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翼魚龍
侏羅紀魚龍目狹翼魚龍科下的屬
狹翼魚龍與更著名的魚龍屬相當類似,不過它們擁有較小的頭與較窄的鰭。德國曾經發現過保存良好的化石。狹翼魚龍具有長口鼻部,具有許多大型牙齒,四肢呈鰭狀。狹翼魚龍具有三角形背鰭,以及大型、半流線型、垂直面的尾鰭。
狹翼龍並不是翼龍,而是魚龍中的一種,身長約2米。由於狹翼龍的身體光滑,形狀像雷魚一樣,還長著鰭狀肢和魚一樣的尾巴,因此它是快速敏捷的游泳能手。狹翼龍以魚和魷魚為主要食物,靠它的大眼睛和靈活的耳朵幫忙捕食這些動物。像其它魚龍一樣,狹翼龍在水中繁殖後代,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北美洲,歐洲的英國和德國。根據古生物學家的估計,一條2.4米長的狹翼龍的體重應該在165千克左右。
侏羅紀早期依然是魚龍類的頂峰時期。當時的魚龍有四個科和許多種,其長度1至10不等,包括真鼻龍、魚龍、狹翼龍和大型的肉食性魚龍等。所有這些動物均有海豚似的、流線型的軀體。不過其中比較原始的動物可能比後來發展出來的種類,如狹翼龍或魚龍更細長一些。
狹翼龍這種爬行動物非常適合海洋生活。它的外形很像魚,已經不能在陸地上生活了。狹翼龍游泳的能力來自它向兩邊搖擺的動作。科學家們曾幸運地在狹翼龍的化石中發現幼龍,這表明此類動物可能是胎生而不是卵生的。這個極其珍貴的化石現保存於德國的博物館中。
在加拿大、中國、日本和挪威斯匹茲卑爾根的早期和中早期三疊紀層均找到了早期魚龍的化石。這些早期的種包括巢湖龍(Chaohusaurus)、短尾魚龍(Grippia)和歌津魚龍(Utatsusaurus)。這些早期的魚龍屬於魚龍超目,但不屬於魚龍目,在三疊紀晚早期或者早中期演化為真正的魚龍。這些魚龍很快就分化為許多種,其中包括像海蛇的、10米長的杯椎魚龍(Cymbospondylus),以及小一些的種,如混魚龍(Mixosaurus)。三疊紀晚期的魚龍包括薩斯特魚龍科以及更像海豚的加利福尼亞魚龍(Californosaurus)等。
在侏羅紀,薩斯特魚龍科的動物達到了魚龍的頂峰。在內華達州卡尼克階地層發現了多具化石的Shonisauruspopularis達到15米長。在太平洋的兩岸均有卡尼克階的薩斯特魚龍科動物被發現。在西藏發現有喜馬拉雅魚龍(Himalayasaurustibetensis)。這些10至15米長的魚龍可能與秀尼魚龍屬於同一屬。在英屬哥倫比亞被發現的魚龍達到了21米的長度,這是至今為止最大的海棲爬行動物。
侏羅紀早期的魚龍包括四個科和許多種,其長度從1至10米不等。其屬包括真鼻龍(Eurhinosaurus)、魚龍屬(ichthyosaurus)、Leptonectes、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和大型的食肉魚龍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同時也有早期留下的、比較原始的魚龍。
在侏羅紀中期依然有魚龍,但其多樣性減少了。這個時候有代表性的魚龍包括四米長的大眼魚龍(Ophthalmosaurus)及其鄰近的屬,它們與魚龍屬類似,擁有流線型身軀。大眼魚龍的眼睛非常大,它們可能在光線比較暗的深水中捕獵。
一種絕滅的水生爬蟲類,基外形和習性很像海豚。魚龍是適應水生環境、最高度特化的爬蟲類。地理分佈廣闊,並且經歷了幾乎整個中生代,但在侏羅紀期間種類和數量最多。德國南部下侏羅統細粒頁岩內有極好的化石標本,保存著身體的輪廓,包括發育完善的肉質背鰭。代表屬是魚龍屬(Ichthyosaurus)。魚龍類即由魚龍屬得名。侏羅系的魚龍格外著名。外表很像魚,身體呈流線型、沒有明顯的頸部,頭很自然地與身體融合,四肢已改變成橈足,有推動身體運動的作用。利用發育完善的魚狀尾鰭和身體的搖擺行進。脊柱由圓盤狀的脊椎組成,脊柱向下彎到尾鰭的下葉,尾鰭的上葉沒有骨頭支撐。早期的復原圖曾畫出筆直的脊柱,直到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化石,才明瞭脊椎彎曲的自然狀態。魚龍屬頭骨長,齶部非常細長,有許多尖齒。眼很大,鼻孔位於頭頂的很後方。長約3公尺。大概能高速游泳。很可能主要以魚和其他海生動物為食。
