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鎮

利津鎮

利津鎮位於山東省東北部,渤海西南岸,黃河近口段左側。地跨東經118°07′~118°54′,北緯37°22′~38°12′。東依黃河,東北瀕臨渤海,東與墾利縣、東營區為鄰,南與博興縣隔河相望,西與濱州市濱城區、沾化縣接壤,北與河口區相交。縣境呈西南至東北向狹長帶狀,南北長102.5公里,東西寬8.5~25公里,總面積1665.6平方公里。

鄉鎮概況


利津鎮
利津鎮
利津鎮位於縣境南部,縣城駐地。2006年底,轄89個自然村,87個村民委員會,有13257戶,40568人,其中女20847人,非農業人口2034人,人口自然增增長率為2‰。
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12.6億元(現價,下同),比上年增長2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92億元、4.39億元和4.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36%、51.9%和4.9%。工業總產值17.55億元,利稅1.65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037萬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07公頃,總產13960噸;瓜菜610公頃,總產37805噸;棉花3480公頃,總產4350噸;種植業產值14676萬元。年末片林面積126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5.8%:林果總產3500噸,林業產值300萬元。大牲畜年末存欄9765頭,豬存欄18766頭,羊存欄50410隻,家禽存欄947763隻,全年畜牧業產值12496萬元。水產品總產量9902噸,漁業總產值5207萬元。有水庫17座,總蓄水能力380萬立方米。農業機械總動力51704千瓦,農村用電量達782萬千瓦時。鄉鎮企業總產值26.8億元,利稅2.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185.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50元,比上年增加750元。有中學3處,有小學9處,幼兒園17處,在校學生465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衛生院1處,醫務人員62人,床位30張,有鄉村衛生室(所)18處,鄉村醫生58人,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4部。有54個村達到小康水平。

別稱由來


利津城古稱鳳凰城。關於鳳凰城名稱的由來,有多種民間傳說。據有關資料記載,利津古城北靠高家村,南接官莊村,西擁侯王村,東依滔滔黃河;城內以大隅首為中心,東西南北輻射四條大街,分別命名為進賢街、太平街、慕義街、永安街;環城青磚高牆峻挺,城牆上建有四門,分列東西南北,東曰觀瀾門、西曰朝京門、南曰迎薰門、北曰鎮海門。其東、南、西三門各有一條官道向外延伸,而西門的官道卻是一分為三向遠方延伸而去。
因利津古城的整體輪廓恰似一隻鳳凰,頭朝東、尾向西,西出城門的三股道,猶如鳳凰尾巴上的三根長翎。所以,舊時利津城又稱鳳凰城。古有賢人曾說:利津城是頭枕天河水,腳踏進京路,兩翼有高官,尾後有王侯,佔盡了風水。境內古人留下的“李神仙洞”,更增添了利津城的神秘色彩。

名人


利津鎮歷代名人輩出,明清時期李登仙(俗稱李神仙)家族興旺一時,先後出過李振聲、李廣生、李愉、李嘉言、李華、李文桂、李佐賢等七代鄉賢,李佐賢因在古錢幣方面的研究成果蜚聲中外,其《古泉匯》被中外古錢幣專家視為經典。近代,以影片《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農村三部曲聞名影壇的著名電影導演趙煥章山東快書楊派創始人楊立德等都是利津鎮人。
楊立德
(1923~1994),利津縣城西南街(今楊家衚衕)人,生於山東快書世家。父親楊逢山、叔父楊逢歧皆是山東快書藝人。他出生前後父母相繼去世。4歲時隨叔父學藝並得到於傳濱、邱永春等前輩藝人的傳授。5歲時叔去世,6歲就由嬸帶其撂地攤說書,掙錢糊口。12歲隨快書藝人流浪說書。1939年底,到濟南說書,漸有名氣,綽號“楊小麻子”。
楊立德表演質樸、豪放、剛柔相濟、平中出奇。他演唱垛字句時氣勢宏偉、口若懸河;趕板、奪字頗具功夫。他敘述故事情節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在慣口運用上十、八句聯唱一氣呵成,抑揚頓挫給人以美感,板槽極穩、板式變化靈活。他演唱講究分寸,語言、動作、表情點到為止,不溫不
火,含蓄而有餘味。他講究唱快書要有彈性。一要口齒清晰;二要有口勁,象出膛的子彈那樣;三要美感、柔和、動聽,強調輕鬆幽默。
為提高技藝,適應新環境,1941年與高元鈞研究,改快書表演中的“臟口”(語言粗俗)為“清口”(語言文雅),使快書格調更為高雅誘人。
1943~1944年,楊立德先後到江蘇、河南及山東省內一些城市演出。1945年在青島2個電台定時演播快書,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藝人。1948年加入膠東文協所屬的“友誼社”。后歷任山東歌舞團曲藝隊隊長、濟南曲藝隊隊長、濟南曲藝團副團長,山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顧問。曾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和青海等地演出。1953年兩次赴朝鮮戰場進行慰問演出,1957年,參加山東省首屆曲藝匯演獲一等獎。為部隊和地方培養了大批快書演員,得意弟子有趙連甲、金雙城和侯金傑等。
利津鎮
利津鎮
楊立德的山東快書藝術在全國曲藝界有很高聲譽,與高元鈞並稱為“高派”“楊派”。擅說《武松傳》,曾創作山東快書新段子《郝懷友》《取槍記》等,並與張軍合著《怎樣表演山東快書》一書。

