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其

祝其

①即“夾谷”。②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江蘇贛榆西北。南朝宋廢。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新樂縣置,八年併入懷仁縣。

緣由


要搞清楚“祝其”二字的含義,還要從“齊魯夾谷會盟”說起。《齊魯夾谷之會》選自《春秋左傳》: “十年春,及齊平。夏,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意思是說:“魯定公十年春天,魯國齊國講和。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會見,祝其實際上就是夾谷。孔子擔任儐相。”
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齊景公四十八年)夏,齊魯夾谷之會,本是春秋時期四百五十次朝聘會盟的一次,但因孔子參加了此次會盟,在會前文事武備,會盟時歷階而登,用周禮當武器,挫敗了齊國要挾魯的目的計劃而名垂青史。這次會盟的“夾谷”究竟在何處?歷來有幾種說法:
一為淄川說:《金史·地理志》云:“淄川縣有夾谷山。”《水經注》“萌水出般陽縣西南甲山”,般陽縣即淄川,明《一統志》水出西南甲山,朱《箋》曰:孫雲,甲山當作萌山趙雲:按,《方輿紀要》雲,明水亦曰萌水,出淄川縣西南夾谷山。又雲,夾谷山一名祝其山,又謂之甲山,其陽即齊、魯會盟處,萌水出焉。《濟南府志》雲,甲山在淄川縣西南四十里,萌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蓋甲山,萌水所出,而萌山其所經也,此說認定甲山即夾山,即夾谷。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時年四十四歲的蒲松齡先生登臨此山,憑弔懷古,觸景生情,感慨萬分,后著《夾谷行》詩,描述較為詳盡。現在從台北麓攀登,崖間存有清康熙年間摩崖石刻“古夾谷”三字,依稀可尋。
二為贛榆說:清光緒版《贛榆縣誌》卷四《山川》記:“山最著聲者夾谷,治以西凡四十餘里,去西南祝其故城十五里”。《春秋》“定公十年夏,公會齊侯於夾谷”。《左氏傳》“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杜預注‘夾谷即祝其也’,服虔、劉昭、酈道元、杜佑、樂史之倫皆其說”。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裴天佑的詩“翠微西近祝其城,齊魯當年此會盟”。唐代進士胡曾的詩興大發:夾山鶯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鮮。來時不見侏儒死,空笑齊人失措年(《夾谷》)。明朝光祿寺卿,贛榆人裴天佑登夾谷山懷古一詩,至今還廣為流傳(裴天佑《重修贛榆縣誌》卷四):翠微西近祝其城,齊魯當年此會盟。幽洞雲深人已去,古壇松老月還明。卻近余焰遺空谷,罷享流風動廢營。我欲東臨尋勝跡,並尊東麓聽啼鶯。清·康熙五十四年贛榆縣知縣單疇書,官至尚書,在《夾谷啼鶯》一詩中吟道:光山漠漠水流清,齊魯曾傳書載勝。雲暗峰頭迷雁宇,風從洞底度鶯聲。當年玉帛留殘碣,此日樵漁失舊楹。聖化廳前頗倚徙,登臨不盡古今情。
祝其國名源於祝其山,莒滅祝其,楚滅莒。秦置祝其縣,屬東海郡。“祝其”二字,東海尹灣西漢師饒墓出土之竹簡為“況其”,一般認為祝其為誤傳,實際上“況”古時應讀“Zhu”,“三打祝家莊”古版圖書也為三打“況”家莊。由於民間口耳相傳,為避免誤讀,後世才把“況”改“祝”。祝其國都和祝其縣城就是今天的班庄鎮古城村。祝其山海拔225米,發源於祝其山的祝其河東流入海,即為現在的老朱稽河。祝其河為何變成“朱稽”河?恐為從事水利、地名或續志方面的人誤寫。“朱堵”村是因庄前堵祝其河蓄水而得村名,應為祝堵村。當地相傳有孔子廟,廟有遺碑,攜“孔子相魯會齊侯處”八字。
