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棲賢寺

廬山棲賢寺

廬山棲賢寺坐落在江西省星子縣廬山南麓棲賢大峽谷,左依石人峰,東臨棲賢谷,北距牯嶺南距星子縣城均為九公里左右,系廬山山南五大叢林之一。

棲賢寺概觀


一、棲賢寺地理位置
二、棲賢寺的歷史概述
三、鎮寺八寶
四、歷代高僧
五、棲賢寺名勝古迹
六、棲賢寺歷代詩文選
七、棲賢寺通聯

地理位置


棲賢寺位於東經116°00′北緯29°31,是廬山山南五大叢林之一。
廬山棲賢寺
廬山棲賢寺
廬山是中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於江西省北部,可謂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著萬里長江。由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無嚴寒。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廬山氣溫,根據歷年記載: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為1℃,氣溫適度。廬山雨量豐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達168天,所以廬山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更奇異的是廬山雲霧常年此出彼沒和變化莫測,給廬山增添了妙景。廬山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在雨量豐沛條件下,有多達90多座峰嶺的廬山,因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眾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數量眾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具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山麓鄱陽湖濱,遺留著末次冰期時由古季風環流產生的獨特的風沙丘群。廬山樹林密布,山下江湖環繞,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氣濕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氣溫差異較大。每年盛夏,鄱陽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氣溫可達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間。從揮汗如雨的山下來到涼爽宜人的山上,真是兩重世界兩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贊:“初到恍然別造一世界者。”

