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術

平版印刷技術

石印術是“石版印刷術”的簡稱,它是一種平版印刷技術。它是以表面具有密布細孔的石版作版材進行平壓平或圓壓平的直接印刷。具體些說,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用脂肪性油墨將圖文繪製在石版上,然後以水潤濕石版的表面,使沒有圖文的石版細孔蓄有水分,於是圖文部分吸墨拒水,非圖文部分吸水拒墨。印刷時,以紙張覆蓋在經過施墨及潤水的石版上,然後通過木製壓架使石版上的墨跡轉移到紙張上,獲得印張

簡介


《亭林文集》,民國17年石印
《亭林文集》,民國17年石印
石印術在我國近代出版史上得到廣泛應用,對於近代大量書籍以及畫報等出版物的印刷具有很重要的推進作用。
石印以天然多微孔的石油石作為版料,利用脂肪性轉寫墨,在石版制的面板上對圖文描繪,也可以利用轉寫紙,直接將圖文印在石版面上,在這個過程中,石印充分利用了水油不相融的物理特性和原理,在現代操作工藝和技術下,製作成為印版,在印刷過程中,需要用水將版面進行濕潤,此時只有圖文部分是可以附著油墨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來說,石刻實際上是一種平版印刷。

發展歷史


石印技術的起源

石印術是 1798 年由奧地利人施內費爾德(Aloys Senefelder,1771~1834)發明的。施內費爾德生於布拉格,年輕時就從事印刷業,據說他愛作歌曲,但無力付印,就嘗試以石板印刷。他在刊印樂譜時,發現表面有微孔的石板塗上油脂后能吸附油墨,而石板未塗油脂的部分卻有蓄水性能。他對這種現象,結合水油相拒原理進行深入研究,終於在1796年至1799年間在慕尼黑試驗成功,稱之為石印術(Lithography),並於 1800 年獲得英國專利。由於這種印刷術成本低,印刷質量好,很快在歐洲流傳開來,歐洲的倫敦、布拉格、馬德里巴塞羅那聖彼得堡巴黎維也納都紛紛成立了石版印刷店。19 世紀初,石印技術已在歐洲普及。

石印技術傳入中國

19 世紀 30 年代,石印術傳到亞洲。大約 1834 年前後,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巴達維亞最早使用石印術印刷中文書籍。在這以後,中文石印本在澳門、廣州、上海等地相繼出現。清代有“吃墨石”一說: “泰西有吃墨石,以水墨書字於紙,貼石上,少頃,墨字即透入石中,復以水墨刷之,則有字處沾墨,無字處不沾,印之與刊版無異也。”
我國最早使用石印機的是上海徐家匯天主教會所設的土山灣印書館。該館在清同治八年(1869)成立了木版印刷部,同治十三年(1874)改為石印部及鉛印部。光緒二年(1876)用石印術刊印出一批宣傳天主教的書籍,在天主教徒中間流傳。

石印書報的繁榮

石印版《康熙字典》
石印版《康熙字典》
石印方面,最早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當推上海點石齋石印書局。清光緒五年(1879)開設上海申報館的英商美查設立了點石齋石印書局,點石齋石印書局在當時的地位是作為報館附屬機構而存在的,點石齋石印書局成立以後,書局專門聘請邱子昂擔任館內的石印技師,邱子昂在當時是家喻戶曉的石印高手,對石印技術了如指掌,進館工作以後,他最先印刷的書籍即為《聖諭詳解》,隨後他利用照相石印印刷了《佩文韻府》等大量古籍。點石齋石印書局的石印技術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它印刷了大量的工具書,這對當時具有十分重要的貢獻作用,同時由於石印技術的利用,點石齋石印書局的出書率是很高的,但是印刷的成本卻十分低。此後,點石齋石印書局的業務迅速發展,其印刷所設在泥城橋堍(今西藏路),發行所設在拋球場(今河南中路南京路)。作為當時較為先進的印刷辦法,其印刷書籍與原版書籍幾乎沒有差別,而印刷書因為有照相技術的支撐,可以使尺寸擴大或縮小,而且製版清晰方便。點石齋的《康熙字典》石印本,就是將殿本分為三排縮印在一頁上,在當時是一種很新穎的版式。它不僅保留了中文字體書寫的優美筆跡,而且縮印的結果,書小价廉,便於攜帶。“聞點石齋石印第一獲利之書為《康熙字典》,第一批印 4 萬部,不數月而售罄;第二批印 6 萬部,適某科舉子北上會試,道出滬上,率夠五六部,以作自用及贈友之需,故又不數月而罄。”

