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鎮

中國青瓷的發祥地

小梅鎮是中國古青瓷之鄉,是中國青瓷的發祥地,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商貿重鎮。小梅鎮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邊界,為八百里甌江源頭第一鎮,距省會杭州440公里,距市區40公里。

其東鄰屏南鎮和慶元縣竹口鎮,北接查田、八都兩鎮,西連上洋鎮泗源,南與慶元縣黃田鎮交界,是五都之中心鎮,是通往慶元、松溪、政和、建甌徠、福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全鎮總面積102.46平方千米(2017年),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8012人(2017年),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1.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5.7%,林木總蓄積量22.5餘萬立方米,生態公益林面積30.2萬畝,毛竹總蓄積量370萬株。

實施“十一五”規劃以來,小梅鎮的社會經濟事業發展迅速,2006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3700萬元,工業產值90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897元,人口自然增長率6‰以內。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小梅鎮常住人口為6337人。

基本介紹


小梅鎮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邊界,為八百里甌江源頭第一鎮,距省會杭州440公里,距市區40公里。其東鄰屏南鎮和慶元縣竹口鎮,北接查田、八都兩鎮,西連上洋鎮泗源,南與慶元縣黃田鎮交界,是五都之中心鎮,是通往慶元、松溪、政和、建甌、福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全鎮總面積97.22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1.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5.7%,林木總蓄積量22.5餘萬立方米,生態公益林面積30.2萬畝,毛竹總蓄積量370萬株。實施“十一五”規劃以來,小梅鎮的社會經濟事業發展迅速,2006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3700萬元,工業產值90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897元,人口自然增長率6‰以內。
小梅鎮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著名的青瓷之鄉,是龍泉青瓷的發祥地,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窯龍泉窯遺址,也是位於浙閩要道上的商貿重鎮,有甌江第一廊橋--龍慶橋及植碧古殿、台湖祖殿、三王祖殿等旅遊資源。境內層巒疊嶂,溪流縱橫!琉華山海拔1524米為鎮內最高峰,舊志載山頂有長湖數十里,自明代就是中華名山。

經濟


小梅鎮
小梅鎮
2010年小梅鎮實現工業產值2.0434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95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4.5%,已初步形成採礦業、竹膠板鮮竹筍、鮮菇、塑料、竹木製品、仿古青瓷、電力等系列產品。鮮竹筍、鮮菇等產品出口日本及國內各大城市;鎮內黃南工業園區的三和竹業有限公司、新興香菇保鮮廠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產品供不應求;大窯古瓷廠的仿古青瓷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和收藏價值,市場前景看好,極具潛力。
小梅鎮歷史悠久、山清水秀、商賈雲集,自古以來是青瓷生產、銷售的集散地,也是香菇的產銷地,在一九九三年被列為省級科技星火示範鄉鎮。現今已成為龍泉南鄉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人口民族


根據龍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小梅鎮常住人口為6337人。

歷史沿革


小梅鎮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是著名的青瓷之鄉。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有漢、畲等民族,有基督教堂,是龍泉最早傳入基督教的地區之一,全鎮面積97.22平方公里,人口1.24萬人(2008年,來源於行政區劃網)。正在建設的龍慶高速貫穿全境,規劃中的衢寧鐵路也通過這裡,不就的將來小梅鎮的出行會更加便捷。
小梅鎮
小梅鎮
史料記載小梅鎮現境,早在北宋太平興國(976--984)就是龍泉縣延慶鄉一都、二都,革化、安集二里。宋慶元三年(1197),析龍泉之松源鄉及延慶鄉部份地置慶元縣,據現有史料現在的小梅等村被划入慶元。明洪武三年(1370),慶元縣併入,復歸龍泉,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慶元縣,又被划入慶元,直到15世紀中期才復歸龍泉。明代小梅市是龍慶兩地重要的集市。民國18年設小梅鎮。民國22年設小梅區,下轄2鎮36鄉。民國27年小梅區下轄2鎮9鄉。民國29年小梅區下轄2鎮6鄉。1951年屬查田區,分設小梅,琉梅,三溪三個鄉。1958年11月設梅嶺區下轄8個鄉。1985年撤銷小梅鄉設立小梅鎮,1992年青溪鄉併入。

