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研究院
2010年1月正式成立研究院
東華大學研究院於2010年1月正式成立。東華大學研究院是學校直屬的專職科研機構,下設辦公室,轄有現代紡織研究院,輕質結構複合材料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所、時尚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玻璃搪瓷研究所、情報研究所等若干研究院所與中心。
本世紀前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高等院校科技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為搶抓機遇,迅速提升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東華大學緊密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積極順應上海及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於2010年1月正式成立東華大學研究院。
東華大學研究院是學校直屬的專職科研機構,下設辦公室,並設立若干研究所與中心。東華大學研究院是在學校現有學科資源的基礎上,以學科交叉為主要特徵的跨學院、跨學科的科研橫向組織。建立東華大學研究院,是突破支撐高水平學科科研發展瓶頸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為優勢學科提供廣闊平台,圍繞學校“有特色、多科性、高水平大學”的總體發展目標,建設高水平學科科研高地。
東華大學研究院的職能包括:培育並組織實施重大科研項目,爭取獲得重大科研成果;組織跨學科聯合,增強學科交叉效能;擴大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提高科研資源整合力度;構築良好科研環境,引進高層次學術人才和團隊;組織實施若干重要科研交叉平台的建設和運行,孵化和爭取新建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科研基地。
東華大學研究院堅持以“重大需求導引,研究領域聚焦,重大項目帶動,一條龍研發,多學科參與,產學研用結合,捆綁式、創新性研究”為發展戰略;以專家諮詢、行政負責為決策機制;以動態組合、核心引領為組織機制;以項目帶動、平台建設為運行機制;以滾動發展、多元融合為投入機制;以多方參與、促進發展為協同機制;以項目合作、成果同獲為共享機制。
東華大學研究院
東華大學研究院是在學校現有學科資源的基礎上,以學科交叉為主要特徵的跨學院、跨學科學校矩陣結構中的橫向組織。建立研究院,是突破支撐高水平學科科研發展瓶頸的一項重要改革,旨在為優勢學科提供寬廣的平台,圍繞學校“有特色、多科性、高水平大學”的總體發展目標,建設高水平學科“高原”。
東華大學研究院的職能包括:培育並組織實施重大科研項目,爭取獲得重大科研成果;組織跨學科聯合,提高學科交叉效能;加強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提高科研資源整合水平;構築良好的軟、硬環境,引進高層次學術人才和團隊;組織實施若干重要科研交叉平台的建設和運行,孵化和爭取新建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科研基地。
東華大學研究院堅持以“重大需求導引,研究領域聚焦,重大項目帶動,一條龍研發,多學科參與,產學研結合,捆綁式、創新式發展”為發展戰略,以專家諮詢、行政負責為決策機制,以動態組合、核心引領為組織機制,以項目紐帶、平台建設為載體機制,以滾動發展、多元投入為投入機制,以多方參與、協同發展為協同機制,以項目紐帶、成果共享為共享機制。
東華大學研究院
現代紡織研究院
2003年底,為提升傳統優勢特色學科發展水平,拓展相關學科發展空間,構築互相聯動支撐的學科生態,成立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以下簡稱現紡院),這是學校體制與機制創新的一次嘗試。
作為學校的二級專職科研機構,現紡院依託紡織及相關學科開展跨學科及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構建以紡織學科為核心的學科交叉平台。
現紡院特聘中國工程院季國標院士任院長,梅自強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研究的優勢,承接重大科研項目,保持在紡織學科領域的優勢地位,以振興我國紡織產業和推動現代紡織的科學化、工程化、產業化發展為己任,以建設國內外知名的具有紡織特色、凸現學科交叉的一流研究機構為發展目標。
輕質結構複合材料研究所
輕質結構複合材料是21世紀材料科學的重要發展方向,又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應對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部署的16個重大專項中的“大型飛機、探月飛行、載人航天”和優先發展的“高速軌道交通系統、低能耗與新能源汽車、高效運輸技術與裝備”等領域都與輕質結構複合材料技術緊密相關。
東華大學在輕質結構複合材料領域,在高性能纖維和三維紡織結構成型技術等方面有很好的學科基礎。在東華大學輕質結構複合材料現有基礎上,建立輕質結構紡織複合材料研究所,進一步整合研發力量,集聚研究人員,完善複合材料設計、加工與檢測研究系統,建設製品成型基地,對目前我國輕質結構複合材料的應用領域進行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推廣,將為東華大學進一步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創造條件。
輕質結構紡織複合材料研究直屬東華大學研究院領導,實行所長負責制。下設學術委員會、研究開發平台、教學實訓平台和辦公室。輕質結構複合材料研究所致力於成為研究範圍較廣、研究隊伍穩定、研究手段先進、研究基礎紮實的研究機構,湧現出一批在輕質結構複合材料學科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複合材料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等標誌性成果。
功能材料研究所
東華大學功能材料研究所成立於2012年,是學校集紡織、材料、化工生物等特色學科創立的功能材料研發基地和多學科交叉發展的平台。設有光電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環境材料和微納結構材料與器件物理等主要研究方向。
