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集

片石集

《片石集》是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朴初

內容介紹


前言
一九六一年,作家出版社為我出版一本題為《滴水集》的詩 詞曲選集,當時我因事將有遠行,未能仔細選擇,便匆匆交卷。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朋友們勸我把這一段時間內的作品搜集 一下。由於我寫的東西,多半是隨手抄在零箋片紙上,未錄存稿本,所以散失很多。感謝朋 友們熱心幫助,有的從舊日報刊上代為找出抄錄,有的把我以前抄給他們看的再抄寫給我,其中有隔了二十五、六年之久早已遺忘了的東西,雖非愜意之作,卻有舊雨重逢之喜。最近 人民文學出版社又敦促我進行搜集,打算再印行一個集子。朋友們和出版社同志們對我的關 懷和鼓勵,使我在深受感動下不得不擠出時間來從事這一工作,同時把原來的集子也加以一 些增補和甄汰,趕成現在這本集子,仍然不免為匆匆交卷的東西。
詩歌不是我的本行。最初只是由愛好而嘗試寫作,隨後又由學古而漸想到創新,希望能在我 國新詩歌的創建中起一點“探路人”、“摸索者”的作用,如是而已。在探索的道路上,我 遇到過問題,碰過壁,有時也曾陷入過苦悶與彷徨,最後還是從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 上的講話》這篇光輝著作中得到啟發、指示和鼓舞,才算多少認出了一些努力的方向。
幼年時,由於家庭和環境關係,胡亂讀過一些古詩詞,逐漸受到了感染,發生了興趣。年齡 稍長,漸懂世事,用詩歌語言表達內心感受的願望不禁油然而生。這也許就是古人所謂“言 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的意思吧。同時,又生當世界形勢與國家形勢 都發生著空前巨變之際,新事物、新問題紛至沓來。外界刺激之強烈,個人感受之深刻與內 心思緒之複雜,不僅是前人所未道,並且還是前人所未知。許多心情,許多概念甚至很難從 傳統辭彙中找到適當的表達方式,於是在詩歌中內容與形式之間就出現了圓鑿方枘,互不相 入的情況。清朝末年已經有人注意及此,想作一點革新的嘗試,可是矛盾實在太大,縱然削 足,終難適履。“五四”以後,有人又提出了語體新詩主張,打算索性拋棄舊形式,從根本 上徹底改革我國詩歌。不少人曾為此從各方面付出過可貴的勞動。可是,詩與文究竟不同,詩歌與口語差別更大。要做到既是全新的,又是大家熟習的;既是現代的,又是適合民族口 味的;既是通俗易懂的,又是經過琢磨鍛煉的;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之在“五四”后的 新文學中,詩歌的成就,較之其他領域,如散文、小說、戲劇等等,總覺得差著一籌。我由 於個人愛好,對於所謂新舊這兩種詩體都曾作過若干嘗試,而結果則都不大理想。新事物、新情感、新思想,是否可以入詩?如果可以,應當如何寫?舊形式是否還可以用?如果可用,應當如何用?這些都是常在腦筋里盤旋的問題。後來反覆體會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 的講話》的精神,才撥開了頭腦里的疑霧,打通了心上的茅塞,才能鼓起繼續探索的勇氣,並增加了較大的信心。
毛主席在這篇光輝著作中首先指出,一切文藝都應以人民大眾(具體說就是工農兵)為服務對 象,人民的社會生活是一切文藝的源泉。這是根本。對於文藝工作上許多具體問題,如思想 性與藝術性,普及與提高,繼承與創造,動機與效果,歌頌什麼與暴露什麼,等等,毛主席 都作了明確、精湛的原則性的指示。我細心體會毛主席《講話》的精神,再以主席的光輝詩 篇為範例,就自己學習所得到的理解,繼續向前摸索、探求,想做到或接近做到主席向我們 提出的兩點標準:第一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第二是在普及的基礎上求提高,在提高的指導 下求普及,也就是必須使群眾能夠接受和樂於接受,又不應當使群眾長久停留在目前的接受 水平。這只是我的主觀設想,是否能做和如何去做,則還要留待在實踐中去考查。
