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梅州市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在梅州市的領導機構
中國共產黨梅州市委員會,簡稱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委,是中國共產黨在梅州市的領導機構。其前身是成立於1965年6月的中國共產黨梅縣地區委員會(簡稱“梅縣地委”),1988年1月撤地設市后,撤銷中共梅縣地委,成立中共梅州市委。機關地址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的中共梅州市委大院內。政府機關報刊為《梅州日報》。
(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在“五四”運動前後,梅州各地到廣州、上海、北京以至國外求學的青年,把《中華新報》、《粵報》、《國民報》、《大同報》、《新潮》、《每周評論》等進步書刊寄回家鄉,從而開始傳播馬列主義和進步思想。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同年8、9月間中共廣東支部成立后,傳播馬列主義的條件更好、渠道更多了。大埔縣從1921~1924年間,旅穗學生張善銘、鄒師貞、藍裕業、賴玉潤、郭瘦貞、羅明、廖其清等人,先後在廣州參加“新學生社”、馬列主義研究小組,利用與家鄉書信來往,寄送進步書刊和寒暑假回鄉機會,在興梅各地傳播馬列主義,發動成立革命群眾團體,發展新學生社和青年團組織。梅縣在外地讀書的熊銳(1922年成立的中共旅德支部成員)、楊廣存、楊雪如、李世安、葉浩秀等人在家鄉傳播馬列主義。五華縣在廣州讀書的青年黃國梁於1922年入黨后擔任黨創辦的國光書店經理,從事理論研究和政治活動,介紹五華籍進步青年宋青、古大存、魏公傑等人入黨,以後陸續由廣東區委派回五華工作。
1925年2月和10月間,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徵到五華、興寧、梅縣等地征伐陳炯明叛軍。東征軍中的中共組織派出幹部幫助地方建黨,廣東區委也派出幹部到各地指導建黨工作的開展。1925年夏,在汕頭加入中共黨組織的賴釋然隨東征軍返大埔縣,建立了中共高陂小組、支部;同年冬,於茶陽成立了大埔特別支部。1925年秋,廣東區委派黨員古大存、宋青等隨東征軍回五華,組織農民武裝,發展黨組織。7月在橫陂圩成立了中共五華特別支部。第二次東征勝利后,國民革命軍十四師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洪劍雄和廣東新學生社特派員、共產黨員張維奉廣東區委指示,到梅縣建立中共組織,吸收了陳勁軍、李仁華等入黨,隨後成立中共梅縣特別支部。
1925年12月,廣東區委派賴玉潤、藍裕業、丁願、郭瘦真、楊石魂五人回潮梅,並在汕頭成立潮梅特委。興梅各地黨組織歸屬潮梅特委,同時直接受中共廣東區委指導。1926~1927年上半年,各縣黨組織得到較大發展。1926年春,興寧中共黨小組成立,同年8月,中共豐順、興寧縣支部成立。同年9月,中共豐順縣部委成立,11月,中共大埔縣部委成立,次年1月中共梅縣部委成立。此後,五華、興寧、蕉嶺縣部委相繼成立。
(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反革命鎮壓,梅縣、大埔、興寧、五華成立“武裝鬥爭委員會”或“革命委員會”,先後舉行了武裝暴動。暴動失敗后,轉入山區活動。1928年夏,各縣領導人在九龍嶂匯合,成立中共“五縣暴委”,后又成立“七縣聯委”,繼續領導武裝鬥爭。1928年6月,按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潮梅特委歸併東江特委。次年春,東江特委機關搬到豐順縣茶背崬下。6月18~7月上旬,東江特委在豐順隍黃賽召開第二次黨代表大會,貫徹中共“六大”及省委第二次擴大會議精神。在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梅州各地黨組織得到進一步發展。平遠縣委於是年成立。到1929年8月,全東江惠、潮、梅有黨員5079人,縣委14個,區委50個,支部419個。其中,梅州各縣有縣委7個,下有區委26個,支部289個,黨員3779人,占東江黨員總數的74.4%。此時,鄉村蘇維埃運動也蓬勃發展。在已建立蘇維埃的地區,掀起了土地革命高潮。朱德率紅四軍於1929年10月19日進入梅州后,轉戰大埔、蕉嶺、梅縣、豐順等縣,攻克蕉嶺、梅縣縣城后,成立了東江革命委員會,頒布了由毛澤東、朱德、古大存、陳魁亞、劉光夏、朱子干、陳海雲等7人為主席團成員聯名簽署的《土地政綱》,促進了黨組織的發展。