功能材料研究所由著名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先生出任所長。旨在通過多學科交叉平台的建設,集聚研究隊伍,建成集設計、合成、組裝、加工與檢測和評價等為一體的研發基地,培養高層次人才,組織和實施各類重大科研任務並著力推動工程化和產業化,為東華大學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未來,功能材料所將以國家重點新材料需求為導向、以東華大學特色學科為基礎,積極開展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工作,通過進一步集聚人才、整合資源,力爭在功能材料領域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團隊,取得標誌性的研究成果,提升東華大學功能材料學科的國際影響力。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所
東華大學研究院
生物醫用材料是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的交叉邊緣學科,是現代醫學和材料科學的重要研究領域。
生物醫用材料是東華大學重點扶持的新興學科方向,成立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旨在加強化學、材料、生物、紡織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集中研究力量,整合研發資源,加強產學研用,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研究的優勢,承接重大科研項目,在生物材料、組織工程、人工器官、手術縫紉線、仿生材料、生物力學、生物醫用紡織品等方向取得一批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
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所隸屬於東華大學研究院,實行研究院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研究所實行“聯合、開放、競爭、流動”的動態調整和彈性靈活的用人機制,領軍人物採用全球招聘方式,固定人員競爭上崗、嚴格考核、優勝劣汰。
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所以特色明顯、設施完備、在國內外本領域具有影響力作為建設目標;實施“邊建設、邊運行、邊發展”戰略,以研發技術、專利等知識產權以及評估、諮詢服務推動研究所的良性發展,促進東華大學的學科建設,加快生物醫用材料研發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為我國的生物材料產業的發展做出不懈努力與突出貢獻。
時尚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作為國內最早倡導發展創意產業的城市,上海創意產業正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一方面,創意產業已成為上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培養創新型應用性人才,發揮後世博效應的重要途徑,得到了市委市府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上海於2010年2月10日正式批准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設計之都”。當前結合上海“十二五”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市政府正在研究出台一系列研發創新,產業組織,人才培育等扶持政策和重要舉措。另外,上海創意產業的推進模式和工作重點將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將更注重發揮高校創意人才對支撐相關產業並對產業集聚、輻射和推動的作用。同時,建立起校區、園區、社區和開發區四區聯動的有效機制和尋求突破途徑。
為順應形勢,東華大學憑藉在服裝服飾藝術、環境藝術、視覺傳達藝術、數字多媒體設計、工業設計、時尚表演、時尚創意傳播、城市形象研究、時尚創意商業管理及經濟研究等領域的資源優勢,發起成立具有標誌性特色的東華大學時尚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不僅能夠進一步鞏固和發揮學科與科研優勢,而且還將服務於上海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
“中心”直屬東華大學研究院領導,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下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發展指導委員會、研究、職能、管理等方面的相應機構。“中心”將集成人文學科的優勢力量,優化學科資源配置,實現學校與地區社會發展的互動,推動區域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確立東華大學時尚創意領域在上海乃至全國的主導地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時尚流行的策源地、時尚創意經濟的開發地。
玻璃搪瓷研究所
東華大學玻璃搪瓷研究所原為輕工業部玻璃搪瓷研究所,1999年根據國務院對242個中央直屬科研院所屬地化的要求併入東華大學,主體進入材料學院。2010年12月材料學院原玻璃搪瓷研究所(以下簡稱“玻搪所”)相關組室划轉至東華大學研究院。
玻搪所由國家眼鏡玻璃搪瓷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以下簡稱“標檢中心”)、工程研發部(以下簡稱“工程部”)和“玻璃與搪瓷”編輯部(以下簡稱“編輯部”)三個組室組成。
標檢中心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依法授權的首批國家質檢中心,主要從事眼鏡、玻璃、搪瓷和保溫瓶產品的檢驗和標準化工作,滿足實驗室認可服務的國際標準ISO/IEC17025,是中國最具權威的檢測機構之一,出具的檢驗報告國際互認(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同時承擔4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以及秘書處的工作(TC377:日用玻璃;TC103/SC3:眼鏡光學;TC57/SC3:搪瓷製品;TC397/SC4:食物接觸材料),2個全國標準化中心工作(全國眼鏡標準化中心和全國日用玻璃搪瓷標準化中心)。每年編輯出版一期《中國眼鏡質量白皮書》,負責電子刊物《中國眼鏡行業信息》、《中國日用玻璃搪瓷行業信息》的編輯發行。
