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對0~6歲幼兒所實施的教育

育兒主要指的是對0~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一個孩子還是胎兒的時候,他就能感受到母親或外界環境的種種影響,如悅耳或刺耳的聲音,母親安詳或焦慮不安的情緒、動作和心跳。

孩子出生以後,逐建從一個嬌弱無能、感覺混沌、無知無識的小嬰兒,成長發展為能適應社會生活,掌握了知識技能,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結果。

簡介


育指~齡階段幼施育,幼育育早育半階段,~嬰育銜,初育銜,育展殊階段。“”指展奠基,、品質形基;“殊”指階段童展初型基型,轉始按社需求習獲展渡。

分類


育兒教育
育兒教育
育廣義狹義,廣義,凡夠影響幼 、、展,幼指導視、務、參社,,幼育。狹義幼育則指幼園專設幼育構育。幼園育屬校育系統,校育,幼園育具庭育社育優,計劃、系統。

餵養須知


寶寶乳餵養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的多少和媽媽乳房的大小是沒有直接的聯繫的,只要給寶寶多吸允,注意飲食,就能夠增加母乳量。新生兒餵養只要按需餵養即可,到寶寶2個月開始才需要逐步調整到規律的餵養時間。
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的話,除了要遵循按需餵養外,還要注意寶寶一次的奶量發展會從少到多。新生兒一次的奶量可能只有20-40毫升(視情況而定,有的寶寶奶量偏大),而滿月的時候寶寶一次就能吃60-100毫升了。一般來說每兩頓奶粉之間不需要額外添加水。
輔食添加順序
輔食添加原則
輔食添加原則:由一種道多種,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
輔食添加順序
從6月齡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如奶粉、米糊、菜泥蘋果泥等)。
從7月齡開始添加蛋黃。
7-8月齡時間可以由半固定的食物逐漸過度到可咀嚼的軟固定食物(如面粥、碎菜粥,肉泥等)
9-10月齡時可以吃點粗一點的食物(如肉末、菜末、饅頭磨牙餅乾、動物血等)
11-12月齡可以吃硬一點的食物(麵食、碎菜、動物肝臟、魚蝦、整個雞蛋、豬牛羊肉等)

春季食補


補充鈣質

春天萬物復甦,孩子身體的各種機能都開始恢復更加充分的活力!尤其孩子的成長,骨髓免疫系統中的各種激素的產生都需要神經營養物質鈣來調節。此時,如果能夠合理的補充含鈣的食物,不僅對孩子的免疫系統有很好的幫助,並且可以趕在春季這個孩子長個的好季節,讓孩子的骨骼發育提供豐富的物質來源。營養師建議:孩子每天適宜的供給量是每日不少於1000毫克。補鈣最好採用食補法,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芝麻、黃花菜、蘿蔔、胡蘿蔔、海帶、芥菜田螺、蝦皮等。這裡提到一下排骨湯或骨頭湯,很多人這些湯含鈣豐富,有助於身體對鈣的吸收。其實不然,骨頭湯中的含鈣量很少,每1公斤骨頭的含鈣量充其量不過幾毫克。同時不要讓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糕點,因為裡面含有較多的磷酸鹽,能阻礙鈣在體內代謝。
每天讓孩子攝入400單位維生素D保證鈣的吸收

補充維C

維生素c抗病又健腦,在人體內的作用是提高腦神經的靈敏程度,使腦對刺激的反應靈活,對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補充維生素c的方式也有兩種:其一是服用維生素c片,(非特殊需要,遠離藥用)其二是盡量多吃些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蘋果、西紅柿、蘿蔔、大棗等。如果這些食物不方便,可以購買一些營養食品給孩子。

膳食纖維

粗糧、雜糧能給人體補充礦物質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保證微量元素的供應,如鐵、鋅、錳、銅、鈣、磷等,而且食物的多樣化對促進食慾、引發孩子胃口和增強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幫助。常可食用的粗、雜糧有玉米、小米、糯米、綠豆、黃豆等。當然,補充辦法也可以補充一些B族維生素片哦下面列出幾種蔬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B2等營養素。具有清熱利咽、散淤消腫、利腸通便的作用,春天裡多給寶寶吃一些,可增強身體防病抗病的能力

多吃蔬菜

常見的蔬菜有薺菜、菠菜、芹菜等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物質對孩子免疫力提升有極好的幫助。

冬季食補


寒冷的季節,寶寶要儲存能量,抵禦嚴寒。同時,寶寶還比大人多了一層需求,因為他需要滿足日益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對食物的需求量會增大,對營養的要求也更高。
冬天也是滋補的佳季,很多大人會趁此機會服用保健品或補品,但寶寶不宜進補大人的保健品,更不宜進食滋補功效強烈的食品(如人蔘、甲魚等),以避免誘發“早熟”。
聰明的爸爸媽媽應選擇適合寶寶的各種冬令食補良品,幫助寶寶驅散寒冷、增加體熱:
寒冬季節寶寶穿衣多、住房暖、活動少、飲食所含熱量偏高,體內容易積熱。此時,不妨給寶寶偶爾吃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蔔、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生梨、蘋果等,以促進寶寶健康。

驅寒暖胃

入冬后,孩子因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胃腸極易發生痙攣性收縮,因此,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加上很多幼兒在夏季有貪食冷飲冰品的習慣,到了冬季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十分明顯。因此,今冬如何利用飲食調養,將幼兒的胃口“暖過來”,是家長們的當務之急。
治療幼兒胃寒、心腹冷痛最簡單的辦法是在每天煮飯的時候加入一塊生薑,不知不覺中平常的白米飯就具有暖胃的作用,輕輕鬆鬆讓幼兒吃得胃暖身也暖。

多吃魚肉

鰱魚:用於緩解胃痛,常用於脾胃虛弱的治療。尤其適用於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胖頭魚:有暖胃、補虛、化痰、平喘的作用。體質虛弱的寶寶最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暖胃的同時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
帶魚: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幼兒尤為適宜。

