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袍
狀元袍
在轟轟烈烈的越劇百年紀念活動之後,檢點戲壇,驀然發覺,上海人熟稔的淮劇,竟然已經伴隨我們走過100年時光了!而我們居然木知木覺。相比越劇,淮劇所受追捧的程度,是那樣的令人羞愧。是的,我們應當為自己對於文化的傲慢與偏見、對於文化的無知和浮躁而羞愧。從方言的流播面積來看,“江北閑話”不見得比“紹興閑話”小;就進入上海的時間而言,淮劇還比越劇早一些;滬上之“這塊拉塊”也不一定比“亨個老倌”少。因此,淮劇的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儘管各劇種的特點不同,表現形式各異,聽眾也味有所嗜,但淮劇在近些年的落寞,還是讓人感到遺憾。
一是淮劇自身的問題(在此不贅述);另一個是我們作為上海人的問題——難以想象,我們到貴州旅遊,竟會不惜多走幾十里路,到一個偏僻的山區去看一點也不懂的“地戲”;我們願意花大價錢,到高檔的會所去看那把毛巾甩來甩去的“二人轉”……怎麼對就在身邊觸手可及的淮劇竟吝於一顧?我不知道周圍的親朋好友有誰專誠去看過一場淮劇。如此,淮劇的不彰是必然的了。順便提一下,當淮劇的新銳之士,反串著京劇、越劇,嘴裡哼著流行歌曲而不是淮劇名段出現在舞台上的時候,你還會覺得淮劇離我們很近嗎?
淮劇,曾名江淮戲。起源於清代中葉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民間流行著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來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被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戲和京戲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而形成淮劇。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蘇北發生特大水災,民不聊生,不少人背井離鄉,沿著運河、進入長江輾轉來到上海。那時,上海大量需要勞動力的,吃苦耐勞的蘇北人民正好填補苦活、臟活沒有人乾的空缺;其中一部分藝人也隨著逃難的人潮來到上海,這些人主要以拉人力車或在碼頭扛包子謀生。
由於來上海打工、做苦力活的蘇北人越來越多,勞動之餘,很想聽聽家鄉的曲調。民國初年,藝人何孔德(著名演員何叫天的父親、何雙林的祖父)、何孔標兄弟和韓太和(著名演員韓小友的祖父)、駱步興、武旭東等人,在蘇北人集中的公平路、太陽廟路(現漢陽路)、太平橋、定海路等一帶,開始清唱“路頭戲”。看的人自行決定是否往收錢的小鑼里給錢;給不給、給多少,都由看客隨意。
後來,蘇北鄉親越來越多,唱戲的慢慢從“路頭戲”繼而發展到“拉圍子”(就是用一些長凳豎起來,再用布拉在長凳上拉成圍子,觀眾在圍子里看戲),這時候開始售票演出。不久,出身於徽班的何孔德,經過艱苦創業有了衣箱,並吸收了流散在上海的部分藝人組合成班,為劇場演出創造了條件。當時,人們稱之為“江北小戲”、“江北戲”;而藝人們自稱“江淮戲”。
一部分藝人看到唱戲比做苦力能賺錢,就不滿足於街頭“賣唱”,慢慢進入茶樓酒肆。1916年,陸小六子在閘北長安路開設了第一家演“江淮戲”的群樂戲園。第二年,馬金標也在南市三合街開設三義戲園,於是“江淮戲”從街頭演唱進入劇場。後來,集中演出淮劇的劇場有長壽路上的高升大戲院(即後來的燎原電影院,現拆),昌平路上的昌平大戲院(即後來的江寧電影院,現拆),虹口的公平大戲院及民樂大戲院等。與此同時,蘇北下河(鹽城、建湖)地區和上河(淮陰、淮安)地區的藝人也紛紛來滬,淮劇演唱的場所遍及閘北、滬東、滬西及南市。到上世紀20年代,由於京劇藝人先後加入淮劇班社,給“江淮小戲”帶來了京劇劇目、表演藝術、音樂唱腔乃至化裝衣箱。淮劇藝術也不斷從中吸取養料,趨向成熟,從而進入“皮夾可”(或稱“京夾淮”)階段。