工程部具有“玻璃電熔技術”國家資質證書和近30年工程開發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新產品開發能力,主要從事先進玻璃、搪瓷、耐火材料的技術、裝備、檢測及信息服務等工作及科研成果的推廣,充分發揮在工程開發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其中玻璃電熔技術開發、窯爐結構及相關配套設備的設計,在國內外頗具影響,曾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編輯部主要承擔“玻璃與搪瓷”雙月刊的編撰工作,每年6期。情報研究所
東華大學研究院
東華大學情報研究所的前身為科技情報研究室,成立於1973年,2002年經東華大學批准成立東華大學情報研究所(后簡稱“情報所”),現隸屬於東華大學研究院。
情報所主要工作機構為全國產業用紡織品科技情報站、《產業用紡織品》編輯部、《國際紡織導報》編輯部。重點從事紡織信息諮詢、紡織情報課題調研、紡織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同時承擔產業用紡織品軍工分會工作,促進行業內信息對接,積極服務行業。
期刊介紹
《產業用紡織品》
《產業用紡織品》由東華大學和全國產業用紡織品科技情報站主辦,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中國紡織文摘》等收錄。主要刊登國內外各種產業用紡織品和非織造布的綜述;科研、生產技術報告;國內外有關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報導;有關專利、標準和測試方法介紹;國內外有關動態、市場信息和新聞簡訊。
《國際紡織導報》
《國際紡織導報》由東華大學主辦,德國著名的專業出版機構協辦,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等收錄。《國際紡織導報》與世界紡織界知名刊物《Melliand》和《ChemicalFiber》同步報導國際上紡織及化纖領域內的各類研究成果和工藝發展趨勢,介紹國際上重要的學術會議及專業領域內的技術經濟信息,並同時刊登我國紡織、服裝領域內科研及生產的最新成果和信息。
2003年12月,為提升傳統優勢特色學科發展水平,拓展相關學科發展空間,構築互相聯動支撐的學科生態,成立了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季國標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梅自強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東華大學副校長江建明教授兼任常務副院長。
2005年1月,經學校研究決定,任命俞建勇教授為現代紡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免去江建明教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職務。同年充實了專職科研人員,制定了《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實質性運作方案(草案)》,確定了現代紡織研究院機構設置,並開始了實質性運作。
2010年1月,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東華大學研究院(簡稱研究院),徐明稚校長兼任研究院院長,俞建勇副校長兼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南梁教授、余木火教授、王華平研究員任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院的成立,旨在進一步突破高水平學科群建設的科研發展瓶頸,有助於積極構建校、院、學科團隊三級科研創新體系,確立在學院層面強化學科創新團隊建設原則,並搭建核心學科建設平台,在學校層面加強交叉學科平台建設的總體建設原則,分層次提高重大科研項目的組織力度,使科學研究從小型分散向系統性、系列性、配套性方向發展,有效提升學校整體科研規模和水平。
年度 | 獎勵名稱/等級 | 項目名稱 | 承擔單位 | 獲獎人 |
2015 | 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高品質納米纖維素纖維高效製備及應用關鍵技術 | 東華大學、上海奕方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學院 | 王華平、黃錦榮、陳仕艷 洪楓、顧益東、顏志勇 李喆、洪永修、雷學峰 |
2015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功能性篷蓋材料製造技術及產業化 | 江蘇維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上海申達科寶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明士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陳南梁、李維偉、蔣金華 胡淳、朱其達、郝恩全 傅婷、崔鵬、馬新龍 汪澤幸、李捷、徐衛兵 朱靜江、樊榮 |
2015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高保形彈性聚酯基複合纖維製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 南通永盛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東華大學、杭州匯維仕永盛化纖有限公司、杭州匯維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嘉興學院、吳江市天源織造廠 | 趙繼東、王華平、石紅星 陶建軍、陶志均、徐華 王朝生、顏志勇、馬青海 葉洪福 |
2015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耐用高效熒光照明燈的節能環保製備關鍵技術集成及產業化 | 東華大學、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上海羅金玻璃有限公司 | 寧偉、江濤、汪慶衛 呂碧飛 |
2015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進步獎三等獎 | 鍍膜防藍光鏡片的設計和產業化 | 上海偉星光學有限公司 | 汪山獻松、陳國貴 張尼尼、畢志剛、張哲安 |
2014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新型共聚酯MCDP連續聚合、紡絲及染整技術 | 東華大學、上海聯吉合纖有限公司 | 王學利、杜衛平、邱建華 |
2014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超高分子量PPTA製備液晶紡絲及芳綸產業化關鍵技術與裝備 | 東華大學、河北矽谷化工有限公司 | 余木火、宋福如、宋利強 宋志強、孔海娟、宋聚強 葉盛、游傳榜、滕翠青 韓克清、鮑訓、周衛民 馬禹 |