人口民族


據總戶數為89614戶,總人口達到294613人,其中女性146436人。當年統計出生2627人,人口出生率為8.9‰,出生嬰兒性別比107;死亡1922人,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2.4‰;遷入2888人,遷出2470人。常住人口涉及22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99.96%。少數民族21個,共132人,佔總人口的0.04%,其中回族23人,滿族15人,土家族18人,苗族22人,維吾爾族8人,壯族7人,蒙古族5人,白族5人,彝族3人,土族3人,錫伯族3人,布依族、哈尼族、傣族、朝鮮族、侗族、畲族、納西族、鄂溫克族、拉祜族、黎族各2人。

行政區劃


利津境域皆黃河沖積平原地。成陸最早的今縣城駐地及其南部與西部地帶,在戰國時期經濟文化已較發達。成陸較晚的北境和東境地帶,是西漢以後逐漸形成的退海之地。元代到明代縣城正北至海為60公里,東北至海60公里。全景東西寬30公里,南北長75公里。四至為:東臨樂安、西接濱州、南與蒲台縣接壤,西北與沾化縣毗鄰,正北至海。清光緒九年(1883年),全境東西寬30公里,南北長85公里。四至為:東到樂安縣界20公里,西至濱州界10公里,南至蒲台縣界5公里,西北至沾化縣界15公里,正北到海80公里。民國9年(1920年),全境東西寬30公里,南北長97.5公里,總民及4725平方公里。其四至:東臨廣饒縣,西接濱縣,南臨蒲台縣,東南臨博興縣,西北接沾化縣,正北至海85公里。民國33年(1944年)利津全境解放后,利津域地縮小,全境東西寬30公里,南北長60公里,總面積1026平方公里。其四至:正東與東南隔黃河與墾利、廣饒、博興縣相望,西臨濱縣,西北與沾化縣接壤,東北臨大海。

歷史沿革


利津鎮歷史悠久。早在周秦時代縣境西南部是古陸地,屬齊國。漢代屬千乘郡漯沃縣、蓼城縣地。東漢后黃河前來域地入海,隨著黃河三角洲的形成和發展,域地不斷向渤海灣擴延。隋代建永利鎮,屬蒲台縣。唐宋屬渤海縣永利鎮。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鎮為縣,因邑有東津碼頭,故稱為“利津”,屬山東東路濱州刺史郡。元明時屬山東濟南府濱州。清代、民國時期屬山東武定府。1941年建立抗日革命政權,1944年8月18日,解放全縣。新中國建立后屬惠民專署。1958年11月,沾化、利津並縣稱沾化縣,屬淄博專署。1961年恢復建制,仍屬惠民專署。1983年10月15日成立東營市劃為市轄縣,同時原羅家公社的4個自然村和原六合公社劃歸新建的河口區。2010年,撤銷利津鎮,設立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

自然資源


土地

利津鎮
利津鎮
土地資源廣闊,可利用土地190多萬畝,耕地面積80多萬畝,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場40多萬畝,近百萬畝土地有待於開發利用。

淡水

黃河水是利津縣主要水源,歷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億立方米。黃河水質良好,氫離子濃度在8~8.3PH值之間,總硬度在3~6度之間,礦化度小於1克/升。2006年黃河供水3.4億立方米。

