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詩選
東瀛詩選
《東瀛詩選》是晚清學者俞樾在日本學者協助下編有,正編四十卷,補遺四卷,共選了500多位詩人的5200首詩。上世紀80年代中期,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過《日本漢詩選評》,由程干帆先生、孫望先生評、吳綿等註解。此書選約200位詩人300餘首漢詩,自8世紀至20世紀初,有律詩、絕句、古體樂府等。
在近代中國,最早開始從文化接觸的角度研究日本的是溫州平陽人宋恕。他把中國文明的現代轉型與近代日本的堀起這兩個課題結合起來考察。出於對中國史上體制與思想一體化現象的反思,從對傳統中國的批判與現代中國的再建兩個方面構築了新的思想典範。
現存最早的日本漢詩是大友皇子(648—672年)所作,其中有首《述懷》詩說:“道德承天訓,鹽梅寄真率。羞無監撫術,安能領四海。”其口吻與皇儲的身份完全契合。孝謙天皇天平勝寶三年(751年),第一部日本漢詩集《懷風藻》面世。此書收存詩117首,數量雖然不多,但作者基本上是上層統治者的精英人物,他們模仿中國六朝的詩風,形式上以五言詩為主,在日本文壇很快颳起了一股“中國風”。如刀利宣令的《秋日於長王宅宴新羅客賦得稀字》詩云:“玉燭調秋序,金風扇月帷。新知未見日,送別何依依。山際愁雲斷,人前樂緒稀。相顧鳴鹿爵,相送使人歸。”此詩頗具我國齊梁詩之餘韻,高標初唐風格。和魏晉六朝之作相比,在詩風上也幾無差別。
日本漢詩的發展高峰在平安時期(794—1192年),大約相當於我國的中、晚唐至南宋時期。此一時期,相繼出現了《凌雲集》、《文華秀麗集》和《經國集》三部漢詩集。由於天皇積極參與編創,無疑提高了漢詩的社會地位,有力地推動了它在日本的廣泛流播,同時,漢詩在形式上有了新的變化。如我國唐詩中盛行的七言和七言歌行體等,在日本漢詩作者的筆下湧現。模仿樂府詩的漢詩也應運而生。譬如《懷風藻》序中有云:"調風化俗,莫尚於文,潤德光身,孰先於學。"而之前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末期所作《帝范》,其中的《崇文編》已有:"弘風守俗,莫尚於文;敷教訓人,莫尚於學。"可見兩者之間的淵源關係。又據日本學界統計,從奈良時期到明治時期,編印的日本漢詩總集、別集共有769種,2339冊,20餘萬首詩,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要知道我們的《全唐詩》也不過五六萬首。應當說漢詩在國外的傳播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除了古代日本,古代朝鮮和古代越南在這方面的詩歌也很多。
日本學者小西甚一著有《芭蕉與唐宋詩》,談到江戶時代著名俳諧詩人松尾芭蕉沿承杜甫、李白、寒山、蘇東坡、黃庭堅等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風,這是學術界的共識。但他並非直接接受中國詩人的影響,而是通過禪林學人的解說。從天和期到貞享期芭蕉風格的形成,以禪的模式理解唐宋詩乃是重要的契機。這是17世紀日本詩壇的一般動向,芭蕉卓有成效地表現出了這一點。這一實例描述了中國文學外播的軌跡:?宋詩→五山學僧→松尾芭蕉?再如江戶時期日本一位著名學者兼詩人賴襄,有一首《夜讀清國詩人詩戲賦》,所評及清朝詩人,有陳子龍、錢謙益、吳梅村、施閏章、朱彝尊、王士宋琬、馮班、蔣士銓、袁枚。異國詩人的評價對我們的古詩研究當然具有參考價值。由此可見,無論是從縱向角度梳理中國古典文學向外傳播的歷史,還是以橫向角度清理國外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成果,都是大有可為的。
東瀛詩選 [普通古籍] : 三十四卷 /
(清)俞樾編. -- 刻本. --
, 清光緒9年[1883] 12冊
10行21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
東瀛詩選 [普通古籍]
: 四十卷,補遺四卷 / (
清)俞樾輯. -- 刻本. -- ,
清光緒9年[1883] 16冊
10行21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