1930年冬,根據中共南方局決定,撤銷中共東江特委,成立中共閩粵贛邊特委,下設西南、西北兩分委。梅州各縣黨組織隸屬西北分委。由於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蘇區範圍收縮,各縣縣委分別就近組成邊縣縣委。1930年12月,五華、興寧、龍川三縣縣委合併,成立五興龍縣委;隨後,蕉嶺、平遠、尋鄔三縣黨組織合併成立中共蕉平尋縣委;在梅豐邊境,以九龍嶂為中心(包括大埔韓江西部),成立中共梅豐縣委;饒平、大埔(韓江東部)、平和三縣黨組織合併組成中共饒和埔縣委。1931年3月,國民黨軍隊交叉“圍剿”,封鎖閩粵間交通,為了有利於領導,中共兩廣省委決定取消西南、西北分委,恢復東江特委,重歸廣東省委領導。原屬西北分委的興梅各縣黨組織,重歸東江特委領導。
1931年春,國民黨軍隊向東江特委所在地八鄉山進攻,毗連八鄉山的梅埔豐游擊隊根據地銅鼓嶂、九龍嶂遭敵反覆“兜剿”,處境困難;五興龍、蕉平尋兩邊縣委也因敵人的頻繁進攻,向北轉移,在粵贛邊境地區輾轉游擊,黨組織嚴重受挫。是年冬,蕉平尋縣委基本解體,部分黨員分散在尋鄔、會昌、興寧、龍川邊境隱蔽活動。次年春,梅豐縣委部分成員,在失去與上級聯繫的情況下,離開根據地下山,分頭尋找出路。五興龍縣委活動範圍縮小,改組為興龍縣委,隸屬於中共贛西南特委。以大埔縣範圍活動為主的饒和埔縣委,擴大為饒和埔詔縣委,繼續在四縣邊境開展革命鬥爭。1934年後,饒和埔詔縣委隸屬於中共閩粵邊特委。
為了牽制敵人對中央蘇區的進攻,中央軍委於1933年秋任命原五興龍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的羅屏漢為粵贛邊游擊隊司令員,回師興、平、尋、龍,恢復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離開井崗山長征后,留在中央蘇區的部隊分散突圍到各地堅持鬥爭。次年3、4月間,周建屏、李天柱等率隊在尋南與羅屏漢匯合,成立粵贛邊軍政委員會,主席羅屏漢、副主席周建屏。5月,部隊被打散。6月間,羅屏漢、陳錚華等回興寧活動,擬組織興寧特委,向東江發展,不幸失敗。7月,羅屏漢、陳錚華先後壯烈犧牲。
1935年春,張鼎丞、鄧子恢從江西蘇區輾轉回到閩西,成立閩西南軍政委員會。5月,中共永(定)(大)埔工委成立,歸屬於閩西南軍政委員會。7月,在永埔工委領導下,重建中共埔北區委。同年夏,古大存率17位紅軍戰士,幾經周折,轉移到大埔南部山區隱蔽活動,開闢據點,建立了6個支部,直至抗戰爆發。
1936年春,日軍侵華步步緊迫,抗日救亡迫在眉睫,梅州各縣一些老黨員、老團員陸續從外地回鄉,發動家鄉進步青年和各界進步人士,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抵制和燒毀日貨,辦報,組織劇社,宣傳抗日等,從而各縣黨組織逐步恢復、重建。受上級黨委委託,張直心到大埔重建黨組織;李碧山到梅縣,重建和恢復鬆口、松源、梅城、丙村等支部。1937年4月,中共梅縣縣工委成立。7月,中共韓江工作委員會成立,李碧山為書記。
(三)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后,進入了抗日戰爭時期。10月,成立中共閩粵贛邊省委,韓江工委及其下屬黨組織從直屬南委改為隸屬閩粵贛邊省委。11月,韓江工委從汕頭遷至梅城,閩粵贛邊省委派伍洪祥任韓江工委副書記。12月,根據“南委”決定,撤銷韓江工委,成立中共梅縣中心縣委和中共潮汕中心縣委,同屬閩粵贛邊省委領導。梅縣中心縣委轄梅縣、蕉嶺、興寧和福建的武平等地黨組織。五華、平遠只是黨員之間聯繫活動,未成立組織。大埔黨組織直屬閩粵贛邊省委領導。
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關於“廣東黨的工作應以建黨為中心,一切工作以發展黨的組織為目的”的指示發出后,興梅黨組織努力發展壯大黨員隊伍,至1939年興梅各地黨組織計有:梅縣中心縣委(下轄梅縣各區委、興寧區委、蕉嶺新鋪區委)、大埔縣委、五華縣委、豐順湯坑中心支部和揭豐縣委。黨員總數超過2000人。
