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水歌
唐代杜甫的詩作
《閬水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古體詩。這首詩便是吟詠閬水壯美的景色。全詩用現實主義手法描繪了石黛碧玉、日破浪花、沙際歸春、巴童盪槳、水雞銜魚等嘉陵江景物,表現了閬中城南獨特的風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閬水之勝的喜愛之情。此詩與《閬山歌》一起成為杜甫在閬中時期的代表作。
首聯“嘉陵江色何所似”問春天的嘉陵江水的顏色,次句“石黛碧玉相因依”是對上一句的回答。這兩句是在描述嘉陵江水的自然景色,屬於寄情於景的抒情詩句表現法。
頷聯“正憐日破浪花出”說乘船於嘉陵江上,正在對倒映在江面上的太陽進行欣賞之際,一陣陣浪花湧來而將水面上的日影攪亂,杜甫對此美景受破壞感到憐惜。杜甫在剛表達了對嘉陵江江面倒映著紅日的美景被破壞之惋惜心緒后,緊接著又將岸邊河灘上的綠草看在眼裡而使用轉折的語句“更復春從沙際歸”說來讚美嘉陵江(西漢水)。前句中“日破浪花出”是在寫景,而前面的“正憐”就是在寫情;后句中“春從沙際歸”,既與“日破浪花出”相對仗,又與“更復”即“更看到希望”所表達的情感相交融。這兩句屬於融景於情的抒情詩句表現法。
頸聯“巴童盪漿欹側過”在《杜詩鏡銓》中被劉須溪評價為“景少”;“水雞銜魚來去飛”又被劉須溪評價為“語長”。這裡的前句,雖然只描寫了有巴人小兒划著小船從杜甫的身邊穿過去這一較為單調的景色,但是在此卻體現了杜詩之中的人民性————“巴童”,這是在《閬山歌》與《閬水歌》裡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出現在詩中的人物代表;這裡的后句隱約寓指杜甫在寫此首詩時他所處的位置————大約就是在閬中的南津渡或正處在南樓一帶。這后句看似寫景的詩,卻被劉須溪評價為“語長”而之所長的地方,既是在為後人辨別杜甫寫此詩的環境而告訴人們有關詩聖當時的位置,又能為此詩重點內容即最後一句的現出,鋪展其必要的文化意境;所以,“語長”。這兩句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詩句表現法。
尾聯“閬中勝事可腸斷”,杜甫用“可腸斷”的悲情,來敘說他在了解閬中古老“勝事”之後的感受;說明杜甫所得知閬中勝事的心緒、與回憶遭遇“安史之亂”的狀況相似。《杜詩鏡銓》所引《杜臆》猶雲“惱殺人意”來解釋杜甫此時此刻的心情,說明了杜甫此時很可能心緒悲愴。結句“閬州城南天下稀”:《杜詩鏡銓》結合“閬州城南天下稀”所作的解釋,舉出了“閬之為郡,有五城十二樓之勝概”的例子。這說明在清代,已有文人(包括在此之前而可能前延於唐代或更早的文化背景)識閬中古地,就是崑崙閬苑、就是閬苑仙境————閬州城南的錦屏山以山載人、人高如山自成仙,其山勢、其風水、其神話“三位一體”,成為了杜甫所贊的“天下稀”。最後兩句詩,是抒情兼敘事的詩句————這樣的表現手法,就更能夠易於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在詩句之中。
杜甫在閬中的時間雖然不長,創作的詩篇卻不少。這首《閬水歌》 經過細緻描寫加上生動的想象,一幅閬苑仙境圖躍然紙上。
杜甫在廣德元載(763年)秋第一次到閬州,是為好友房琯奔喪。廣德二載(764年)春初至春晚(即農曆的正月至三月),杜甫第二次到閬中,是應王刺史之邀,一住近三月。其間,他參與了唐代閬中在清明節前後十日祭祖祭亡友的掃墓活動。因感慨萬端,寫下了著名的《閬水歌》。
明代王嗣奭《杜臆》:江闊見日從江中起,故云:“日破浪花出”。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二詩(按指此首與《閬山歌》)著語奇秀,覺空翠撲人,沖襟相照。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邵云:句秀(“正憐日破”二句下)。劉須溪云:景少語長(“巴童盪槳”二句下)。結句詠嘆,無限曲折。陳後山謂:二詩(按指《閬山》、《閬水》)詞致峭麗,語脈新奇,句清而體好,在集中似又另為一格。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