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頭白氏

姓氏

唐末隨王審知兄弟入閩的18姓中有白姓。將樂縣新編《白氏族譜》載,白氏源於本縣十九都江田世系,先祖河南光州固始人,五代十國時隨王審知入閩。

歷史沿革


泉州府志》、《南安縣誌》和白葉街《殘譜》載,元末明初,山後利州(川北)白氏,隨朱元璋部隊入閩,世襲泉州鎮撫,裔孫分別徙居福州、泉州和南安
《興化府志》、《莆田縣誌》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河北涿州白氏,隨軍撥充興化官宦,裔孫隨鄭和下西洋,因功授興化府衛所副千戶、平海衛指揮。
永泰洑口后亭《白氏族譜》載,明永樂三年(1405年),始祖白氏由延平徙居永福(今永泰)末都后亭村。其先祖來自中原,隨軍征戰,因功到延平任衛官。
浙江平陽和福鼎沙埕《白氏家譜》載,窯頭先祖系原居於江西南昌府網巾巷的大元進士,因到泉州府任理刑官,兼理同安事務,遂落籍於同安窯頭。另據白嘉祥《白氏尚賢堂家譜》序(廈門圖書館藏譜)載:族本河南固始縣,遷移江西烏衣巷(待考)。興公兄弟先祖官宦銀同,此乃宇之根也。
銀同鼻祖號苗菴(諱興,明洪武丙子科同安舉人、任南京國子監助教中式第四十五名)生子三。長應耇,號同宇,居同安,其後裔孫他徙。次應和,字輔長,號達宇,官名白尚德,洪武甲午科中式舉人中式七十九名,永樂戊戌科中式進士第六名,任廣東瓊州府定安縣知縣,后戍居庸,子孫居京畿。第三子白逸宇,諱應順,字世厚,安溪榜頭白氏之始祖。因兄長白應和有官事,怕受株連,於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攜子溫泉、華泉並孫輝生(月溪)、訓生(柳溪)、訓初(碧溪)、耀生(雪溪)等一家大小10餘人,由同安從順里三都二圖窯頭村(今廈門同安區西柯鄉瑤江村),徙居安溪依仁里福海鄉后林(今安溪縣龍門鎮福海后林)。二世祖白溫泉,旋移居榜頭鄉華湯(今龍門鎮榜頭市華湯祖宇),墾殖生產,繁衍生息。“南陽派衍銀海子孫奕世,榜頭聚族華湯肇基創業”,描述了其先祖的遷徙經歷。安溪和平陽白氏同為一支,現繁衍裔孫(含外遷宗親)16萬左右人。

昭穆輩序


名行用字(粗體)和字行用字(註:名行用字通用於安溪和平陽,字行用字通用於平陽)
12345678
仲(積)迪(慶)
91011121314151617
Jing
1819202122
洪(鴻)
23242526272829303132
Yukai(jie)huan naiKunJi
33343536373839404142
XuanDaiYe