石印書局


繼點石齋石印書局之後,大量的印刷機構也相繼成立,並呈現了一個高峰湧現階段,其中有很多優秀的印刷機構,例如,1811 年開設同文書局,同文書局是著名的徐鴻復於上海成立的。同文書局在當時的規模是數一數二的,在書局建立的最初,徐鴻復就購買了12 架石印機進行晝夜印刷操作,因此,當時同文書局的員工數量也是十分龐大的,已經達到了五百人之多,同文書局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古籍善本的翻譯。著名的有殿本《二十四史》,還有《康熙字典》、《佩文齋書畫譜》等。清政府曾通過總理衙門委託同文書局,用新法石印《古今圖書集成》100 部,作為贈送外國的禮物。這事費白銀35萬多兩,歷時3年方始告竣,工程之大,前所未見。另外,同文書局石印的各種法帖、大小題文府等也有數十萬部,不但規模可觀,而且印得惟妙惟肖,使人愛不釋手。
拜石山房的石印業在當時也很有名,它和點石齋石印書局、同文書局互相競爭,形成鼎足的局面。“石印書籍肇自泰西,自英美查就滬上開點石齋,見者悉驚奇讚歎。既而寧、粵各商效仿其法,爭相開設。而新印各書無不勾心鬥角,各炫所長,大都字跡所細若蠶絲,無不明同犀理。其裝潢之古雅,校對之精良,更不待言。誠書城之奇觀,文林之盛事也。”姚公鶴《上海閑話》里說,點石齋、同文書局和拜石山房, “三家鼎立,壟斷一時,誠開風氣之先者也”。書業間的彼此競爭,促進了石印業的發展。
石印版繪圖三國演義
石印版繪圖三國演義
蜚英館在當時石印書業中也有相當的地位。創辦人李盛鐸在光緒十三年(1887)以巨資向外國購進石印蒸汽機十多部,館內建有東西相對的樓房若干幢,分設總賬房、會客廳、總校處、繪圖處、裱書處、鈔書處以及裝訂處等,分門別戶,井井有條。1888 年出版的董恂所撰《還讀我書室主任評兒女英雄傳》41 回,每回前有繪圖。1889 年出版了《蘭閨清玩》。此外,還出版了《正續資治通鑒》、《三希堂法帖》和《說文》等石印書。不過,蜚英館的石印書主要是供士子考試時場屋需用的夾袋書,也即所謂巾箱本的兔園冊子。鴻文書局由凌佩卿等人創辦於清光緒八年(1882),主要石印出版經史子集及舊小說。印有《四史》、《三國演義》等,均較精美,《三國演義》每回均加插圖。1896 年出版石印的《西學富強叢書》,全套48冊,是評述西方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啟蒙讀物。1903 年出版石印《曾文正公全集》48 冊。1907 年出版《秋風秋雨》一書,是有關秋瑾案文獻的總集。
還有鍾寅柏創設的積石書局,印有《詩韻全璧》、《四書味根錄》等;何瑞堂創設的鴻寶齋書局,專出有光紙石印線裝的古典詩文集以及通俗小說等。當時背景下,我國的上海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都市,上海的石印業發展十分迅速,上海在全國石印書業佔有領先和中心地位,大量的書籍在上海進行印刷,然後傳遞到全國各地,影響範圍十分廣泛。《上海石印書業之發展》曾對上海有如此的描述: “上海石印中國書籍正在很快地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企業。石印中使用蒸汽機,已能使四五部印刷機同時開印,並且每部及其能夠引出很多的頁數。”

彩色石印畫報的出現與發展


清代彩色西洋石印畫報
清代彩色西洋石印畫報
在石印書業印刷出版大量書籍的同時,石印彩畫等也在興起。最早石印五彩圖畫的,是凌佩卿開設的鴻文石印書局。1882 年魏允文、魏天生船板的中西五彩書局,專印錢票及月份牌,是我國人自辦的最早的彩色石印書局之一。
點石齋石印書局出版的《點石齋畫報》就是其中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史料價值的書。《點石齋畫報》創刊於光緒十年(1884)。月出三冊,隨《申報》附送,也有零售,售價為每冊取銀五分。12 冊為一輯。封面用彩色本紙,圖畫則連史石印,每期八頁。版心長八寸,寬四寸六分半。第一號有問淳館主人題里封,尊聞閣主人敘。序文說及畫報產生與中法戰爭具有密切關係。該畫報內容以時事畫為主,刻畫細緻,顯受當時西洋畫的影響。關於中法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的題材,頗多佳夠。此外,對當時重大的國際時事問題都各印有專號。

優點與在中國市場的推廣


石印術在當時的優點是省人省力,可按需要印製各種大小書籍,小的佈道冊子可以在短時間內印成,又便於印刷各種文字。缺點是初次投資比雕版印刷要大,需要專用石版和專用油墨,並且在印刷之前必須濕石,要清潔,石板損壞快,書籍印刷質量不穩定。鴉片戰爭之前,石印術並沒有在中國推廣開來,它在中國推行和傳播開來的時間是從光緒初年開始的。其原因一是由於新教在中國傳教受到官方限制,用石印術印小冊子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這種先進的技術不被中國普通階層人士所了解,無從獲得推廣。二是由於石印的前期準備,如石版、油墨等都需要從國外進口,中國當時處在閉塞狀態下,這些材料在中國市場上不能夠獲得。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介紹石印技術的文字就更晚了,雖然道光年間傳教士就將石印術傳入了中國,但直至同治末年洋務運動的興起后才出現專門介紹石印技術的文字。
但由於石印術具有傳統雕版印刷術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石印術逐漸在中國受到重視並獲得廣泛應用。石印術在中國最初興起的時候,多是用來印刷科舉應試的參考書和古籍,如《康熙字典》《駢字類編》等。石印本印刷速度快,而且能印袖珍小本,攜帶方便,深受人們歡迎,一些石印書局因此獲利甚巨,故書商紛起效仿,逐漸形成清末出版界的“石印熱”。清末民初是石印業最為興盛的時期,除上海、廣州等通商口岸外,內地各省的石印
業也迅速發展,像北京、天津、廣州、寧波等地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都開設了石印書局。隨著石印技術的不斷提高,石印書籍的範圍也越來越廣,經史子集、書畫地圖、報章雜誌,石印本都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