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物流

物流業的分支之一

農產品物流是物流業的一個分支,指的是為了物流業的一個分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物理性流動。就是以農業產出物為對象,通過農產品產後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物流環節,做到農產品保值增值,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活動。

概述簡介


美國是物流認識和實踐的發源地,1901年,約翰.F.格魯維爾在《農產品流通產業委員會報告》中第一次論述了影響農產品配送成本的各因素,揭開了認識物流的序幕。美國的物流管理協會的最新定義指出,物流是供應鏈流程的一部分,它通過有效率和有效力的計劃,執行實施和控制商品的儲存、流動、服務和相關信息,以滿足從原產地到消費地的過程中消費者的需要,主要強調物流的管理功能。
農產品物流
農產品物流
1956年,日本從美國引入物流概念,日通綜合研究所出版的《物流手冊》中指出,物流是將貨物由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的經濟活動,包括包裝、搬運、包管、庫存管理、流通加工、運輸、配送等活動領域。日本學者在定義中強調,物流中的物品不僅僅指商品,還包括廢棄物。
1962年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在《財富》雜誌上發表了《經濟的黑暗大陸》一文,強調應當高度重視流通以及流通過程中的物流,對理論界和實業界產成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歐洲物流協會認為:物流是指在一個系統內對人員和商品的運輸、安排及與此相關的支持活動進行計劃、執行和控制,以達到特定的目的,歐洲的定義更加強調物流的系統性特點。
我國引入物流的概念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2001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著名物流學家王之泰認為“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運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場所價值和一定的加工價值的活動”,這是目前國內普遍接受的定義。
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目標是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損耗,從某種程度上規避市場風險。農產品物流的方向主要是從農村到城市,原因是商品化農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在城市。

具備特點


農產品物流是以農業產出物為對象,通過農產品產後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物流環節,做到農產品保值增值,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
1.農產品物流數量特別大,品種特別多。
2.農產品物流要求高。一是由於農產品與工業品不同,它是有生命的動物性與植物性產品。所以,農產品的物流特別要求“綠色物流”,在物流過程中做到不污染、不變質。二是由於農產品價格較低,一定要做到低成本運行。三是由於農產品流通涉及到保證與提高農民的收入。因此,在物流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服務增值,即農產品加工轉化,農產品加工配送。
3.農產品物流難度大。一是包裝難,二是運輸難,三是倉儲難。雖然我國農產品物流活動出現得比較早,但無論是在農產品物流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操作上,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都很緩慢。

物流現狀


國外現狀

國外農產品物流狀況:
1.美國農產品物流發展
美國農業生產和貿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一個龐大、通暢、高效的農產品物流體系,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和設備發達。美國的交通運輸設施十分完備,公路、鐵路、水運四通八達,高速公路遍布城鄉,公路能夠直接通往鄉村的每家每戶。美國的通訊設施和網路發達,儲運設備的機械化水平高。
(2)擁有發達的農業信息流基礎。美國有85%的農民上網,農業電子商務佔總電子商務的比率,在各行業中列第5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農產品各市場主體了解市場行情、獲取價格變化信息的直接窗口。
(3)農產品物流服務的社會化程度高。美國連接農產品供需的物流主體主要是農場主參加的銷售合作社、政府的農產品信貸公司、農商聯合體、產地市場或中央市場的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加工商、儲運商和期貨投機商等。據統計,全美近1/3的農場主通過合作社出售穀物。各種行業協會為農民提供有力支持,代表農民與政府交涉,在農產品產銷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4)政府發揮積極的調控作用。農業部有10萬人分佈於全國各地,農業統計系統對各農場每一塊耕地上所種植的作物品種、面積、長勢、產量都了如指掌,所獲取的信息經過匯總處理,由政府定期發布,指導農戶生產經營。
2.日本農產品物流發展特點
日本農產品主要以小單位生產為主,雖然資源有限,但是在農產品物流方面卻非常先進:
(1)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日本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樞紐都對物流設施用地進行了合理規劃,高速公路網、新幹線鐵路運輸網、沿海港灣設施、航空樞紐港、流通聚集地等基礎設施完善。
(2)完備的農產品市場硬體設施。日本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開設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中央批發市場、地方批發市場以及其他批發市場須根據《批發市場法》和各種條例進行建設。批發市場配備有完善的保管設施、冷風冷藏設施、配送設施、加工設施等,並靈活運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已實際演化成農產品物流中心。
(3)農業合作組織發揮著積極作用。日本各大中小城市都有由農協直接參加或組織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總量的80%~90%是經由批發市場后與消費者見面的。農協利用自己的組織系統,將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集中起來,統一銷售,擔當著生產者與批發商之間的中介。
3.荷蘭農產品物流發展
荷蘭位於歐洲的中心地區,荷蘭公路上飛馳的貨運車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車輛是載運農產品和食品,向世界各地提供及時的物流服務。
(1)先進的電子虛擬農產品物流供應鏈。通過網路連接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商、生產商、種植主、批發商、零售商,形成農業供應鏈。荷蘭的花卉和園藝中心電子信息訂貨系統已經建立,電子化農業產品交易市場向全球的廣大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服務。
(2)先進的農產品物流中心,成熟的冷凍行業。荷蘭的冷凍行業非常發達,具有現代化的製冷和冷凍技術設備,且工作效率高,充分保證高質量的農產品的運輸、儲存和配送服務。