歷史概述


廬山棲賢寺坐落於廬山山南石峰下,北距牯嶺,南至星子縣城南康鎮均二十里。棲賢寺系南齊永明七年(489),由咨議參軍張希奏請獲准而肇建,開山祖師名號現已不可考,隋末始廢,初名寶庵寺。以其地處石人峰下,五老峰漢陽峰峙其左右。玉淵潭在寺東數百步,三峽澗中諸水合流,奔注潭中。驚波噴空,瀉下三峽。潭上有白石如羊,橫亘中流,故名玉淵。三峽澗中更有金井之奇,深不可測。唐寶曆初,給事中李渤以廬宮是棲隱之所,遂舍舊宅,以建精藍,奏置舊廢寺額,禮請馬祖道一法嗣歸宗智常禪師住持。智常禪師為紀念李渤曾在此讀書,遂改名為棲賢寺。
開山祖師: 智常禪師,唐僧,名常進。宜春(今屬江西)劉氏。馬祖道一法嗣。雙眼皆赤,號赤眼禪師,又被稱為“試眼禪師”。元和中,居廬山歸宗寺,善談禪要。白居易與刺史李渤時往訪之。寂謚智真禪師。(《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PP.755-756)
智常禪師,禪宗南嶽二世法嗣,為馬祖道一嗣法弟子,以“目有重瞳,以葯拭之,目盡赤,因號赤眼禪師,亦曰拭眼禪師。”唐元和年間(806~820)入主歸宗寺,“挺拔出倫,操履清約”,為時人所推重。智常禪師入住棲賢寺得到李渤及地方官員與信眾資助,智常禪師全力振興寺務,新建寺宇,再塑佛像。自己則春夏居棲賢,秋冬居歸宗,平日穿梭往來於二寺間。然而,到唐會昌年間(841~846)武宗下令“汰僧毀佛”即世稱“會昌法難”,棲賢寺亦未能倖免,而成了一片廢墟。而後,直至唐景福年間(892~894),寺名又改,曰“護國棲賢寺”。進入南唐,道欽禪師、智筠禪師先後主持寺務。道欽禪師為青原下九世法嗣,法眼宗傳人。智筠禪師也系青原下九世法嗣,法眼宗傳人。到了宋代,慧園、澄湜、道堅、智遷、祖覺、曉舜、法秀、辨首座等相繼主法棲賢。道釋智圓為青原下九世法嗣,法眼宗。澄湜禪師和道堅禪師都是青原下十世法嗣,同為法眼宗傳人。到智遷禪師初入主棲賢寺時,見寺宇年久失修“瓦敗木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深為不安。於是,聯絡外護,尋訪檀越,率徒惠遷奮力不懈,勤力新之。數年之後,棲賢寺殿堂樓閣“完壯遂密”,住僧“有堂以居,有食以飽”。而且,寺中法務昌隆,聲名遠播,成為與歸宗寺等齊名並駕的山南五大叢林。而後,又有祖覺禪師、曉舜禪師等再一次地維修擴建。其中曉舜禪師主持棲賢寺法席時,一日郡守來寺取物,曉舜禪師以維護常住而拒絕。郡守惱羞成怒,竟然忿責舜,且擯其為民。後來,在大覺璉的幫助,皇帝知道此事,召曉舜禪師入內對問,服其道行,當即於扇書曰“賜曉舜依舊為僧,復住棲賢”,並賜紫衣袈裟和銀缽。此後,棲賢寺香火一直是很為興盛,直到明代,然而,明洪武年間(1368~1398),棲賢寺因被捲入私造偽鈔案而被查封,后廢為民居,淪至一蹶不振之境。一直到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給諫陳赤石主持清其舊址,以坐北朝南之向復建寺宇,不久,南康府(府治在今江西星子)太守袁懋貞又主持易寺為東向再建,惜不久復漸衰落。到清順治年間(1644~1661),曹洞宗博山下二世函昰禪師自粵中來山,入主棲賢寺,力主振興,寺內香火方復為盛。其後其徒石鏗繼主法席,承師之志,廣募外緣,鼎新寺宇。數年之後,棲賢寺“勝概殊增”。在此期間,石鏗禪師等人在棲賢寺外三峽橋西麓掘得一舍利瓶,內裝舍利大如豆,小如栗。外有瓦函相護,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歲建引舍利塔”12字。喜獲五色瑩澈舍利,石鏗禪師等以為吉兆,特建銅塔奉藏,供四眾弟子景仰禮拜。函昰禪師聞訊后,也很為高興,“作銘寄千里”,以表崇敬。棲賢寺也因此而再度聲名遠播。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時任江蘇布政使的金世揚將由名家許從龍耗六七年精力所繪《五百羅漢圖》200幅贈與棲賢寺,頓時來棲賢寺禮瞻寶圖的僧俗,絡繹不絕,盛況空前。棲賢寺則更以有此鎮寺之寶而聞名遐邇。此後,棲賢寺香火一直興盛,如唐宋之狀。可是到清咸豐四年(1854)、六年(1856)拜上帝教作亂,棲賢寺再次失遭兵燹所禍,寺毀僧散,掃蕩無虞。咸豐八年(1858),廣修法師主持重建佛堂、齋堂。同治七年(1868),朗笙法師主持重建山門,修葺大雄寶殿。
進入民國時期,果一法師等在此奉守香火。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入寺搶劫之時,為逼索《五百羅漢圖》而縱火焚寺,天王殿、方丈、齋堂、客堂、庫房等均化為灰燼。1945年抗戰勝利后,果一法師等在寺側壘矮屋數間,暫為棲身之所。
新中國成立之後,仍有僧人在棲賢寺守住,香火尚存。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棲賢寺再次遭毀,佛像被砸,僧人遭驅逐離寺。“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棲賢寺唯余大雄寶殿及僧寮數楹。歷史曾有棲賢八寶:舍利子、漏砂鍋、風寶筒、五百羅漢圖等僅有五百羅漢圖保存在廬山博物館得以殘存。
1995年9月,星子縣人民政府經第三十三次縣長辦公會議研究,批准修復棲賢寺規劃,主建築群範圍地址確定為:北址原棲賢寺與張家之間的水溝為基點東延至三峽澗西岸、西延至石人峰西山腳;西址過山脊(山脈從石人峰向南延伸)以西山腳為界;東址以《墨子篇》巨型石刻西側20米處為基點,其北以三峽澗西岸為界,其南順旅遊大道西側延伸;南址以現慈航寺北址以北100米處兩小山丘之合水為界;規劃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2004年初,江西南昌翠岩禪寺監院的祥浩法師受星子縣民族宗教局及人大領導的禮請,負責籌款主持棲賢寺重建工作。在歷代祖師的威德加被下,已建成大雄寶殿一幢,並重塑佛像,敷貼金身完畢。建成僧寮一幢,閉關房一幢,接待用房一幢,文化長廊八十餘米,山門殿一幢,均為園林古建風格,計七千餘平方米。併購置莊嚴法器、生活設施等。另籌資五十萬元修築公路三公里。至今,棲賢寺重建工作初具規模。

