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阿沼澤人

科阿沼澤人

科阿沼澤人,是晚期智人化石之一,1968年發現於澳大利亞北維多利亞,地點接近科胡納。科阿沼澤人生活在2萬年以前,研究者認為現代的澳大利亞人可能是直接由科阿沼澤人發展而來的。

基本介紹


科阿沼澤人頭骨低平、在眶后明顯收縮,眉間部分突
頭骨
頭骨
出,眉弓發達。乳突較大,枕骨的枕外隆凸成圓枕狀。面部寬而向前突出。下頜非常大,下頜支有咬機窩。下頜體的內面相對地平滑,頜下窩中等程度發育,沒有下頜圓枕。頦孔每側一個,位於下第二前臼齒和下第一臼齒之間。科阿沼澤人的頭骨在冠狀縫向前的部分包括面部及下頜體的形態保留有許多原始的特徵,尤其是額骨爪哇猿人甚為相似,在其他部分則和現代人一樣。

歷史文化


考古學上把這一時期統稱為莫斯特文化時期,亦以最早發現的法國地點命名。在石器製作技術上,莫斯特文化的特徵是前一時期的阿舍利式手斧消失,轉而以石片工具製作系統為主,尤以石片精心製作的單邊刮削器和三角形尖狀器為典型石器。莫斯特文化特徵不僅在歐洲
遺址
遺址
布,非洲西亞都有發現。在中國則以山西許家窯文化和山西丁村文化為代表。舊石器時代中期還開始使用骨角工具,在遺址中多發現有加工痕迹的骨器,但使用並不廣泛。石器技術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工具打下了基礎。早期智人繼續住在洞穴和露天環境中,但可能越來越多地使用洞穴。考古材料證明他們能夠控制用火。他們會在一些地方搭建臨時建築作為營地,在這裡製作人工製品,集體聚餐。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房屋是1965年10月在法國南部尼斯城洞穴遺址邊發現的窩棚,約36英尺長,11英尺寬。緊靠洞穴搭起中間有支柱的架子,蓋上獸皮。地基用石塊和大獸骨加固。這是人類第一次用人工手段去劃分空間的嘗試。在窩棚里發現兩個火坑,燃屑說明他們用的是燃燒速度較慢的橡木黃楊木。而木炭則可以作為易燃的引火物。裡面石屑很少,說明他們多在屋外製造石器,可能外面光線好一些。早期智人食物的來源也多種多樣,在沿海地帶還發現他們從事近海捕魚。

研究探究


關於人類進入美洲的路線,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人類是通過冰封的白令海峽進入美洲的。從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體質形態看,他們和西伯利亞及其他東亞的黃種人非常接近,說明他們是來自亞洲,是黃種人的一個分支。
人類向澳大利亞移殖發生在距今3萬年前。在澳大利亞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許多早期人類化石,目前所知有科薩克人、塔爾蓋人莫斯吉爾人、科阿沼澤人、凱洛人、芒戈湖人等。在這些人類化石中,年代最早的距今不過3萬多年。另外,在澳大利亞各地的考古發掘中,還發現
化石
化石
了許多2萬年前的石器。據此,人類學家判斷,人類大約是在3萬年前進入澳大利亞的。人類向澳大利亞移殖的路線可能有兩條,一條是從爪哇向東到蒂汶,然後向南到澳大利亞;另一條是從加里曼丹向東,經過蘇拉威西到新幾內亞的西北部,然後,再向南到達澳大利亞。人類向澳大利亞移殖時期是大理冰川時期。此冰期始於7.5萬年前,終於1萬年前。冰期高峰發生在3至1.5萬年前。有的研究者認為,在此期間海水下降150多米,許多島嶼與陸地連到了一起,這為人類移入澳大利亞創造了條件。
在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人種開始形成,到現代人出現的時候,人種的差別已相當明顯了。所謂人種,是指根據體質上某些能遺傳的性狀而劃分的人群。其性狀包括皮膚的顏色,頭髮的形狀和顏色,眼、鼻、唇的形狀等等。根據這些不同的性狀,人類學家把現代人類劃分為三大種系,即蒙古利亞人種(黃種),歐羅巴人種(白種)和尼格羅人種(黑種)。