發展特點

1.農產品物流公共設施發達,流通網點布局合理
由於農產品保鮮期短,便利快捷的運輸、合理的流通網點分佈對於降低農產品損耗、提高農產品流通交易效率至關重要,如荷蘭的蔬菜、水果的損耗率僅為5%,而中國卻高達25%。因此,在促進農產品流通過程中,各國政府都十分注重發揮公共設施服務功能的作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改造,優化網點布局。如日本政府在對房屋、倉庫、場地、道路等主體基礎設施的投資占其總投資的40%;歐盟每年也從財政中撥款,對改善農產品運輸、儲存、加工和銷售的項目進行補貼,包括修建道路、碼頭、倉庫(包括冷庫)和市場等基礎設施,此項補貼占歐盟農業基金的25%,在某些基礎設施較差的地區甚至可達30~50%。除發達便利的海運、鐵路、公路運輸外,歐盟各國大規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也非常合理,如荷蘭擁有包括歐洲第三大航空港謝爾伯機場在內的6個航空港和鹿特丹港,其中鹿特丹港靠近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的種植地區,港區四周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和通往內地的水路運輸網路非常發達,而且靠近歐盟國家水果進出口中心所在地巴倫德雷赫,可以迅速便捷地將荷蘭58%以上的蔬菜與切花等鮮活植物運往巴黎倫敦、香港和東京等世界各大城市。通過充分利用其交通設施便利的優勢,荷蘭的花卉產業已佔領了全球65%的花卉市場。
2.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程度高
世界各發達國家的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較高。如日本的大規模零售店都已安裝了EOS系統(自動定貨系統),與交易對方聯機,並有VAN(附加值通訊網)將食品工業和批發業聯結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時日本的批發市場也已裝備了完善的信息設施,實現了全國乃至世界主要批發市場的聯網。在鮮活農產品的零售服務上,利用電子網路銷售也十分盛行。消費者只要發一個伊妹兒運輸公司就可及時送貨上門,保證質量。據統計,日本在2003年利用網上電子交易的人數已達2186萬人,是1998年的8倍,交易規模已達320000億日元,是1998年的50倍。而在歐洲的荷蘭花卉和園藝中心,也安裝有最先進的拍賣系統、新式電子交換式信息和訂貨系統,從而使荷蘭也可以向全球許多國家的廣大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服務。
3.農產品物流組織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度高
為提高農產品交易水平和交易效率,國外從事農產品物流都有專門的組織協助,其組織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度較高,如日本的農協、美國的行業協會、荷蘭的花卉拍賣協會(VBN)、瑞典的合作社都是一些很有影響力的組織,他們在加快農產品流通中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以日本農協為例,成立於1974年的日本農協是一個擁有強大經濟力量的遍及全國的民辦官助的農民群眾經濟團體,作為組織農產品進入流通的關鍵性組織,它把各個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極大的增強了農民作為賣方的討價還價能力,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基層農協在產地一般都建有農產品集貿所,負責本農協成員產品的集中、挑選、包裝或冷藏,然後組織上市。農協不僅為其成員解決產品銷售、運輸等問題,他們還將批發市場內的購銷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戶,引導生產。
4.農產品物流標準化程度高
推行農產品物流標準化對於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損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農產品流通工具的標準化和檢測體系的標準化,其中,流通工具標準化是現代物流的重要基礎。如日本經過多年努力,已實現從農產品凈化到包裝標準化的變革,形成了從集裝箱、小包裝箱、托盤到運輸設備、庫房、搬運機械的一系列標準化系統,為現代化農產品流通提供了條件。而在美國,通過使用條形碼技術建立的追蹤系統,不僅可以使企業知道自已食品供應鏈的物流流出狀況,而且還能對供應鏈上游流入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回溯,從而使美國農產品流通的效率相當高。
5.農產品物流有完備的法律法規及市場條例指導
為使農產品流通能夠保持協調、靈活、高效的運轉狀態,提高農產品交易的效率,各國都建立了完備的法律法規及市場條例對農產品流通進行規範。如日本於1921年頒布了《中央批發市場法》,將中央批發市場的開設、管理、交易等納入了法治軌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批發市場地位的日益提高,日本又於1971年將《中央批發市場法》改為《批發市場法》,將地方批發市場也納入法制軌道,以後每隔5年修訂一次,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也依據該法制定了系列的地方法規,如《食品流通審議會令》等。而在美國也制定了一套《商品交易法案》對商品流通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規範,隨著經濟的發展,在1974年美國又對該法案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到1992年又4次進行了修訂補充,其中把靠不公開情報進行內幕交易定為重罪。由於這些國家有法可依和執法嚴謹,有效的保護了正常貿易者的利益,維護了公平競爭高效率的自由流通秩序。