作為一個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我永遠不能忘記毛主席《講話》中的教導;知識分子出 身的文藝工作者,必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番改造。在這方面我做得還是很不夠的,但也 應當承認長時期以來在歷次偉大革命運動中受到的教育和自己思想感情所起的變化。特別是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事業的突飛猛進,廣大人民的意氣風發,時時都鼓舞著我,鞭策 著我。可驚、可喜、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不斷在內心中引起了強烈的激情,愈來愈覺得非 傾吐出來不可。要傾吐出來,就必然要接觸到詩歌語言的形式問題,而這一問題則是頗不簡 單的。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盡量從人民大眾的口中,從中國的、外國的詩歌遺產中設法汲 取可借鑒或參考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心中與周圍群眾都想表達的愛與憎的情感。實踐的結果,使我還是逐漸傾向於多採用我國詩歌的傳統形式,即五、七言的“詩”,長短句的“詞” ,和元明以後盛行過一時的“南北曲”。我覺得這不完全是出於個人偏好,更不是出於厚古 薄今或倒退保守,而是從實踐效果中初步得出的一個假設性的結論。這個暫時的結論,很可 能是錯誤的,不過,為了向大家請教,下面把我對這種傳統詩式的看法,和我採用它們的原 因,略加剖析,供大家研究。
詩歌與散文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詩歌要求有節奏,有韻律(不是韻腳),這是只有適當地 運用每個民族的語言特徵(即語音、語調等等)才能取得的。語言特徵是一個民族在社會生活 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可以隨時代的遷流而變化,但絕不能硬性割斷或任意強加。過去各 種詩體,大致都起於民間,其音調之和諧總是先由人民大眾於無意中取得,經過一定時間不 自覺的沿用,著為定式,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格律”。格律可以突破,可以推翻,但推翻之 后又必須有新的格律取而代之,而此新格律的形式,仍然要根據語言的特證,仍然要經過醞 釀孕育的階段,並且誰也沒有把握何時可以誕生,更不用說長大成年了。而同時,人民又是 隨時都迫切需要詩歌的,“精神食糧”是一個頗為形象化的“隱比”。在全新的、比較成熟 了的、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真正喜愛欣賞的詩歌形式產出之前,應該怎麼辦呢?所以我又有這 樣一個設想:可否還是酌采人民原已熟習的傳統的詩體,即詩、詞、曲的形式,先解決群眾 的需要問題,並藉此提高一般群眾對詩歌語言的接受水平,同時,通過實踐,檢查在古典詩 歌中究竟有哪些是還可以繼承或可以借鑒的東西,為創造將來新詩格局尋找途徑。儘管“新 酒舊瓶”之譏,在所難免,但主觀願望還是想依主席“古為今用”的方針,做一點“推陳出 新”的工作。這是個人的基本想法。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五、七言這一體載的歷史特別長,持續綿延近二千年,有盛有衰,但從 未中斷,直到今天仍然活在一些作者的筆下和廣大群眾口頭,從古典文學中後起的詞曲里,從發自民間的山歌、俗曲、鼓詞、唱本里,都可以看出五、七言的成分隱然佔有很大的比重。這一事實,我覺得不應忽視。簡單地用“民族惰性”或“習慣勢力”把它一筆撇開,匆匆 否 定,不是科學態度,也無助於新詩的創立。有人提出,這與漢語演進中兩字成辭、兩音一頓 這個特點頗有內在關聯,這個理論似乎不無道理,值得仔細研究。
“詞”與“詩”的分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與“五、七言詩”比對,其間逐漸演化遞嬗的 跡象,還是看得出來的。詞的優點是短長句交錯使用,節奏上增加了新的變化,在音調上引 進了新的諧和。其缺點是篇幅固定,不容增減;句型固定,似寬實嚴(所以稱之為“填詞”)。因之,除小令之外,對於一般群眾似乎反而不象五、七言詩那麼熟習、易懂、易學。儘管 如此,“詞”畢竟突破了五、七言整齊單調的框框,易於取得圓轉流利的效果。並且牌調數 量極大(總數上千,常用的上百),撿擇的餘地很寬。譬如做編織組綉的工作,既然有著這麼 多經過精心設計的現成圖案,我覺得,在沒有足夠多、足夠美的代替方式以前,又何妨有選 擇地使用一下呢?