地理環境


地貌氣候

山是小梅的主要地貌,洞宮山、仙霞嶺兩支山脈之間的麗水、政和斷裂帶從中間穿過。境內山巒起伏、連綿不斷、有著豐富的森林、水力、礦藏資源。有宜人的氣候和旖旎的風光,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梅溪從東南向西北,在黃南納青溪水折向東北。境內有千米以上山峰兩座,其中琉華山海拔1542米與山下大窯高差約1000米,是麗水--政和斷裂帶兩側落差最大的地方。群山高勢於河谷兩側,表現為河谷小盆地、低山、中山的明顯層性。

水系流域

小梅境內河流分屬甌江水系,有夏溪、大洋溪、大梅溪、青溪等流向中部,匯入梅溪,流向溫州入海。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梅三村。
轄小梅1個居民區,梅一、梅二、梅三、梅四、垟嶴頭、高際頭、大梅、上梅、大梅口、駱庄、大窯、金村、半邊月、毛斷、西坑、黃南、毛山頭、孫坑、泥嶺頭、鄭邊、高坑、立東、葉鄉23個行政村。

文化


特產美食

一: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於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選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5月20日,龍泉青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大窯村有一家青瓷生產戶。青瓷早在五代時期就已經在小梅鎮的大窯金村等處初具規模,北宋時期有所發展,到南元進入鼎盛時期,在現在的大窯、金村,小梅一帶規模空前,技藝登峰造極,弟窯中的梅子青粉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大窯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在經歷了明清時期匪亂與中國閉關鎖國的雙重打擊下逐漸衰落,最後只剩下孫坑的范氏維持著青瓷業的血脈堅持到民國初最終沒落。20世紀90年代初大窯曾有一碗廠后倒閉,現在只有大窯一戶人家在堅持燒制青瓷。
二:香菇
小梅鎮歷來是香菇的重要產地,在袋料香菇栽培技術發明之前,小梅人民就遠涉他鄉到江西、福建、廣東等十多個省市的深山密林里用祖輩流傳下來的砍花法種植香菇。20世紀80年代末袋料香菇栽培技術發明后,使人民在家就能栽培香菇的,並極大地擴大了原材料的來源,促進了香菇種栽培業的極大發展,並在90年代形成了家家戶戶種香菇的鼎盛時期,使香菇栽培業成為當地最重要的產業。
所謂砍花法,即在樹木休眠期,將適宜生產香菇的闊葉樹伐倒,用特製的斧頭在樹榦兩側砍上疏密、深淺均有嚴格要求的疤痕,使空氣中的香菇孢子自然落入其間,萌發菌絲,長出香菇來。砍花法技術十分深奧,皮層厚薄、材質軟硬、樹種不同、樹齡長短、林地乾濕、氣流強弱、伐木導向等等的差異,在砍花深淺、疏密、方法上均有不同。以深淺而論,所謂“楓樹半粒米,橄欖洋錢邊”,可謂差之毫厘而全憑經驗亦即手法所致。深了,樹液流失太大,孢子難以定植;淺了,孢子不能進入形成層;砍花不慎,可造成一菇不出。后在實踐中又發明驚蕈術,只要用斧頭敲擊木頭香菇產量就能提高不少。菇民掌握其中奧秘,傳媳而不傳女!菇民們有特定隱語,俗稱“山寮白”,一進菇山必用隱語!所以,中國之香菇栽培隊伍長期局限於三縣之內,直到改革開放香菇栽培才由段木栽培向袋料香菇全面轉變,繼而向全國推廣!
所謂袋料香菇栽培技術,即將適合栽培香菇的樹種不論大小利用機器粉碎成顆粒狀,在通過加入適量的麥麩、白糖、水等充分攪拌均勻后,再利用機器裝入特製的塑料袋用繩子捆綁好袋口,在裝入特製的蒸爐內蒸上蒸熟后(通常需要一天一夜,視蒸爐大小而定)取出,經過數天的冷卻,再在特製的殺菌箱(早期使用,現在基本使用殺菌室,殺菌箱一次最多只能兩人一起接種100袋菇棒,而殺菌室一次則可以十多人同時接種數千袋)內進行接種。接種后就是等著菌絲的生長了,這期間需要注意通風和保持適當的溫度。到菌絲生長到一定程度還需要放氣,所謂放氣就是在菌絲生長過的地方扎一些孔洞利於菌絲呼吸,而不能扎到菌絲沒有生長貨剛生長到的地方,否則病菌就會侵入。等到菌絲長滿整袋菇棒並成熟到香菇生長期的時候就可以搬到菇盆里揭菇棒外面的塑料袋等著香菇的生長了。
三:黃果
黃果是當地一著名的小吃,在每年的冬季快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到山上將闊葉樹燒成灰帶回,然後泡在用水製成“灰鹼”。在蒸熟糯米與之混合通過捶打製成黃果。黃果可以煮著吃、炒著吃甚是好吃,若是在加一些香菇就更美味了。
四:烏飯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小梅都有吃烏飯的習俗。烏飯的做法是,用一種叫“烏飯蘆”的灌木葉子放在鍋中煮爛,然後取其烏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有些地區還會再加上瘦肉、香菇攪拌),經文火炊透便成烏飯,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慾頓增。