礦產

境內有石油、鹽、貝殼等礦物資源。利津地下油氣資源富積,境內已打油氣井3300多口,是勝利油田的主產區之一。

生物

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著丹頂鶴白天鵝等珍禽,生長著葦、蒲、茅、檉柳、黃蓿菜等野生植物和枸杞、茵陳益母草車前子白蒺藜、羊角透骨草等中藥材200多種,與黃河口日出、夕照、黃河入海等自然景觀一起,形成了新、野、奇的旅遊特色。

淺海

縣境海岸線長59公里,潮間帶38萬畝,灘塗寬闊。由於地處黃河入海口,海水中有機質多,滷水資源豐富,魚、蝦、蟹、貝類資源豐富,素有“百魚之鄉”、“黃金海岸”和“東方對蝦故鄉”之美稱。

風土人情


1、農業
利津鎮
利津鎮
利津向有“四旁”(田旁、村旁、路旁、宅旁)植樹的傳統。多是種柳、榆、楊、槐。院內一般是種葡萄、杏、棗、石榴等。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為美化城鎮引進不少新樹種。農村開始大量種植蘋果、冬棗。路兩旁、河兩旁成為每年植樹的重點。尤其是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植樹、護樹、愛樹意識增強。20世紀80年代,集體飼養的大牲畜分配到戶,養雞、養鴨、養豬戶猛增。很多養雞戶發展為養雞場,進行規範科學飼養。飼養品種也呈多樣化,如蛋雞、肉食雞、瘦肉型豬、波爾山羊、德國長毛兔、肉鴿等。2、漁業
境內漁業生產歷史久遠。舊時都是用木帆船捕魚。20世紀80年代后,機動船逐年增多。木帆船多在近海、海溝、河汊捕撈,機動船可到深海作業。每年元宵節后,漁船下水,燃放鞭炮,敲鑼打鼓,家人到港相送。立冬收船、掛網,冬閑修補船隻、網具。除了海水捕撈外,養蝦場、養魚場建設逐年發展,捕撈與養殖相結合已成為漁業生產的新形式。漁民在水上作業生產、生活禁忌頗多,尤忌“穃-”字,帆船稱“風船”,不說“穃-過來”,說“轉”、“調”、“划”過去;所用器皿忌扣放;曬鞋面不曬鞋底;飯筷不橫放在碗上。此俗仍存。
3、家庭手工業
20世紀80年代起,傳統手工業如柳編、蝄-編、草編、軋油、做粉條、豆腐、木瓦工、打繩、織粗布、織網、磨剪刀、修鞋、其他維修及風味小吃製作,逐步恢復起來,多為兼業。90年代后,縫紉業有所發展,一些手工業逐步向機電化發展。打鐵、打磨、染布及小商品製作等行業逐步消亡。

生活習俗


飲食

利津鎮
利津鎮
主食1986年以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多數家庭由過去的吃粗糧為主改為以吃麵粉、大米為主。小米、雜麵、玉米、綠豆、白豆紅小豆、紅薯等雜糧成為中老年改善生活換口味的輔助品。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著人們的飲食習慣。城鄉居民一日三餐,本著早飯吃好,中午吃飽,晚餐吃少的診-則安排生活。20世紀90年代后,多數居民家庭早餐以饅頭、小菜、粥或麵條為主,中餐以炒熟菜、吃饅頭、米飯為主,晚餐是稀飯、饅頭、炒菜或小菜。

喝茶

1986年前後,農村和城鎮喜喝花茶。農村有少數老人習慣喝早茶,俗稱“卯時茶”。90年代后,城裡人喜喝綠茶的人漸多。2000年後,各種保健茶如菊花茶、枸杞茶之類進入市場,但仍以花茶為主,綠茶次之。

服飾

服裝1986年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衣著不再是過去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了。80年代中期大都著國防服、中山服、列寧服等制服,唯農村的老人們仍穿自做對襟衣褂,寬襠免折褲。80年代末,城鄉女性服裝逐步向突出女性特點轉化。男性青年開始著西服、茄克服。進入90年代,茄克、運動服、西服、T恤衫、休閑服、裙裝、休閑旗袍、風衣、牛仔服以及各類皮制服裝開始在男女青年中流行。2000年後,城鄉居民著裝更加花樣穃-新,服裝色彩鮮艷,紅、黃、藍、綠、咖啡色、灰色、白色、青色的都有,而且每年還流行新花色,特別是青年男女著裝越來越新潮。