最後,我想著重談一下古典文學中所謂“曲”的問題。“曲”和“詞”一樣來自民歌,後來 與音樂和舞蹈相結合,成為我國古典戲劇的主流,佔據我國舞台最少達七、八百年之久,從 十九世紀起,它才逐漸退出舞台,因而也就脫離音樂舞蹈,和“詞”一樣成為僅供案頭欣賞 (最多是朗誦)的一種文學品種了(所謂“崑曲”,起於晚明,已不能代表“曲”的全部面目)。
作為詩歌品種,“曲”有不少優點。第一,它興起較晚,脫離群眾的時間也不太長,因而比 較接近現代人的情感與語言,具有較大的吸收力,可以從更廣泛的範圍內汲取各種新的辭彙 乃 至表達方法,而不至過於扌干格。其次,由於它是 應用於舞台的,須要如實地刻畫各個社會階層的人情世態,逼真地摹擬各種人物的神氣、口 吻,因之可以更自由地使用一切足以取得預期效果的各種表現手法與作風,而不受正統教條 的束縛。例如,所謂的尖新刻露、俚俗、潑辣等等,在“詩”與“詞”里是被視為瑕疵,引為禁忌的,在“曲”中則不僅容許,反而認為“出色當行”。這確是一不小的解放。第三,“曲”不僅在句型上突破了“詩”的整齊單調(僅指典型的五、七言),並且突破了“詞”的字數限制(自由使用襯字);甚至在調型上也相當靈活,突破了“詞調”的句數限制,許多 曲調的句數可以順著旋律的往複而自由伸縮增減。作者長說短說、多說少說,隨意所向。第 四,“曲”,除了供演出使用的劇本外,另有專供閱讀的“散曲”。“散曲”有一調獨立的“小令”和數調組合的“套數”。“小令”可以是單章,也可以是聯章,“套數”可長可短,可多可少,可以異調組合,也可以同調疊用(以“前腔”或“幺篇”表示)。作者可以隨自 己的方便,或作速寫式的即興小品,或作暢所欲言的宏篇巨制,伸縮幅度很寬,可以適應各 種題材、各種時地的需要。
另一方面,“曲”也有其特殊的限制,那就是所謂“曲律”,有一些“律”甚至嚴過詩與詞。首先,南曲北曲(這是樂理上兩個截然不同系統)的牌子,不能混用,混用了就如京韻大 鼓中插入一段蘇州評彈。同一南曲或北曲中的不同“宮調”(相當於現時樂譜中的ABC……等 調)的牌子不能混用,混用了就如二簧中夾幾句西皮(有所謂“借宮”,但非行家不辦)。假 如要求更高、更細一點的話,麻煩就更多了。例如在關鍵地方字音的升降急徐(即平仄)必須 與唱腔的高低轉折相適應,於是同一平聲還要分“陰”與“陽”,同一仄聲還要分“上”與“去”(北曲無入聲),如此等等。但是我覺得,這一切問題都由“配樂”而起,為了便於歌 唱,提出這些要求,未嘗不無理由。如果只是把“曲”作為一種詩體,不再演唱,即不再“配樂”,則“合律”問題也就自然消失(即使演唱,那也將是按詞譜調,成為作曲家的工作 去了)。只須照顧到一般平仄,使讀來順口,聽來入耳,似乎就可以通得過了。根據上述各 個優點,我認為,“曲”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詩歌形式,還是頗有可為的。對於創立我國的 新詩歌,還是可以起幫助作用的。
我對傳統的曲律完全外行,對寫“曲”發生興趣也是很晚的事。記得一九五九年在一次出國 途中,偶然帶著一本元人散曲選集《太平樂府》,供飛機 上的瀏覽。在西伯利亞的上空,隨手寫了幾首小令,描寫當時的景物與心情,這是我寫曲的 開始。在這次旅行中紀游之作,寫的都是散曲。回國后不久,先後碰到七·一節和十周年國 慶,我也都用“曲”來慶祝黨和國家的大典。當時我手邊所有的“曲”的樣本僅僅是一本《 太平樂府》和一本《元人小令集》,裡面絕無這類莊嚴的內容(最近聽友人說,明清人曲子 里有慶祝大典的作品,但我尚未見過),因此,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有點近乎冒失的嘗試。