2014 |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2兆瓦及以上風電葉片用玻纖多軸向經編增強材料 | 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談昆倫、陳南梁、何亞勤 季小強、吳紅亞、程麗美 蔣金華、吳燕娟、劉時海 |
2014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高模量芳綸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其成套裝備研發 | 河北矽谷化工有限公司、東華大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余木火、宋福如、宋志強 盛葉、孔海娟、宋利強 宋聚強、游傳榜、滕翠青 韓克清、鮑飴訓、蔡俊娥 劉新亞、馬禹、陳原 |
2014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獎一等獎 | 細菌纖維素(BC)高效生產與製品開發 | 東華大學、上海奕方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學院 | 王華平、黃錦榮、洪楓 陳仕艷、顧益東、顏志勇 丁彬、張玉梅、楊敬軒 李喆、洪永修、雷學峰 李麗莎 |
2014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中國化纖流行趨勢戰略研究 | 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東華大學 | 繆漢根、王玉萍、陳新偉 張葉興、梅峰、趙向東 劉青、戎中鈺、陳向玲 李東寧、靳高嶺、李增俊 |
2014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高彈工藝地毯關鍵技術開發 | 東華大學、義烏市新彩虹工藝地毯有限公司 | 陳仕艷、季誠昌、吳鐘鳴 王軍波、張玉梅、付肅令 易友生、王華平、李天祿 王姍姍 |
2014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高蓬鬆高穩定搖粒絨製備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 |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蘇州金輝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 | 王啟明、王華平、談輝 許貽東、王朝生、李崇保 陳力群、李建武、蒲劍 徐秋舒 |
2013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別化聚酯長絲成套工程技術開發 | 桐昆集團浙江恆通化纖有限公司、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 | 王華平、韓建、汪建根 趙春財、王秀華、趙寶東 沈健彧 |
2013 | 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多元共聚酯連續聚合和柔軟易染纖維成型及節能染整關鍵技術 | 東華大學、上海聯吉合纖有限公司 | 顧利霞、何正鋒、蔡再生 朱毅、王學利、杜衛平 付昌飛、邱建華、王華平 謝宇江、陳斌、徐冬 |
2013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多元共聚酯連續聚合和柔軟易染纖維製備及染整技術 | 東華大學、上海聯吉合纖有限公司 | 顧利霞、何正鋒、蔡再生 朱毅、王學利、杜衛平 王華平、邱建華、付昌飛 謝宇江 |
2013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GE2286雙面成型提花經編機 | 常州市武進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王敏其、陳南梁、王筱方 周文進、王水、房娜 程凌 |
2013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生態親和型功能纖維繫列產品設計與產業化技術開發 | 蘇州金輝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談輝、王華平、李崇保 張玉梅 |
2013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新型搪瓷鋼板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浙江開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王鋼、曹益亭 |
2013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長壽命高效率節能熒光燈的低碳製備關鍵技術集成及產業化 | 東華大學、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 寧偉、江濤、汪慶衛 江波、王宏志、呂碧飛 陳健、李麗琴、羅理達 李建民、路飛、左啟軍 陳貴康、應威勝、施山利 |
2012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竹漿纖維及其製品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東華大學、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蘇州大學、吳江市恆生紗業有限公司、常州市新浩印染有限公司、浙江聖瑞斯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 俞建勇、宋德武、唐人成 程隆棣、鄭書華、周向東 李振峰、崔運花、王學利 |
2012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大容量短流程熔體直紡滌綸長絲柔性生產關鍵技術及裝備 | 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 | 趙春財、王華平、沈健彧 韓建、王朝生、張順花 劉春福、崔利、孫建傑 王青翠 |
2012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航天器用半剛性電池帆板玻璃纖維經編網格材料開發 | 東華大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武進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常州市第八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 陳南梁、祖群、王敏其 談昆倫、劉曉明、蔣金華 王程、汪澤幸、張晨曙 傅婷 |