飲食原則

多甘多暖,遠離寒酸。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但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棗和山藥。經常吃山藥或大棗,可以提高幼兒的免疫力。
最方便的“暖胃”食品:大棗、山藥、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等。另外炒菜的時候多放些大蔥、生薑、大蒜、韭菜、洋蔥等溫性食物,也能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
除了家庭常用的健胃材料如豬肚、羊肉、鮮姜、陳皮、胡椒等,還有一些具有很好暖胃功效的好食物常被我們忽視。

規範生活


溫柔說話

用心、認真的愛孩子,每個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為困擾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納說:“沒有愛,沒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愛,什麼事都可為。”

以身作則

認真的使自己成為值得模仿的人;同時用心以愛,以真誠,以參與,以喜樂工作的態度面對周圍的大人、小孩與環境;努力將抽象的想法與概念轉化成看得見的行為呈現。
1.規律的生活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於兒童時期規律、和諧的日常生活環境。強調以規律、反覆的生活健康幼兒的身體、培育幼兒清楚的時間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建立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2.簡單、正向、積極的語言對幼兒的違反常規大人應該做的事是:以簡單的語言請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為,並且,同時指引他做對的事。
3.教他,不要罵他;說故事,不要說教幼兒尚未發展傾聽的能力。心理輔導員從來不對一個沒有意願坐下來傾聽自己及別人說話的人諮商。如果大人對聽不懂或不能聽的孩子說理、說教,會形成教導兒童耳朵關閉,使他學習不專心。行為困擾的潛在原因多半來自說教,說教甚至還會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擾。大人過多的要求注意力、講理、判斷、批評、說教,往往使孩子內心經歷不滿,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離自然成長的路徑,造成欲蓋彌彰,不良行為的結果。
4.監控自己的情緒與動作小心的不做、不說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不忘與幼兒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幼兒的偏差行為,需要的是教導,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樣生氣的。人的相處,感覺好壞是互動的結果。孩子有暴力或情緒化現象,很多時候是對某些情緒的學習與反彈。
5.除了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物品),請給孩子自由。
6.若必要考慮處罰時,處罰必須與所犯的錯相關連,處罰的目的在於修正行為,不在給你“苦頭吃吃”,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修正行為不一定要“吃苦頭”重要的是修正行為。規範的目的在於引導兒童健康的情緒、道德、精神與思想發展,引導兒童正當行為的責任感,引導兒童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如果幼兒不能負起正當行為的責任,處罰就成為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處罰,或只是宣布一個孩子作錯事,這樣,很少能真正幫助孩子。處罰絕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心,處罰必須具有使幼兒『好起來』的特質,處罰的目標應是彌補錯誤、修正行為,
7.重視此時此刻,重視孩子的感覺,處理幼兒常規切勿在事後幼兒早已忘記時再處理,一定要在發生問題行為的當時作修正或幫助。
8.家校合一的幼兒生活規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孩子和諧的行為規範的基本要素,老師對家長的尊重也直接影響著家長對學校的態度,和對孩子工作的合作配合.

按時休息


睡前按撫

大家都知道小寶寶需要多休息,不能太貪玩,那怎麼樣才能讓她多休息呢?我告訴大家幾個小技巧:
睡覺前的半個小時,媽媽除了幫寶寶洗漱之外,可以讓寶寶喝一小杯奶粉,吮吸的過程也是對寶寶情緒的安撫,喝完奶粉,用溫水清潔口腔即可。這原比寶寶半夜因飢餓而吵著喝奶要強。
睡覺前不要再做激烈的運動,別再引逗寶寶咯咯大笑,讓寶寶的神經過於興奮,更不能因為寶寶不肯睡覺而嚇唬寶寶。媽媽可以選擇播放安靜的音樂,調低音量,然後講些情節不要太起伏的睡前故事;或者輕輕哼唱搖籃曲,讓寶寶儘早進入睡眠狀態。

睡前洗澡

天氣轉暖,寶寶容易出汗,尤其是後背接近脖子處、腦袋上。小傢伙一出汗,皮膚就容易瘙癢,尤其是敏感肌膚的寶寶,晚上常常因為肌膚奇癢難忍,輾轉反側,難以安睡。所以媽媽們不妨在睡覺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既清潔了肌膚,也安撫了情緒。若天冷的日子,也別忘記經常給寶寶更換內衣,堅持天天溫水洗小屁屁,寶寶下半身的清潔很重要,尿跡便跡殘留很容易引起肌膚問題,也會影響到寶寶睡眠。

按時睡覺

作息有規律的寶寶更加健康聰明,媽媽要幫助寶寶把生物鐘建立起來。比如每天晚上8點準時上床睡覺,媽媽每天都要按時遵守這個約定,不要找各種理由隨意打破寶寶的作息制度。一段時間下來,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每天晚上到點準時入睡。

半夜噓噓

寶寶前半夜的睡眠一般都很好,後半夜卻開始哼唧哼唧,還輾轉反側。在排除生病的可能后,很大的原因是寶寶要小便了,或者包著的尿不濕該換了。由於寶寶月齡尚小,還不知道表達,媽媽要善於讀懂寶寶的身體語言。等小便過後,你會發現寶寶的睡眠又踏實了。如果你的寶寶有這樣的規律,可以在寶寶睡覺前刻意減少喝水量,睡覺前記得排空小便。

被子厚度

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們總擔心寶寶著涼,給寶寶蓋很多的被子,穿很多的衣服。結果半夜寶寶就會因為太熱把被子蹬個精光,你得時不時地起床給寶寶蓋被子。幾番折騰,媽媽無法安睡,寶寶也容易感冒。所以媽媽可以在寶寶入睡前檢查被子是否蓋得太厚,衣服是否穿得太多,由於寶寶的散熱功能與大人不同,請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寶寶,適量即可。