但 結果證明“曲”這種詩體也是可登“大雅之堂”的。在此之後,為了反對侵略古巴越南等 地的帝國主義,為了反對向我武裝挑釁的外國反動派,為了反對現代修正主義霸權主義,我曾多次試用“曲”作為憤怒聲討的工具,結果證明它比較能夠勝任。在傳統各種詩體中, “曲”是最能容納那種嬉笑怒罵、痛快淋漓、潑辣尖銳的風格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受到了許多同志的鼓勵,愧感之餘,覺得應該倍加努力,不負大家的 屬望,所以繼續摸索下去,漸漸又產生如下一種想法:既然不再是為“配樂”而寫曲,既然 撇開了種種為“合樂”而制定的傳統曲律,那麼又何必一定非沿用傳統“曲牌”不可呢?於 是我嘗試著自定調式、自定調名,姑且名之曰“自度曲”。“自度”一詞也來自古人,不過 古人的“自度”,指的是自己制腔,自己作詞,而我則僅作詞,不制腔,原因是,自己並非 音樂家,只是一名為新詩歌探索道路的工作者而已。至於這種無“律”之曲,非“曲”之曲,是否也可以就叫做一種體詩呢?自己沒有任何把握,只好留待人民和時間來作鑒定了。
在這裡還必須指出一個問題。“曲”在我國傳統文學中常被貶為不登大雅的“小道”,甚至 被斥為傷風敗俗的“淫詞”。官修正史始終不肯給予一點地位。這固然是舊時代衛道之士們 的偏見,但也必須承認,過去的曲作者也有應負之責。從元明留存下來汗牛充棟的曲作品中,消極、頹廢、污穢、荒唐的東西盈篇累牘,剔不勝剔,數量大大超過詩與詞。他們自己不尊 重自己,又哪能得人尊重?這是由於曲的興盛時期大部分正處在我國封建社會趨向腐朽階段,是社會敗壞了“曲”,而不能說是“曲”敗壞了社會。連正統五、七言詩也未完全倖免,更何況本來就是流行“市井”的“曲”?我們今天談繼承遺產,必須嚴格區分其精華與糟粕,對於“曲”,尤其應當如此。為了對青年負責,此點必須鄭重提出。
談到繼承詩歌遺產,不能不觸及兩個技術上的問題,一是“平仄”,一是“韻腳”。下面先 談談“平仄”問題。
上文說過,詩歌要求有節奏,有韻律,如何取得節奏韻律則取決於語言的特徵。所謂“平仄”,指的是字音的“高度,即平衍與升降,舒徐與疾促的區別。這是漢語語音上的重要特點,就如字音的輕與重、長與短是印歐語系語音上的特點一樣。歐洲各國的詩歌形式離不開輕 音與重音,長音與短音的安排;我國的詩歌形式離不開平聲與仄聲的安排。字音的“平仄”形成於大眾的語言習慣,存在於每個人的口頭,既非強加,更不神秘。例如,“看花”與“看畫”(“花”平“畫”仄),或“一條溝”與“一條狗”(“溝”平“狗”仄)的區別,除非 十分粗心,誰也分得出來。只須在讀書、聽朗誦、聽報告甚至日常談話中,留意識別一下,或先選幾個比較熟悉的字音作為示例,依聲比對,逐類旁通,是極其容易弄明白的。(“平、上、去、入”這四字選得很好,因為它們本身不僅就代表四個聲,同時還表達了四個聲的 大體定義)。“平仄”字音的一定排列能夠產生一定的和諧這一道理,原是人民大眾在社會 生活與協作勞動中早已發現,並一直在無意識地應用著的東西。專家文人的貢獻只是在於歸 納總結,找出一些語音上的規律,使人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從而比較有把握地取得抑揚頓 挫、升降起伏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格律”的由來。我認為中國詩歌,不論將來會採取什 么形式,只要漢語語音的特點不變,“平仄”總還是不能無視不管的。真正的困難在於我國 各地方言差別很大,字音的“平仄”往往各地不同。尤其是金元以後,大部分地區失去入聲 (一般說法是北方失去入聲,此說尚嫌籠統,據個人的觀察,並不盡然)。而所謂“派入三聲”(即原來入聲分別轉為平上去)的“派”法又很不一致。這個問題,頗不簡單,還須要專家 們深入研究。
