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盧偉良的結果 展開
- 成都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原主任
- 軍事人物
盧偉良
軍事人物
盧偉良(1910──1988),廣東梅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至1936年,先後任共青團梅縣縣委書記、共青團東江特委常委、中共廣東省委交通員、梅州大埔交通站站長等職。1932年3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后,任紅軍總部二局參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保衛局總隊部參謀長。長征期間,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保衛局偵察員、紅軍總司令部一局參謀。紅軍到達陝北后,任延安至上海的交通員,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大隊政治指導員、分黨委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東南局交通站站長、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政訓員、增(城)從(化)番(禺)獨立大隊大隊長兼政治委員、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第五大隊及東江縱隊第五大隊政治委員、東江縱隊第一支隊支隊長、東江縱隊江南指揮部指揮員、東江縱隊東進指揮部指揮員等職。在東莞活動時,曾參與開闢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領導東江縱隊第一支隊在路西地區堅持敵後游擊戰爭。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渤海軍區參謀處長,后參加中央黨校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廣東省興梅地區行政公署專員、地委常委,華南國防公路修建總指揮部幹部部副部長兼處長,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三屆政協委員、第四屆政協常委等職。1988年逝世。
盧偉良(1910~1988年),廣東梅縣大坪鎮大坪村人,是梅縣早期的中共黨員,國民革命軍東征時即參加革命,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前是梅縣東山中學學生。之後,當過煤礦工人。又先後任共青團梅縣委員會書記、東江團特委常委、中共廣東省委交通員、大埔紅色交通站站長等職。民國21年(1932)去中央蘇區加入紅軍,任紅軍總部二局參謀、國家保衛局總隊部參謀長。長征期間,任紅三軍團保衛局偵查員、紅軍總司令部一局參謀。紅軍到達陝北后,先後任延安至上海交通員、延安抗大一大隊教導員、分黨委書記。他較長時間從事黨的秘密交通工作,多次冒著生命危險護送中央領導人和經費、物資到中央蘇區或延安。他曾護送葉劍英從香港到閩西,后又陸續護送鄧小平、任弼時、陳雲、聶榮臻、張愛萍等人到蘇區,多次奉命從延安到上海找宋慶齡、潘漢年等,把支援蘇區的經費、藥物帶回延安。1936年西安事變后,隨葉劍英到西安擔任聯絡工作。旋調新四軍,任東南交通站站長。
民國28年(1939)4月,他被抽調回廣東,參與領導東江地區的抗日鬥爭,先後任東江縱隊大隊長、大隊政訓員、主力大隊政委、支隊長、江南指揮部指揮員和東進指揮部指揮員等職。抗戰勝利后,隨東縱北撤,轉戰於黃河以北戰場。在東縱時,不論政治工作、指揮工作、黨的工作、群眾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渤海軍區參謀處長,后參加中央黨校學習。之後,隨部隊南下轉到地方工作,1949年9月任梅縣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10月任興梅地區政務委員會主任,1950年1月任廣東省興梅專區行政公署專員、中共興梅地委常委。他生活艱苦樸素,作風平易近人,善於團結群眾,有事同大家商量,不搞特殊化。在興梅地區工作期間,積極領導全區人民進行剿匪、經濟建設、民主改革等各項工作,使興梅地區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1953年調任華南國防公路修建總指揮部幹部副部長兼處長。1954年1月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任內,剛正不阿,秉公執法,敢講真話,敢于堅持真理。1957年“反右鬥爭”運動中,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間,深受迫害,被下放農場勞動。他雖身處逆境,依然堅持原則,堅持實事求是而不悔。1979年4月,“右派”問題得到改正,恢複名譽,重新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在此期間,他更加熱愛本職,抱病工作,為加強地方建設和廣東省民主與法制建設,恢復和發展檢察事業作出貢獻。1983年離休后,仍積極協助政府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動員華僑和港澳同胞投資家鄉建設。1988年5月25日在廣州逝世,終年78歲。
少懷壯志 投身革命
盧偉良,1910年8月出生於梅縣大坪鎮大坪村草塘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懂事的他從讀小學時開始,每逢假日都會到石灰山上挖石灰賣幫補家用。192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東山中學,得到印尼姑母資助的他有幸讀了半年初中預科班。期間正是東征軍第二次來梅,受到進步革命思潮影響的盧偉良加入了共青團並秘密參加了革命。1925年冬,聽說黃埔軍校潮州分校來梅招生,他前往報考未果又返回梅縣鬧革命。輟學后的盧偉良一邊在梅縣丙村挑煤炭,一邊積極向大坪黨組織靠攏,經常給黨員帶路,送信、送文件,他在192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更是積極參與組建大坪農會,開展減租減息運動。