鍛煉寶寶


學習爬行

寶寶學習爬
寶寶學習爬
1、要在寶寶的爬行敏感期抓緊時間訓練,一般是6-9個月,在這段時期,要少抱多讓寶寶趴著玩; 2、從訓練寶寶的臂力和腿力開始,可以讓寶寶趴在斜坡上譬如靠墊,用玩具去吸引他伸手夠,也可以吹泡泡吸引寶寶去夠;讓寶寶做一些彈跳運動鍛煉腿力。有條件的也可以用一塊大海棉墊子弄成斜坡讓寶寶練習爬行;
3、在寶寶有意識爬行后,可以一人抵著寶寶的腳,一人在前面拉胳膊,教寶寶爬,其實也不需要用力,只需要抵住就行,聰明的寶寶自己會借力的。
4、當寶寶會匍匐前進后,可以用一條大毛巾包住寶寶的肚子幫他離開地面,讓他知道正確的爬姿,多練習,應該就差不多了。
5、要想法讓寶寶樂於爬行,能用玩具吸引固然好,但媽媽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寶寶最喜歡的人是媽媽,他會渴望跟著媽媽混跟在媽媽身邊,所以桐媽我為了讓桐桐喜歡練爬,每天在地板上帶著他爬,做各種搞笑的表情和動作在前面吸引他;所以媽媽一定要參與引導和訓練,雖然奶奶和爺爺白天也會訓練他,但明顯桐桐不太喜歡爬,但只要桐媽回家,桐桐就很高興,會願意跟著媽媽爬。
6、在寶寶開心和興奮的時候抓住時機訓練他爬,但記住造成不要在寶寶剛喝完奶后讓他爬,會壓迫胃的,也不要在寶寶有情緒或者犯困的時候逼寶寶爬,這樣會讓寶寶對爬行產生逆反情緒的。
7、可以給寶寶買一對透氣的護膝,因為爬行時膝蓋其實挺累的,桐媽試過,即使在地板上爬磨的膝蓋也很疼,尤其是一些胖寶寶可能更難受。如果有護膝會舒服很多,寶寶也會願意爬。
8、不要怕寶寶辛苦。有時寶寶可能更樂於在戶外練習爬行,有時桐媽也讓桐桐在外面爬著玩,不要覺得臟或者辛苦,其實地面上的那些小紙片小瓶蓋什麼的就能吸引寶寶,只要爬完后做好清潔衛生就好了,當然最好是帶上護膝,免得磨破了。
9、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耐心和恆心,做到不放棄不拋棄,堅持就是勝利,更不能把自己的急躁情緒帶給寶寶,永遠用笑臉去鼓勵寶寶,哪怕有一點點進步,也要及時表揚。

協調能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正是通過眼睛,寶貝才能真實地了解周圍的事物。手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動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手是智慧的源泉,多看,多動手,寶貝的大腦才能更聰明。
手眼協調發展進程
3-4個月:嬰兒開始學習看自己的手和辨認眼前目標。
5-7個月:可用手捕捉想要的東西。半歲前的寶貝不會坐,當躺著玩玩具或其他物品時,多數情況下,寶貝的眼睛看不見手上的物品,手的活動範圍與視野不交叉。半歲后,寶貝已經具備坐的能力,於是雙眼可以監控雙手玩弄物品,此時手的活動範圍與視野交叉,但手眼協調能力依然比較差。
9個月:寶貝能用眼睛去找尋從手中掉落的東西,喜歡用手拿著小棒去敲打物品,尤其喜歡敲打能發出聲音的各類玩具與物品。
10-12個月:寶貝已經能夠理解手中抓著的玩具與掉落在地上的玩具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喜歡故意把抓在手中的玩具扔掉,並且用眼睛看著、用手指著扔掉的玩具。
1-1歲半:寶貝開始嘗試拿筆在紙上塗畫,翻看帶畫的圖書。
1歲半-2歲:寶貝發展出更高級的手眼協調動作,比如能夠獨自把積木壘高,拿著筆在紙上畫長線條,把水從一隻杯子倒入另一隻杯子等等。
3歲以上:寶貝的小手已經非常靈活,手眼協調能力獲得大幅度的發展。

疾病預防


寶寶缺鋅

小兒缺鋅的主要表現是厭食或食慾不好,嗜食異物(包括土塊、煤渣、火柴頭等),貧血,生長發育遲緩,容易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等。如出現上述異常表現,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去診治。
在家庭飲食中,如果能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一般不會導致缺鋅。母乳餵養的嬰兒,一般不需要補鋅。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海產品中牡蠣、魚類含鋅量較高;動物性食物中瘦肉、豬肝、雞肉、牛肉等也含一定量的鋅。另外,豆類、堅果等都是補鋅的好食品。如果能經常給小兒增加含鋅量高的食品,一般不會發生缺鋅。

寶寶缺鐵

兒童缺鐵是不會很快表現出貧血癥狀,剛開始多不被家長注意,當發現時往往已經發展為中度貧血缺鐵性貧血癥狀的輕重取決於貧血的程度和貧血發生、發展的速度:初期常有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慾減退,面色、唇、甲床及手掌蒼白,並因抵抗力下降而出現口腔炎、舌炎胃炎、腹瀉等。部分寶貝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異食癖、反應遲鈍、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易反覆感染疾病等。
6個月以內的寶寶,提倡母乳餵養,且鼓勵媽媽們正常攝入各種紅色肉類,避免素食。4-6個月開始嘗試添加蛋黃、嬰兒速溶蛋黃粉,健力雞子黃速溶純蛋黃粉中富含磷脂型DHA,膽鹼,鐵元素,這種輔食中強化了鐵元素和維生素,是安全有效的早期補鐵輔食。從寶寶6個月開始,媽媽要及時按照添加含鐵豐富且容易吸收的輔食,如動物肝腎、血豆腐、瘦肉、魚、紅豆泥、木耳碎、紅棗肉、紫米等。6個月以上的兒童,定期查血常規。

暑熱症

暑熱症(夏季熱)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發病季節多集中在6-8月份,與氣候有密切關係。在秋涼以後,寶寶的癥狀大多自行消退。夏季熱表現為長期發熱,口渴多尿,出汗不暢。有的患兒會連續幾年發病癥狀較上一年稍輕,病程也較短。你可以:讓寶寶多喝一些淡鹽涼開水,綠豆湯,西瓜汁等。