譜系


白逸宇肇安后,繁衍生息,子孫主要聚居於安溪6個鄉鎮,以龍門鎮最多。
1. 榜頭村白氏
據安溪榜頭《白氏族譜》載:開安始祖白逸宇,卒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二世祖溫泉“幸生五子,分派五宗”,不願遠離桑梓以棄父母墳墓,留守故居。不久因福海后林僻居,挈眷移居榜頭華湯。后因人丁興旺,耕地、宅基地有限,後裔除聚居該村坂頭、福海、崎頭、宮兜(約1200人)等角落外,大批宗親陸續向近鄉鄰村和鄰縣外省徙居蕃衍。
2. 寮山村白氏
四世白蕃(坪山)、白丙(梧山),徙居山坪,興建三廳祖祠。五世白居帑(字迪用,號行齋),移居赤嶺山;白居生(字迪榮,號順坪),移居寮頭。八世白陽春(字學豐,號安亨)、白芳春(學郁),移居尾頭橋。十世白賀(中樂)、白任(橋道),移居寮頭。現聚居該村12個角落,有白姓2434人。
3. 榜寨村白氏
六世白祖崇(國聖)、白祖瑗(愛田),分別移居后窟和下寨;八世白玉珵(建盈)、白寵(標選)和武魁白士鰲、太學生白龍登,分別移居前墘、牛角灣、石墩等地。現聚居該村9個角落。有白姓2605人。
4. 美卿村白氏
六世白顯祖(字國俊,號依峰),移居坑內;七世白琛(字文琅,號肖峰),移居坑頭;七世白高(字漢明,號學照)、白忖(予心),分別移居后窟和大灣;八世白朝圭(字耀職,號述所),移居頂崎;九世白士然(光甫),移居湖仔;九世白居瑗、白居汴(標祉),移居坑頭;十世白竹(華隱)、白周(盛節),分別移居大份和后壠仔。現聚居該村26個角落,有白姓2195人。
5. 龍門村白氏
六世白顯基(字國成,號玉波),移居下埔;七世白希瑜(文瓊)、白於哀(字文恆,號立峰)、白於復(字文金,號次峰),分別移居溪尾和松柏林;八世白復翱(字學騰,號隨台)、白復業(學廣)、白復道(學忠),分別移居溪東、溪尾和田中央。現聚居該村8個角落,有白姓1582人。
6. 和平村白氏
五世白潤(字慶明,號納齋),移居龜山;六世白球(松崖),移居石峰口;九世白衷赤(字漢及,號丹石),移居田當。現聚居該村12個角落,有白姓2050人。
7. 白芸村白氏
六世白戀(露中)、七世白於志(字文尹,號振峰)、九世白酉(標實)、白啟所、白啟助和十世白嗣嶷(庄甫),移居坑墘;十世白文,移居白芸。現聚居該村10個角落,有白姓1107人。
8. 金獅村白氏
十世白光,移居上湯。現聚居該村5個角落,有白姓1102人。
9. 湖山村白氏
五世白惠生(裕齋),移居芼嶺腳。現聚居該村4個角落,有白姓64人。
10. 觀山村白氏
五世白玄生(敦齋),移居觀蘭山;十一世白遹(成軒)、白迦(遵軒),移居福地厝。現聚居該村6個角落,有白姓995人。
11. 大生村白氏
聚居該村寨頂、維新后、大坋、厝燒仔、頂坑、福海坂等10個角落,有白姓659人。
12. 其他
龍門鎮光孝村山腳、山頭村垟當、翠坑村翠坑,官橋鎮蓮兜美村、上苑村、官橋居,城廂鎮南英村,虎邱鎮雙都村,西坪鎮西坪村,鳳城鎮鳳山、南街、北石、朝陽、東嶽、鳳明、上西7個居委會等地,亦聚居著白姓人。
安溪榜頭白氏族大丁眾,根據榜頭《白氏族譜》等記載,自明朝起不少宗親遷徙外地開拓。

