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腦

後腦

後腦是腦的一部分,位於腦顱的後部,圍繞第四腦室,由腦橋延髓和小腦構成。小腦具有兩半球,像一微型大腦,表面由小腦皮層所覆蓋,並包含一些小腦深部核團。腦橋是腦幹內一個大的凸出部分,位於中腦和延髓之間,小腦的腹側。

解剖結構


1、後腦:
後腦的主要結構是腦橋和小腦。腦橋包含部分網狀結構,以及參與睡眠與覺醒的核團,傳遞從大腦皮層到小腦的信息。末腦主要指延髓,是腦幹的尾部,包括部分網狀結構,以及控制心血管系統、呼吸和骨髓肌強直性調節的核團。
2、腦:
腦室脊椎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主要部分,是心理活動的器官和物質基礎,位於顱腔內。可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包括間腦、中腦、腦橋和延髓)等部分。腦內部主要由神經細胞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等構成。神經元是腦的機能中心。近代成人的腦平均重約1200—1500克。腦是否發達與腦重沒有相對應的定量關係。就腦的生理結構而言,腦的發達與大腦皮層面積的增加、皮層細胞的高度分化和結構的嚴密有關。越是高等動物,腦越發達。人腦是在勞動和語言推動下,由猿腦逐漸進化而成的。腦與心理的關係,涉及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問題,是心理學中長期探討的複雜而又十分重要的問題。心理是腦的機能。人的心理是腦產生的。科學證明,人腦受到損傷,心理活動就要受到嚴重破壞。然而,單憑腦本身是不能進行正常的心理活動的。人腦只有在客觀現實的作用下才能產生髮展心理活動。人的實踐活動不僅是心理產生髮展的重要條件,而且對心理的物質本體——腦本身的變化也產生巨大的影響。

後腦的組成


1、腦橋:
腦橋只見於哺乳動物,人的腦橋最為發達,位於中腦和延髓之間,腹側面膨隆,由大量的橫行纖維和部分縱行纖維構成。腦橋向兩側逐漸狹窄,移行於小腦中腳,是由腦橋移行向小腦的纖維組成。在小腦中腳處有粗大的三叉神經根穿出腦橋。在腦橋下緣與延髓分界的橫溝處,從內向外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根穿出腦橋。腦橋的背面構成菱形窩上部,其兩側為小腦上腳,是連結小腦與中腦的纖維束。
腦橋內部被斜方體纖維分成背腹兩部,背側部稱被蓋,腹側部稱基底。基底部的縱行纖維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皮質脊髓束(即錐體束),一部分是皮質腦橋束。此外,還有橫行纖維,是腦橋行向小腦的纖維束。在縱橫纖維中散在許多中等大小的神經細胞,稱腦橋核。在腦橋中與腦神經有關的神經核有:三叉神經核、外展神經核、面神經核與位聽神經核。在位聽神經核中,管理聽覺的是蝸神經核,管理平衡的是前庭神經核。蝸神經核由前(腹側)核和后(背側)核組成,位於延髓和腦橋的交界處,它們是聽覺的二級神經元細胞體。由這兩個核發出的傳導聽覺的二級纖維在基底和被蓋部之間,組成一個帶狀纖維束,即斜方體,越過中線行向對側折轉上行,形成外側丘系,終止於丘腦的內側膝狀體。
皮質腦橋束來自大腦皮質的額葉、枕葉顳葉,行至腦橋核交換神經元;由腦橋核發出的纖維橫行,大部分交叉到對側,組成腦橋臂(即小腦中腳)進入小腦,終止於小腦皮質,此部纖維稱為腦橋小腦束。
2、延髓:
延髓如倒置的圓錐形,其下界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脊髓連接,上界的腹側面以一橫溝與腦橋相隔,背側面構成菱形窩的下半部。延髓的外形與脊髓相類似,其溝裂都為脊髓同各溝裂的延續,在腹側面,前正中裂的兩側各有一縱行隆起,稱錐體,它系由皮質脊髓束的纖維構成。在錐體下方,70~90%的纖維左、右交叉,稱錐體交叉。在錐體外側又有一對卵圓形的隆起,稱橄欖體,兩者之間隔以前外側溝,有舌下神經根自此溝出腦。在橄欖體外側的縱溝內,從上往下有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根出腦。在背側面,后正中溝的兩側有一對突起,稱薄束結節(棒狀體),是薄束向上延續的擴大部,其深面有薄束核。在薄束結節的外側又有另一對突起,稱楔束結節,是楔束向上延續的擴大部,其深面有楔束核。在楔束結節的外上方。有一對小腦下腳或繩狀體,是粗大的纖維束,由進入小腦的纖維組成
延髓的內部結構與脊髓相似,有連接脊髓和大腦的纖維束通過,還有舌咽、迷走、副、舌下四對腦神經的運動核和終止核。延髓的灰質白質關係,自脊髓向上逐漸出現改變。首先在延髓下端出現錐體交叉,切斷了灰質前角;其次在延髓閉鎖段的上部,出現丘系交叉:其三在延髓的開放部,出現橄欖體和繩狀體的形成;其四中央管敞開,脊髓的中央灰質形成第四腦室底的灰質,其中含有腦神經核;最後第四腦室底的灰質與下橄欖核之間的部分,由於縱橫纖維把灰質分隔,形成網狀結構。
延髓的主要機能是調節內臟活動,許多維持生命所必要的基本中樞(如呼吸、循環、消化等)都集中在延髓,這些部位一旦受到損傷,常引起迅速死亡,所以延髓有“生命中樞”之稱。延髓如保持完整,即使上位部分損傷,呼吸、循環等功能仍能暫時維持,不致立即死亡。
3、小腦:
小腦是不成對的結構,人的小腦是後腦中最大的部分,位於顱后窩內、大腦兩半球枕葉的下方、腦橋和延髓的背側面。小腦上面平坦,下面隆凸,中間縮窄的部分是蚓部,兩側膨隆的是小腦半球。小腦表面有許多平行的溝,把小腦分成若干葉。小腦表面被覆一層灰質,稱小腦皮質;小腦內部為白質,稱小腦髓質。在髓質內有灰質團,稱小腦中央核。按功能,小腦分為前葉、後葉和絨球小結葉。
小腦借三對小腦腳與腦幹相連,小腦下腳(繩狀體)由來自脊髓和延髓的進入小腦的纖維組成;小腦中腳(腦橋臂)由腦橋核到小腦的纖維組成;小腦上腳(結合臂)主要由小腦中央核發出的遠心纖維組成,它主要終於紅核和丘腦外側核。
小腦機能相當複雜,主要機能是有機體在靜力性或動力性運動中小腦參與原動肌和對抗肌之間的共濟作用,從而保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的緊張、協調肌肉的運動,主要是協調身體的隨意運動。如小腦受到損害,病人平衡失調,站立時身體搖擺不穩,步行蹣跚,有跌倒的趨勢。此外,小腦對內髒的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刺激小腦,可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興奮現象,如瞳孔散大、血壓增高、疲勞肌肉恢復工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