腹瀉腹痛

吃母乳的寶寶要繼續哺乳,吃奶粉的寶寶每次量可以減少1三分之一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已經加輔食的寶寶的,適當減少食物數量。寶寶若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說明已經引起脫水,應及時將寶寶送到醫院治療。切勿擅自濫用抗生素。寶寶腹痛時不能擅自給寶寶服止痛藥,應服從醫生的治療。在弄清寶寶腹痛、腹瀉的原因之前,父母切忌用力揉搓寶寶的腹部,可用溫熱的手掌覆蓋疼痛的部位來緩解不適。

咽炎發炎

寶寶應該多喝水,飲食清淡,流質食品為佳,冷酸甜咸都容易刺激喉嚨 會加重咳嗽,可以拿陳皮、山楂、甘草各3 ~ 5 片,加3 ~ 4 碗水煮開,變溫加蜂蜜一勺。當成白開水給寶寶喝,也可以冬莧菜、蜂蜜、番茄、楊桃、檸檬、青果、海帶、蘿蔔、芝麻、生梨、荸薺、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熱退火,潤養肺腎陰液的作用,可適量選食。

小兒夜啼

寶寶夜晚哭鬧時,媽媽不要“哦。。。。。。哦地又晃又顫,比寶寶鬧得還歡,這會讓寶寶更難以安靜下來,哭的更凶;而應該保持室內安靜,不要逗他,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自然入睡。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指寶寶吃了某種食物會引起過敏,出現濕疹蕁麻疹(在皮膚上出現風團塊)寶寶的過敏癥狀會通過皮膚首先反應出來。因此,寶寶初次吃螃蟹、毛豆等易致敏食物時,父母要留意觀察其皮膚上是否出現紅斑或風團塊,以判斷寶寶是否對該種食物過敏。最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是異種蛋白質食物,如螃蟹,大蝦,魚類、動物內臟、雞蛋(尤其是蛋清)等。有些寶寶某些蔬菜也過敏,比如扁豆、毛豆,黃豆等豆類和菌藻類(如蘑菇、木耳、竹筍等)有些香味菜如香菜、韭菜、芹菜等也會引起過敏。

寶寶發燒

由於小孩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服用退熱葯后體溫就會驟然下降,而且很難及時反彈。特別是反覆使用退熱葯者,疾病的特徵熱型必然改變,從而影響醫生對疾病的早期診斷與合理治療。
寶寶發燒后的飲食注意事項
寶寶稍大孩子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常用的流質有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及各種鮮果汁等。夏季喝些綠豆湯(加少量糖),既清涼解暑又有利於補充水分。發燒伴有腹瀉、嘔吐,但癥狀較輕的,可以讓其少量、多次服用自製的口服糖鹽水。
寶寶發燒要及時補充水份,“脫水熱”經常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在正常情況下,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補100-150毫升。若水分補充不及時,嬰兒就很容易發生細胞脫水,促使體溫升高。據測定,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體內水分即可多蒸發10%。也就是說,脫水可造成發熱,發熱又能加重脫水,最終導致“脫水熱”。所以說在大熱天里,水對嬰兒來說與奶一樣重要。

寶寶哮喘

哮喘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很多,主要包括特異性體質和感染等等。哮喘體質兒童到了秋天,呼吸道處於十分敏感的高反應狀態,醫學上稱為“氣道高反應”。在此基礎上,患兒氣道如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如吸入寒冷空氣、刺激性氣味、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原有炎症反應加重,呼吸道阻力明顯增高,便誘發哮喘。
預防方法
經常進行室外活動,多見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戶外散步、踢球、騎小自行車等鍛煉項目,都能增強哮喘患兒的體質;增強哮喘患兒的耐寒能力,比如讓孩子從熱天開始喝冷開水,用冷水洗四肢、洗臉,冷天用溫水而不用熱水,這也是預防呼吸道感染、減少哮喘急性發作的最好方法。
臨床中還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哮喘患兒是由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如看驚險電影、電視;平時受父母溺愛,突然受到責罵時,都會引起哮喘發作。因此,除了對患兒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外,切不可忽視心理治療的作用。要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樹立起患兒戰勝疾病的信心,對預防、緩解患兒哮喘相當重要。

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包括母嬰健康、呵護兒童方面的知識和育嬰常識。從寶寶及母親雙方的角度關注育兒生活,涉及兒科疾病、幼兒保健、孕婦保健、孕期保健、育兒教育等方面。
濕疹的家庭護理方法
餵養和飲食
(1)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寶寶,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寶寶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寶寶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
(2)如果已經發現某種食物因食用出現濕疹,則應盡量避免再次進食這些食物。
(3)寶寶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濕疹。
(4)人工餵養的寶寶患濕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過敏性。
(5)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可單吃蛋黃。
(6)有牛奶過敏的寶寶,可用豆漿、羊奶等代替牛奶餵養。
衣物方面
比如貼身的衣服是棉質的,所有的衣服領子最好是棉質的,衣服穿得要略偏涼,衣著應較寬鬆、輕軟。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並讓寶寶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洗浴護膚方面
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製劑護膚,並且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以了解皮膚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環境方面
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家裡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室內要通風,不要在室內吸煙,室內不要放地毯,打掃衛生最好是濕擦,避免揚塵,或用吸塵器處理家裡灰塵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保持寶寶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睡覺前為寶寶進行節奏性肢體運動20分鐘左右,既可以增加機體抗敏能力,又有利於胃腸功能和提高寶寶睡眠質量。
注意事項
不要給寶寶亂用藥哦,主要是注意防護。