文物遺跡

一:大徠窯龍泉窯遺址
大窯龍泉窯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大窯龍泉窯遺址被列入國家100處重點大遺址,是中國宋代至明代龍泉窯的代表性窯址。在浙江省龍泉縣西南小梅鎮東北10里的大窯、金村一帶。西起高際頭村,北迄坳頭村,在沿溪10里的山坡上,和金村共發現窯址126處。龍泉窯創燒於五代,興盛於南宋至元初。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各地制瓷業的興起,加上當地匪亂和當時的閉關鎖國龍泉窯逐漸衰落,到民國初期只有孫坑范氏燒制,歷時七、八百年。屬南方青瓷系統,是宋元時期著名窯場之一。
二:大窯楓洞岩窯遺址
大窯楓洞岩遺址
大窯楓洞岩遺址
2006年9月6日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龍泉市博物館聯合對大窯龍泉窯遺址的楓洞岩窯址進行了跨年發掘,經過4個多月的工作,共發掘面積1600餘平方米,揭露了一系列的作坊遺跡,出土了大量的窯具和瓷片標本,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次發掘的楓洞岩窯址位於大窯龍泉窯遺址內,其燒成年代為元、明時期,出土的大量瓷器,為龍泉窯的分期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發掘共揭露房屋遺跡6處,至少有7次疊壓打破關係的龍窯1處,轆轤坑2處,素燒爐1處,儲泥池2處,及與房子配套的卵石鋪的路面、排水設施等多處,尤其是窯爐北側的房子,其考究的建築設施和精心選擇的地理位置,顯示出窯場主人的富有和氣派,有瓷器標本上寫有顧氏字樣,顯示該窯場可能屬於明代一個叫顧仕成的人,縣誌記載他還是一個孝子。
發掘中,還出土了一批製作工整、紋樣精細、釉色滋潤、器形龐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龍泉窯瓷器中少見的,特別是有些器形明顯不是一般的日用器,而且在現存世的類似實物中,主要見於兩岸故宮和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宮等具有高規格等級處,說明其產品的性質非同一般。
三:小梅窯遺址
小梅窯
小梅窯
2010年以來在小梅鎮瓦窯路發現了全新的燒造黑胎產品的遺存並出土了許多產品標本。瓦窯路遺存產品面貌獨特,開極碎的片紋,具有“百圾碎”的特徵,許多產品在胎釉和器型特徵、裝燒工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早期性,上海博物館的熱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燒造年代為公元1111--1161年之間,與考古判斷基本一致。2012年年初在瓦窯路旁邊的小梅小學(原小梅中學校址)一片竹林內發現一處窯址,目前還在考古挖掘階段,以挖掘出一座龍窯。
四:安清社殿
安清社殿坐東朝西,坐落在大窯龜山頂峰,周圍都被鬱鬱蔥蔥的毛竹林和千年古樟樹所包圍。安清社殿始建於大明萬曆九年(1581),佔地面積千餘平方米,立殿廊檐為船逢軒斗拱,既沒有前院,也沒有后廳,但有左右偏殿。牌坊式門坊為石木結構,四柱三間為主殿,殿四柱上飾有木雕雀替,圖案為獅子,梅花鹿,它們組成了木質的生靈,在雕刻中存活了600餘年,其中僅木版壁畫“四值功曹”就可以申請省級文物保護。建造此廟的目的是為了紀念一位朝廷督窯官鄭將軍,相傳鄭將軍為保一方平安,而與搶劫青瓷國寶的土匪們血戰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尊稱他為安清社主,並將其塑像,帶上丞相之帽,偕夫人像同坐於安清社殿,祭以香火。