1939年11月,中共閩西南潮梅特委在梅縣松源召開第六次執委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南方黨組織必須“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並選出7名代表出席黨的“七大”。到次年10月,經過半年多的整頓,中共梅縣中心縣委轄有3個區委,1個學委(管各中學黨組織),4個總支,2個支部,黨員由原來1200多人減至600多人。中共閩西南潮梅特委直接領導的大埔縣委轄有3個區委、4個總支,黨員由原來700多人減至400多人。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決定,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簡稱“南委”)。同時撤銷閩西南潮梅特委,成立閩西特委、閩南特委、潮梅臨時特委。12月,根據南委指示,決定取消梅縣中心縣委和潮汕中心縣委,成立中共潮梅特委,隸屬“南委”。原梅縣中心縣委屬下黨組織,除大埔直屬南委領導外,其餘隸屬於潮梅特委。次年9月,縣委機關改為特派員制。
1942年6月,因叛徒出賣,駐大埔縣保安鄉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機關遭到破壞。興梅各縣黨組織遵照南方局的指示,宣布停止組織活動,黨員利用社會關係自找職業,實行“勤業、勤學、勤交友”的三勤方針。從1942年夏至1944年冬,南委聯絡員與潮梅特派員林美南之間則仍繼續保持著聯繫。這就使抗日戰爭後期,黨組織能迅速恢復。
1944年冬,侵駐汕頭日軍為配合進攻韶關,打通粵漢線,向北打到了豐梅交界的猴子崬石角壩,逼近梅州。在這危急關頭,中共廣東臨委經請示中共中央同意恢復閩粵贛邊區黨組織,開展武裝鬥爭,建立游擊根據地。1945年2月13日,在南委聯絡員李碧山的組織領導下,在福建平和長樂成立了抗日游擊韓江縱隊,至8月,部隊已發展到6個支隊300餘人。同時,先後恢復了饒和埔豐、梅埔豐、杭武蕉梅、埔永梅4個縣(工)委和1個主管國統區工作的梅縣縣工委。黨員人數200人左右。
(四)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抗日勝利后,梅州各級黨組織因國共和談奉命暫停集中軍事行動,實行分散轉化方針。中共閩粵贛中心縣委和各縣黨組織分批向外疏散人員,尋找職業掩護,蓄力待機;留下部分骨幹分組轉入深山據點,紮根群眾,保存力量,堅持隱蔽鬥爭。1946年2月,成立中共閩粵贛中心縣委,下轄梅縣、興寧、大埔、平遠、蕉嶺、永定、武平、上杭、尋鄔等縣黨組織。同年全國內戰爆發后,11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決定成立中共閩粵邊區工作委員會。原閩粵贛中心縣委改為梅埔地委,隸屬閩粵邊工委領導。次年5月,為貫徹“先粵東后閩西南,以粵東為重點,普遍開展游擊戰爭”的戰略方針,成立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粵東支隊,擔任粵東機動作戰的任務。7月,梅埔地委改名粵東地委。
1947年冬到1948年春,黨組織得到大發展。武裝部隊除粵東支隊外,還建立了8個獨立大隊。先後建立的縣級黨組織有饒和埔豐詔、埔永梅、梅埔豐、杭武蕉梅、梅興平、梅興豐華等6個邊縣委和一個主管國統區工作的梅縣縣工委。
1948年8月,中共閩粵贛邊區第一次代表會議在大埔召開,成立中共閩粵贛邊區黨委。11月,粵東地委改稱梅州地委。1949年1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成立。粵東支隊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第一支隊。5月,粵東國民黨軍政官員吳奇偉、李潔之、曾天節、魏漢新等聯合通電起義。至5月底,梅州全境實現解放。6月,奉上級指示,撤銷各邊縣縣委,按歷史建制分別成立各縣縣委。梅州地委下轄梅縣、興寧、平遠、大埔、武平縣委和蕉嶺、尋鄔縣工委。7月上旬,國民黨胡璉兵團殘部竄擾粵東地區。10月初,梅州全境收復。同月,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決定將梅州地委改組為興梅地委,隸屬於華南分局。中共興梅地委除原管赭梅州地委的梅縣、興寧、大埔、平遠、蕉嶺縣委外,原中共東江地委管轄的五華縣委和中共潮汕地委管轄的豐順縣委划入興梅地委,原梅州地委下轄的武平縣委劃歸福建省,尋鄔縣委劃歸江西省。1949年10月初,全區解放時共有中共黨員2144名。
(一)黨組織發展概況
建國初期,中共黨組織從處於秘密狀態逐漸公開,當時許多鄉村、廠礦、學校還未建立支部,僅有個別黨員,黨組織仍較薄弱。1950年全區有支部331個,黨員3870人,其中女黨員462人。按照中央關於發展組織要“積極慎重”的方針,在黨員數量少,未建立支部的鄉村、廠礦中發展黨員,建立支部。建黨重點在農村,在貧下中農土改積極分子中吸收新黨員。至1952年冬,全區發展黨員697人,黨員人數增加至4519人,比1949年的2144人增加2375人。