2012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熔體直紡滌綸長絲紡絲工程模擬計算系統及工藝優化 | 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裘大洪、王華平、葉敬平 王朝生、侯向東、葉明軍 張玉梅、陳阿斌、劉雪峰 李建武 |
2011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高品質熔體直紡超細旦滌綸長絲關鍵技術開發 | 東華大學、江蘇恆力化纖有限公司 | 王華平、陳建華、丁建中 丁永生、王朝生、劉志立 王山水、張玉梅、劉建 郝礦榮 |
2011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竹漿纖維製造與紡織染整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東華大學、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蘇州大學、吳江市恆生紗業有限公司、常州市新浩印染有限公司、浙江聖瑞斯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 俞建勇、宋德武、唐人成 黃淑韻、程隆棣、鄭書華 周向東、李振峰、崔運花 王學利、李毓陵、楊旭紅 顧肇文、蔣拙勤、姚世忠 |
2011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一步法異收縮混纖絲產業化成套技術與應用 | 徐州斯爾克差別化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孫德榮、王學利、黃莉茜 焦春陽、孫德明、唐宇欣 程隆棣、孫義兵、王勛 蔡再生、葉靜、吳壽軍 劉麗芳、鄭德坤、吳昌木 |
2011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PTT聚合、紡絲以及纖維后加工關鍵技術集成開發 | 東華大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王啟明、王華平、王朝生 許貽東、王彪、張玉梅 林回紅、張傳雄、李晚享 黃炳劇 |
2011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高強聚丙烯工業絲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及產業化應用 | 東華大學、江西東華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揭陽市粵海化纖有限公司 | 李光、江建明、廖繼東 陳澤華、黃筱建、韓德茂 黃福昌 |
2011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環保無鉛日用玻璃製備關鍵技術 | 東華大學、石家莊華瑩玻璃製品有限公司、上海羅金玻璃有限公司 | 寧偉、汪慶衛、陳健 羅理達、楊明華、林加喜 |
2010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黃麻纖維精細化與紡織染整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東華大學、江蘇紫荊花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俞建勇、劉國忠、蔡再生 張熙明、程隆棣、張振華 |
2010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無鉛低鈉電光源玻璃製備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 | 東華大學、濟寧恆久玻璃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等十家單位 | 寧偉、陳建、陳貴康 汪慶衛、施山利、路飛 顧雪弟、張建明、孫成果 |
2010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節能輕質高溫耐火材料的研製及產業化 | 東華大學、宜興新威利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照山硅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寧偉、汪慶衛、沈玉君 陳建、顧雪弟 |
2009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黃麻纖維精細化與紡織染整關鍵技術 | 東華大學、江蘇紫荊花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摩維天然纖維材料有限公司 | 俞建勇、劉國忠、程隆棣 張熙明、蔡再生、張振華 劉麗芳、錢競芳、王學利 姚建剛、黃莉茜、李毓陵 曹寶發、張振耀、劉建葉 |
2009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舒適性超薄薴麻面料系列關鍵技術研發及其產業化 | 湖南華升洞庭麻業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榮金蓮、程隆棣、袁力軍 李毓陵、嚴桂香、揭雨成 俞建勇、黃雲晴、柳紅 柳正賓、宋學軍、陳繼無 |
2008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超高支純棉面料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山東理工大學 | 王方水、張建祥、劉麗芳 傅忠君、司志奎、呂文泉 邢成利、薛文良、倪愛紅 崔金德 |
2008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織物變性塗料連續染色新工藝新技術 | 常州市東高染整有限公司、東華大學、上海長盛印染化工有限公司 | 趙仲興、徐三興、王建慶 吳慶元、胡亞一、李戎 孫慈忠、周雙英、戴旭 黃勁旭 |
2007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環錠緊密集聚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寧波德昌精密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東華大學 | 鄔建明、俞建勇、俞雨金 |
2007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大豆蛋白複合纖維紡織染整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 | 蘇州大學、東華大學、西安工程大學 | 李金寶、唐人成、俞建勇 徐新榮、王華傑、方雪娟 程隆棣、姚世忠、邢建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