五:三王社殿
三王社殿
三王社殿
三王社殿位於大梅口官橋、大梅村村口、高際頭三個村分別供奉著章氏三兄弟。三王社殿歷史悠久,每座社殿後面都有一片古樹林,其中大梅村位於稻田中間的的三王社殿有些苦楮可能已經有600多年的樹林,這些古樹見證了三王社殿數百年的滄桑歷史。
六:大王廟
大王廟,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梅溪邊上,三面環山,一面環水,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大王廟歷史悠久,據當地傳說在宋朝時期當地武將葉先鋒感念五嶽聖帝黃飛虎飛來香爐奠基靈異,塑像供祀。風風雨雨逾800春秋,據復可查資料請咸豐八年太平軍過境王朝欺壓鄉勇借聖帝旗幟抵抗失敗假旗嫁禍神廟焚毀一空,同治初年鄉民籌資再事興造,建築雄偉雕樑畫棟極盡民間工藝,蔚然大觀成為龍南一流神殿。文革期間被毀,九十年代當地百姓自發集資重建。廟裡供奉五嶽大帝黃飛虎,因帝君有求必應、顯靈造化、護佑生靈,所以周邊百姓無不贊帝君靈驗,每年農曆十月初六為帝君誕辰,周邊百姓幾乎都去慶拜,連幾十裡外的百姓都起來拜賀。經多方努力,在九十年代初被當地政府評為市級風景區和歷史文化遺產。
七:植壁殿
植碧殿位於黃南村南側,坐東朝西,傍山面水,氣勢恢弘。據可靠資料,據乾隆27年(1762)版《龍泉縣誌》記載:“植碧殿在南鄉二都黃南庄,自唐創建歷代修葺,使之初具規模。”現據考證,植碧殿始建於公元905年,至今已歷1100多個春秋,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曾幾度興廢,但香火延續至今不衰。植碧殿也是目前南鄉最有影響的廟宇,每年的初一廟會吸引了大量龍慶兩縣人前來祭拜,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八:葉氏宗祠
葉氏宗祠位於黃南村的一片稻田之中,是黃南村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據《葉氏宗譜》記載,葉氏宗祠創自宋代,始建於黃南八保書院,至清光緒庚子年重建。全祠佔地面積5畝,三進五植38間房。
據《葉氏宗譜》記載:“南陽葉氏,廣蔭四方,訓公始祖,黃南開創。”這個黃南始祖就是河南南陽郡葉氏始祖諸梁公的五十四世孫葉仁訓。族譜中說,仁訓公在“宋天聖間(1023年)因觀地理,自松陽寓龍泉大黃南,見其山水之秀,風景之美,因而家焉,遂成巨族,是為肇基之始祖。”仁訓公信奉“讀可榮身,耕可致富”,教育子孫,重耕重教,成為俗尚,自始黃南耕讀文化積澱至深。
現黃南葉氏不僅是龍泉第一大姓氏,還是溫州、慶元、雲和、景寧福建松溪、蒲城等地葉氏的發源地,素有“跨越時空窮浙閩,尋宗問族到黃南”之說。
九:古溪橋
古溪橋位於黃南村,古溪橋為單孔石拱廊橋,東西向橫跨古溪之上,始建於明代,清道光十八年重建(1838年)。拱橋全長29.30米,寬5.60米;廊屋九間,明間做法考究,上覆斗八藻井,兩側軒廊,下設神龕;橋廊建築重檐結構,局部三重檐,橋廊兩端牌樓式,中部重檐歇山,高低錯落、起伏有致。
古溪橋將牌樓、重檐歇山等建築形式融入一橋之中,使之造型美觀,富於變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十:雙溪橋
位於龍泉市小梅鎮孫坑村,東南、西北走向,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重建,橋長33.20米,凈跨15.40米,面闊4.50米,矢高3.75米,有廊屋11間。此橋的一個特殊點,原本是疊梁平伸木樑橋,後來平直的橋面年久逐漸變形,於是后加的簡易“八字撐”。現為龍泉市文物保護單位。