鎮寺八寶


五百羅漢圖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奉天鐵嶺人金世揚(號鐵山),少游匡廬,時言欲買田匡麓以膳山僧,並說:“吾他日必以名跡酬山靈”。三十年後,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金世揚自河南觀察院遷升蘇洲布政使,主管一省財政。他得知浙江人許從龍(許虎頭)善於畫山水人物,於是以千金重酬請許從龍作羅漢圖。歷時六、七年,至康熙壬辰年(公元1712年)四月初七,金世揚將裝璜精妙的200百幅五百羅漢圖用船從南昌運抵星子碼頭並直送棲賢寺。據清康熙年間南昌人萬承倉《棲賢寺羅漢圖記》載:圖“幅廣五尺,長一丈四尺有奇,法像大者高三四尺,小者可尺許,或援筆立成,或旬日乃寫一像,毛髮纖悉皆具,行坐笑語,雜出於山海、木石、魚龍、鳥獸之間。變化無方,而端嚴清凈之心穆乎可想。”近代人士吳名鳳《觀棲賢寺羅漢圖記》描述:“每幅兩三人,或三四人,趺坐者、肩行者、虯髯突睛者、低眉入定者、踏螺蟹涉波濤者、乘雲霧履山澗者,身披衲衣,耳綴大環,或赤足,或草履,或頭陀戴金剛圈。山林之岑寂,海濤之汩沒,花樹木石之奇詭,魚龍鳥獸之變幻,殊形異狀,難以縷述。”其真可謂栩栩如生,變化萬千。圖幅上有圖章:“江蘇布政司使金世揚、字鐵山氏、捐貲制”。旁有連印:“丙戌令會試簾官”、“許即從龍”,下有小長印:“鐵山鑒定”、“運甓軒珍品”,左側二印:“萬承鎮同校正”、“元鎮共賞”,並有“廬山棲賢寺永遠供奉”小楷戳記。當年康有為游廬山於棲賢寺見此圖后,不斷發出驚嘆說:“廬阜鎮山之寶”。但是,羅漢圖自清咸豐年間開始與寺院同命運,經歷多次磨難。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七月太平軍第二次由神靈湖、謝師塘、株林湖登陸,至分路牌、馬頭鎮、棲賢峽谷一帶燒毀寺廟、鎮壓豪坤,200幅羅漢圖隨寺燒毀78幅。民國初,兩位洋人借口到寺里遊玩,趁湖北籍和尚為他們燒水沏茶時,盜走2幅,后又被一軍閥強盜購1幅。1939年4月和1940年星子縣漢奸偽縣長羅福初兩次去寺索取7軸贈送日本人取媚。解放后,112軸羅漢圖送廬山博物館保存。
舍利子 銅塔“寺有新得舍利、出三峽橋西麓”(吳煒《續志》)。說的是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石鑒禪師重建寺院時,在棲賢觀音橋西掘地得舍利一瓶,僧人釋函昰《金利銘》記載:“本夏四月初旬,於石橋之西麓下得舍利,大如豆、小如菽,皆五色瑩澈,玻璃瓶載,以瓦函,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歲建此舍利塔’十二字”。橋西所獲瓶貯舍利十三粒。據《廬山志》記載:舍利子“大如黃豆、有若寶石者、若瑪瑙者,紫色者、玻璃者、五色者,都不甚圓。有光氣,僧言嘗夜至,自塔中放光,觀者疑為野燒雲。其小者略與碎珍珠同,亦兼數色”。舍利子以玻璃瓶載,石缽一層,石函二重,藏於銅塔之內。銅塔於康熙三年製造,名曰大明銅塔,立大雄寶殿後。1946年舍利子仍在寺中。
白玉佛 瑪瑙爐 玉帶 據史書記載:棲賢寺有白玉佛一尊,高二尺許,來自緬甸。玉佛前置瑪瑙香爐一座,是其他寺院難以並論的特有的佛爐合璧,後下落不明。清康熙年間進士、御史中丞宋犖於康熙壬申年(公元1692年)游棲賢,留下玉帶鎮寺,寺前玉淵旁現存“宋大中丞留帶處”和“文恪公裔孫宋大令燦補帶處”摩崖石刻,此後便有“后留玉帶”和“君子留玉帶,永為名山輝”之炫詞錦句。
漏沙鍋 長明燈“文革”前,寺內仍保留兩件不起眼的寶貝。一是漏沙鍋,據老者回憶,它是棲賢寺僧人做飯用的一口大鍋,與眾不同的是,如果做飯時若向鍋內丟幾把沙子,待飯煮熟后,卻粒沙不見。二是長明燈(又稱風寶筒),此燈能使用菜油等幾種油料,點亮后無任風吹雨打而長明不熄。但在“文革”中這兩件寶貝同樣未逃劫難,漏沙鍋隨著“四舊”被砸碎,長明燈被一造反派搶走後下落不明。

