪名遭殘酷批鬥。
1978-1983年重拾畫筆,專心藝術創作,以風景題材為主。
1984年,他第四次胃部大出血,救治無效在杭州逝世,終年78歲。

人物生平


求學時期

《拱宸橋北河道風光》(1983)67x40cm
《拱宸橋北河道風光》(1983)67x40cm
浙江溫嶺縣人,別名干民,擅長油畫。方干民1921 年進杭州安定中學讀書,1924年夏天赴上海投考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25年底離開上海赴法國留學。
1927年入巴黎美術學院讓·保爾·羅朗斯畫室,與周碧初、汪日章、顏文梁同學。留法期間,方干民既學繪畫又學雕塑,既學古典寫實風格,又學現代表現手法。

西湖藝專

國立藝專浙江籍同鄉會(一、四、五分為吳茀之、方干民、潘天壽)
國立藝專浙江籍同鄉會(一、四、五分為吳茀之、方干民、潘天壽)
他與林風眠、吳大羽齊名,成為當年國立杭州藝專著名的三位西畫教授之一,學生包括朱德群、吳冠中、彥涵閔希文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從二十年代開始,中國藝術家陸續介紹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及其作品。方干民、劉海粟汪亞塵等人先後在報刊上介紹印象派立體派繪畫以及塞尚、梵谷等畫家的藝術事迹。
《孫中山先生授遺囑圖》(1935)
《孫中山先生授遺囑圖》(1935)
方干民在國立杭州藝專任教時期就以畫風近似立體派而出名,他本人恰巧姓“方”,故而同學們都詼諧地稱他的畫為“方派”,即立體派的意思。據庄華岳敘述,方干民的課 很受學生歡迎,選他課的學生極多,凳子從課堂內一直擺到走廊上。朱德群後來回憶說,方干民先生的立體分圖,使我們接近西方的近代繪畫風格。方是藝專教他最久的老師。
葉雲的《談談方干民的繪畫與雕刻》記載,1932年,方干民獲得機會,“晉謁”了蔣委員長(蔣介石),畫了肖像素描。1935年夏天才將蔣介石雕塑制好寄往成都,蔣氏復諭“深加獎許並專達謝意。”
1935年,方干民所作巨幅油畫《孫中山先生授遺囑圖》,參加全國第二次美展,並在《東方雜誌》等刊物上發表,對團結抗日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引起了社會注意。
《東湖即景》(1981)
《東湖即景》(1981)
著名的《孫中山遺囑圖》,是1935年杭州藝專諸 師為參加第二屆全國美展進行的創作之一。題材由校務會議討論決定,除了《遺囑圖》,還有吳大羽《孫中山講演圖》、林風眠《國民黨回憶》草圖等等。這張圖,竟然不自覺成了方干民畫風轉變的契機。此後的歲月里,方干民的黨史畫涉及國共兩黨。
1939年,藝專由湖南繼續西遷至昆明,他被委任為教務長,主持學校的教育行政工作。

歷史畫時期

方干民歷史油畫集
方干民歷史油畫集
1941年,他被任命為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保管科總幹事,在3年半的時間中他完成了10多幅肖像以及巨幅 歷史畫《鄒容著革命軍團》、《肇和軍艦起義之前》、《陳英士被刺圖》。1944年7月,潘天壽出任國立藝專校長。方干民受聘回校任教。
擔任過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保管科總幹事,所以生前自然創作了多幅反映其時代的偉大作品,《肇和軍艦起義之前》便是其中的一幅。發生於民國初年的肇和軍艦起義事件,是中國近代海軍史上的大事,方干民用畫筆留下了這個重要的歷史鏡頭。

抗戰勝利后

方干民風景作品
方干民風景作品
1945年抗戰勝利,方干民隨國立藝專遷回杭州。1946年藝專校長更換,由汪日章出任。因學術和人事矛盾,方干民於該年8月再次被解聘。1947年,方干民移居上海創立中華藝術研究會,並在上海美專教 課。
1951年3月,方干民應聘至南京軍事學院,從事軍史畫創作。
1958年,他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授。1963年,擔任油畫系第一工作室主持人。
1960年代,他開始致力於西洋畫民族化的探索,作品多為描寫祖國江南秀麗山色。油畫《雁盪山》曾參加浙江省美展。

晚年

1978-1983年他重拾畫筆,專心藝術創作,以風景題材為主。1984年1月19日因胃出血救治無效,於杭州逝世,終年78歲。

代表作品


方干民人物油畫作品
方干民人物油畫作品
立體主義所影響,方干民的風格被人稱為“方派”。他在1930年代 的作品表現了空間建構的邏輯,明顯展現了“切面立體主義”的風格。自20世紀20年代後期至30年代前期,方干民創作多產,且逐漸顯現“方派”面貌,代表作如油畫《白鴿》、《秋曲》、《女》、《西湖》等。這些作品作為“方派”的代表性作品,以其諸多作品中獨特的幾何形體、肌理筆調和空間構成等語言形式特點而引人注目。
1929年10月1日,《申報》曾刊文《畫家王道源方干民的近作》,介紹了方干民的作品,稱“方干民的《裸女半身》,塗厚滯油色的畫面上,顯托一位半截的健實身軀的西歐少婦,一種生的留戀,一種對人間世的征疑,在她的雙眸唇嘴間,真訴歡愁,雙聳的乳峰、寬圓的肩膊,著力於面的追究,色度緊密堅結,而曲達人體肉圓之細緻;棕黑的發、緋紅的雙頰、栗色的體膚,襯以銀灰的背景,全幅色調,給人無窮憶意。《日女士像》,布局整嚴,極見苦心。《靜物》一幅,設色富麗,色調推移至緊,富含事物之實在性,速寫線條簡到,能提對象潑剌之生命。總之,於油作上更見方氏深於觀察、就事物之內在生命,痛下追求。”
《白鴿》(1934)
《白鴿》(1934)
1933年創作的《西湖》,又名《節日的西湖》,是方干民一次湖濱漫步時觸發的構思,經反覆琢磨,把所有物像統一在分割與分面之中。《西 湖》較《白鴿》和《秋曲》更接近立體派。畫中的遊艇、路燈、台階、旗和橋作了均衡的布局,拋棄了透視,強調平面效果和線與色的組合,它不屬於畢加索創造的那種立體派而是中國化了的立體派作品。《白鴿》、《秋曲》、《西湖》是方干民早期的代表作,它們呈現了這一時期方干民的趨近於西方前衛藝術的創作思想。

評價


方干民靜物油畫
方干民靜物油畫
方干民是中國新派畫濫觴期的鼓吹者和實踐者。庄華岳先生曾告訴劉鉞(《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畫派六人集論》作者),當年杭州藝專的教授中,林風眠、吳大羽、方干民是最有才 氣的三位,他們三人都是留學法國,林風眠與吳大羽多繼承了印象派的藝術觀,而方干民帶回的則是立體主義的藝術觀。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民國油畫長期以來處於一種被忽視的狀態,除徐悲鴻、劉海粟等幾位名家廣為人知外,包括關良、常玉潘玉良、方干民等在內的許多藝術家都被排斥在正統和主流之外。
從中國油畫投資的角度來說,民國時期出洋留過學的中國油畫家,當中又取得外界認同的藝術成就者,他們的作品更具收藏和投資的價值。從這種意義來說,方干民肯定是其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