代表人物


章氏兄弟

兄名生一,弟名生二,龍泉人氏,相傳是哥窯和弟窯的創始人(1127年前後)。南宋初期於琉田,即今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同業於瓷窯。時該村有瓷窯四十餘家,尤以章氏兄弟窯製品最佳。生一所制之器,胎質堅實、薄如蛋殼,釉層豐富飽滿,釉色濃淡不一。淡白者稱米色,稍濃者稱豆綠。釉有斷紋,毫白極碎,即魚子紋。其器紫口鐵足,產品為朝廷所壟斷,精品專供御用。因其為兄,所制之器名“哥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生二作品則繼承龍泉青瓷傳統風絡,因有發展,著色蔥翠,創造了梅子青、粉青、白胎厚釉,光澤柔和、滋潤如玉、扣之如磬,極耐磨弄。其精品皆是呈宮廷。因其為弟,所制之器名“弟窯”。又因其作品風格繼承龍泉晉唐青器,又名“龍泉窯”,亦稱“章窯”。所以世稱章氏兄弟是開創龍泉青瓷鼎盛時代的標誌性人物。

鮑由

鮑由(約1049-1110間在世),本名鮑慎由,或后因孝宗(南宋孝宗名趙昚)諱而追改之,字欽止,今龍泉市小梅鎮黃南村鮑家莊人。元祐初以任子試吏部銓第一,以父蔭補郊祀齋郎。元佑六年(1091)登進士乙科,授初官。八年,為泰州通判。元符中,授提舉福建茶鹽公事。徽宗時授工部員外郎,時曾布、蔡京專權,大興元祐黨禁,鮑由涉嫌,貶監泗州轉般倉,后遷福建常平提舉,厲廣西、淮南轉運判官。在召為吏部員外郎,不久被彈劾,罷為提點元封官。后再起用為明州知府,該海州知府。終因剛直招怨,罷官奉祠。
鮑由好學,藏書萬餘卷,著作頗豐。宋史《藝文志》有《鮑慎由文集》五十卷,《鮑欽止集》二十卷。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有鮑由《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別集》三卷。

鮑彪

鮑彪(1091-?),字文虎有號潛翁,小梅鎮黃南村鮑家莊人。1128年鮑彪舉進士甲科,授文林郎秀州判官。任嚴(建德)、郴(湖南鏡內)、潮(廣東境內)三州教授。1155年(南宋紹興二十五年),以左宣教郎任太常博士。1157年(南宋紹興二十七年)十二月,朝廷舉行大祭祀。彪因選用祭品有以他物代用,不合法度。御史台劾其“擅行移易”,罰銅十斤。官至司封員外郎。宋史《藝文志》有鮑彪注《戰國策》十卷收入《四庫全書》,據胡仔《苕溪魚隱從話後集》載,鮑彪有《杜少陵詩譜論》一書。

葉適

南宋著名學者(1150—1223)。字正則,祖籍龍泉,其父母因龍泉發大水飄沒數百里,徙於瑞安,其生於瑞安,晚年定居永嘉。淳熙五年(1178),舉進士第二。《四朝聞見錄》載:本為第一,因策論有“聖君行弊政,庸君行善政”之說,遂為第二。因薦召為大學士,遷博士。寧宗時,授寶漠閣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力捍江防,反對與金議和。后因遭中丞雷孝友誣陷被奪職。從此遷居永嘉水心村,以經國濟世之才自負,杜門著述,多有匡救時弊之言,稱水心先生,為永嘉學派創始人。宋史《藝文志》有葉適《習學記言》45卷;《周易述解》1卷;《名臣事纂》9卷;《葉適文集》20卷。《四庫全書》有葉適《習學記言》50卷;《水心卷》28卷等。主張通商惠工,扶持商賈,流通貨幣。中國市場經濟理論之萌芽,就出自葉適。