國內現狀

1.農產品物流市場體系逐步完善
全國各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培育農副產品市場如大型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貿市場,為促進農產品流通、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收入增加起到了積極作用。基本上形成了從生產、收購、流通加工、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到銷售一整套組織環節。
農產品物流市場體系體現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城鄉、地區在經濟、消費、觀念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物流企業、物流設施、物流活動高度集中在交通極為發達的地區,而在鄉村物流業的發展較緩慢。東部沿海省份由於經濟發達程度高,農產品物流市場發展迅速,流通體制完善,而西部地區由於經濟基礎差,農產品物流市場發育滯后。
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流通中心發展較快,但市場交易法規建設薄弱,交易規範化程度有待提高。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中介環節過多,流通成本趨高。雖然農產品儲藏加工業有所發展,但規模小、水平低。
2.農產品物流形成主體多元化和組織形式多樣化的局面
我國的農產品物流主體有:國有商業企業、供銷社、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等各類企業,農村生產經營大戶、專業協會、專業場(站)、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發展農產品物流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雖然我國農產品物流從業主體絕對數量大,但是眾多的參與個體和組織規模小、層次低、離散性強、聯合性差,組織化程度低,缺乏競爭力。
3.顯示出農產品交易主體多樣化和交易方式多元化的良好勢頭
除了傳統的交易方式外,還相繼出現了期貨、拍賣、訂單等新型交易方式。農產品的流通手段也有所更新,連鎖經營、配送和網上銷售等現代方式也有所發展。有些農產品已進入大型商業銷售網路。總體來說國內的物流企業很多還是粗放式經營。
農產品交易主體主要有自產自銷農民、農業企業和流通中介體(如流通協會、村級集體組織、專業協會等)。我國農產品交易環節形式多樣,有生產直接進入零售的,也有生產、交易、一級、二級批發等多環節的。
4.呈現出傳統流通渠道為主且新型流通業形態逐步形成的態勢
從縣城到集鎮、鄉村,縣城商業網——集鎮商業網——鄉村商業網的流通網路基本形成。集中分佈固定網點,並以流動網點作為補充,以中小型網點為主,以縣城為中心,集鎮網路為骨幹,聯繫鄉村分散網點並與農產品採購網路結合起來的新型流通格局已逐步形成。隨著農產品零售市場渠道的不斷拓寬和規範化,特別是超市農產品銷售等新型農產品銷售業態的出現及規模的擴大,使農產品企業化經營得到快速發展。
但是也應看到,我國農產品物流業起步晚尚存在諸多不足。一是農產品物流技術處於低端水平。我國農產品物流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為主的,未經加工的鮮銷產品佔了絕大部分,在運輸的過程中,保鮮、包裝、再次加工技術比較落後,而且運輸工具不能滿足農產品物流的需要,農產品在物流的過程中損耗嚴重。二是相對於工業物流而言,農產品物流發展緩慢。2011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58.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3%,增幅比上年回落2.7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呈前高后低態勢,一季度增長14.2%,上半年增長13.7%,前三季度增長13.4%。從構成情況看,工業品物流總額143.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1%,增幅比上年回落1.5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為90.2%,是帶動社會物流總額增長的主要因素。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1.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增幅比上年回落17.8個百分點。農產品物流總額、再生資源物流總額和單位與居民物流總額同比分別增長4.5%、20.4%和18.3%。三是第三方物流有很大發展,但自營物流仍占主導地位。經過多年發展,第三方物流在農產品物流中的比重在增大。部分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戶認識到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和作用,願意把物流業務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做。但農產品第三方物流還處於起始階段,專門從事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的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管理水平滯后,經營成本高,利潤低。四是農產品物流信息體系初步建立。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發布農產品信息得到加強,同時,各種農村經濟信息中心和農業專業性網站也相繼建成。目前我國專門的農業信息網站約有100多家,一些縣鄉和農村龍頭企業及營銷大戶建立了自己的網頁,為農戶和龍頭企業生產、銷售提供了部分前瞻性、引導性的市場信息,促進了農產品流通。