那是距今2.45億年前的三疊紀。地球上的生命剛剛經歷過二疊紀的大滅絕。這次滅絕範圍空前浩大,也最殘酷,似乎要讓所有生命從地球上消失。海洋生命受到的衝擊最大,每20種海洋生物就有19種慘遭滅頂之災。滅絕事件過後,曾經熱鬧的汪洋大海一時空蕩蕩的。一群陸地上的爬行動物看準了這片溫暖的海洋,紛紛把它作為自己的安家之所。
狹翼魚龍圖冊
最先下水的是魚龍。因為一下子無法適應海洋生活,它們將身形練得如鱔魚一般,先在海岸邊試水。接下來的4000萬年裡,它們進化成流線型、如海豚般的航海家,在廣闊的海洋中佔有一席之地。2004年,不列顛哥倫比亞一塊有2.1億年歷史的岩石中,一條巨型魚龍的遺骸“現形”。它長約21米,與現存的第二大動物——長鬚鯨一般大小。它體形修長,就像是瘦身版的海豚,被人們稱為“秀尼魚龍”。
距今2億年的侏羅紀早期,魚龍再度進化,成為一群體形較小、游速更快的遨遊者。2002年,考古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歐洲的距今1.8億年前的魚龍,它的游速堪比現存的游速最快的金槍魚。為紀念它的游速,人們給它起名“狹翼魚龍”。
侏羅紀是魚龍的黃金時代。它們的數量超過任何其他海洋爬行動物,是深海的一方霸主。它的顯赫地位主要體現在它那雙駭人的大眼睛上。在脊椎動物中,眼睛的大小和身體的大小具有相關性。比如,藍鯨是現存最大的脊椎動物,它的眼睛也是最大的,直徑可達15厘米。而魚龍的眼睛是歷史上脊椎動物中最大的。4米長的大眼魚龍,眼睛的直徑達23厘米;9米長的泰曼魚龍,眼睛的直徑達26厘米。
你可不要以為這些大眼睛是為了嚇人。其實,它們還有更實在的功用——尋找獵物。魚龍大都生活在500米深的海底。它們的大眼睛比生活在夜間的哺乳動物還要敏感。透過一雙大眼睛,魚龍才能發現海底移動的生物,比如烏賊和已經滅絕的箭石。
可憐的烏賊並不是魚龍專有的獵物。在深海里,還有一種巨獸與魚龍分享烏賊,它就是蛇頸龍。第一個把蛇頸龍帶入人們視野的還是瑪麗·安寧。在發現魚龍的10年後,她再次帶給我們驚喜。蛇頸龍脖子長,腦袋小,身形修長。“尼斯湖水怪”的模樣與它有幾分相似。尼斯湖底似有時光穿梭功能。可能某一天,一條蛇頸龍誤闖尼斯湖底,一不小心來到現代,與尼斯湖居民“不期而遇”。當然,“尼斯湖水怪”只是傳說,而侏羅紀時的蛇頸龍卻是真實存在的。
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蛇頸龍的長脖子。有的蛇頸龍,身體加上尾巴的長度還不及脖子的長度。有一種蛇頸龍,它的脖子有72塊椎骨,比我們現在所知的任何動物的都多。與魚龍的眼睛一樣,長脖子是蛇頸龍獵食的好工具。深海中遊盪著一群又一群疲於奔命的魚,而蛇頸龍把自己隱匿在它們看不到的地方,然後突然發起進攻,在驚擾整個魚群之前吃個夠。有時,蛇頸龍也會換換口味,改吃海底的無脊椎動物。憑藉長脖子,它可以把帶有釘狀牙的頭伸向海底,恣意尋覓食物。
說到蛇頸龍,不得不提起它的近親——上龍。雖然是近親,但是上龍與蛇頸龍長得一點都不像。上龍脖子短、腦袋大,身體笨重。上龍在噸位上絕對勝過蛇頸龍。儘管蛇頸龍的身長可達14米,但是大部分都是脖子,不夠分量。與上龍相比,蛇頸龍只能算是小矮人。2004年,英國牛津郡曾經出土一個3米長的下巴,可以吞下整個人。經過鑒定,這個下巴屬於一條身長18米的上龍。它重約30噸。相比之下,一隻成年的暴龍實在微不足道,只有7噸重。
挪威奧斯陸大學的那群師生髮現的下巴屬於一條巨型上龍。結合發現的其他化石,他們推斷,這條巨型上龍可能身長15米。他們給這些化石起了個兇悍的名字——“捕食者X”。這裡,“X”既代表“未知”也代表“極端”。所以,“捕食者X”這個名字強調了上龍帶給科學家的神秘和兇猛。它們不僅巨大,而且令人生畏。考古學家曾在一條上龍的胃裡發現一條蛇頸龍。看來,巨獸之間並非友好相處。為了爭奪海洋的霸主地位,它們之間紛爭不斷。
不知為何,魚龍竟沒有斗過蛇頸龍和上龍,而在9000萬年前銷聲匿跡。但是,沒過多久,新的龐然大物登上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