楊載

楊載(1271—1323)字仲宏。縣南琉田村(今大窯)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少孤,博涉群書。年四十猶未入仕途。經戶部賈國英屢薦,以布衣召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參與編纂《武宗實錄》。趙孟頫在翰林見其文章,極加推重,由是,名動京師。元祐二年(1315),仁宗以科目取士。載應詔,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後任寧國路總管府推官。精於詩學,與虞集、楊奚斯、范槨等齊名。葉子奇《靜齋文集》稱:“琉田楊仲宏,詩學之宗”。著有《楊仲宏集》行世。終年53歲。

李為蛟

李為蛟(1881—1939)字雲騰。小梅鎮毛山頭村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春,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回國,慨嘆家鄉教育不興,毅然引為己任,被推選為劍川學堂堂長,延聘留日同學為教師,改革教學內容,宣傳新潮流。辛亥革命后,經龍泉各界人士推舉,任龍泉縣民事長。民國元年(1912)五月,調任雲和縣知事,后改任甌海道尹公署科長。民國16年甌海道裁撤,為蛟無意仕途,轉於工商實業。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群情激憤。省立第十一中學(處州中學)龍泉籍學生回鄉作抗日宣傳,召開抵制日貨大會。為蛟應邀登台演說,盛讚青年學生愛國熱情,並將“抵制”二字拆開分析:“抵”字從手,不用口而用手;“制”字從刀,不用口而用刀。意對武裝侵略者,應用武力對付之。全場為之鼓掌。民國23年,龍泉縣長何浩然曾賦詩勸為蛟出山,為蛟合詩婉謝:“鼠雀猶能至,閭閻未算貧。可憐非海水,何以救車薪。熱眼難清白,寒身任屈伸。書生笑結習,徒自策天人。”
兄,李為鳳、李為麟亦致力於龍泉教育事業,先後分別任校長、勸學所所長、縣教育局長等職。

謝漢定

謝漢定(1864—1961)字和清,小梅鎮人。幼習武,而立之年,考取武秀才,挾術遍游江南。有四川遭劫而獲漢定救者,酬贈傷科秘方一冊,屬其鑽研,日後必能濟世。漢定如獲至寶,用心揣摩,以此治傷,俱獲奇效。臨診擅長正骨療傷,尤精手法。認為“手法者,傷科之首務,若手法不使骨正,良藥也無功耳。”醫術名鎮浙西南及閩北毗鄰各縣。1961年病逝,終年97歲。

葉世祥

葉世祥(1966(丙午年)-2013(癸巳年)),男,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大梅口村人。文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系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兼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浙江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文學學會副會長等。

旅遊


琉華山

琉華山亦名仙山,位於大窯村南,在小梅鎮與屏南鎮交界處。海拔1512米。山頂有仙人遺跡鐵香爐,並有長湖深不可測。常年綠樹掛空,雲遮霧障,丹葩披谷,景色清穆。《中國地名大字典》名山條目載:“山頂寬平,有湖極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為業,昔有章氏兄弟主琉田窯,其兄所造者佳,世號‘哥窯’。現琉華山下大窯、垟嶴頭、金村等村境,有青瓷古窯址126餘處。大窯村,明代以前皆稱琉田,明末清初始稱大窯。”又順治版《龍泉縣誌》載:在琉華山之別谷昔有仙人奕棊盤之側有石窪窪水中破桃核陰陽各半如新劈者但取之則不可拔也。山頂原有一鐵爐,后被毀,現山頂有建於解放后的琉華山仙娘廟。