歷代高僧


智常 有書稱知常,南嶽下二世,嗣南嶽馬祖。唐大曆中得法於馬祖道一禪師。智常面生重瞳,以毒藥自按摩雙眼,兩目皆赤,故世號赤眼禪師,又稱拭眼禪師。應江州刺史李渤所邀,住持棲賢寺,為棲賢寺第一位正式住持僧。智常禪師,“挺拔出倫,操履清約,遍參知識,影附南泉,同游大寂之門,乃見西江之道。元和中,駐錫廬山歸宗凈院。其徒響應,其法風行。”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期間常微服訪之。
懷祐 青原下五世,唐中期泉州人,嗣石霜慶褚。曾受業於福建九座山,初居萬載謝山,后遷棲賢並住持該寺,對寺院有復興之功。
行因 青原下七世,嗣鹿門真因。南唐雁門人,曹洞宗。曾傳禪法於襄陽鹿門山,后歸廬山。南唐中主李璟幸寺期間曾請棲賢寺開堂唱道,后住棲賢寺。行因火化前,李璟命畫匠給他寫真作畫。
道欽 青原下九世,法眼宗。后被南唐國主請居金陵章義道場。
智筠 青原下九世,法眼宗,南唐僧人。初住棲賢,后南唐國主創金陵凈德院,延請居之,此後屢辭歸故山。
慧圓 青原下九世,法眼宗下二世,師承清涼文益禪師。棲賢寺五代時期住持。
澄湜 青原下十世,師承百丈道恆,法眼宗下三世,北宋棲賢寺住持,其人性情高潔、律身精嚴,暮年三終《藏經》,認為坐閱經書為不敬,堅持立誦或走著開卷閱讀。被黃龍慧南禪師尊崇為“定從天人中來,叢林標表也”。
道堅 青原下十世,得法於報恩寺法安,其師得法師父百丈道恆為同門法兄弟,屬清涼文益門人。
曉舜 青原下十世,嗣洞山聰,北宋瑞州人。時被凈因寺住持大覺懷璉和尚所尊,常住持棲賢寺,受宋仁宗恩賜紫衣銀缽。
智遷 青原下十一世,雲門宗,得法於天衣義懷。與蘇軾、蘇轍有交,蘇轍有《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記述。
法秀 雲門宗,俗姓魯。叢林中號稱為秀鐵面。與黃庭堅交往甚密,與名畫家李公麟有往。
辯首座 棲賢寺南宋名僧,其語載入《寶訓》。
天然函昰 曹洞宗三十四世,博山三世。嗣長慶獨本。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中舉,巳卯年(公元1639年)冬落髮歸宗寺,清代著名侍僧。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住持棲賢寺。
今漸 字頓修,俗姓茅。歸安(今浙江湖州)人。故名家子。明代名僧,師事禪伯天然。《三編清代稿鈔本》收錄有其詩作。宋之盛曾經與其論儒釋之理、論心跡不得判為二和論水性潤下之義等。
今釋 天然函昰法嗣,字性因,號澹歸。俗姓金,名堡,字道隱,號衛公,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禎十三年)進士,官禮部都給事中。復精勤苦行,自居執事之寮,粗衣蔬食,依然沙門本色。逝葬丹霞山,徐幹學為撰塔銘。釋公由儒入釋,書生本性,擅長詩文,詩尤著名。有《遍行堂集》。
今覞 天然函昰法嗣,字石鑒,清新會人氏,俗姓楊。曹洞宗三十五世,博山四世。繼承天然函昰住持棲賢寺院。“惡諸方馳逐聲利,與眾衲子栽田博飯,有古德風”(《廬山志》)。
能印 寺院住持。日本侵略期間,捨身保護500羅漢圖等文物,1943年3月,因護衛寺內文物有功而受到江西省國民政府的嘉獎。(《吳宗慈·廬山續志稿》)