通訊

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在城鄉普及。電話拜年、簡訊拜年成為時尚。在城鎮,計算機網路發展較快,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網上發布信息、網上投資、網上營銷、網上炒股日趨活躍,傳統的電報、書信等通訊方式受到冷落。

經商習俗


利津鎮
利津鎮
傳統的商業,有坐商和行商。坐商設店鋪掛招牌,坐門等客,行商多是小商小販,有的走街串巷四處叫賣,有的趕集。20世紀80年代后,有些農民邊務農邊經商,有的已棄農經商,在城鎮租賃房屋開商店。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私營經濟大發展,各類批發店、連鎖店和超市逐年增多。商家門前都有醒目的廣告牌,還有形式多樣的霓虹燈廣告,有的配備音響,既播廣告又放音樂。活躍在鄉村的小商販,把叫賣聲製成錄音隨時播放,用以吸引顧客。

禮儀習俗


婚姻

利津鎮
利津鎮
男女婚姻仍以提親為主要方式,即使是男女雙方戀愛多年,也要在定婚時找介紹人(俗稱媒人)到雙方家庭說開。進入90年代后,城鄉青年自由戀愛增多,初為自找介紹人告知雙方父母,后男女雙方確定關係后,分別到雙方家庭“認門”,得到雙方父母首肯后即正式定婚。也有少數通過婚姻介紹所牽線的。定親定婚有兩種方式。一是女方家長及近親與媒人同到男家。男方備酒宴款待,同時給未婚兒媳備好“三金”(金戒指、金耳墜、金項鏈)和禮錢。當“兒媳”為男女老人們敬酒時,男方及近親們要給未婚兒媳紅包。女方也在未婚婿施禮時,將備好的紅包給未來的女婿。二是男方去女家,由女方招待(會親家),男方帶去彩禮。送日子(送柬)男女雙方到民政部門領取結婚證后,按照雙方協商的時間,由男方帶彩禮向女方送結婚的日子,與女方親家商談嫁娶議程及送親方式等事項。俗稱“送日子”。一般是兩親家直接交流,也有介紹人同去的。娶親20世紀80年代,農村娶親先是騎自行車,或坐馬車,后是用拖拉機、農用車,插彩旗、打鑼鼓。有的在結婚前一天晚上找來民間藝人吹吹打打,搭台唱戲演節目(俗稱“響門”)。90年代后,改用高音喇叭播放戲曲和喜樂。2000年後,多用小轎車,一般6-8輛,也有10-15輛的。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罩婚紗,清晨4點去婚紗美容店做頭。新娘由娘家人陪送到男方,上下車放鞭炮、奏鼓樂。車到男方后,由婚禮司儀主持結婚典禮。城鎮居民多在賓館酒店舉行婚禮。農村大部沿續舊俗,新郎新娘拜天地、拜二老、入洞房,男方大擺筵席招待賀喜的親朋好友。17年裡,政府倡導移風易俗,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節日組織集體婚禮。有的青年男女選擇旅遊結婚,既節儉又時尚,但為數極少。

喪葬

20世紀80年代,傳統喪葬習俗中的不少舊禮儀在農村又流行起來。老人死後,由長子或晚輩面向西南“叫魂”、“指路”。然後將死者置於冷床上,供食品、上香、點長明燈、搭靈棚。主持喪事的族長或村幹部委派人向死者的親友報喪。一般是第一天親朋好友、鄰里百居去弔喪,第二天入殮、火化,第三天發喪(排三)。有些地方在老人死去的第一、第二天晚上到村頭告廟,俗稱“赦老”,意為送老人平安西去。推行火化后,村上死了人,到火化場火葬,骨灰盒入村“紀念堂”或埋入墓地。幹部職工死亡,一般是單位協助死者家屬在火化場為死者舉行追悼會。追悼會結束后,生前好友向遺體告別。死者若是女性,必須有娘家人在場,特別是農村,娘家人非常重視死者的裝殮。在農村,舊習俗較重,出殯的那天,由執事人(俗稱“白帽子”)帶領去墓地,死者長子手捧骨灰盒,披麻戴孝走在最前頭,後邊按年齡輩份尾隨緩行,依次舉行“門祭”、“路祭”、“出庄祭”,設供桌、擺臘台、祭品、叩首拜祭,為死者送行。90年代后殯葬改革,各村有紅白理事會操持喪事,孝子只戴黑色孝章,系白腰繩。親戚朋友弔唁者吃頓便飯。到墓地后,死者的外甥先將骨灰盒安放在坑穴內,再將食罐子擺到骨灰盒前。墓穴一般用磚砌,水泥抹縫。也有的預製一個小水泥棺材,將骨灰放進水泥棺材中。棺上再覆蓋名旌。此時,晚輩先捧土撒於棺上,意在親埋,然後鄉鄰再推土成墳。第三日,兒女們填土圓墳,燒紙祭悼。到七日再去上一次墳,至“七七”為止。葬畢孝子們上門致謝,2000年後改為發謝貼。政府倡導移風易俗,多數村建立公墓,有的村建立紀念堂存放骨灰盒。農村時興為去世者立石碑作紀念。