育兒技巧


寶寶哭時別抱他,愛哭的寶寶都是爸媽慣出來的。因為新生嬰兒聽不懂語言,要靠條件反射來“訓練”。在排除尿床、飢餓等因素后,如果孩子一哭就把他抱起來,很容易形成負性反饋;只有當他乖乖不鬧時抱起來,才能讓寶寶明白,什麼樣的行為大人喜歡。
晚上不用頻繁餵奶。很多媽媽晚上要給孩子喂2—3次奶,但正常人晚上並不需要多次進食,包括小嬰兒。不用擔心寶寶晚上會挨餓,讓他好好睡一覺比把孩子弄醒餵奶要重要得多。因此,只要沒有餓醒的表現,就可以讓寶寶一覺睡到自然醒。
讓寶寶學會自己睡覺。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可床是不會自己搖動的。因此,要想寶寶學會享受躺在床上的快樂時光,家長並不需要抱起嬰兒用力搖晃、來回走動等,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把他輕輕放在床上就好。
不要把寶寶捂成“粽子”。爸爸媽媽要相信寶寶自身的抵抗力,當大人們穿2件衣服時,寶寶並不需要穿3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鍛煉和增強抵抗力,因此,家長有時得“狠下心”,讓他自己適應環境變化,而不是裹得一層又一層。
寶寶洗澡少用沐浴露。小嬰兒雖然聞上去滿身奶腥等味道,但實際上“只要洗掉汗水和細菌就會健康”。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健康、自然,給寶寶洗澡要盡量少用沐浴露、洗髮水,或一個星期只用一到兩次。
別破壞寶寶的專註力。哪怕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圖畫書時,大人最好也別輕易打斷他,哪怕比預計的餵奶時間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從小保護孩子的專註力,有利於他們長大後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情。
慢慢走路,小聲說話。大人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至關重要,如果你想培養一個優雅懂禮貌的孩子,那麼請不要在家中大吼大叫,讓孩子從小感受平和、安寧的環境。
批評孩子一天不能超過兩次。很多家長批評孩子時,喜歡大加譴責,或者把小問題擴大化,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造成很大打擊。建議家長批評孩子每天只說一到兩次,不要逢事就說,有的錯誤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並不需要家長再次強化。

育兒誤區


餵養誤區

1、孩子需要吃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牛羊肉含有易吸收的鐵,因此,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但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況,這類肉比較硬,小孩也難以咀嚼。
因此,初學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吃強化穀類食品和麵包、乾果(如葡萄乾)、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家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一杯乳酪(含鐵約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乾(含鐵約2毫克)就行。
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
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孩子不吃胡蘿蔔,為了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父母不妨給他吃一些杏或哈密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來滿足孩子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橘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嘗試並接受蔬菜。這非常重要。
3、為了預防肥胖,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的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
因此,大部分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脫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但在2歲后,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就足夠了。
4、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父母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因為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為豐富的食物的食慾。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習慣誤區

1、經常親吻寶寶的嘴巴
害處:我們能理解父母喜愛寶寶的心情,但是寶貝們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都還有待完善,這樣的“親密接觸”很容易將大人身上的細菌傳染給寶寶(如口腔中的微生菌就會通過這樣的途徑被傳染到寶寶身上),導致寶寶生病。
改變方法:情感交流的方式個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給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者用親吻額頭、小手代替親吻嘴巴,更要避免讓其他來探視的人隨意親吻寶寶的嘴巴和臉頰。
2、用嘴巴吸奶嘴嘗試牛奶的溫度
害處:用奶瓶餵奶時,有的父母因為無法把握溫度,就直接吸一口來判定,實際上這樣做會讓大人口腔中的細菌依附到奶嘴上,然後再進入寶寶的身體。如有的家長有蛀牙,而寶寶也有蛀牙,就是這種不良習慣導致的。
改變方法:如果對牛奶的溫度沒有把握,可以將奶瓶倒過來,將牛奶滴幾滴在手臂的內側,如果感覺不燙也不涼,說明溫度比較合適,可以給寶寶喝。
3、細小物品到處放
害處:有的家長本身喜歡隨手亂丟東西,總忘記將物品歸回原位,如硬幣等比較小的物品隨手亂放,一個不注意不是被好奇的寶寶給吞了下去,就是丟在地上的物品絆倒了還走不穩的寶寶。
改變方法:盡量做到將物品回歸原處,硬幣、藥丸等容易讓寶寶誤吞誤食的物品,一定要放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地板、床上等寶寶經常活動的地方也要收拾乾淨。
4、家中亂拉線
害處:如今家中的電器很多,有電器就少不了電線、插座各類物品,家中風扇的電線、網線、洗衣機的電線橫七豎八到處散落,對已經會走的寶寶是很大的威脅,一不小心就會絆倒,而且一旦什麼都不懂的寶寶去觸摸電線、插座,就十分危險。
改變方法:插座裝在寶寶摸不到的高度或者採取保護措施,各種接線可以買一些線盒將電線繞起來固定住,既節省空間,讓家中看起來清爽,也不會危害到寶寶。
5、寶寶的內衣常常換新
害處:有些家長對此很不理解:“我愛寶寶才從裡到外都給他買了許多新衣服,怎麼也不對了?”寶寶的皮膚很嬌嫩,而再合格的貼身衣服,也含有一定的化學成分,且柔軟度不夠,既可能擦傷寶寶的皮膚,所含的化學成分也會危害寶寶的健康。
改變方法:貼身衣物選擇時材質很重要,而且不要常常換新的,如果有親友小孩穿過的也可以拿來用,因為裡面所含的甲醛等化學成分,經過長期的洗滌已經基本不在了,而且更柔軟舒適,雖然不是新的,可是對寶寶的成長更有利。
6、圖方便只用一次性紙尿褲
害處:紙尿褲用完就扔,方便又省事。但紙尿褲主要由纖維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劑、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彈性物質和黏膠組成,透氣性並沒有那麼好,如果紙尿褲濕了又沒有更換,會傷害到皮膚,讓寶寶的小屁屁變得紅紅的,而摩擦時也會損傷寶寶的皮膚,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皮疹,也就是俗稱的尿布疹。
改變方法:夜間可以給寶寶用紙尿褲,但白天最好還是給寶寶準備一些布尿褲,雖然麻煩點,但對寶寶好。如果用紙尿褲,也要隨時注意更換。
7、大肆給孩子進補
害處:孩子還不會吃飯的時候,給孩子補鈣、補鐵、補鋅……孩子會吃飯了又開始大魚大肉的伺候,實際上,給孩子“多”的,不一定對孩子好。如過量補鈣,孩子吸收、消化不了,反而會造成鈣沉積,導致孩子小小年紀就出現腎結石、膽道或者泌尿系統結石,而大魚大肉的結果是導致肥胖兒。可見,大量進補的副作用反而會害了孩子。
改變方法:對嬰兒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選擇,而對會吃輔食的孩子來說,營養均衡、葷素搭配才有利孩子成長。如果真的擔心孩子缺少某些元素,也一定要經過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8、將孩子扔在床上不看管
害處:有些父母將不會走的孩子放在床上就走開了,以為寬大的床很安全,但實際上,卻常常發生嬰幼兒跌傷的事件。
改變方法:如果實在要離開一會,也盡量將孩子放在有欄桿的嬰兒床或者手推車上,並且儘快回來,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太久。
9、長期給孩子坐手推車、學步車
害處:有的父母比較喜歡偷懶,因此總是讓孩子坐在學步車或者手推車裡面,但是這會讓孩子失去許多練習運動能力的機會,也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學步車不僅限制孩子的自由,而且對孩子腿型的發展也不利,同時會傷害男寶寶的生殖器。而且學步車並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很容易出事故。
改變方法:讓孩子有爬行、學走路的機會。雖然這樣可能會花費你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卻能讓寶寶的人生之路更加完整。
10、抱著孩子入睡
害處:有些家長很愛孩子,或者冬天怕凍著孩子,睡覺的時候也緊緊摟著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呼吸不暢,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嬰兒猝死。大人熟睡的時候也會因為翻身等動作壓到孩子,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傷害,而且這樣的睡法會同時干擾家長和孩子的睡眠。
改變方法:尤其是冬天,嬰兒猝死的很大原因就是不佳的睡眠方式造成的,因此家長可以在大床邊按一張嬰兒床,既方便照顧孩子,也不易出現意外。