名勝古迹


棲賢寺在石人峰下,北距牯牛嶺,南距星子縣均二十里許,山南古剎也。今雖殿宇傾頹,前代規模具在,況建置雖有廢興,山川終古不改。五老、漢陽峙其左右,玉淵、金井之奇,尤為攜筇攬勝者所樂道焉。故廬南五大叢林,萬杉、秀峰、歸宗三寺距牯牛嶺稍遠,海會寺則因觀三疊泉所常至。此寺距牯牛嶺既近,玉淵、金井生概,中西人士游者坌集矣。
棲賢院,始南齊永明七年(489)諮議參軍張希奏置寺潯陽西二十里。唐寶曆初,刺史李渤徒置是山,以僧智常居之。智常春夏居棲賢,秋冬居歸宗。會昌中,廢寺。景福中,僧懷祐復興焉,號棲賢報國禪院。乾寧中,號護國棲賢寺。(陳舜俞《廬山記》)
寺為唐李渤曾讀書處,以渤故謂之棲賢。然寺之創,赤眼禪師始(註:赤眼即為智常,亦曰拭眼)。洪武中,寺以造偽鈔廢。飛錫泉在寺后,櫓斷泉在寺東,赤眼泉在寺西廢靈峰庵后。(《桑紀》)
黃犁州云:“周益公謂‘至上塔,拭眼禪師石像如生,酌飛錫泉,’《山志》有飛錫泉、赤眼泉,不知只一泉也。”查初白云:“至玉淵潭,觀石間舊刻。道旁有櫓斷泉。”今此數泉,詢寺僧,均不知所在。偶與寺僧再玉淵潭側,米萬鍾詩碑之旁見有一泉,僧雲斯泉經冬不涸。以其地考之,或即櫓斷泉也。陳舜俞《廬山記》:“棲賢之東有櫓斷源,因吳猛得名。蓋與紫霄峰之艑底池同一故實”雲。又《廬山小志》:“赤眼泉在寺西靈峰庵后。飛錫泉在寺內,上覆鐵鰲。鰲背鑄立觀音像,高丈許。”今均不存。
寺自明洪武后廢,為民居。萬曆戊申(1608),給諫陳赤石清其舊址,復建寺,南向。南康太守袁懋貞易寺為東向,后尋衰落。順治甲午(1654),曹洞宗博山下二世,天然函昰禪師自粵中來住此,后歸雷峰。殊增焉。棲賢釋澹歸,仁和人,即崇禎庚辰(1640)進士。金堡,為天然函昰禪師法嗣。(吳煒《續志》)
清康熙六年(1667),僧石鑒重募建寺,掘地得舍利一瓶,造塔藏之。咸豐四(1854)、六兩年,迭遭兵燹。八年,僧廣修重建佛堂、齋舍。同治七年(1868),僧朗笙又重建山門,修葺佛堂。(同治《星志》)
棲賢寺安頓,秀韻門前,雷鳴車過,乃三峽砰來水也。對此清英,塵氣洗盡,遊人何所生而不肖,而定謂棲者為賢?(王思任《遊記》)
寺舊有駐節堂、愛堂、應真閣、劉西澗祠,今全廢。
駐節堂在寺側,南唐元宗遷豫章時常幸棲賢,因建焉,今廢。(《桑紀》)
祖無擇愛堂在寺側。祖無擇守南康,能愛其民,民亦愛之。無擇數游棲賢,既去,民為建堂,曰愛堂。今廢。應真閣在寺內,亦廢。(同前)
查初白云:“棲賢橋側之關壯繆祠即舊應真閣,元虞集有《應真閣》詩。”今慈航寺側有關關壯繆祠,亦曰觀音庵。內有同治三年(1864)修觀音庵殘碑。又《鼎建觀音閣記》碑,文泐過半,有“故應真舊制”及“合祀觀音、關聖”等語。劉西澗祠在寺側,朱晦翁建,今廢,(《桑紀》)
註:劉西澗事迹詳后“冰玉澗”下。
其西北邃谷中有赤眼禪師塔。
赤眼禪師卒,葬石人峰下,以石為像,凜然如生。建隆二年(961),謚“至覺禪師妙相之塔”。由塔知棲賢禪院十里,其間喬木繁陰,上蔽烈日,行者過之,必愛而休。(陳舜俞《廬山記》)
寺有羅漢圖、舍利子、白玉佛等古物。
