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灣村
明月灣村
(圖)明月灣村
這些宅第和祠堂,有精緻典雅的磚雕、木雕、石雕,建築極富地方特色。
(圖)石板街
古村現存石板街總長達1140米,共用4560餘塊金山花崗條石鋪成,居民稱這條石板路為棋盤街,是明月古村的最大特色之一,街道下面是排水溝,明灣沿湖還有一個古碼頭,長58米,寬4.6米,表面用256塊金山花崗條石鋪成,此碼頭建於清代。村口有古香樟一株,高25米,胸徑2米,約五百餘年。村內古建築眾多,多數建於清乾隆年間。
至於明月灣村落的始建年代,尚無從考證。但至少到了唐代已聞名遐邇,白居易等詩人紛紛慕名而來,欣然命筆。他們留下的珍貴作品,是明月灣歷史的重要佐證。唐代詩人游明月灣情況,經查證,最早來到明月灣的著名詩人是劉長卿,時間是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距今已1248年。明月灣村落的建成年代不可能晚於此年。2004年,明月灣一工地施工時,在牆基下發現一個檯面大的磚砌體,系六朝繩紋磚,古村的始建年代出現了新的謎團——又該推前多少年呢?一千二百四十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明月灣村名依舊,村址依舊,村落的格局也未作多大變動,千年古村文化綿延不絕,是村落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迹。盛唐詩歌中的明月灣,有白居易的“掩映桔林千點火,泓澄潭水一盆油”、皮日休的“曉培桔栽去,暮作魚梁還”、陸龜蒙的“擇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等等,詩人們對隱於湖山深處的明月灣印象深刻,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浩翰的唐代詩歌中,所寫村落指名道姓的並不多見,大加讚譽的不可多得,經詩人題詠讚美,越千年歲月延續至今,風光依舊的,更是難能可貴,這就是明月灣最為珍貴之處!
(圖)鄧氏宗祠
明月灣現有常住居民一百餘戶、近四百人,多為靠種植花果、碧螺春茶和兼太湖捕撈、養殖為生的農民,姓氏以鄧、秦、黃、吳為多,多為南宋退隱貴族繁衍的後裔。村內設南北兩條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兩街之間有多條橫巷,縱橫交叉,井然有序,俗稱棋盤街。街面均以花崗岩條石鋪設,下為溝渠,有“明灣石板街,雨後穿繡鞋”的民諺。街道兩旁多明清建築,高低錯落,斑駁蒼古。房前屋后,栽植四季花果,清代詩人沈德潛稱之謂“人煙雞犬在花林中”,清代詩人凌如煥稱之謂“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處有人家。”
明月灣的大自然是樹深林密,野趣天成的。“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處有人家”,明月灣古村西側村口與太湖之間,是一開闊的樹林,原先林深樹密,古木參天,把古村遮掩得嚴嚴密密。
(圖)明月灣村
阡陌縱橫,屋舍儼然,明月灣古村處處展示出獨特的江南鄉村風貌,雖歷經風雨,然而“敗石殘址,也入圖畫”。古村在布局上,南北走向有兩條主要街道,由西向東漸次升高,曲折并行,流暢舒展。多條小巷與之垂直相交,構成棋盤格局。路人穿行其間,四通八達。街面由花崗岩條石鋪設成街面,上可行人,下為泄水渠道。每遇大雨,山洪從渠溝中迅速排出。道路整齊清潔。民諺有“明灣石板街,雨後著繡鞋”之說。
天水相接,一碧萬頃,是明月灣古村的最大特色,而環境是古村落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明月灣的周邊環境,是山水相依,得湖山之勝。明代顧炎武指出,明月灣村落,皆得益於太湖山水,其環境大多美不勝收,非同尋常。歷史名人王銍認為明月灣村落的環境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遠勝於其它村落,簡直是人間仙境。
(圖)明月灣村
明月灣分為大明灣與小明灣,大明灣由東山嶺、陳毛山、潛龍嶺、里山、南灣山、石牌山等,山嶺由東至西環抱,形成其地理上較為隱蔽的特色。明灣村的街道縱橫,形似棋盤,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的花崗石板街貫穿其中。民謠中有著“花牆頭、百子格,門前門後砂條石,洞庭西山第一家"及“明灣石板街,雨後著繡鞋"的說法。明灣的石板街其實不只一條,在長街東西兩旁巷道之中也都鋪設了長一米多寬數十公分的花崗石板。雨中的石板街在雨水的浸染之下石色溫潤如新,雨天走在石板街上才真能領會它“雨後著繡鞋"的好處。
古香樟
明月灣村口沿河有古香樟一株,高25米,胸徑2米,壽已千年,仍十分茂盛。河上明月橋,
(圖)明月灣村
古石板街
明月灣村最著名的是石板街,那4560塊花崗岩條石鋪成的街巷,縱橫交錯,當地人稱“棋盤街”,石板下是排水溝,遇到大雨,山水可以從溝渠中迅速排出,所以即使雨後走路也不會濕鞋。而最最漂亮的是這裡家家戶戶屋前屋后全部種上了果樹,綠蔭掩牆,火紅的石榴花就從牆裡探出來。有時沒有修剪的樹枝彎下腰,在石板路上形成一座座拱門,人就從花籠中穿過去。