發展困境

從以上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現狀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物流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農產品流通渠道疲乏不暢。
我國的農產品流通還處在時間長、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層次上,流通渠道不暢,物流緩慢。農產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會經過這樣幾個主要環節:生產者—產地市場—運銷批發商—銷地市場—零售商—消費者。在整個物流鏈條上,由於農產品未經加工的鮮銷產品佔了絕大部分,而多環節的流通鏈條,無論是在時間和流通效率上,還是現有的保鮮手段都無法適應農產品的鮮銷形式,因此,相當一部分新鮮產品由於運價、運力、交通基礎狀況和產品保鮮技術原因而損失巨大。當農產品集中上市時,物流不暢,加工能力不足,產銷脫節嚴重,損耗情況則更為突出。據有關部門統計,廣東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鮮活商品腐爛而造成的損失達7. 5 億元。農產品流通渠道比較單一,尚未形成多渠道的營銷體系。
2. 物流設施手段相對落後。首先主要是交通運力不足,其次是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的倉儲、交通運輸條件和工具等環節較為薄弱。發達國家農產品產值與農產品加工產值之比為1 :3 或1 :4 ,而我國為1 :0. 8 ,差距很大。
3. 信息化手段不能適應需要。
農業信息網路不健全,農戶居住分散,溝通渠道不暢,許多農產品信息難以收集、傳遞,信息化體系建設明顯滯后。
4. 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
不少產品的分類、分級、分等大都是憑人工感覺,誤差過大,產品包裝從材料到包裝管理都沒有統一標準,這給農產品的儲存、運輸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難。同時,各物流職能部門又難以協調,不能形成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物流大系統,從而降低了物流效益。
5. 物流技術落後。
“新鮮”是鮮銷農產品的生命和價值所在,但由於鮮活農產品存在含水量高,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等問題,這就大大限制了運輸半徑和交易時間,因此,對運輸效率和流通保鮮條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數據表明,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採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說,有25%的農產品在物流環節中被消耗掉了。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美國蔬菜水果物流則更為典型,產品可以一直處於采後生理需要的低溫狀態並形成一條冷鏈:田間采后預冷—冷庫—冷藏車運輸—批發站冷庫—超市冷櫃—消費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環節上的損耗率僅有1%~2%。而目前我國農產品的冷鏈物流尚未形成,其仍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為主,在整個物流鏈條上,未經加工的鮮銷農產品佔了絕大部分,而這些農產品大多數因運價、運力、交通基礎狀況和產品保鮮技術造成腐爛、變質,損失巨大。因此,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薄弱狀況造成了我國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資源浪費。
6. 投資結構單一、不合理。
美國農業的生產環節投入比例為30%,產後投入比例為70%;生產環節的人員少,采后加工服務的人員多。國外水果經過采后儲藏加工,增值比例為1:3.8,而我國是1:1.8,其原因在於我國的農產品絕大多數是由產地以原始產品(採摘后的初級狀態) 的形式銷售,而農產品附加價值的真正實現是在非產地,所以,我國農產品鮮銷的方式限制了農產品的增值。此外,我國采后商品化處理為1%,保鮮儲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
7. 物流成本過高。
農產品供應鏈中產銷結合差是農產品採購和經營的“瓶頸”之一。我國農產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而且很不穩定,運銷成本的波動較大。儘管一些地方在當地開闢了農副產品運銷“綠色通道”,但地方保護主義的現象仍然在不少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農副產品的跨地區外銷障礙重重,這無形間增加了流通成本,加大了農產品大宗物流環節的經營風險,造成了大量積壓和損失,挫傷了業主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8. 農產品交易方式落後。
我國農產品的交易多採取“協商買賣”,即“對手交易”的方式。“協商買賣”交易方式存在著明顯的缺點:一是協商買賣是買賣雙方私下議價達成交易,不是競價成交,透明度較低,競爭性相對較弱,不能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原則;二是一對一的議價需要尋找多個對手,不利於節約交易時間,不利於提高流通效率;三是對農產品的規格化、標準化要求低,商品檔次不高。