避免傷害孩子

從寶寶降臨媽媽肚子里那天起,媽媽就對寶寶充滿無限疼愛。然而當寶寶出生后,換尿布、寶寶啼哭……一系列繁瑣的事情往往把媽媽弄得筋疲力盡,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媽媽也或多或少會對寶寶出言不遜。然而媽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責罵,在寶寶心中卻可能留下深深的傷痕,所以媽媽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避免以下6種最常見的牢騷:
否定寶寶人格
“煩!”媽媽正在做家務或手上有活的時候,寶寶還是纏著不放,媽媽會不耐煩地說:“煩死了,自己去玩。”媽媽可能沒在意,寶寶卻“哇”地一聲哭出來了。 “笨!”“你怎麼這麼笨,連這也不會。”媽媽往往以大孩子的標準來衡量寶寶,自己覺得很簡單的東西寶寶應該也要會,否則就“笨”。
“沒用!”媽媽帶著寶寶到親戚或鄰居家玩,寶寶不願叫“阿姨”,媽媽就會責怪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用,叫一聲阿姨都不會。”也有的媽媽會笑著對別人說:“你看,我的孩子真是沒用,不會叫人。”雖然是對別人說的,可是寶寶都聽在心裡。
如果寶寶有能力而沒有做好,媽媽也需耐心指導,而不是責罵。
影響小孩對媽媽的信賴
“我才不要你!”有時媽媽故意要寶寶手上的東西,可寶寶不願意給,過一會兒寶寶要媽媽抱,媽媽就會故作生氣地說:“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經常這樣,寶寶會很傷心。
“把你送給別人!”“再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別人做兒子。”這類話會讓寶寶懷疑媽媽為什麼不愛他(她)。
“不用再回來了!”寶寶被媽媽罵了幾句,一氣之下跑出家門,媽媽追到家門口,生氣地對著寶寶喊:“你給我回來,不回來是吧,那以後就不要回來了。”這類話聽多了,寶寶會產生心理陰影,以後可能真的要離家出走。
寶寶有時候是需要小小的懲罰糾正不良習慣或錯誤,但媽媽的懲罰不能讓寶寶對媽媽是否愛自己產生懷疑,只要讓寶寶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對的就可以了。
嚇唬寶寶,導致他不安
叫醫生來打針!”“寶寶再不聽話就叫醫生來打針。”“快躲到媽媽這裡來,醫生打針來了。”無論是責怪寶寶還是和寶寶玩,媽媽讓寶寶聽話的厲害辦法就是醫生打針,因為所有的寶寶都怕打針時的疼痛。媽媽經常用這種方法教育寶寶,必然使他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告訴老師!”寶寶對老師很敬重,更不敢像對媽媽一樣對老師撒嬌。媽媽喜歡利用寶寶這一害怕心理對寶寶施壓,出口就是:“不好好看書,明天告訴你的老師,看他(她)到時候怎樣懲罰你。” “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警察叔叔抓壞人,這是媽媽從小教給寶寶的概念。寶寶怕被警察叔叔帶走也就是怕自己是個壞孩子。孩子一做錯事,媽媽就說“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孩子會懷疑自己是個壞孩子,在別人面前不敢抬頭。
寶寶做錯事情,媽媽應及時幫助他糾正,並對糾錯行為表示讚賞。
不顧小孩的能力,過分要求
“快一點!”“動作快一點,媽媽還要上班呢。”其實寶寶動作慢不是他的錯,他不知道為什麼要快,也不知道怎樣快,最關鍵的是平時媽媽的教導,怎樣讓寶寶有一個時間觀念。
“再做好一點!”在寶寶眼裡,他的作品可能已經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媽媽眼裡,還是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寶寶做什麼事情媽媽都希望再做好一點,而沒有顧及寶寶的心情。
“連這個也不會!”寶寶不是天才,不是一生下來什麼都會,成人會的東西寶寶不一定要會。不要媽媽覺得很簡單的事情,見寶寶不會就說:“這麼大了,連這個都不會。”說多了,寶寶會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媽媽用時間去了解寶寶的能力,讓寶寶做之前,把事情與寶寶的能力進行對照,如果寶寶能做而不做,媽媽應進行勸導;如果超出寶寶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勉強,小心適得其反。
*與兄弟姐妹、同齡朋友進行比較
“某某都會,你怎麼就不會!”寶寶是媽媽的希望,也是媽媽的榮耀。媽媽總希望自己的寶寶比別人孩子強,所以遇到寶寶比別人差,經常對寶寶出氣:“你和別人一樣大,為什麼別人會,你怎麼就不會。好好跟別人學學,不要老想著玩。”
掌握孩子的個性與特點,並非別人會的東西,寶寶就一定要會,根據寶寶的特點培養他的能力。
*不顧寶寶需求下命令
“不準!”“不準吃飯時說話。”“不準抱著玩具睡覺”……太多的“不準”容易限制寶寶個性的發展。也許同樣的問題換個方式解決,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馬上停止!”“哭,還哭,馬上給我停止。”“叫你不要玩電腦,還要玩,馬上停止,睡覺去。”媽媽煩了,就希望寶寶立即能夠達到自己的意願,這時往往出言比較凶,有的媽媽甚至拚命用手拉開寶寶的手,導致寶寶認為媽媽野蠻。
媽媽須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良好的心態對待寶寶,轉移寶寶的視線或愛好,給寶寶一個調整時間。