氣候特點


這個時期氣候變化最顯著的特徵表現為冰川作用的盛衰,即冰期、間冰期的更替。所謂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顯著變冷的時期,表現為極地冰蓋和高山冰川規模擴大和增厚,引起生物的遷徙和部分絕滅。間冰期則是間於兩次冰期間的溫暖時期,表現為冰川消融和大規模後退,河湖發育,生物繁茂。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在地層中留下了不同類型的沉積物和相應的動植物化石。第四紀地質學通過對古冰川堆積物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確定了冰期和間冰期的序列和次數,基本搞清了史前時期冰川古氣候演變過程的基本框架。
世界經典的冰期序列劃分是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學者們曾將
這裡的更世時期劃出的五次冰期和四次間冰期,成為世界各地比較的標準。中國東部的冰川古氣候的研究始於本世紀20年代。1920年前後,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在太行山大同等地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跡,後來又在廬山天目山黃山和雲南點蒼山等在有所發現,從而確定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奠定了第四紀古氣候研究的基礎。之後,許多學者又對第四紀古氣候及其演變過程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後確定了龍川、鄱陽、大姑、廬山、大理五次冰期和四次間冰期。70年代,楊子賡等人通過對河北平原若干鑽孔岩心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五次冰期和四次間冰期的存在。上述研究基本建立了中國第四紀冰期序列,並可和歐洲冰期劃分方案相對應。哺乳動物的大規模遷徙事件也是第四紀氣候演變的重要證據。徐欽琦通過對大量的動物化石分析,提出第四紀中國東部至少發生過四次哺乳動物南遷的事件。第一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140萬年前後,標誌是大量喜暖的鹿類如山西軸鹿、水鹿、四不象鹿等在華北普遍消失,意味著發生了降溫事件。第二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90萬年前後,標誌是大熊貓、獵豹劍齒象爪獸等喜暖動物在華北消失,表明這些動物因寒冷氣候的到來而南遷。第三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8萬年前後,標誌是居氏巨河狸、變異倉鼠腫骨鹿等北方動物侵入到長江以南的和縣,說明這次降溫事件比前兩次更劇烈。第四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1.8萬年前後,標誌是北方型動物南侵到江南杭州、溧水一帶,是更新世最嚴酷的降溫事件。上述動物南遷事件可分別與鄱陽、大姑、廬山、大理冰期相對應。

飲食習俗


收集野生穀物的活動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產活動,開始出現小規模的作物種植。收集或 小範圍試種的穀類作物主要有小麥燕麥大麥豌豆野豌豆扁豆、小黧豆、
生活
生活
橡實等等,這些作物,經過用石鐮、杵、臼、磨盤等工具收割加工和 火烤水煮,便成為當時人們的主糧飯食。該時期出現家畜飼養,家畜有綿羊山羊、狗等,為了獲取更多的肉食,狩獵野生動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生產活 動。狩獵而來的野牛野山羊羚羊野豬野驢、鹿、狼、野兔等和水生 動物魚類等,加上飼養的家畜,都是前陶時期西亞人的主要肉食對象。此外,還有軟體動物蝸牛,也成為采吃的對象,另還出現采吃野生蔬菜的習慣。出 現石碗盤等飲食容器。有陶新石器和銅石並用時代,農業和畜牧業已正式確立。農業作物已有小麥、裸麥、大麥、豌豆和亞麻等,除亞麻外,這些都是當時的主要食品。飼養的牛、綿羊、山羊、豬等,狩獵的野牛、野驢、野山羊、野豬、熊、野 兔、鳥類和魚類等,是主要的肉食或副食對象。此外,當時人還流行采吃橡 實杏仁松子的吃俗。耶利哥遺址則開始出現製鹽,吃用鹽和出口鹽的習俗。
有陶新石器和銅石並用時代已普遍流行使用陶質飲食容器和其它質地的 飲食容器。其種類見有陶盤、碗、杯、罐、缽、瓶、壺、帶流器、尖底瓶、酒杯、木碗、盤、盒、船形器、骨匙和石碗、罐、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