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奉聖樂
南詔奉聖樂
《南詔奉聖樂》是唐貞元年間南詔國王異牟尋進獻給唐王朝的一出樂舞劇。樂舞劇中包含了許多象徵符號。這些象徵符號是現實生活中南詔“供奉唐朝”、“誓為漢臣”、“永不離貳”的心愿表達。然後命南詔使團直赴長安,向唐德宗晉獻樂舞。上元十七年(公元800年),龐大的使團到達長安,所獻《南詔奉聖樂》因氣勢磅礴,民族特色濃郁,一時間轟動朝野。
早在秦漢時期大理的音樂文化就十分發達。到了唐代“南詔國”時期,南詔王室始終以中原唐王朝為榜樣,積極向唐王朝學習統治經驗及文學藝術,故有“人知禮樂,本唐風化”的記載。在音樂方面,以西南少數民族音樂為主體,吸收了中原內地、西北地區及東南亞國家的音樂成分,構成了南詔獨特的音樂舞蹈。
唐貞元年間,南詔國國王異牟尋派遣使者到成都向時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的韋皋表示要向唐王朝進獻“夷中歌曲”。韋皋在南詔所進獻的“夷中歌曲”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並將這出歌舞命名為《南詔奉聖樂》。貞元十六年(800年)正月《南詔奉聖樂》“因韋皋以進”到達長安進行表演,“德宗閱於麟德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南詔奉聖樂》。
演出結束后,《南詔奉聖樂》的曲目被留在宮中,唐德宗讓宮裡的“太常工人”傳習演奏,並經常在宮廷內進行表演,“殿庭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從此,《南詔奉聖樂》成為唐朝的14部國樂之一。
《南詔奉聖樂》是南詔民樂舞的最高成就,仿唐朝《奉壽樂》創作而成,后成為唐樂之一。其樂隊演奏人員達196人,分為“龜茲部”“大鼓部”“胡部”與“軍樂部”四個樂部,樂器多達30餘種。
《南詔奉聖樂》是以字舞為主體,分別舞“南”“詔”“奉”“聖”“樂”五字。所謂字舞,是指舞者通過快速的服飾轉換、隊形變化而組成字,每變一次,就成一字,每舞一字,伴唱一曲。舞“南”字,唱《聖主無為化》;舞“詔”字,歌《海宇修文化》;舞“奉”字,唱《雨露覃無外》;舞“樂”字,歌《辟士丁零塞》。字舞之後,有集體舞《辟四門》。集體舞結束,舞者向四周鞠躬獻禮,然後獨舞《億萬壽》,獨舞之後,歌唱雲南民歌《天南滇越俗》四章。
《南詔奉聖樂》的音樂、歌舞編排布局完全是韋皋沿用燕樂常用的方式和技法精心安排的。不同的是音樂素材大量使用了“夷中歌曲”,其中包括南詔國各民族(彝、白、傣等)的民歌、宮庭音樂及經驃國傳來的佛教歌曲。樂器則加用了南詔樂器和驃國樂器。加上民族的服飾和舞蹈,使之具有典型的南國異域風情。這些在《新唐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皋以五宮異用,獨唱殊音,複述《五均譜》,分金石之節奏:
一曰黃鐘宮之宮,軍士歌《奉聖樂》者用之。舞人服南詔衣,秉翟俯伏拜抃,合“南詔奉聖樂”五字,倡(唱)詞五,舞人乃易南方朝天之服,絳色,七節襦袖,節有青褾排衿,以象鳥翼。樂用龜茲、胡部,金鉦、鼓、鐃、貝、大鼓。
二曰太蔟商之宮,女子歌《奉聖樂》者用之。合以管弦。若奏庭下,則獨舞一曲。樂用龜茲、鼓、笛各四部,與胡部等合作。琵琶、笙、箜篌,皆八;大小觱篥、箏、弦、五弦琵琶、長笛、短笛、方響各四。居龜茲部前。次貝一人,大鼓十二分左右,余皆坐奏。
三曰姑珗角之宮,應古律林鐘為徵宮,女子歌《奉聖樂》者用之。……小女子字舞,則碧色襦袖,象角音主木;首飾巽卦,應姑洗之氣;……。樂用龜茲、胡部,其鉦、、鐃、鐸,皆覆以彩蓋,飾以花趺,上陳錦綺,垂流蘇。按《瑞圖》曰:“王者有道,則儀鳳在鼓。”故羽葆鼓棲以鳳凰,鉦棲孔雀,鐃、鐸集以翔鷺,鉦、頂足又飾南方鳥獸,明澤及飛走翔伏。鉦、、鐃、鐸皆二人執擊之。貝及大鼓工伎之數,與軍士《奉聖樂》同,而加鼓笛四部。
四曰林鐘徵之宮,斂拍單聲,奏《奉聖樂》,丈夫一人獨舞,樂用龜茲,鼓、笛每色四人。方響二,置龜茲部前。二隅有金鉦,中植金鐸二、貝二、鈴鈸二、大鼓十二分左右。
五曰南呂羽之宮,應古律黃鐘為君之宮。樂用古黃鐘方響一,大琵琶、五弦琵琶,大箜篌倍、黃鐘觱篥、小觱篥、竽、笙、塤、箎、搊箏、軋箏、黃鐘簫,笛倍。笛、節鼓、拍板等工皆一人,坐奏之。絲竹緩作,一人獨唱 ,歌工復通唱軍士《奉聖樂》詞。
