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來鎮
紹興市嵊州市下轄鄉鎮
谷來鎮位於嵊州市西北部,離市區21千米,東鄰崇仁鎮,南連王院、竹溪鄉,西接諸暨市,北靠柯橋區,是典型的山區小鎮,因“舜耕於此,天降嘉穀”而得名。全鎮面積105.0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4237人(2017年)。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
著名人物有馬雲等。
唐貞觀元年(627年),縣設鄉、里,轄40鄉,時谷來等地屬富順鄉;嘉泰《會稽志》載:“縣轄27鄉,133里,時屬正順鄉,里四為長敬、新安、溫泉、慈烏”。元改鄉里為都圖;明成化十年(1474年),設56都,124圖,富順鄉改設為三十、三十一、三十二都,各領圖為三、二、二;清沿明制,宣統三年(1911年),屬順安鄉。
民國元年(1912年),推行區、村制;屬順安第一鄉,稱谷來市。民國10年(1921年),為順安區,轄144村;民國18年(1929年),推行村裡制;民國19年(1930年),縣下設鄉、鎮、閭、鄰;民國21年(1932年)6月,順安、崇仁、安富三區合併為嵊縣第四區,區治崇仁;民國23年(1932年),實行鄉、鎮、保、甲制,時屬順安第一鄉,稱谷來市;民國36年(1947年)5月,谷來、王院、竹溪三鄉划並為順一、順二兩鄉,屬順一鄉。
1949年5月22日,嵊縣解放,12月廢保甲,時屬崇仁區順一鄉;1950年6月,設谷來、九里斜、呂嶴、舉坑四鄉,11月,增設北山區公所,同徐家培、苦竹溪、王院三鄉劃歸北山區,區公所治谷來;1956年,撤區並鄉,撤北山區,舉坑、九里斜兩鄉入並谷來,呂嶴鄉建置不變,1958年為紅山人民公社谷來管理區和呂嶴管理區;1959年8月,為谷來、呂嶴、顯潭三個人民公社;1983年6月,恢復鄉建制,為谷來、呂嶴、顯潭三鄉,1985年8月,經浙江省政府民政廳批准,谷來鄉為建制鎮;1992年,撤北山區,呂嶴、顯潭兩鄉36村入並谷來鎮。
位於東經120°31′32″~120°41′13″,北緯29°28′26″~29°45′04″,地處嵊州市西北部會稽山南麓,東鄰崇仁鎮,南連王院、竹溪鄉,西接諸暨市,北靠紹興市,離市區43千米。鎮政府駐地谷來鎮振興路119號,電話區號0575,郵政編碼312472。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1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55千米,總面積105.0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50.95人。
谷來鎮屬丘陵地區,群山環抱,北高東南低,部分山地坡度較大,地面高峻,一般為海拔375.3米,最高點是五百崗主峰大王尖,海拔808.7米,最低點在馬溪村出境處小舜江江底,海拔為60.5米。
屬中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春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晴雨雪相間。多年平均氣溫15°C左右,極端低溫-8°C(1991年10月29日),極端高溫平均年溫差20°C度,生長期平均200天左右,無霜期年平均215天,最長272天,最短211天。年平均日照數1988小時,年總輻射108.0千卡/平方米,0C°以上持期330天,(一般為3月1日~12月29日),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694)毫米(2002年)極端年度最低降水量136.3毫米(1963年)。
屬曹娥江水系,山澗溪流呈葉脈狀分佈,東江、西江、雙溪江由南而北匯入小舜江,流至馬溪村前出境,小舜江在竟內總長26.4千米。小舜江為紹興市區主要飲水源。礦藏及其它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有少量鈾礦、瑩石礦和石礦。
礦產資源有少量鈾礦、瑩石礦和石礦。水力資源豐富,總蘊藏量6000千瓦,有小型水庫19座,山塘111處,總蓄水量為284.6萬立方米,鎮內有小水電站13座,裝機容量3110千瓦,年發電量814萬千瓦,被水利部評為全國小水電先進單位。
谷來鎮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8573戶,2.6萬人,(其中非農1076戶),集鎮常住戶口3185人,城鎮化率12.24%,另有流動人口2305人。總人口中,男性1.36萬人,佔52.46%;女性1.24萬人,佔比47.54%;14歲以下2614人,佔10.10%,15—64歲1.95萬人,佔75%,65歲以3249人,佔12.5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57萬人,佔總人口98.84%,其餘為少數民族345人,佔總人口1.3%,以外來婚進女為主。2011年末,人口出生173人,出生率6.6‰,死亡216人,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1.7‰。
24237人(2017年)。
2011年末,有耕地面積1.17萬畝,佔總面積的7.5%,人均0.44畝,以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 0.3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9%。2011年生產糧食3510噸,人均135千克,山林面積1.05萬畝,森覆蓋率率達80%。香榧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香榧145噸,收入2715萬元,茶園面積1.68萬畝,年產茶葉1337噸,竹林面積3.38萬畝,年產毛竹13萬根,其它農產品(筍乾、板栗)170噸,蠶繭1.73噸。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2566頭,年末存欄466頭,家禽年飼養2.72萬羽,年末存欄4100羽。牛飼養93頭,年末存欄82頭。農民人均收入8377元。
工業以制茶、絲織、香榧和毛竹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4.26億元,工業增加值0.52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71.5%,全鎮企業1411家,職工3238人,野山保農業有限公司、山森食品有限公司、才興食品有限公司以為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山森”香榧被為中國馳名商標。
2011年末,有商業網點217個,職工759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6%。有農貿市場1個,攤位91個,(含營業房)佔地4048平方米,成交額1000萬左右。全年產品出口總額2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主要產品有名茶、香榧、毛竹等,加工后銷往杭州、寧波、廣州、深圳、上海等城市。
谷來鎮中學前身為創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的北山書院,距今有125年歷史。后改為北山高等學堂。1999年10月被命名為嵊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998年被評為省一級成校,1999年被教育部、財政部評為全國成人教育先進單位。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處,各類文化專業戶6戶,圖書室32個,總藏書9.64萬冊。每年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節”。
2011年末,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85人,幼兒教師11人,小學3所,在校小學生780人,專任教師59名,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級中學1所,在校初中學生615人,專任教師59名,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內預算內教育經費1186萬元,比上年增長257.0%。
2011年末,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2個,村級衛生院5個,有床位20張,每萬人擁有床位7.69張,固定資產總值448.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3人,其中執業醫師20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6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57萬人,參保率95%以上。
2011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266戶,人數560人,月人均150元,,醫療救助20人次,比上年增長30%,敬老院2個,收養五保戶老人72人。全年支出37萬元,人均每人5185元,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8萬人,參保率54%。參加農村醫療保險2.57萬人,參保率達95%以上。有社區服務設施15個,其中便民服務中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