關於“韻腳”問題,似乎比較容易談一些,因為我國人民群眾對於“押韻”已經如此熟習,如此喜愛,以致如不押韻,簡直就很難使一般人承認是“詩”了。這也可以說是與漢語特點 有關。漢語單音字里同音字特別多,因而同韻字較之西歐各國就多得多,葉韻特別容易。有 了韻就易於順口,易於背誦,因之“韻語”的使用甚至大大越出了詩歌的範圍,而詩歌本身 則更不可少。要把西方所謂“無韻詩”輸入我國,恐怕很難為群眾所接受。看來,我們將來 的詩歌總還是要用韻的,這一構想,大致不會十分遠離事實。困難所在,依然是我國方音太 多,韻部各異,不易找到一致承認的標準。《平水韻》(即通行的《詩韻》)固不必說,就是 專為北曲編製的《中原音韻》,除了閩廣地區外,仍然與實際不完全符合(《中原音韻》仍 然保留著閉口音即以M收聲的音)。尤其是在失去了入聲的地區,原入聲字派的“聲”,各地 不同,所屬韻部也就不相同。此處合韻的,到彼處就不合了;彼處合韻的,到此處又不合了。硬性規定以北京音為主,恐怕也還是脫離群眾,難以行通。即便放寬尺度,以所謂的“普 通話”為準,但“普通話”本身就是很不一致的。如果完全不定標準,讓各人去“我用我韻”,又恐怕難以行遠,也不是很好的辦法。我曾這麼考慮:是否可以依照已經得到較廣承認 的相近音讀,約略畫出一個大體範圍而容許小有出入,或者同時定出“寬”、“嚴”兩套韻 部,聽作者自由選用,這樣或可比較靈活一些。我自己則傾向於大體依據京劇的所謂“十三 轍”。這一分法與《中原音韻》相同之處是取消了入聲(此點不適合東南各省,我在寫“詩”與“詞”中仍暫時保留入聲)。與《中原音韻》不同之處是:第一,取消了閉口音(此點不 適合閩廣);第二,“庚青”、“真文”與“侵尋”不分(此點不適合北方各省);第三,“寒山”、“桓歡”與“先天”不分(此點大體全國可通)。我這麼做,並無什麼語音學的理論 根據,只是取其可以減少韻部數目,放寬選韻範圍,並且借京劇的廣泛流傳的影響,無形中 為這一分韻法開通較寬的道路,便於使多數人容易接受而已。至於究竟應當怎麼辦才比較全 面,比較合適,則還是須要留待多數人共同討論的。
記得一九六五年春天,陳毅同志在一次閑談中對我說,毛主席曾向他講到中國文藝改革以詩 歌為最難,大約需要五十年的時間。我當時不禁心中感到震了一下。怎麼,中國詩歌改革還 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我們這一輩人豈不是連是否能親眼見到都成問題了嗎?經過這些年的思索 和實踐,我才深深體會到主席這個估計真是有至理存焉。每種文藝都必須經歷一定孕育、生 長和成熟的過程,我們不僅無法為之預定指標,計日程功,甚至無法為它的將來面貌預製具 體的藍圖。任何有志之士所能做到的,都只能是:在其時代所能提供的條件下,朝著個人所 認為的正確方向,盡量作自己的努力,以期有所發現,有所進展,如是而已。至於是否真有 進展,進展了多少,恐怕連本人也很難斷言。不過有一點可以相信,那就是,只要我們遵循 毛主席文藝思想的指引,順應文學發展的規律,運用民族語言的特徵,聯繫群眾,集合足夠 人力,發揮各自所長,共同協作,辛勤墾殖,那麼新中國詩歌園地中總有一天是會開出新異 鮮艷的花朵來的。