借鑒改善

1. 提高農民素質,增強現代物流意識。
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提高農民素質是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應通過教育、培訓,增強農民的市場經濟觀念,切實轉變單一運輸經營的觀念,徹底轉變“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貨自運的經營模式。運用系統優化原理、最小總成本方法、供應鏈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農產品流通方式, 提高運作效率,降低成本,促進農民增收。
2.加大對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
農產品物流業是固定資產投入較大的產業,很大程度上依賴著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備和便利與否,因而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才是發展物流業的基本要求。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農產品倉儲、交通運輸條件和工具等設施的建設。要做好這方面工作,須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和農產品運載工具的開發生產,加強各種農用倉庫的建設,發展農產品的加工配送中心以及產地、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3. 打造現代農產品SCM模式。
農產品供應鏈包括從育苗到大田管理、農畜產品加工、保鮮直至流通、市場銷售、廢棄物回收等所有流程,農業科技、農業信息和標準化等因素影響著農產品供應鏈的始終。“市場信息指導+種業公司+農業科技推廣+農資連鎖經營+整合型生產物流機制+食品安全認證與標準化”模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該環節一般可分為產前物流、產中物流和產後收穫物流三個階段。“信息指導+種業公司+農業科技推廣+農資連鎖經營”是打造農產品供應鏈的前提,應鼓勵農民成立生產協作小組,嘗試實施整合型生產物流機制,將區域內的農作物耕作、田間管理及農產品的收穫、加工、存儲等作業形成的物流統籌由共同機制運作,引入HACCP和ISO14000系列標準等認證,確保食品安全,著力打造綠色農產品生產鏈。
4.政府應為改善農產品物流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政府在促進農產品流通過程及基礎設施建設中,應發揮積極作用,明確政府的投資主體地位,並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同時,在政策法規方面提供保障,推進農產品流通市場化的進程,健全行業法規,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適度競爭,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5.協助農業龍頭企業構建各種形式物流組織實體。
物流企業和組織是發展農產品物流業的關鍵環節,應採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辦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業界限,儘快培育一批農產品物流組織。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鼓勵龍頭企業進行內部各環節的整合優化,積極引進和借鑒發達地區和國外物流企業的管理、技術和經驗,充分利用運輸、商業企業在市場信息、銷售網路和運銷經營等方面的特長和優勢,組建自營物流企業。這也能充分實現農業產業化一體化的經營戰略,使各產業鏈結合的更加緊密。同時,扶持農村營銷大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支持、鼓勵農民開展農產品加工、銷售服務和自辦購銷組織,推進供銷社改革,發揮其在農產品流通中的作用,鼓勵各組織之間的聯合,運用管理和信息技術將它們連接在一起,興辦第三方物流,使其更加有效的服務於農業的生產。
6.不斷提高農產品物流技術。
整個物流鏈條上,技術的創新是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動力。因此,要始終把技術創新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在生產上要大力推進農業的標準化生產。把標準化貫穿於產前的種子、種苗、化肥、農藥、飼料等生產資料的選用,產中的栽培、飼養等技術規程,到產後的加工、包裝和產品質量的檢驗,把農業生產的全過程納入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化,為農業產出、產後各個環節的進行做好準備。還可實施“名牌戰略”,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稀產品,加強品牌推廣和擴展,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認知度,形成一批農產品的強勢品牌,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實現農產品物流的暢通。二是要提高加工、包裝技術。包裝除具有保護功能和促銷功能外,還是連接農產品市場利潤和物流成本的結合點。因此,要在農產品的精加工和包裝上狠下功夫,積極採用新型的保鮮技術,延長農產品的儲藏時間,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三是要積極運用現代營銷手段。