土改完成後,黨的工作轉向組織農民,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合作化過程中湧現出許多積極分子,各鄉基層黨組織從中培養和發展黨員,並在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支部。在城鎮,結合手工業、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吸收工人入黨,在廠礦建立支部。至1956年,梅州7個縣委下轄66個(缺大埔數字)鄉級黨委,35個總支,1067個支部,共有黨員人數24618人,其中女黨員2325人(缺興寧、大埔數字)。城鎮廠礦絕大部分已建立黨支部或小組。
1957年,根據中央《關於基本停止接收新黨員。大力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鞏固提高支部工作的決定》,暫時停止吸收新黨員,黨建工作集中全力做好預備黨員教育轉正和加強黨員教育等工作。
1958年秋,全區實現人民公社化后,為便於領導基層,在公社設置黨委,在管理區和各大隊、店、所設支部。當時梅州7縣共建67個公社黨委。各縣突擊發展新黨員一大批,其中有部分黨員素質較差。
1965年6月,成立中共梅縣地方委員會,地、縣黨組織設置及其轄區範圍基本穩定下來,至年底全區共有公社和相當公社一級黨委148個,其中公社黨委122個;黨總支155個,其中農村64個;黨支部3373個,其中農村1629個;共有黨員50272人,其中從事農業的30604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以後,全區黨組織普遍受到無政府主義思潮衝擊,各級黨委陷於癱瘓,基層黨組織停止活動。
1969年春,經中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核心組批准,地區和各縣均成立中共革命委員會核心組,其工作機構與革命委員會並為一套班子,實行“一元化”領導。1969年10月,地區召開了黨代會,選舉產生中共梅縣地方委員會領導班子。各縣也接著召開縣黨代會,至1971年2月,先後成立縣委,全區黨組織得到恢復。1971年底,全區有基層黨委165個,其中公社黨委130個;總支55個,其中農村1個;黨支部3753個,其中農村2706個;黨員76891名,其中從事農業42292人。
自黨組織陸續恢復活動后,在“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等運動中,以“階級鬥爭”為綱,按照“黨組織應是無產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應能領導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於階級敵人進行戰鬥的朝氣逢勃的先鋒隊組織”的50字建黨方針,進行“吐故納新”,有些黨組織一方面任意把黨員“吐故”出黨,另方面又降低黨員條件,大量突擊發展黨員。這些新黨員沒有預備期的考察教育。從1966~1976年10年間發展新黨員42997人,占黨員總數的40.4%。1976年黨員總數為106549人,其中,女黨員20189人;黨員文化程度和所在行業比例變化不大。全區建有基層黨委253個,其中農村152個;黨組9個;黨總支133個,其中農村10個;支部5258個,其中農村3485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梅縣地區黨的建設工作貫徹執行“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組織工作為四化建設服務,吸收新黨員的重點放在各行各業的生產、工作骨幹方面,注意吸收優秀青年、婦女、知識分子入黨,注意在各項經濟建設中有重大貢獻、在創辦“三高”(高產、高質、高效益)農業、耕山種果、辦小莊園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青壯年中發展黨員,1985年,全區7縣縣委共下轄295個基層黨委,其中農村鄉鎮黨委153個;有黨組155個;黨總支307個,其中農村141個;黨支部6630個,其中農村3834個。黨員總數達136201人,其中女黨員23547人,佔總數的17.29%。1990年,全市7縣1區,共有基層黨委324個,其中鄉鎮黨委163個;黨組162個;黨總支277個,其中農村36個;黨支部7581個,其中農村2168個。全市黨員總數153725人,其中女黨員24522人,占黨員總數的15.97%。