1929年春,共青團東江特委派人到梅縣召開會議,盧偉良被選為共青團梅縣縣委書記、共青團東江特委常委。在這期間,梅縣梅南、畲江一帶武裝鬥爭非常艱苦。南昌起義向粵東南下,朱德領導下的紅軍,在大埔三河壩失利,退至梅縣梅南、長沙一帶,短槍隊也因敵眾我寡難以維持,古柏和東江特委陳啟昌(梅縣畲江人)只能藏在柴草間。後來古柏(後任紅軍36軍軍長)由盧偉良送上江西井岡山。1929年10月31日,朱德率領紅四軍攻打梅城撤離時,盧偉良被派當嚮導引紅四軍由梅縣大坪經梅西,上平遠石正進入贛南的尋烏、安遠。其時,朱德勸盧偉良回去,盧偉良說:“不,我不走,我要參加紅軍!”朱德軍長、朱雲卿參謀長等一再勸說:“地方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你是共產黨員,要服從組織呀!”盧偉良只好服從安排回梅縣。
不畏風霜 南征北戰
1929年冬,為了適應擴大蘇區工作的需要,按照黨中央決定,在蘇聯莫斯科學習和白區工作的同志,紛紛到中央蘇區去。為了保證這些同志安全經過白區,當時設在福建永定縣虎崗的閩西特委決定建立大埔青溪秘密交通站,特委書記鄧髮指定盧偉良擔任站長。
1930年秋,組織上派盧偉良護送留居在香港的葉劍英去中央蘇區。其時,廣州起義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正懸賞十萬元通緝葉劍英。在白色恐怖下,盧偉良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由香港乘船到汕頭時,他與葉劍英裝作互不相識,避開了特務的耳目;經由崎嶇難走的山路前往饒埔蘇區(即紅軍十一軍四十八團駐地)的那天,考慮大家多日來連夜趕路太疲勞,盧偉良與葉劍英商量在較安全地帶讓大家睡一覺。擔負著保衛任務的盧偉良卻不敢睡,臨天光他叫醒大家又繼續趕路了。
從1929年冬到1932年春,盧偉良馬不停蹄地往來於閩西、粵東、香港、上海之間,多次機警地安全護送中共領導幹部和數百名同志以及大批秘密文件、物資到中央蘇區。他先後輸送轉移到中央蘇區的有劉少奇、周恩來、鄧穎超、鄧小平、劉伯承、董必武、林伯渠、聶榮臻、蔡暢、張聞天、任弼時、葉劍英、楊尚昆、張愛萍、謝覺哉、胡耀邦、瞿秋白、蔡樹藩、李維漢、阮嘯仙、陸定一、李克農、蘇聯顧問李德以及隨行人員200多人。
1932年5月,盧偉良離開大埔青溪交通站,由葉劍英安排在紅軍總部二局任參謀,在朱德總司令和葉劍英參謀長領導下進行偵察工作和反間諜鬥爭,接著參加了朱德指揮的3次戰役:即南雄水口戰役、樂安戰役、1933年2月的第四次反“圍剿”戰鬥。1934年春,盧偉良被調到瑞金紅軍大學參謀班學習,畢業后擔任國家保衛局總隊部一局參謀長。1934年10月,盧偉良跟隨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遵義后,他所在部隊被編入第三軍團,在李克農負責的紅三軍團保衛局任偵察員。紅軍長征後期,他任紅軍總司令部一局參謀,積極做好保衛工作,歷盡艱辛,終於勝利到達延安。
盧偉良到延安后,擔任從延安到上海的交通員,多次奉命赴上海找到宋慶齡、潘漢年等同志,把支援邊區的經費和藥物帶回延安。1935年底盧偉良還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擔任抗大一大隊教導員、分黨委書記。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周恩來、葉劍英與張學良、楊虎城將軍會談推動了全面抗戰的開始。當時,盧偉良跟隨葉劍英、李克農等到張學良的東北軍部隊擔任聯絡工作。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盧偉良又調任新四軍東南局交通站站長,負責護送重要機密文件、抗戰物資、華僑愛國青年到新四軍。
1939年春,中共中央為了加強廣東東江地區抗日武裝的鬥爭力量,將盧偉良調回廣東,在曾生司令員領導下的東江游擊隊任大隊長、大隊政訓員、主力大隊政委、支隊長、江南指揮部指導員和東進指揮部指揮員等職。1946年6月東縱奉命北撤到山東煙台,他隨部隊前往,1947年任山東渤海軍區參謀處長,1948年到華北軍政大學學習,解放戰爭時期曾轉戰淮河以北戰場。
剛正不阿 關心桑梓
1949年,盧偉良任廣東興梅地區專署專員、地委常委;1952年任華南國防公路修建總指揮部幹部部副部長兼處長;1954年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1957年被打成極右分子;1961年摘右派帽,任白雲山農場副場長;1964年任廣東省政協委員。“文革”期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堅信國家是愛護他的,他也深深愛著國家。1979年盧偉良重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時不改剛正不阿、依法辦事的作風,被譽為“活包公”。
1983年,盧偉良離休后,積極協助當時的梅縣市、縣做好統一戰線的工作,為團結港、澳、台胞和海外僑胞,不顧年高體弱,經常受邀回梅參加活動。他還花大量時間,撰寫回憶周恩來、葉劍英、朱德、鄧發、肖向榮、鄒韜奮、羅明等人的文章以及他自己參加革命的回憶錄,這些都成為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寶貴資料,成為教育青少年一代的珍貴材料。
盧偉良非常關心家鄉建設,重視家鄉的教育,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首先在廣州邀集熱心教育人士,牽頭髮起複辦嘉應大學,傾注了大量心血。親自擔任嘉應大學董事會名譽董事時,復辦后的嘉大教育經費較困難,他毅然從微薄的離休金中,每年捐贈1個月的工資230元給嘉大教育基金會,而此時他家中尚有一位90多歲的老岳母要贍養,要請人服侍。他知道嘉應大學圖書館藏書少,便把自己的藏書捐贈出來,還發動梅州市各中學廣州地區校友會的成員捐贈圖書。他在擔任東山中學廣州地區校友會會長期間,發動國內外校友支持母校的教學和建設。他對歷來受乾旱嚴重困擾的大坪鎮用水問題非常關心,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經他的多方奔走,政府撥款架設了一口大機井,避開石灰岩層,直接把地下150多米深的溶洞水引上來給村民飲用,解決了大坪圩鎮及周邊村民生產生活用水要到10多公里開外的梅西上官塘取水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