舞蹈方面,素材及舞蹈語彙均來自南方各民族,並採用南方各民族喜用的“模擬鳥獸舞”,加上艷麗的民族服裝,色彩斑斕,民族風格極濃。在形式上則採用了唐代十分流行的“擺字舞”,二者融合在一起,產生了奇特的藝術效果。
隋、唐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使用的樂器有:笙、簫、笛、箎、篳篥、貝、葉、笳、塤、角、琴、三弦琴、擊琴、瑟、築、箏、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編鐘、編磬、方響、鈸、銅鼓、節鼓、腰鼓、齊鼓、檐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楷鼓、雞婁鼓、王鼓、連鼓、鞉鼓、桴鼓等。
《南詔奉聖樂》使用的樂隊和樂器,據《新唐書》中記載:“凡樂三十,工百九十人,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龜茲部,有羯鼓、楷鼓、腰鼓、雞婁鼓、短笛,大小觱篥,拍板,皆八;長短簫、橫笛、方響、大銅鈸、貝,皆四。凡工八十八人,分四列,屬舞筵四隅,以合節鼓。大鼓部,以四為列,凡二十四,居龜茲部前。胡部,有箏、大小箜篌、五弦琵琶、笙、橫笛、短笛、拍板、皆八;大小觱篥,皆四。工七十二人,分四列,屬舞筵之隅,以導歌詠。軍樂部、金鐃、金鐸、皆二;鼓、金鉦,皆四。鉦、鼓,金飾蓋,垂流蘇。工十二人,服南詔服,立《闢四門》舞筵四隅,節拜合樂。又十六人,畫半臂,執鼓,四人為列。
參加演出的樂隊十分壯觀,樂器有30多種,演奏人員有196人之多,共有30首樂曲,分為4個樂部。
①龜茲部,有羯鼓、揩鼓、腰鼓、雞婁鼓、短笛、長短簫、大銅鈸等數種樂器,共88人操作,分為四列,置於舞場四邊;
②大鼓部,有大鼓24面,共24人操作,分為四列,居龜茲部之前;
③胡部,有箏、大小箜篌、五弦、琵琶、笙等樂器,有72人操作,列為四排,為唱歌時之伴奏;
④軍樂部,有金鐃、金鐸、鋼鼓、金鉦等樂器,共12人操作。
南北朝以來,隨著北方民族的主中厚和同西域諸國交往的頻繁,促成了中外樂舞的大交融。列唐代以古代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樂舞為基礎,吸收了外域樂舞,發展為包括《燕樂》、《西涼樂》、《龜茲樂》等在內的“十部樂”。天寶四年閣羅鳳長男鳳伽異入朝宿衛,唐玄宗曾賜胡部及龜茲音聲各兩部。50年後,這兩個樂部構成了《南詔奉聖樂》的主幹力量。南詔樂舞除受唐代樂舞的影響外,因地接驃國、天竺諸國,因而還受到東南亞古典音樂的影響,《驃國樂》在南詔樂舞中比重很大,且含有《天竺樂》和《龜茲樂》的成分。
南詔樂舞和“夷中歌曲”的音樂,經韋皋按照唐代通行的宮、商、角、徵、羽五音變調整理為黃鐘、太簇、姑洗、林鐘、南呂五調。《南詔奉聖樂》使用正律,以黃鐘為宮,由宮音轉到徵音,象徵西南歸附;由角音轉到羽音終止,象徵西南各族決心歸唐。
整台樂舞,此起彼伏,歌舞相伴,以異牟尋歸唐這一重大政治事件為主題,以宏大的樂章和富於變化的舞蹈來表現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將南詔復歸唐王朝之後,對唐王朝明君聖主的崇敬之情,對唐朝文化的嚮往之意,表現得淋漓盡致。
南詔獻樂舞的事迹,被詳細記錄下來,新、舊《唐書》據檔冊記載,也作了精彩的描述。據統計,描述《南詔奉聖樂》的文字達14000多字,詳細記載了樂律、舞容、樂器、曲譜,這是南詔大理國時期,正史文獻對其社會生活記錄最為詳盡、生動的罕見事例,說明《南詔奉聖樂》在當時確實是一件引得大唐朝野注目、文人墨客垂青的盛事。由於有系統的文獻記錄,我們今天才得以重現《南詔奉聖樂》。
《南詔奉聖樂》
《南詔奉聖樂》之中,有龜茲樂、驃國樂,而驃國樂多具“崑崙音”。所謂“崑崙音”,就是佛教音樂。說明當時南詔社會,與驃國聯繫密切,佛教音樂由天竺傳至驃國,再流行於南詔。南詔招徠,驃國入貢,獻樂於唐,成為一時盛事。這一事實從另一個層面證明南詔中期佛教已然興盛,由此推理,佛教傳入南詔應是初唐甚至是更早時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