(二)組織機構設置狀況
建國后,地委工作機構設置有過多次變動。興梅地委1949年10月成立時,先後設置有地委秘書處(后改秘書室、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紀律檢查委員會、財經委員會(於1950年9月撤銷)、幹校、政策研究室、調查統計委員會、工委、興梅區青年工作委員會、婦委會、農委會、複員委員會、轉業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和興梅農民報社等。
1952年10月,經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批准,撤銷興梅地委,與潮汕、東江地委合併為粵東區黨委。
1956年2月,粵東區黨委分為汕頭、惠陽兩地委。梅縣地區各縣委屬汕頭地委管轄。
1965年6月,由中共廣東省委決定並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設立梅縣地區時,中共梅縣地委工作機構有地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農村政治部、工交政治部、財貿政治部、省監委駐梅縣地委監察組和黨校、對台辦公室、政法委員會、直屬機關黨委等。
1967年“一月風暴”后,地委處於癱瘓狀態,各工作部門被迫終止行使職權。專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后,強調“打碎舊的、重疊的機構,建立革命化的機關”,1968年12月14日梅縣專區革命委員會發文決定專區機關設置辦事組、政工組、保衛組、生產組等四大組,取代了原來的專區機關。政工組下設組織、政工、宣傳、統戰、文教等辦公室。組織辦公室主要承辦原地委組織部、監察組以及工會、青年團、婦女會等群眾組織工作業務;政工、宣傳、統戰、文教辦公室分別承辦原地委宣傳部、農村政治部、統戰部和專署文教辦公室的工作業務;生產組下設有政工辦公室,主要承辦原地委工交政治部、財貿政治部的業務。1973年5月底撤銷了政工組的各辦公室,恢復了地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機構。1979年10月~1983年10月,先後恢復了地委辦公室、農村工作部、紀律檢查委員會,增設了黨史資料徵集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保密委員會辦公室,並一度設立地委文教政治部,地區工、農、婦等群眾團體也先後恢復設置。1983年10月,地直機關機構改革,地委工作機構重新調整為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農村工作部、政法委員會、地委黨校、梅江報社、紀律檢查委員會、直屬機關委員會。10月以後還恢復或新設置了地委對台工作辦公室、老幹部局、保密委員會、黨史辦公室、打擊經濟犯罪辦公室、講師團、政策研究室、檔案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地直機關紀律檢查委員會等機構。1988年1月,梅州市委成立后,市委工作機構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員會、政策研究室、直屬機關黨委、黨校、嘉應日報社、講師團、保密委員會、對台工作辦公室、老幹部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黨史辦公室等機構。至1990年底上述工作機構均無變化。
中共梅州市委的前身是中國共產黨梅縣地區委員會(簡稱“梅縣地委”),成立於1965年6月。地委實行常委制。1982年7月,省委決定,梅縣地委作為省委派出機構,不設常委會,實行委員制。地委轄梅縣、蕉嶺、大埔、豐順、五華、興寧、平遠7個縣委。1988年1月撤地設市后,恢復市委常委會設置。
1988年1月,撤銷梅縣地區和梅縣市,設立梅州市(地級)、梅縣和梅江區。同時撤銷中共梅縣地委,成立梅州市委,轄7個縣委、1個區委。1994年9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至此,梅州市委共轄6個縣委、1個市委(縣級)、1個區委。