要在抓好傳統銷售方式革新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和應用現代銷售手段。鼓勵龍頭企業或銷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別是在沿海沿邊口岸設立流通加工和銷售網點、對外窗口,發展代理商,建立直銷市場。大力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配送等形式。積極運用拍賣、代理等現代交易方式。隨著農產品貿易的國際化發展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購買、消費方式也會發生巨大變化,網上購買的比例會逐步增加,要適應信息化、網路化趨勢,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網上交易。
7.加快對農產品物流專業人員培訓。
物流教育體系應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職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因為物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員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只有理論和實踐真正得到良好的結合,物流業才能得到較快的發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訓體系,才能保證物流業專業人才較高的專業素質。同時,一些物流專業應根據農產品物流的特點,加快對農產品物流專業人員培訓,建立農產品物流教育培訓中心。
8.積極開展第三方農產品物流業。
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發展狀況,由於本身實力較弱、市場佔有率較低、籌集資金能力差,組建自營物流組織,難免會回到“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組織形式,不僅巨額固定資產投入吃不消,即使設施完備,也會因農產品季節性生產造成在產品銷售淡季大量設備閑置。再加上農產品自身特殊性決定的無論其在加工業、倉儲業還是運輸業都有著不同於工業產品的較高要求。而且,如果企業內部信息網路不完善或者管理能力不高,還會出現部門間難協調,不利於整個企業共同利益的獲得,因而應鼓勵農業加工企業、倉儲業和運輸公司等不同的獨立組織進行聯合,發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在農產品倉儲業、加工業、運輸公司、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等各部門之間,形成表面上是各個獨立的組織實體,而實際上卻是由他們聯合而成的一個以信息技術作為他們的橋樑和紐帶的虛擬大組織。在這個大組織中,各個成員都能夠得到管理和信息的共享。由於不同合作夥伴的合作目標是降低物流有關的成本並提高整個運營系統的效率,各成員之間可以集中精力開發其專門領域的潛力從而取得競爭優勢,又通過合作來降低整體的成本。發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不僅可以減少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而且可以達到各相關部門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資金的周轉速度,解決了一直困擾著農業發展的農業資金長期短缺的問題。
9.注重農產品的加工開發。
農業最大利潤領域是加工開發環節。在此應特別注意的是農產品的開發加工要多樣化:一是從空間上看除了常見的品種外,多發展“名特稀”產品;二是從時間上看,多發展反季節農產品;三是對同種產品開發出多用途,以適應不同的消費需要;四是對同種產品分成不同的等級以適應不同的消費檔次;五是要實現農產品的循環使用和綜合利用,形成梯次開發。如小麥的一次加工成粉,二次加工成食品,相應下角料成飼料等,從而達到農產品的增值。
10.推進農產品流通國際化。
隨著中國加入,國內市場將受到國際物流集團的分割和衝擊。由於國內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競爭力較弱,應利用世貿組織協議,積極促進一些有條件的農產品流通企業與外貿企業密切協作,藉助於外資從事現代物流配送,用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大市場”,進一步延伸物流鏈,增強核心能力,從而儘快推進農產品流通向國際化方向發展。
11.立法建章,加快制訂和完善相關法規
日本於1921年頒布了《中央批發市場法》,將中央批發市場的開設、管理、交易等納入了法治軌道,並於1971年又修訂了該法,將地方批發市場也納入了法治軌道,進一步確立了以批發市場流通為主的農產品物流地位。以後每隔5年修訂一次,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依照該法制定具體地方性法規和市場運行規則。我國也應儘快制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法》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標準》等相關法規,對我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市場規則市場准入制度軟硬體設施管理以及違規處罰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將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