“皮夾可”時期,“江淮小戲”唱腔得到發展,旦角謝長鈺開始借鑒京劇的弦樂托腔,創造了一字多腔、韻味醇和的新腔,被觀眾稱之為“拉調”。1939年秋,旦角筱文艷與琴師高小毛一起編創了二胡過門,以取代“拉調”起落板中的鑼鼓伴奏,並將單一的落音變得多樣化,豐富了唱腔旋律,解放了唱腔呆板的局限。這個新腔,比“拉調”更具可塑性和抒情性,所以被稱為“自由調”。
至此,“拉調”、“淮調”和“自由調”就成為江淮戲的三大主調。在聲調的發展上,隨著表現內容的不斷更新,淮劇的流派唱腔也出現了紛呈並茂的繁榮景象。比如,何叫天在演唱實踐中,創造了何派(何叫天)的“拉調·疊句/連環句”。馬麟童創造了馬派的“自由調”等等。1931年的蘇北大水災和1945年的抗戰勝利,大批“江淮戲”藝人相繼來滬,形成眾多班社,著名的有何孔德的“何家班”、武旭東的“武家班”、駱步興的“駱家班”、謝長鈺的“謝家班”、單連生的“單家班”、顧漢章的“顧家班”、馬麟童的“扶風堂”等。同時,由於蘇北人在上海基本立足,在碼頭、浴室、紡織、交運等行業工作穩定,安家上海已經初具規模,使得淮劇藝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淮劇班社開始移名劇團。
1936年,筱文艷、何叫天聯手組建聯誼劇團;馬麟童的班底改名麟童劇團;而韓小友、韓剛則攜手成立兄弟劇團;武旭東的武家班起名日升劇團……最多的時候,上海出現了20多個淮劇團。
1945年,“江淮戲聯誼會”成立,次年改名為“江淮戲公會”,成為淮劇藝人的活動中心,凡社會活動、組班邀角、人事糾紛、藝人福利等,都通過它辦理或仲裁,遂使“江淮小戲”這一劇種迅速傳遍滬上。
淮劇搬上舞台後,其劇目得到了更多、也更完美的發展。淮劇傳統節目歸結起來主要有“九蓮”、“十三英”和“七十二記”。“九蓮”“十三英”指的就是《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主角名字中帶“英”字的戲。“七十二記”主要有《荊釵記》《牙痕記》《白兔記》《罵燈記》等72部戲。此外,還有《白蛇傳》《岳飛》《千里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其內容多為反對暴政,抨擊見利忘義,歌頌男女之間的真摯情愛。同期,還曾出現過“四大奇案劇”,即《丁黃氏》《急拿王兆》《藥茶記》和《鴨湯記》,都是根據境內發生的真人真事編演而成
由於各個劇團擁有不同的藝術人才,他們各自選取適合自己的戲碼演出。筱文艷、何叫天的聯誼劇團,善演生旦為主的對子戲如《七世姻緣傳》;馬麟童是雜技演員出身,武功不凡,擅演《岳飛》這樣的戲;何孔德的“何家班”、武旭東的“武家班”,更擅長像《彭公案》《施公案》那樣的武生、紅生戲……更讓人叫絕的是,有些編導白天觀看外國電影,晚上就把故事拿來編演淮劇,像《魂斷藍橋》《出水芙蓉》等,擅長此道的就有老藝人韓剛。
新中國成立后,淮劇煥發出全新活力,贏得了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一度和京劇、越劇、滬劇一起成為上海戲曲舞台上的“四大金剛”。1953年,國家將這個劇種正式定名為淮劇,淮劇由此進入新的繁盛期。今年,是淮劇進滬一百年。海派文化的熏陶,造就了一批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如馬麟童、筱文艷、何叫天、馬秀英……而正是他們,成就了淮劇曾經的輝煌。
http://xc.2000y.net/565732/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