台湖山

台湖山位於浙江省慶元、龍泉兩縣市,黃田、小梅兩大鎮的交界處,亦在黃真與黃南之間。主峰海拔1114.9米。“台湖山,山連山……”這一優美動聽的越劇旋律曾久久回蕩在梅嶺地區的大地上。台湖山位於浙江省慶元、龍泉兩縣市,黃田、小梅兩大鎮的交界處,亦在黃真與黃南之間。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山中奇峰疊嶂、怪石嶙峋、風光秀麗、景色怡人,令人嘆為觀止。光緒《慶元縣誌》載:“台湖山,十一都,山勢峻大,群峰環拱,地界黃南”。《慶元地名志》稱:“台湖山,在縣西北50公里的黃真東部,主峰海拔1114.9米,黃真鄉最高點。柏渡溪(竹口溪支流之一)發源於北麓”。清乾隆《龍泉縣誌》記載:“台湖山在一都距縣七十里,上有台湖”。又在古迹篇記載:“在一都距治七十里台湖山之別穀梁時有村父丘姓者入山采櫵見二叟奕叟與丘桃食畢而歸已逾年矣復往覓惟棊局棊子在焉丘怒推枰而自刎焉復桃核棊子皆化為石鄉人憐之稱為割公歲時哼祀嘗鑄大鐘釜一口以需烹造置之巖石之下當巖有石竅(竅)鄉民祭薦(薦)之時則竅中流泉滴滴直趨釜中祭畢則其泉復滴焦如也釜至今無恙”又清代《龍泉縣誌》古迹篇中稱:台湖山“皆神仙游弈之跡”。
地處龍慶邊界的台湖山,自古就是兩地人民心中的宗教聖地!離頂峰不遠處有一座古剎,海拔1073米。自始朝朝代代,興衰建毀。據《慶元縣誌》載:“覺林寺,台湖山,宋興國元年(976)里人李尚初建,並舍糧田山場入寺以作香燈之需。成化二年(1466)李永福同僧廣愛重修。康熙年間毀,雍正五年(1727)李昌發、李應星等復建”。寺內供奉著五嶽聖帝的第三子火神炳靈公黃天化神像,及人們為紀念邱鼓的坐像。1947年游擊隊駐足台湖寺,寺廟被本地土豪劣神燒毀。1968年9月,台湖、葉鄉、高坑民眾鼎新建造,改名為“台湖宮”,大門對聯寫著:“靈山多秀氣,洞府盡香雲”。寺下有一湖,清泉噴薄而出。據傳,清帝乾隆聽說此地有仙台,台上有湖,湖上有寺,風光秀麗,慕名而來,到此一游,欣然贊道:“台上有湖,湖上有寺,名不虛傳,乃仙境也”。這裡人文景觀頗多凡是較大景點的背後都有一個撲朔離迷的故事。如“邱鼓遇仙”、“仙人造橋”。相傳,唐朝時龍泉大梅那邊發生鼠疫死了好多人,後來請台湖山的神仙去作法,才平息了。大梅人為感謝就修建了此廟。原先大門朝向八寶山,后改為向大梅方向,意給大梅帶來好運。古文人吳炳昌曾作《覺林寺》一詩:“吸泉撥火此山中,一縷茶煙繞竹風。忽見斜陽開晚色,相將待月出林東”。

龍慶橋

龍慶橋是一座五孔36間,長140米,高14米,寬5米的石木結構屋式橋,原名小梅“濟川橋”,是一座滄桑千年的古廊橋。乾隆42年(公元1777年)重建,更名為“通福橋”,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改名為“壽川橋”。民國9年(公元1920年)經龍慶兩縣知事會看后,以王先培為總董事,劉朝高等四人為理事,募捐銀元兩萬多塊動工重建,至民國13年(公元1924年)竣工。從橋頭拾級而上,迎面橋門石刻橫匾上可見“龍慶橋”三個蒼勁大字,題字出於清末狀元、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之手,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座由狀元題詞的廊橋。1949年5月中旬,龍慶橋毀於兵火。經過近幾百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拆除,龍慶橋僅剩兩個橋墩,廊橋化為遺夢,石墩也成為記載歷史的碑文。
2010年12月23日,在龍慶兩縣市的高度重視下,在小梅鎮的牽頭組織下,在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下,龍慶橋順利開工重建。重建的龍慶橋總長129.99米,寬5.4米,這一長度也使龍慶橋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廊橋。投資估算900萬元,四墩五孔,木結構廊屋,微拱式造型,懸臂式廊橋,突出“牛腿”橫樑工藝之長,在還原龍慶橋原貌的基礎上,還吸收各地廊橋建築的藝術精華,融合了龍泉青瓷藝術、慶元木拱廊橋傳統技藝和梅嶺兩地的民間藝術。重建工程得到兩地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建設期間,共收到單位、企業和群眾捐款700多萬元。
龍慶橋的竣工通行,使龍慶梅嶺兩地的歷史文化再次展現在世人眼前。據介紹,龍慶橋是小梅鎮打造龍慶橋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接下去,小梅鎮將開工建設作為龍慶橋景區配套設施的千年水運碼頭、文化長廊和梅園等工程,著力將龍慶橋景區打造成為集廊橋文化、古鎮風情、民俗體驗、養生度假為一體的鄉村休閑旅遊區。