發展模式


世界級城市的農產品流通渠道大體可分為“市場流通”和“市場外流通”兩部分。市場流通,即生產者直接或經過上市團體、貨物收集者將農產品經各類批發市場集散、交易、形成價格后,經零售商、加工業者和大的消費團體將農產品最終轉移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市場外流通,則指農產品不經過批發市場交易而是經過全國農協、商社的集配中心、果蔬超市、生協徑直轉移到零售機構、消費團體或出售給個體消費者或者說是生產者、上市團體與零售業者、消費者直接交易的流通形態。世界農產品流通交易體制和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形成,受各國社會體制、農業生產、經濟發展水平等的影響而有所不同,當前,世界農產品物流模式可歸納為以下三種。

東亞模式

日本、韓國是這種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發市場為主渠道,以拍賣為手段。以日本為例,全日本共有88個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投資的中央批發市場,年成交金額達6兆2000萬日元,1513個多元化投資的地方批發市場,年成交金額達5兆1800萬日元。經由日本批發市場流通的蔬菜佔81%,果品佔72%。在批發市場從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戶中,通過農協或其他任意組合組織的上貨量各占上貨總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則佔總上市量的17.8%和20.1%。交易方法以拍賣為主。在大坂中央批發市場通過拍賣成交的果蔬比率高達90%以上;採用該模式的國家農產品流通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① 流通渠道環節多,流通成本較高;其流通過程表現為“生產者-上市團體-批發商-中間批發商-零售店-消費者”,這樣其利潤也分配不均;②流通規範化、法制化、效率高。

西歐模式

法國、德國、荷蘭等國是這種模式的主要代表。西歐模式的批發市場與東亞模式相比,批發市場流通比例較小,而且大多數大型批發市場仍然堅持公益性原則,如法國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發市場為國家公益性批發市場。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形式也有所不同,農產品直銷比例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如在法國巴黎郊外設立的一個批發市場-漢吉斯國際批發市場,由於鼓勵發展產、加、銷一體化,並將產前、產後相關企業建立在農村,巴黎的農產品直銷比例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另由於西歐國家市場信息網路發達,地域內、國家間的農產品貿易十分活躍,進出口產品在批發市場中也佔據一定比率。其國家農產品流通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①鼓勵發展產、加、銷一體化,並將產前、產後相關企業建在農村;②建有完善的現代化大型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③農產品實行標準化生產。

北美模式

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這種模式的主要代表。北美模式的直銷體系很發達,農產品銷售均以直銷為主。如美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特點是,糧食類期貨市場發達,果蔬類產地與大型超市、連鎖經銷網路間的直銷比例約佔80%左右,經由批發市場流通銷售的僅佔20%左右。由於這些國家零售連鎖經營網路和超級市場的發展,使其零售商的規模和勢力不斷壯大,要求貨源穩定、供貨及時,產地直銷的流通形式也應運而生,在這些國家中大型超市、連鎖經銷的零售商左右著農產品的交易。如美國紐約農產品的供應就沒有集中於城郊附近,而是來自遙遠的專業化生產區域,農產品流通交易大部分是由產地直接出售給零售商。發達的高速公路網路和現代化的運輸保鮮設施,也為紐約實現產地直銷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其國家農產品流通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① 產地市場集中;② 銷地批發市場分佈在大城市;③ 流通渠道短、環節少、效率高;④ 服務機構齊全;⑤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並舉,市場交易以對手交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