羅漢圖 寺有“五百羅漢圖“二百軸,金世揚藩江蘇時布送。世揚字鐵山,清康熙間人。少游匡廬,樂之曰:“他日必以名跡酬山靈。”后布政江蘇,延名手許虎頭畫“羅漢圖”二百幅歸之棲賢。今此圖尚存百十九幅。某年兵燹災,寺僧藏山洞內,又因年久,故多霉破。近鄂人某君捐貲重裱,每幅布景設想,均奇詭不常,而紙幅闊大,佳品也。萬承蒼、吳名鳳有記。
舍利子 吳煒(《續志》)載:“寺有新得舍利,出三峽橋西麓。”金舍利子猶存若干粒。康熙六年(1667)釋函昰有《舍利銘》,奇序略云:今賏馳書云:“本夏四月初旬,於石橋之西麓下得舍利,大如豆,小如菽,皆五色瑩澈。玻璃瓶載,以瓦函,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歲建此舍利塔’十二字。”近人陳散原有詩。
與長老啟銅塔鑰,出所藏舍利觀之,凡二種:琉璃瓶所貯十三粒,大如黃豆,有若寶石者,若瑪瑙珠者,紫色者,玻璃色者,玉色者,都不甚圓。有光氣,僧言嘗夜至,自塔中放光,觀者疑為野燒雲。其小者略與碎珍珠同,亦兼數色,計二千二百五十七粒,則所謂堅固子也。宋牧仲中遴一巨者入舍利,然終不相類。於是命檢出,仍舊分藏以存真傳信,不亦可乎?舍利蓋得三峽橋柱石函二重,一石缽貯之。(《舒天香日記》)
又有白玉佛一尊,高二尺許、康熙時銅塔一座、瑪瑙石香爐一座、無字可考。
棲賢寺東舊有凈成精舍,查記謂即白竺寺,今仍名白竺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知府狄尚(泂+糸)移建廬岳祠於此。
精舍後有雙鏡樓、慈雲庵。康熙《毛志》載精舍為僧函昰建,樓庵為僧乾雲建,今不存。
明泰昌中,太守袁懋貞跨橋於澗上,曰薾雲橋。憨山有詩詠其事。置有龍王亭,有石鑱“風雨根”三字,關中黃虞再書。(摘采吳煒《續志》)
註:明王思任《遊記》載為躡雲橋,躡為薾之誤,棲賢寺西里許由洗馬池,元李泂《遊記》作洗馬澗。春夏水漲,奔流如瀉,其地為近村通路,舍此莫由。常有被溺事。昔有橋,屢修屢圮水流太急故也。今擬復修,尚無成議。薾雲橋故址或即在此。
周益公云:“寺有寒泉、五老、玉淵三亭。”今久廢,黃犁洲云:“觀音亭昔名寒泉。
丹霞舍利塔
丹霞舍利塔坐落在丹霞山海螺峰頂,又稱螺頂浮屠,舊稱丹霞山塔。該石塔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清同治《仁化縣誌》載:“丹霞山塔在丹霞山上,丁未佛誕日,舍利見於廬山之棲賢,天然和尚遣僧迎至,建塔於海螺岩頂……”。有《丹霞舍利塔》詩云:“棲賢發瑰異,感激當其運。移光照嶺南,慈曜無遠近。”
丹霞舍利塔為平面方形,實心亭式塔。全塔用紅砂岩砌築。石塔四面正中刻有:釋迦彌陀、觀音、藥師四尊高大浮雕立像。須彌塔座束腰處分別浮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此石塔是清初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相關詩文