祭祖

20世紀80年代農村祭祖以“掃墓”為主。清明節掃墓最為普遍,除祭祀外,還要為墳墓添土、壓墳頭紙。也有少數戶在家中祭祖。七月十五日(稱鬼節)、“十月一”、春節是集中祭祖上墳的日子。“七月十五日”、“十月一”多是上墳拜祭,春節祭祖多是在家中設供桌,掛“家堂軸子”,上供品,燃香燭,除夕祭拜,初二送先人歸。此俗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度絕跡,80年代后再度出現。
利津鎮
利津鎮

壽誕

為老人祝壽是傳統習俗。1986年前後,一般是給60歲以上的老人做壽。壽日這天,兒女、親友帶上禮品為老人祝壽。禮物必備麵條,謂之“壽麵”,其餘是老人喜愛食品。家中置辦豐盛酒宴,全家老小給老人敬酒,祝老人長壽。90年代后,此俗日盛,祝壽大蛋糕是必備壽品,另有各種營養品。城鎮不少戶在酒店設宴祝壽。有的子女還到電視台為老人點歌。有的全家陪伴老人照“全家福”像。農村中也有為老人包一場電影以示慶祝的。

節令習俗


清明節
又稱“寒食節”,是日掃墓祭祖,並為祖墳添土。機關幹部職工、學校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青少年踏青、放風箏、打鞦韆、擰柳哨、春遊等。
端午節
利津鎮
利津鎮
也稱“五月端陽”,相傳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戶戶吃糯米紅棗粽子。小孩子用五綵線系在手腕上,名曰“配五絲”,此俗仍存。六月六境內有“六月六看谷秀”的農諺。此日,晾箱櫃、晒衣被、曬書,據說這天曬東西不霉變、不生蟲。七月十五實則過十四,七月十四至十五日,上墳祭祖,悼念亡故親人。仲秋節農曆八月十五為仲秋節。是除春節外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講究合家團圓。節前人們帶上月餅、酒、水果及魚蝦等水產品看望親友。節日晚上,設桌案擺上月餅、水果、酒菜舉行家宴,共同賞月。
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20世紀80年代末政府將此日定為老人節。此日機關單位組織走訪慰問離退休幹部職工、老軍人、老模範,一些家庭給老人購買禮品,祝老人健康長壽。“十月一”農曆十月初一,人們多於此日上墳祭祖。
此日,各戶大都用米、豆、棗、蓮子、花生米煮粥,稱“臘八粥”,農村用黍米糗糕,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另有用醋腌臘八蒜的習俗。辭灶古歷臘月二十三日為辭灶日,又稱過小年。這天,外出者儘力趕回家,忌“辭”在外面,新媳婦必須在這天回到婆家,有“媳婦大的天,不敢在娘家過臘月二十三”的諺語。過去有供灶王爺的習俗,今已少見。
除夕
臘月最後的一天,在傳統節日中最為隆重。此日遊子全歸,全家團圓過大年。農家貼春聯、貼門神灶戶爺、放鞭炮煙花。農村有置辦供品,祭天地諸神和祖先的舊習。20世紀90年代后,大都是舉行家宴、飲酒賀歲、吃團圓飯、燃放鞭炮、煙花,看中央人民電視台的“春節文藝晚會”。年除夕忌說不吉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