屈原有句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對於一個求索者的我來說,倘能在這漫漫修遠的道路上做一片鋪路的小石頭,即使將被車輪 碾碎,終究能起一點墊腳的作用,也還是可以欣幸的。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和朋友們的鼓勵、鞭策和幫助,使自己能把這些年來的試驗成品拿出來向同志們彙報,供大家審查。如果還 多少有些可取,那是毛主席文藝理論光輝照耀下的成就。如果證明是一場失敗的話,那是自 己的才力不足,對主席思想學習得不好,或者是道路根本沒有走對,那也可以趁此貼出“此 路不通”的路標,免得後人再走彎路。這本小集子的問世的意義,也許還在於此。
作者一九七七年九月

作者介紹


趙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於安慶,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片石集
片石集
1938年後,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秘書、主任秘書,上海慈聯救濟戰區難民委員會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凈業流浪兒童教養院副院長,上海少年村村長。1949年任上海臨時聯合救濟委員會總幹事,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委、副主席,亞非團結委員會常委。1980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
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作品目錄


前 言
浣溪沙 和毛主席民族歌舞晚會詞
濟南大明湖次韻和同游者
清平樂 圍棋陳將軍
廣島四首
印度紀游十首
鷓鴣山 游昆明西山
臨江仙 飛行中作
木蘭花慢 科倫坡海濱旅館聽湖
埃及紀游十二首
新北邙行
天凈沙五首(曲) ——柬埔寨雜詠
聞斯大林遺體被焚感憤而作
踏莎行 ——廣州流花湖
蝶戀花
西江月 ——湛江湖光農場
西江月 ——湛江青年運河
滿庭芳 ——木麻黃贊
海南瓊山訪蘇公祠五公祠
慶東原 ——海南訪興隆歸僑農場
虞美人 ——鸚哥海鹽田
西江月 ——訪海南紅光農場
百花令 ——與民主促進會同人遊園
觀朝鮮藝術團演出
萬年歡 ——一九六二年國慶頌
如夢令 ——蔣匪幫“反攻大陸”
公共汽車女售票員畫贊
菊花新
清平樂 ——迎一九六三年
訪梅園新村
金縷曲 ——《人民中國》日文月刊創刊十周年紀念
夢揚州 ——訪鑒真故居
清平樂
天下樂(曲) ——國慶獻詞
鬼三台(曲) ——主僕地下相逢曲
雁兒落帶過得勝令(曲) ——擊落U—2飛機
百字令
臨江仙 ——從化溫泉
不是路(套曲) ——題漫畫《美國商船出洋記》
採桑子
應轉曲二首 ——雨中游西湖
某公三哭 (曲)
如夢令五首 ——漫題漫畫《特種廢品回收站》
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越南慶捷
胡蘭子 ——《劉胡蘭》之歌
鷓鴣天
百字令
依樣葫蘆 ——克里姆林宮留魂曲
春 早 湖 山 ——讀雷鋒日記
採桑子三首
江城子 ——讀王傑日記