棲賢寺歷代詩文選粹
唐·李白
【棲賢寺】
知風一何高,拭眼避天位。同觀洗耳人,千古應無悔。
唐·白居易
【廬山桂】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翦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荄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唐·李渤
【智常禪師贊】
出廓送錢嫌不要,手提棕笠向廬山。昔日曾聞青霄鶴,更有青霄鶴不如。
【秋宿棲賢寺懷友人】
一宿三秋寺,閑忙與曉分。細泉山半落,孤客夜深聞。
鶴去巢盛月,龍潛穴擁雲。苦吟方見景,多恨不同君。
唐·行因
【偈】
前朝詔往棲賢寺,雪夜逃居岩石間。想見煮茶延客處,緣生死不相關。
宋·釋惟鳳
【與行肇師宿廬山棲賢寺】
冰瀑寒寢室,圍爐靜話長。詩心全大雅,祖意會諸方。
磬斷危杉月,燈殘古塔霜。無眠向遙夕,又約去衡陽
【贈山僧】
方瞳如水衲披肩,邂逅相逢為洒然。五百僧中得一士,始知林下有遺賢。
宋·祖無擇
【游棲賢】
偷得沉迷簿領身,暫來林下訪幽人。雲泉滿眼慵歸去,便擬拋官學隱淪。
宋·陳舜俞
【三峽橋】
銀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織女望牽牛。洪波欲渡渡不得,以鵲為橋誠拙謀。
胡不見廬山三峽水,此源亦接明河底。擎崖裂嶂何其雄,崩雷泄雲勢披靡。
飛鳥難過虎豹愁,四時白雲吹不收。燭龍此地無行跡,六月遊子披貂裘。
誰將巨斧鑿大石,突兀長橋跨蒼壁。行車走馬安如山,下視龍門任淙激。
寄言牛女勿相疑,地下神工猶更奇。喚取河邊作橋棟,一年不必一佳期。
【棲賢寺】
辟蛇行者應開寺,拭眼高僧尚有墳。龍帶雨歸三峽水,鳥銜花出五峰雲。
樓台屹屹天宮近,鐘磬疏疏俗界聞。遊客不嫌車騎遠,岩扃無計長苔紋。
宋·釋可遵
【贈東坡】
君能識我湯泉句,我卻愛君三峽詩。道得可咽不可漱,幾多詩將豎降旗。
宋·劉攽
【三峽橋】
三峽橋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龍。一聞馬足皆驚起,倏忽雲遮五老峰。
【游廬山宿棲賢寺】
古屋蕭蕭卧不周,披裘起坐興綢繆。千山月午乾坤晝,一壑泉鳴風雨秋。
跡入塵中漸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須惆悵,忍更無詩向此留。
宋·郭祥正
【宿棲賢寺】
遙憐李太白,吟望瀑布水。不知三峽流,翠灑虛煙里。
雄聲雷雨驟,遠響松風靡。誰留千丈哄,長在雲根倚。
遂令車馬來,朗瞻樓殿啟。明明銀色界,浩浩蟾波洗。
居中梵天慶,聞思悟玄理。長老乃摩詰,取供在彈指。
普薰毛孔香,真實超凡鄙。病夫寄一榻,清泠濯心耳。
飄然睡魔去,策杖中夜起。不能跨鯨魚,揮筆信非美。
宋·孫直言
【棲賢開先寺】
三峽飛梁如卧龍,蒼藤碧蔓掛長松。煮茗窗前清眾會,讀書岩下古人蹤。
宋·蘇軾
【棲賢三峽橋】
吾聞泰山石,積日穿線溜。況此百雷霆,萬世與石斗
深行九地底,險出三峽右。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
跳波翻潛魚,震響落飛狖。清寒入山谷,草木盡堅瘦。
空濛煙雨間,澒洞金石奏。彎彎飛橋出,瀲瀲半月彀。
玉淵神龍近,雨雹亂晴晝。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宋·蘇轍
【三峽石橋】
三峽波濤飽溯沿,過橋雷電記當年。江聲彷彿瞿塘口,石角參差灧澦前。
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宋·王洋
【再題棲賢橋】
萬仞蒼岩走玉虯,急催詩句已難酬。禪心不肯隨波浪,猶道橋流水不流。
【贈棲賢僧二首】
錦心繡口絕鉛華,白氈銅瓶古梵家。宴坐無人問消息,有時敲板喚玄沙。
【宿棲賢】
瀑水聲中夜不眠,星河影動半秋天。誰雲灧澦瞿塘遠,只在揚瀾左蠡邊。
獅子吼成方外法。石人蔘得定中禪。住山五老知今古,借問曾棲幾個賢。
【病倦不能過谷簾三峽寄題】
白龍青峽紫煙爐,山北山南只半塗。說與同來綠玉杖,他年終補臥遊圖。