最新育兒觀念


善於鼓勵寶寶

1、經常對您的孩子說:“你很聰明”,他(她)就真的很聰明。
2、只要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有出息的,孩子就真的會有,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皮格馬利恩效應。
3、任意責罵打罵孩子會使他喪失思考能力。
4、沒有笑聲的家庭養不出腦筋好的孩子。
5、給孩子一個獨處的空間,可養成他們思考的習慣。
6、當孩子解決難題時,不要單單指出他的錯誤,要承認並誇獎他做對的部分。
7、有人說,孩子成長的歷程也是父母們塑造自己的歷程,這是不無道理的,父母要習慣於和孩子一起成長。
8、多讓孩子動手,可以訓練他們的頭腦。
9、禁止孩子自言自語,等於迫使孩子放棄思考。
10、父母對孩子的“新發現”,要率直地表示驚奇。
11、讓孩子自由行走,有益頭腦的發展。
12、“扮演角色”可增進孩子的想象力,同孩子一道遊戲吧。
13、如果孩子們跳舞、品嘗、觸摸、聽聞、觀看和感覺信息,他們幾乎能學一切東西。
14、孩子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
15、發展孩子的天賦,重要的不是你的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如何聰明
讓寶寶更聰明的四點基礎:
1、要培養幼兒和父母交談的習慣,在談話過程中提高兒童語言的表達能力。
2、要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和進行探索的興趣。
3、要教幼兒認字,培養他們喜愛讀書的習慣。
4、要給學齡前幼兒準備紙和彩色筆,讓孩子畫出他感興趣的事物。

參加文體活動

一直以來,不少父母願意遵從一些已被定論的育兒觀念去撫育自己的孩子。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育兒觀念也在不斷嬗變。以下介紹的五種育兒觀就是根據最新研究結果而對父母的提示。
古典音樂可提高智商
分析:音樂可以豐富寶寶生活,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多聽古典音樂就能提高智商?其實這個結論是源於1993年美國的一項實驗,在給學生聽或不聽莫扎克奏鳴曲的對比測試中,聽組的考分要高於不聽組而得出的結論,並且由此而被廣泛傳播開來。於是,專門播放給寶寶甚至胎兒聽的古典音樂CD也紛紛出版。讓媽媽們都相信,那些高雅音樂是可以提升孩子智力的。
更新版:一項研究顯示,讓4~6歲的孩子學習一些樂器,可以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但究竟對孩子的智商有什麼幫助,至今還沒有定論。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從音樂中獲益的話,還是建議在孩子年紀足夠大後學習一門樂器。
育兒
育兒
手語益於孩子早說話
分析:手語對幫助寶寶更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是有益的。但是專家認為,當父母對寶寶使用手語的時候,同時也在用嘴直接表達。也就是說,父母與孩子之間實際上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交流的。這樣看來,手語對寶寶語言表達僅僅起到的是一些積極的輔助作用。何況至今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早些說話、走路、識字對寶寶漫長的人生有多大的意義。更新版:不應把手語當作育兒的功利性手段,而應作為與寶寶進行親子溝通的一種形式,在有時間、有精力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做更有利於父母和寶寶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交流。
育兒
育兒
學步車有助寶寶走路
分析:一項研究證實,寶寶每使用24小時學步車,會使他獨自站立的時間推遲3.3天。而且學步車還有個更大的問題,是孩子容易在移動中發生磕碰或墜樓梯的事件。資料顯示,在學步車盛行期間,美國每年有2.5萬寶寶因此而發生意外傷害。更新版:由於學步車很容易成為危及幼兒安全的隱患,還是別用它,讓寶寶從一開始就學習依靠自己的雙腳和雙腿站立和行走。
早入幼兒園不利成長
分析:雖然有些研究證實,那些較早進入幼兒園的孩子,會比那些待在家中的孩子會多出現一些行為方面的問題。但是,兩種育兒方式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差別。尤其是如今的研究表明,當孩子更多地走出家門之後,他們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更新版:其實,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孩子成長中所遭遇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很難用同一標準去量化不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事實證明,在任何一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只要他能得到足夠的關注和鼓勵,他們就會過得很開心。所以,不必太過於憂慮孩子是否過早進入幼兒園,而是哪種方式更適合你的家庭,對你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方式。
電視影響寶寶專註力
分析:曾有不少研究項目是圍繞寶寶看電視與專註力之間的關係進行的,但是結論卻大相徑庭。
美國的一項在3~4歲期間收看大量電視節目的寶寶中開展的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在7歲時發生了注意力問題;但另一項研究結論卻持相反意見,認為這兩者之間沒有關聯。不過儘管如此,電視所帶來的其它負面影響還是存在。因為寶寶還不能準確地區分電視里的生活和現實中的生活,看電視會佔用寶寶很多用來提高身體素質和社交能力的時間。
更新版:不必絕對禁止寶寶看電視,如一些動畫片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一定教益的。但是最佳方法,應花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進行一些電視以外的活動,如遊戲、講故事等。