1988年1月撤地設市;9月,中共梅州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工作部門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員會、紀委機關、政策研究室、直屬機關黨委、直屬機關紀委、保密委員會、老幹部局、對台工作辦公室、嘉應日報社、黨校、黨史辦公室、地方志編 纂委員會辦公室、講師團等。1989年5月,設立接待處。1990年,設立宗教局,嘉應日報社改稱為梅州日報社,黨史辦公室改稱為黨史研究室。1991年5月,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1992年3月,對台工作辦公室改稱為台灣工作辦公室。1994年,設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機關服務中心,直屬機關黨委改稱為直屬機關工委,直屬機關紀委改稱為直屬機關紀工委。1995年,設立機要局。1997年,市委老幹部局改稱為市委組織部老幹部局,宗教局改稱為民族與宗教事務局。
至2000年,市委工作部門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員會、紀委機關、政策研究室、直屬機關工委、保密委員會、市委組織部老幹部局、台灣工作辦公室、梅州日報社、黨校、黨史研究室、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講師團、民族與宗教事務局、接待處、機要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直屬機關紀工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機關服務中心共23個。
2019年1月10日,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召開,對全市深化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動員部署、推動落實。中共梅州市委設置紀檢監察機關1個,即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機關。黨委工作機關12個,其中,與省級機構基本對應的機構11個,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1個。其中,紀律檢查委員會與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辦公室掛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市國家保密局)、機要局、市檔案局牌子;組織部掛市公務員局牌子;宣傳部掛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牌子;統一戰線工作部掛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僑務局牌子;台港澳工作辦公室掛市台港澳事務局牌子。
至2019年,中共梅州市委工作部門有: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機關、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政策研究室)、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局)、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辦公室)、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宣傳部)、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審計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農村工作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台港澳工作辦公室、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老幹部局。
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八屆委員會
市委書記:馬正勇
市委副書記:王暉、王慶利
中共梅州市第一屆委員會(1988.2~1993.12)
書 記:徐丹華(1988.1~1989.12)、李國榮(1989.12~1993.12)
副書記:黃華華、羅漢明、李國泰、謝強華、游寧豐、塗麟清、魏潘堯