分佈


歷史
明宣德八年(1433年),二世白華泉率家徙居南安二十八都(今翔雲、英都、東田交界處)榜頭(舊址,現興建水庫)。一說徙居南安十八都黃芩。其裔去向不明。
浙江溫州、平陽白氏是安溪榜頭白逸宇裔孫,昭穆輩序同編。據榜頭、平陽《白氏家譜》記載:首徙浙江的是五世白祖勝(迪魁)和白尾奴。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七世白文靜(諱慕貞),由坑墘徙居平陽龍尾的龍潭嶴。祖宇迄今保存完整。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七世白明台(諱彌炳,又名敦魯)及其兄白明我(諱彌著)並侄白而挺(字學聖,謚保真),由宮兜徙居平陽騰蛟的湖竇村,即今半月沉江的湖竇大祖宇。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雪溪派系四世白玄賜(文山)之裔,自七世起,全部徙居溫州三十六都江南沙頭上村。明末清初,坑內、下埔、坑墘等地白氏,又陸續徙居溫平地區。
浙江的湖州、杭州、處州等地,江蘇的宜興,閩東北的霞浦牙城、福鼎沙埕、建陽水吉、建甌七里街等地的白氏,均有自浙江溫州、平陽白氏徙居的裔孫。此外,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十一世白廷相、白廷伍,由安溪依仁的榜頭、赤嶺山,徙居建陽水吉鎮上排村。白廷法,徙居邵武
九世白文高、白治仔,徙居廣東潮州;九世白媽陰、白媽弟,徙居廣東海豐。十世白應旋、白應韜、白應仕、白應智,徙居江西;十三世白應璧,徙居江西垟下章。
清雍正、乾隆年間,十二世白進益、白拱照和十三世白玩,徙居廈門。抗日戰爭前夕,白如玉、白錫平(福地),由日本回廈門開辦全市第一家鐵工廠。抗戰后和解放前後,均有榜頭白氏宗賢徙居廈門。現廈門市聚居白氏之裔6000多人。
在香港觀山白增棋於抗戰前後徙港經商,大多數人則是近二十年來獲准抵港的白氏宗親。二十一世白炳文、白木柯,由坑內徙居澳門。其中宗親白子為、白圻甫、白玉環、白植活、白水清等在港均事業有成。
榜頭白姓入台最早者有“兩說”:一是明末;二是清順治康熙間。《台灣通志》(1969年6月版)載:“白氏入台,始自明末。”《安溪縣誌》(1994年4月版)載:“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龍門榜頭裔孫白圭,移住台灣旗后(今高雄市)蓋寮捕魚。”安溪榜頭《白氏族譜》(1989年12月版)載:“最早遷居台灣的,是九世的福海宗親白家節,約當順治末康熙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家節即徙遷台灣的鹿港。”此後,榜頭白氏紛紛遷台。《安溪縣誌》等書載:“清代,安溪人遷台開墾者不少,僅龍門榜頭白逸宇派系遷台達200多人。”白氏族人渡台,大部在彰化、台中、南投一帶。目前,此三縣(市)白氏人口約佔台灣白氏族人的一半以上。白姓在台灣“百家姓”排序名列第64位。在台榜頭白氏裔孫達3萬多人。
據《安溪縣誌》和《新加坡白氏公會五十周年(1933~1983)紀念特刊》、《安溪榜頭白氏族譜》等書載:安溪榜頭白氏族人,最早南徙者在清道光、咸豐年間。
緬甸最早南徙者是十五世白天注,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旅居緬甸賽羌,與緬女結婚生六男,繁衍白氏裔孫。清光緒、宣統年間(1875~1911年),白雁塔、白錫豹往緬甸;白湖往仰光;十七世白香、白慈仁、白文港徙居緬甸。
印度尼西亞 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十五世白光沛、白光國,十六世白旁、白宣往印尼;白成章(友明)、白茂林於民國24年(1935年)移居印尼泗水;十九世白瑞裕、白水龍、白拱辰和二十世白春土,徙居印尼。
馬來西亞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十六世白新衙、白進宗,十七世白雙賓和十八世白熟目、白文簡,徙居檳城;十七世白深澳、白文德、白文興、白文良、白來珠、白來玉,徙居吉隆坡;十八世白金榜、白得意、白旺獅、白契弟、白朝水,徙居馬來亞。