水調歌頭 ——喜聞毛主席暢遊長江
感遇
河滿子 ——東山
大江
遍地花 ——喜霽
蝶戀花 ——楊花
滿江紅(平韻體) ——讀報載英雄四排事迹感賦
遍地花 ——喜越南南方軍民新春大捷
觀雜技二首
滿江紅(平韻體) ——門合贊
索居
友人贈玫瑰花
臨江仙
賀新郎 ——得雙遼來書談風戲作
臨江仙
風雲
鸚鵡曲
賀新星
——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作
青山遠
——答友人
曉行口占
雷 音
——毛主席聲明
聞蘇加諾逝世
回波樂
——蘇聯工人的新衣 ①
謝楊東蒓同志贈筆墨硯
反聽曲
反聽曲之二
百字令 ——題葉聖陶翁詩集
陳毅同志輓詩
如意令 ——鐵人王進喜贊
相見歡 ——周總理歡迎田中首相宴會上作
臨江仙 ——春節喜越南停戰協定簽訂賀越南人民
陳昊蘇自廣州托友人空航之便,以含笑花一束寄贈
賀大西良慶長老白壽
長久友愛之鐘贊
河原崎長十郎先生自廣州 來 書 奉 答
清平樂
陳伯達罪行材料閱后口占
與日本書法代表團舉行書法交流會,即席題
八 聲 甘 州 ——詠梅
春感 (集杜句)
西遊演了是封神
李賀
集李賀句詠李賀
讀《韓非子
讀《莊子·盜跖篇》
讀 史 雜 詩
張良
李 固黃 瓊
曹操
傅弈
柳宗元王安石
讀駱賓王集
擬寒山
古 歡 新 義
——觀漢唐壁畫臨本,將於今秋齎往日本展出,賦此寄贈日本友人
樂新春(自度曲)
題《綠楊》圖
井上靖先生
大西真興上人攜示 大西良慶長老近作詩 稿 次 韻 奉 和
吳作人畫鷹
題吳作人畫氂牛
題畫梅
西南行雜詩
喜春來 ——新年話舊小令八首寄日本友人
凱歌還(自度曲) ——讀毛主席詞二首敬作
周總理輓詩
木 蘭 花 令 ——芳心
朱委員長輓詩
地震 ——次友人韻
冰輪引(自度曲)
魯硯
酬陳從舟工程師繪贈墨竹
毛主席輓詩
題《日夜想念毛主席》圖
永難忘(自度曲)
七律——聞中共中央一九七六年十月七日兩項重要決定喜賦
反聽曲之三
毛主席寫給《詩刊》的信發表 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會獻 詞
毛主席誕辰八十三周年獻詞
金縷曲——周總理逝世周年感賦
周總理畫像題詞
木蘭花——《周總理指揮我們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圖題詞
題畫松
紀事
陳毅同志逝世五周年獻詞
故 宮 驚 夢(套曲) ——江青取經
許光達大將哀詞
次韻和葉副主席重遊延安詩
洪湖曲——吊賀龍同志
《毛主席選集》第五卷 出版發行喜賦
河南紀行
北溟魚
盤硯歌
贈胡愈之翁為壽
千秋歲——一九七七年五月賦呈葉副主席
得勝令(曲)——歡呼華主席、葉副主席為硬骨頭六連題詞
陳毅詩詞選集》出版志感
風入松 ——參加中央軍委為許光達同志舉行的骨灰安放儀式志感
朱委員長書“萬水千山”字 幅 題 詞
童第周教授屬題 吳作人畫金魚圖
四海歡——十屆三中全會新聞公報發布之夕喜作
訪大寨
游卦山
五台雜詠 ——調寄憶江南
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
慶 東 原 引——參觀大同雲岡公社知識青年創業隊
題 萬 松 圖
贈揚之
和錢世明見贈之作
題畫二首 一牡丹蝴蝶畫卷
周榮鑫同誌哀詞
毛主席逝世周年獻詞
萬年筆
如夢令 ——蘇聯“新憲法
臨江仙二首——題蕭淑芳畫花卉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