遠離意志盲區

名詞解讀:意志盲區
育兒
育兒
寶寶有強烈的表達自己意願的衝動,可是幹什麼都沒有長性,既要參與,又不能堅持;或與家長的意志相違背,甚至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便是出現了“意志盲區”。
行為描述
在一次聯歡會上,一位媽咪與我聊了起來,她詢問一些有關育兒的知識,從她的談話中得知,她的兒子兩歲了,人小主意大,表達自己的意志但又常常添亂,或者對媽咪的任何命令都以“不要”來抗拒,玩什麼都沒有常性,她問這個年齡的孩子究竟應當怎麼管?
心理學分析
1.意志是寶貝主觀能動性的表現
意志是人的三大心理過程之一,是人獨有的心理現象,也是寶貝主觀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形式。人的性格特徵和意志力形成於3歲前,此時,寶貝的意志增強,開始有小小的逆反心理,有時會對所有的指令都說“不”,對說教並不買賬。到了2歲前後,寶貝學習的慾望已經比較強,會渴望表達自由意志,很有“參與”意識,但因精細運動能力還相當不足,語言表達又相當貧乏,所以常常只能給父母添亂。
2.意志是培養獨立性的重要環節
獨立是寶貝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從寶貝1歲開始,意志力的顯現就時有發生,在2歲左右更加頻繁和激烈。2歲左右,寶貝的行為表現往往較為混亂,既有獨立的想法,開始形成自己的意志,又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在寶貝獨立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以下種種事情:拒絕父母的要求、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從父母身邊跑開等等。其實,這並非寶貝非要跟父母對著干,而是他意志力迅速成長的具體表現。
3.意志發展與心理的社會性同步發展
意志總是表現在活動之中,不管寶貝是在餓了的時候尋求餵養,還是在飽了的時候拒絕餵食,也無論是寶貝願意並容忍玩具被其他小朋友玩,還是能將弄壞了的玩具耐心地修復好,都有意志貫穿在動機和行為抑制的過程中。在早期階段,寶貝的意志發展與他心理的社會性和情緒的發展是同步的。寶貝的性格特徵在3歲之前已基本定型,雖然在以後成長過程中有一定改變,但這種變化似乎不太明顯。因此,我們常說“三歲看老”。
4.意志表現是發展自我的必然步驟
在1歲左右,寶貝不良舉止可能是因受挫而致。一開始,寶貝的意志可能相當頑強,當他慢慢變得更加獨立時,便極力要嘗試著表現他的意志,不久,他將不再接受家長對他生活的全部控制,他將向家長的意願提出挑戰,強烈地堅持自己的意見。比如,寶貝可能不喜歡吃媽咪為他選擇的飯菜,不喜歡媽咪給他準備的衣服,父母說什麼,他都要說“不”等等。寶貝意志力發展的過程是行動的目的性由不明確到逐漸明確的過程,但如果缺乏足夠的堅持性和自制力,就會導致寶貝的承受能力比較差,甚至有可能經不起一點兒挫折。
養育策略
1.及時予以鼓勵
如果寶貝想要做點什麼,父母應幫助他去實現他的意願,千萬不要挫傷他的自尊心,更不要求全責備。過多地限制會挫傷寶貝的自尊心,讓他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及時地祝賀寶貝點滴的成功和向他的善意表示道謝,都會使他信心倍增。
2.為寶貝樹立恰當的樣板
想讓寶貝充滿自信,父母自己首先也須充滿自信。如果父母本身不自信,他的行為就會傳遞給寶貝一個錯誤的信息: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對還是錯。因此,父母一定要為寶貝樹立自信的樣板。
3.積極加以引導
2-3歲寶貝往往喜歡模仿父母去幹些自己幹不了的事情,這時,父母應加以引導,幫助他建立是非觀,並講清他之所以幹不了和不能幹的道理。還可以轉移寶貝的注意力,讓他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防止他在做這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產生挫敗感。父母要為寶貝的發展盡一臂之力,對他的反抗行為既不能一味滿足,也不能過多地限制。一味地滿足容易造成寶貝任性和執拗,過多地限制則會導致寶貝變得過分依賴和缺乏自信。
4.傾聽寶貝的心思
親人給寶貝更多的關愛是他信心的來源和支持。被包圍在關愛氛圍中的寶貝,往往比那些缺乏關愛的寶貝更具自信心。只有通過耐心地傾聽,父母才能真正發現寶貝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快速有效地解決他面臨的問題。而每次寶貝心結的迎刃而解都可能最大程度地幫助他恢復自信心,獲得被給予關愛的溫暖。
5.加強抑制鍛煉
過分順從寶貝的意志不是好做法。父母應該給寶貝定一個大致的規矩範圍,在範圍之內,他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權,但是範圍之外,他必須受到約束。這樣既可以保護寶貝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又不使他過分放縱,造成自我中心。抑制鍛煉必不可少,媽咪要有意識地培養寶貝的承受力。承受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可以從平常的遊戲開始訓練。在和寶貝做遊戲的時候,要告訴他只要遊戲就有輸贏,並且嚴格按照商定的遊戲規則遊戲。遊戲時,父母不要老是讓著、遷就寶貝,適當讓他嘗試失敗沒什麼不好。平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在寶貝面前稱讚其他小朋友,讓他明白優秀的人不止他一個,別人也有優點,他需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並從中教會寶貝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接納他人,如何學會承擔失敗,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