常委:楊增培、潘宏啟、楊英強、王裕信、李成寶、古國檀、陳文華、唐爾富、溫華光
中共梅州市第二屆委員會(1993.12~1998.9)
書 記:劉鳳儀(1993.12~1995.5)、謝強華(1995.5~1998.9)
副書記:謝強華(1993.12~1995.5)、塗麟清、陳善如、魏潘堯
常 委:潘宏啟、古國檀、陳文華、唐爾富、巫禮仁、古小平、何正拔、李德忠、曾超麟
中共梅州市第三屆委員會(1998.9~2003.5)
書 記:謝強華
副書記: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
常 委:古小平、唐爾富、李德忠、曾超麟、巫禮仁、萬慶良、彭秋野
中共梅州市第四屆委員會(2003.5~2006.12)
書 記:劉日知
副書記:何正拔、溫華光、李嘉、古小平
常 委:蔡小駒、李德忠、田家才、黃開龍、陳小山、林碧紅(女)
中共梅州市第五屆委員會(2006.12~2011.11)
書 記:劉日知、李嘉(2010.07繼任)
副書記:李嘉、陳小山
中共梅州市第六屆委員會(2011.11~2016.11)
書 記:李嘉、朱澤君(2012.02繼任)、黃強(2014.08繼任)、譚君鐵(2016.07繼任)
副書記:朱澤君(2010.7~2012.02)、張遠方、譚君鐵(2012.2~2016.07)、方利旭(2016.7繼任)
常 委:黃偉聞、李純德、翁永衛、彭耀新、管林海、葉勝坤、周章新、張麗霞
增補常委:丁文(2013.5-2016.5)、晏擁軍(2013.12-2015.7)、談志向(2015.7增補)、胡鈦(2014.08~2016.10)、黃建固(2016.10增補)
中共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2016.11~)
書 記:譚君鐵、陳敏(2018.9繼任)
副書記:方利旭(2018.3轉任汕頭市委書記)、彭耀新(2016.11~2018.8)、陳敏(2018.3~2018.9)、張愛軍(2018.9~) 、王慶利(2019.8~)
常 委:張麗霞、杜敏琪、李遠青、張文廣、余其豹、黃建固、陳志寧
增補常委:劉棕會(2017.2增補)、彭延虎(2018.2增補)、黃文沐(2018.4增補)、陳曉建(2018.4增補)、閆景軍(2018.4增補)、陳俊欽(2018.9增補)、吳曉暉(2019.7增補)、羅盛芬(2020.5增補)、蔣萬軍(2020.5增補)、孫春明(2020.7增補)
中共梅縣地委時期
馬一品(1965.06~1968.08),河北平谷縣人(今屬北京平谷區)
楊劍(1971.02~1974.02),河北人
胡辰祥(1974.02~1977.05),河北人
原魯(1977.05~1982.07),山西人
鄭國雄(1982.08~1983.07 ),廣東中山人
李慶芬(1983.07~1986.05),廣東增城人
徐丹華(1986.05~1987.12),廣東五華人
中共梅州市委時期
徐丹華(1988.01~1989.12),廣東五華人
李國榮(1989.12~1993.12),廣東高明人
劉鳳儀(1993.12~1995.05),河北人
謝強華(1995.05~2002.11),廣東梅縣人
劉日知(2002.11~2010.07),廣東連平人
李嘉(2010.07~2012.02),湖南湘陰人
朱澤君(2012.02~2014.08),廣東茂名人
黃強(2014.08~2016.07),廣東廉江人
譚君鐵(2016.07~2018.09 ),廣東陽東人
陳敏(2018.09~ ),江蘇無錫人
第一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一次代表大會
第二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二次代表大會
第三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三次代表大會
第四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四次代表大會
第五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五次代表大會
第六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六次代表大會
第七次黨代會詳情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次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