泰國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十六世白綠竹,十七世白永鄰,十八世白青雲、白輝煌、白清火、白玉桂,徙居泰國。白招福往暹羅;白招治於1980年帶五男三女,徙居泰國。
越南
十九世白瓊棠,徙居越南。
新加坡
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十六世白烏糴徙居新加坡。十五世白新佑及其五子,十六世白宜、白昌、白俾,徙居星洲。其中,白那、白心正、白辦、白振華等在新加坡事業有成。
日本、美國
民國17年(1928年),白東榮隨父從台灣徙居日本神戶,曾任日本神戶華僑總會主席。白招治,在柬戰期間,攜眷移居泰國難民營,再徙居美國,分別定居加利福尼亞州明尼蘇達州芝加哥。白秋水,民國12年(1923年)往緬甸經商,曾任緬甸安溪會館理事長。1975年隨子白宗熒(內科腎臟專家、醫學博士)徙居美國南加州,擔任該州福建同鄉會理事,白宗熒則任該會顧問。
溫州白氏分佈
(總計人口50000人)
長房月溪派養浩祖勝、尾奴養湛漢成岐山標拔、標第
三房碧溪派坪山憲升標廷漢宗漢石居洛萃卿漢和漢炎漢暢漢鼎漢選主器、迪吉、士允文璣文靜
梧山學鴻文祉漢擇漢赤標起元享漢秉
仁山燝位壽山鳳騰、鳳朝、鳳起良聚、良養良知、良盛福山學聖敦魯學高、學潘文介學彥祖法
四房雪溪派文肇居期漢昂學恕可觀三兄弟
派系徙甌始祖徙甌時間後裔分佈
長房月溪派養浩五世祖勝、尾奴明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失考
養湛九世漢成及次子振玉、四子標蘭五子贊玉、六子繼孚清順治、康熙年間(1644-1722)初至瑞安,轉徙北港,初居水頭溪頭對岸,再徙水頭麻園面前山。現有190人,其中轉徙福鼎沙埕的標蘭後裔160人,俱水頭麻園的繼孚後裔30人,其餘不詳,據說有轉徙玉環象山等地,無通譜。
岐山十世標拔標第康熙四十五年(1706)平陽二十二都金鄉東門外楊梅山坎頭(今屬蒼南),現有100人。標第後人失考。
九世憲升崇禎壬申(1632)平陽,失考。
十世標廷康熙年間(1662-1722)平陽浦亭張家腰(今屬蒼南),330人,其中張家腰280人,蒲門王孫闕50人。
三房碧溪派坪山九世漢宗順治年間(1644-1661)初居南安虎岫,轉徙平陽龍尾南彩頭,至十三世失考。
九世漢石順治年間(1644-1661)初居南安虎岫,轉徙平陽龍尾油樹下,始祖漢石不詳,據傳入贅張家,今該支系尊其子標坤為遷甌始遷祖。840人,其中龍尾及平陽各地720人,寧波鄞縣40人,杭州30人,甌海白象10人,瑞安竹排頭20人,福建霞浦10人,江蘇宜興10人。
十世居洛順治年間(1644-1661)平陽,不詳。
八世萃卿(超凡)順治年間(1644-1661)平陽,不詳。
九世漢和順治年間(1644-1661)平陽宰清鄉四十二都碧溪,至十三世失考。
九世漢炎順治年間(1644-1661)平陽宰清鄉四十二都碧溪棋盤石,至十三世轉徙杭州,失聯繫,無通譜。
九世漢暢順治年間(1644-1661)平陽三十五都小亭(今屬蒼南),至十三世失考。
九世漢鼎崇禎年間(1628-1645)平陽四十二都墓庵山(今騰蛟鎮騰帶村),后入贅瑞安石龍潘家之陳氏,越數年,偕妣返回平陽,居楊山下(今屬鳳巢鄉),730人,其中楊山下80人,洞橋頭十八“土盾”130人,瑞安方門60人,平陽坑東嶴100人,福鼎秦嶼王子山170人,杭州楊梅山90人,松陽孔馬堂50人湖州長興50人。
九世漢選崇禎壬申(1362)湖竇。2100人。其中湖竇50人,水頭鎮林坑150人,瑞安大坑底100人,青田王“土貢”坑竹葉350人,杭州150人,蒼南金鄉湖裡400人,炎亭100人,江西洋下章100人,泰順南院300人,瑞安鳳翔嶴100人,文成100人,寧波象山200人。
十二世主器、迪吉、士允三兄弟崇禎年間(1628-1645)平陽二十二都金鄉,失考。
七世文璣崇禎年間(1628-1645)平陽,不詳。
七世文靜萬曆辛丑(1601)平陽宰清鄉四十二都駟馬雙溪口,火災后長玉田居四十四都樟陽(今屬鳳卧鎮),後轉徙龍潭壩(今龍尾鄉龍嶴村)。次,無傳。三振田,后定居黃施嶴。四愛田四十四都鳳林庵基(今屬鳳卧鎮)。12350人。其中平陽龍尾2000人,騰蛟鎮650人,水頭鎮500人,鳳卧鎮100人,山門鎮100人,曉坑鄉1000人,懷溪鄉100人,維新鄉100人,南雁鎮70人,鰲江鎮900人,昆陽鎮50人,鹿城100人,甌海500人,龍灣50人,瑞安350人,文成150人,蒼南300人,永嘉50人,麗水50人,青田100人,龍泉100人,遂昌400人,吳興400人,安吉300人,德清700人,長興500人,餘杭450人,武康1000人,富陽200人,舟山50人,江蘇宜興150人,溧陽200人,溧水230人,福建霞浦300人,武夷山50人,建甌100人。