整齊劃一的石板街下的排水溝至今大部分仍起著排水的功用。明月灣的先祖在數百年前以營商所得回饋鄉梓的用心,至今子孫仍深受其惠,實在使人不由得產生出“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感恩之心。明灣的古碼頭是西山著名的“二個半碼頭"之一(另外二個是用里和堂里),始建於康熙年間,於乾隆二十一年又由里人集資修葺,在以往陸路交通不便時,碼頭具有相當重要的功能,但現今泥沙淤積,偶有漁船停靠,已不復往日風華。
(圖)明月灣村
明月灣原有五大望族:金、鄧、秦、黃、吳。現時村中已沒有金姓人家,以吳姓、鄧姓人口較多,秦、黃姓次之。除了金家之外,舊時皆曾建有祠堂,《洞庭明月灣鄧氏宗譜》中有一《明月灣鄧氏祠堂圖》,詳細繪製了祠堂形制,譜中並收有《明月灣鄧氏祠堂碑記》,詳述了祠堂內的布局安排:“內寢三楹,外堂三楹,其左側有塾,肄業於斯。”
但今日明月灣的祠堂皆已頹圯或荒廢。
黃家祠堂仍存大門及廳,如重新整理當還能重現其往日的氣派輝煌。
現在這幾座老宅都己成了村裡的“旅遊景點”,政府和民間都認識到,古村落的傳統文化瑰寶與提升經濟收入和生活品質有著休戚與共的關係。
由於發展旅遊的需要,圍繞著大明灣的環村公路已經建成,對外交通非常便捷,不論村民或是遊客皆能享受其惠。
太湖橋吹風
●線路 滬寧高速-蘇州繞城高速(西山東山方向)-西山口下-沿湖濱路西山方向-過太湖大橋-沿環島公路至西山明月灣古村。
(圖)明月灣村
●友情提醒 橋上風景雖好,但不能停車,違規要扣分哦。
覆水磚尋古
因為蘇州將西山定為“控制保護古村落”,所以村裡雖然古宅只剩三分之一了,但新建的房子也全部黑瓦白牆,江南民居的格式,新老宅院相處並不突兀。走在小巷裡,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明清古宅,古時候砌牆,第一塊磚頭往外傾斜,依次排列,使牆面形成倒階梯,防止雨水浸淫。真是比我們現在造的房子細緻考究許多。村裡的黃氏祠堂、鄧氏祠堂很有點規模,敦和堂、裕耕堂等大宅院雖不及東山雕刻樓這麼富麗堂皇,卻也樓廳庭院樣樣齊全。祠堂的牆面上還保留著上世紀60年代的毛主席語錄。為了發展旅遊,村裡新造了不少神像佛像,其實照我們看來,還是原生態的東西更有意思。
農家菜嘗鮮
看到老母雞在路上覓食,才發現肚子早就在唱空城計了。趕快回到村口找農家飯館,呵呵,一點不用擔心,村口沿太湖一線,一座座竹樓依次排開,專門勾引城裡來的饞蟲。找了臨湖的座位,趕快上菜。
●經驗分享 一定要選臨湖的座位,嘬嘬螺螄看看湖景,才叫一個爽字。平均每人50元可以吃得很好了。
環翠樓喝茶
酒足飯飽,人就有些犯困,精力充沛的人都去附近的石公山練腳力,我等懶人只想找個地方喝茶聊天,村裡新建的環翠樓依山沿河,雖是仿古建築,倒也開闊敞亮。泡上一杯當地產的碧螺春茶,說說閨中閑事,那時間就飛快地消磨過去。
TIPS
■住 如果計劃兩日游,西山的農家旅館十分發達,一般100元標準的農家標房空調、獨衛都有。最好事先預訂,諮詢電話:0512-66370098
■游 兩日游,第二天可多種安排,“景點派”可以去石公山、林屋洞等景點,但票價不菲。“鄉野派”可繼續探訪古村落,西山還有不少古村如東村、堂里、植里、石埠等,很多還未開發,味道更自然。明月灣也有湖上快艇遊樂項目。至於自駕新手,西山環島公路不驚不險,鳥語花香,適合兜風。
■花費 明月灣村口停車費10元(不計時),喝茶5元/人以上。
■交通 除了自駕車,坐火車可以在蘇州火車站前坐69路車到石公山,然後打面的約3-5元/人去明月村,三人以上每人2元;坐長途汽車可在吳中區汽車站坐58路車到石公山。
(圖)明月灣村
站在明月灣的古碼頭上,面朝太湖,夕陽拖著長長的倒影,一直從天邊延續到自己的腳邊,非常美好的意境。落日熔金,天邊的顏色像被暈開的一樣。每當你以為在這個路口沒有了風景而要加大油門的時候,卻在下一個峰迴路轉時又有一派新的景緻。此時的落日,成了太陽最後的餘輝,染紅了波光鱗鱗的湖面;遠山,在依稀朦朧中變成了鏡頭中大大的色塊;民居炊煙,正裊裊旋升渲染著這片古村落的勃勃生機。一幅多麼美好的山水風光畫啊!
終於到了該返程的時間,彷彿是行駛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水天一色的風光撲面而來,甩向我的腦後並無限延伸。拍過了太湖大橋的夕陽西下,就駛上了返回杭州的高速,依依不捨的和華燈初上的明月古村作別。
交通提示
1.杭州方向的自駕游:可從錢江二橋上滬杭高速至嘉興轉入乍嘉蘇高速行駛,然後接近蘇州在吳中區出口轉入蘇州西南線繞城高速,路途約18公里,然後到西山下高速,往太湖大橋方向行駛,可直達西山,一路行駛請注意指路牌。
2.如你想乘長途車去蘇州西山可到杭州東站乘快客去蘇州,到達蘇州后乘公交91路開往西山,公交車票價4元,車程2小時左右,間隔15-20分鐘左右1班。在車上可觀賞到中國湖內第一長橋——太湖大橋。
明月灣古村門票50元/會員價40元
備註: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老人70歲以上免票;軍人憑相關證件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