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憂思悲恐驚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生理反應
目錄
倘若情志活動劇烈、過度,超越人體能夠承受的限度,並持久不得平靜,那就必然影響臟腑氣血功能,導致全身氣血紊亂。如《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又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都說明了七情的過度偏激對人體的氣血、臟腑均有一定的損害。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現。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興的事可使人精神煥發。但是高興過度就會傷“心”,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維活動的中樞,超乎常態的“喜”,會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語無倫次,舉止失常。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故事,就是講他數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舉,高興得舉止發狂,瘋癲而目不識人。這就是中醫所謂“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過度喜悅能引起心跳加快,頭目眩暈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過度興奮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樂當適度。喜則意和氣暢,營衛舒調,但過度會走向反面。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現的氣憤不平、怒氣勃發的現象。中醫講,肝氣宜條達舒暢,肝柔則血和,肝鬱則氣逆。當人犯怒時,破壞了正常舒暢的心理環境,肝失條達,肝氣就會橫逆。故當生氣后,人們常感到脅痛或兩肋下發悶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飯、腹痛;甚至出現吐血等危症。中醫術語稱其為“肝氣橫逆,克犯脾土”。現代醫學也認為:人處在極度精神緊張的情況下,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或形成消化性潰瘍;亦有因血壓升高而誘發冠心病導致猝死的。三國時代的周瑜因生氣吐血而亡,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偶然發生。因此,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最好的辦法是盡量戒怒,因為這對人對己有益。
“憂”,指憂愁而沉鬱。表現為憂心忡忡,愁眉苦臉而整日長吁短嘆,垂頭喪氣。《靈樞。本神》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若過度憂愁,則不僅損傷肺氣,也要波及脾氣而影響食慾。諺語說:“愁一愁,少白頭”。傳說伍子胥過文昭關,一夜之間鬚髮全白,就是因為心中有事,過分憂愁所致的。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慮問題。思慮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觀意志來加以支配的。如果思慮過度,精神受到一定影響,思維也就更加紊亂了。諸如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病,大多與過分思慮有關。中醫認為:過思則傷脾,脾傷則吃飯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因此,對待社會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話,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為越“解”越不順,心中不順則有可能導致“氣結”。
“悲”,是由於哀傷、痛苦而產生的一種情態。表現為面色慘淡,神氣不足,偶有所觸及,即淚涌欲哭或悲痛欲絕。中醫認為悲是憂的進一步發展,兩者損害的均是肺臟(指肺氣),故有“過悲則傷肺,肺傷則氣消”之說。這說明悲哀太過是會傷及內髒的。因此,家庭中一旦發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節哀,以保重身體為要。
“恐”,是懼怕的意思,因精神極度緊張而造成的膽怯。
“驚”,是突然遇到非常事變,導致精神上的卒然緊張。諸如驟遇險惡,突臨危難,目擊異物,耳聽巨響等,都可發生驚嚇。驚與恐不同,驚是自己不知道而驚嚇;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懼。無故恐懼害怕的人,大都腎氣虛,氣血不足;突受驚嚇而當場目瞪口呆,手足無措的人,大都因心氣逆亂,心血受損,導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的緣故。因此,治恐當補腎,治驚應安神。
總之,人的情志活動若要保持相對的平靜,平時就要重視思想修養及精神調攝,客觀對待周圍事情的變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經常處在樂觀、愉快、安靜、平和之中,這對於養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