發展前景


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舶來往如織”,昔日小梅一幅繁榮盛景畫卷曾羨煞甌江沿岸諸地。今時,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小梅鎮創先爭優啟動新引擎,加快發展文創產業;“四輪驅動”駛入發展快車道,統籌發展商、旅、農、林;“活力小梅幸福小梅”再塑新貌。
“文創引路”啟動產業發展新引擎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世界申遺成功,帶動了龍泉劍瓷文化產業的發展,趁此機遇,作為青瓷發祥地的小梅,秉承“文化先行,旅遊先行”的構思,適時提出了“文創發展,建設鄉村旅遊目的地”的目標,以“文創引路”,啟動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依託兩張名片”。大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做好三個對接”。與麗水國際攝影節對接,小梅景點對接進入《麗水休閑總攻略》;與慶元國際廊橋研討會對接,把龍慶橋建中國廊橋第一橋;與2012年葉適故里黃南村大型祭祖活動暨瑞安葉適後裔大型經貿洽談活動對接。“落實四項措施”。編製一本書《印象小梅》;打造小梅一日游線路;建設一個龍慶橋景區—一座橋、一片梅林、一個碼頭、一條老街;打造黃南畈田園觀光區。“規劃‘一線五點’鄉村文化之旅”。一線:大梅口、高際頭(章生一、章生二塑像)--大窯(古窯址、青瓷古道、萬里亭、安清社)--金村(北宋金村碼頭、北宋古窯址)--小梅(龍慶橋、古街、大王廟)--黃南(葉適祠堂、植碧殿、古溪橋、田野觀光區)--孫坑(清代青瓷窯址、范家大屋、雙溪橋)--青溪(竹海)--上垟、寶溪現代青瓷產業區。五點:大窯(高際頭、垟嶴頭)、金村、小梅、黃南、孫坑。
“四輪驅動”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商業旺達、做大小梅。把“商”做大,小梅一、二、三、四、駱庄等村借重集鎮發展,集鎮建設注重商貿發展,人口集聚,以沿線連片整治為切入口,加快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生態移民小區建設,加快人口集聚,促進商貿繁榮,努力把小梅鎮打扮成浙西南最美集鎮。
文旅先行、做特小梅。把“旅”做特,大梅源、金村等村以大窯古窯址旅遊為依託,大力發展大窯青瓷文化旅遊和大窯農家樂旅遊,形成環形旅遊黃金線路:大窯、金村古窯址揭秘游;八百里甌江源第一鎮探尋游;繁華舊夢龍慶廊橋小梅老街游;立東村落採風、鄭邊竹海游;台湖祖殿、植碧古殿、督窯官殿、三王社殿等宗教旅遊勝地游;領略琉華山、台湖山等名山游,從而為旅遊興鎮奠定基礎。農業調構、做美小梅。把“農”做美,青溪外片黃南等5個村,以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為支撐,以發展科技工業園為重點,努力打造小梅農業經濟區域中心和工業經濟創業村(黃南村),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以農為本,以工哺農的發展態勢。林業提效、做綠小梅。把“林”做綠,青溪內片鄭邊等6個村立足林業,做足山上文章,以毛竹科技園建設為基礎,以毛竹精加工和手工藝進千家萬戶為抓手,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工作突破口,放大毛竹效益,促進林業增效。建設山上小梅,積極引進雷竹、金觀音茶葉、油茶等經濟作物,充分利用山地資源,發展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