梧山八世學鴻平陽,失考。
七世文祉及子康熙年間(1662-1722)平陽,失考。
九世漢擇崇禎或順治年間(1628-1661)平陽嶺門,後轉徙永嘉徐嶴小葉山,再徙永嘉橋下、溫州等地,110人。
九世漢赤順治年間(1644-1661)平陽嶺門后卜居墩頭。2350人。其中駟馬250人梅亭220人,嶺門80人,文成樟台鄉山坑村320人,里陽鄉鄭“土貢”頭220人,山茶花70人,瑞安牛橋430人,杭州古城130人,蒼南龍港沙坡80人,福鼎嶺頭30人,泰順新浦鄉白牛坑50人,霞浦120人,松陽200人,溫州鹿城150人。
十世標起(三英)康熙年間(1662-1722)遷福鼎一都下嶼木里(今福鼎前岐雙嶼鄉),150人。
十一世元享康熙五十一年(1712)青田八都石庄外洋(今屬文成),120人。
九世漢秉康熙年間(1662-1722)平陽,原住墩頭,後轉徙何處不詳。
仁山十一世燝位不詳平陽,鳳巢鄉。300人。其中鳳巢200人,瑞安蕉石100人。
壽山九世鳳騰、鳳朝、鳳起三兄弟不詳溫州,不詳
八世良聚、良養兩兄弟不詳平陽,失考。
八世良知、良盛兩兄弟崇禎年間(1628-1645)良知不詳。良盛次子漢理定居平陽親仁鄉二十五都芙蓉橋(今屬蒼南),傳三世,長燝藝之裔轉徙樂清和象山定山區大坭洋蒲白墩,次燝文、三燝徽後裔聚平陽芙蓉橋小雲兜(今屬蒼南),350人。其中蒼南宜山芙蓉橋120人,石塘青山30人,樂清雙港渡70人,象山蒲白墩130人。
福山八世學聖崇禎年間(1628-1645)平陽,湖竇,失考。
七世敦魯崇禎年間(1628-1645)平陽,湖竇,11280人,其中平陽騰蛟2500人,龍尾鄉350人,鶴溪鎮100人,水頭鎮200人,鳳卧鎮50人,鰲江鎮100人,昆陽鎮100人,溫州鹿城300人,瑞安200人,樂清1200人,文成100人,蒼南50人,麗水350人,松陽100人,青田50人,吳興550人,安吉600人,德清700人,平湖250人,嘉善300人,嘉興100人,餘杭1300人,富陽200人,杭州市區80人,江蘇宜興1300人,福建福鼎100人。
八世學高、學潘兩兄弟崇禎年間(1628-1645)崇禎間攜父骨殖隨叔敦魯一起徙居湖竇,今該支派尊明我為始遷祖,10480人。其中平陽騰蛟2000人,龍尾鄉300人,鶴溪鎮20人,水頭鎮400人,鳳卧鎮50人,山門鎮800人,曉坑鄉750人,懷溪鄉20人,鬧村鄉10人,南雁鎮60人,鰲江鎮100人,昆陽鎮100人,溫州鹿城700人,甌海300人,泰順100人,瑞安1320人,文成100人,蒼南50人,永嘉350人,松陽200人,景寧300人,吳興200人,德清700人,長興200人,餘杭200人,杭州市區120人,江蘇宜興600人,福建霞浦200人,政和50人,建甌70人,建陽70人,順昌60人,安徽蕪湖30人。
七世文介不詳溫州,失考。
八世學彥不詳溫州,失考。
八世祖法不詳溫州,失考。
四房雪溪派七世文肇、子學執、孫漢福不詳平陽四十七都狀元內,今狀元內已無該支系後裔。
八世居期、子漢告、漢中康熙廿五年(1686)徙居永嘉三十六都江南上村(今屬鹿城),900人,其中江南上村800人,溫州市區100人。
九世漢昂、子標法不詳始居瑞安、平陽等地,后長子燝建從瑞安轉徙玉環,再徙象山,現住碶頭上白家。次子燝魁、三子燝位、四子燝邦,由平陽遷玉環,后移象山,現魁裔住外洋,位裔住小太平,邦裔住黃盤嶴,部分通譜。
九世學恕順治甲申(1644)攜漢景、漢卜、招英、漢輔、漢挺五子入徙平陽,初居墩頭,后,長漢景失傳,次漢卜轉徙慕賢西鄉十三都錢倉小山洋(今屬錢倉鎮),1150人,其中小山洋380人,錢倉150人,下河100人,鰲江70人,鰲江鸛巢100人,西塘30人,昆陽10人,蒼南宜山100人,龍港30人,老碼道120人,溫州鹿城30人,樂清30人。三招英,移居處州松陽,無通譜,不詳。四漢輔,過繼福山派下學潘為子。五漢 轉徙金鄉洪嶺頭(今屬蒼南),800人,其中洪嶺頭150人,象山上白家黃盤嶴650人。
七世可觀不詳溫州,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