【宿廬山棲賢寺示如清長老】
清風迎衣襟,白雲捧腳底。飄然徑上廬山頭,誰道棲賢三十里。
鄉禪引到獅子峰,旃檀噴出香霧濃。此一辨香為五老,一笑問我顏猶紅。
右看南嶽左東海,方丈祝融抹輕黛。群仙遙勸九霞觴,金盤玉箸鯨魚膾。
急呼清風與白雲,送我更往會列真。鄉禪恐我忽飛去,挽著衣襟復留住。
下視落星石一拳,長江一線湖一涓。醉掬玉淵亭下泉,磨作墨汁灑醉篇。
【題棲賢寺三峽橋】
棲賢與楞伽,初本共一山。古潭宅神龍,睡醒厭久跧。
是夕起雷雨,震得天地翻。此山拆為兩,一溪斷中間。
下窺黑無地,上攀青到天。從此兩禪寺,路絕不往還。
祖師見之笑,彈指降神奸。問天借橫蜺,搭渡溪兩邊。
倒傾千崖雪,飛下一玉淵。余怒尚雷吼,聲拔諸峰根。
我來不能去,輕生倚危欄。忽然心為動,毛骨森以寒。
上人指斷岸,猶帶初拆痕。
宋·周必大
【贈棲賢藏主可升】
我比同年百不能,只餘霜鬢愧師兄。殷勤覓句無言說,共撥寒灰聽水聲。
宋·朱熹
【入南康界閱圖經感陶公李渤劉凝之事戲作】
長官定笑歸來晚,中允應嫌去卻回。惟有山人莫相笑,也曾還俗做官來。
【卧龍之游得秋字賦詩紀事呈同游諸名勝聊發一笑】
躡石度急澗,窮源得靈湫。谽谺兩對立,噴薄中怒投。
何年避入世,結屋棲岩陬。嘉名信有托,故跡誰能求。
我來一經行,凄其仰前修。鄰翁識此意,伐木南山幽。
為我立精舍,開軒俯清流。多岐諒匪安,一壑真良謀。
解組雲未遂,驅車且來游。嘉賓頗蟬聯,野蔌更獻酬。
飲罷不知晚,欲去還淹留。躋攀已別峰,窺臨忽滄洲。
下集西澗底,沉吟樹相穋。玉洲茗飲余,三峽空尊愁。
懷賢既伊鬱,感事增綢繆。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次張彥輔棲賢之作】
融冶何年事,停杯莫問天。只今從痼疾,疇昔似因緣。
傾耳真三峽,投文沕九淵。蘭亭那得此,猶足致群賢。
【棲賢院三峽橋】
兩岸蒼壁對,直下成斗絕。一水從中來,涌淆知幾折。
石樑據其會,迎望遠明滅。倏至走長蛟,捷來翻素雪。
聲雄萬霹靂,勢倒千嵽嵲。足掉不自持,魂驚詎堪說。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尚想化鶴來,乘流弄明月。
宋·張孝祥
【玉淵】
靈源直上與天通,借路來從五老峰。試問欄干敲拄杖,為君喚起玉淵龍。
宋·錢聞詩
【玉淵亭】
路入棲賢步轉東,望中天末有雲從。不緣白石淵名玉,只為淵深有玉龍。
【三峽橋】
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紱此邦非偶爾。行行白鹿書院來,小輿竹逕松陰里。
輕雷急鼓山前聞,飛梁截截水下噴。有如蛟龍捲滄海,怒氣直欲山前吞。
勸客倚欄同把盞,低頭千夫眩雙眼。自非建始決金堤,端是晉陽徹三板。
手摩題石苔蘚斑,駐看未飽不忍還。誰能挽之出廬山,一洗塵俗清人間。
宋·陳文蔚
【廬山雜詠】
我來未試烹茶水,且讀石上涪翁詩。上卧百尺晴螮蝀,下貯一匣青玻璃。
澗深知是蛟龍宅,風怒似挾熊虎威。自古賢棲知幾許,今有精藍藏翠微。
宋·洪咨夔
【三峽橋】
太行擘破黃河出,贔屓翻身滄海立。老龍抱寶正酣睡,地底黑風吹霹靂。挹之以北斗之柄,瀹之以明月之壁。啜之以太白東坡兩謫仙,尚不負乎此山之泉石。
宋·魏了翁
【三峽橋】
英雲皓雨瀉明蠲,題作人間第六泉。似把谷簾從黜降,卻將此水為超遷。
宋·王阮
【游三峽】
玉淵真水府,三峽跨長虹。萬斛鎔銀瀉,千撾戰鼓雄。
倚天危石立,透地密泉通。四海思霖雨,龍奚久在中。
宋·陳宓
【游南康棲賢寺】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
我來正值小至后,暖日昭回迎朔風。卻想冬深一奇觀,萬鶴飛舞漫蒼穹。
金相定變作玉質,華山千丈難為容。坐令胸次玉淵靜,筆下三峽波持椿。
人生此樂豈易得,向夕城鼓還冬冬。
宋·鄭會
【寄棲賢渙上人】
棲賢橋下水流沙,開了菖蒲幾度花。想得老師無別事,亂雲晴日補袈裟。
宋·毛珝
【廬山棲賢寺】
名重於諸剎,前賢舊隱蹤。無人知有路,隔樹忽聞鍾。
瀑壯山疑裂,雲深樹若封。或傳遺稿在,三叩昔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