夾谷山的東南峰上是久負盛名的魁星閣遺址。有魁星點卯的故事。魁星是指北斗七星首座之星,魁星既為斗首,就有了第一的稱呼,因此人在行酒令划拳喊的“五魁首”,說的就是最高的、第一的意思。自己位居榜首,魁星也就有了主管天下考場的說法。秀才中的第一,舉人中的第一,進士中的第一亦即狀元,就都由這魁星負責選投。“魁星點卯”是指魁星卯時起床(卯時指早上5點至7點鐘)選撥人才。魁星在卯時選拔人才,說明他用心很公正,因為他選的是那些一起床便用功讀書的少年學子。魁星用什麼點?傳說中是用硃筆,即紅色的硃砂筆,紅筆點“紅人”,這也符合錦上添花的說法。至於在夾谷山魁星閣內點卯,魁星點中多少狀元已無法考證,但它卻足以證明夾谷山真乃靈山聖水之地,人傑地靈之所,不然那魁星怎麼非到夾谷山來選拔人才呢?
三為萊蕪說:《山東通志》卷二十三《山川》記:“夾谷峽,在縣西三十里,接新泰界,左為龍門崖,右為鳳凰山”。顧炎武《肇域記》:“春秋定公會齊侯於夾谷,萊人以兵劫魯侯即此”。民國版《續修萊蕪縣誌》卷七《古迹》亦記:“舊志謂即縣西南三十里,連新泰縣之夾谷峪,《春秋》定公十年‘公會齊侯於夾谷’即此……”據萊蕪人柳明瑞先生所著的《嬴秦溯源——》也論證齊魯夾谷會盟在萊蕪,並分別對以下三處地點作了探討。一是萊蕪城西南牛泉、二是萊蕪城正南高庄街辦、三是萊蕪城東南艾山街辦。
還有蒙陰蒙山說:秦始皇的大將蒙、蒙武蒙恬的祖根是蒙陰。蒙,即蒙族,以鳥為圖騰。《禹貢》曰:“蒙羽其藝”。早在夏商時期,蒙部族曾是東夷集團部落首領,古稱“東蒙主”。《風俗通義》有:“東蒙主以蒙山為氏。”《左傳·哀公十七年》“(魯)公會齊侯盟於蒙。”杜預曰:“故蒙陰城是也。”(摘自逸之的《嬴族考略》)
還有新泰谷里說:在萬馬逐鹿、群雄競起的春秋戰國,新泰成為齊、魯兩國必爭之地。除了兵戈相交,外交活動亦頻頻發生。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以相禮的身份隨同魯君出席盟會,迫使齊人歸魯龜陰等田。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夾谷會盟”。大約隋時期,夾谷改名為谷里。古代“以縣統鄉,以鄉統里”,隋代二十五家為里,唐代五家為里。明光寺碑文記載,谷里之名確定於唐代之前。新泰龜山位於谷里南部。龜山酷似龜形,有頭有尾有腹,有爪有唇有舌,首東尾西,伸著長長的舌頭,翹首而望,默默深思,彷彿想念故里欲歸東海東漢蔡邕《琴操》記載:“《龜山操》者,孔子所作也。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魯君閉門不聽朝。當此之時,季氏專政,上僭天子,下畔(叛)大夫,聖賢斥逐,讒邪滿朝。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魯有龜山蔽之,辟(譬)季氏於龜山,托勢位於斧柯。季氏專政,猶龜山蔽魯也。傷政道之凌遲,閔(憫)百姓不能其所,欲誅季氏而力不能,於是援琴而歌云:‘予慾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東南流經龜陰之田……昔夫子傷政道之凌遲,望山而懷操,故《琴操》有《龜山操》焉。”自孔子《龜山操》后,《龜山操》成了著名琴操名。李白-《寄東魯二稚子》:吾地桑已綠,吾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已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裂素寫還意,因之汶陽川韓愈《龜山操》:龜之氣兮不能雲雨,龜之櫱兮不中樑柱,龜之大兮祗以奄魯,知將 兮哀莫予伍,周兮有鬼兮嗟予歸輔。
還有棗莊說:2011年8月16日,由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孔子)文化學院、中共棗莊市市中區委、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齊魯夾谷會盟研討會”在棗莊迎賓館舉行,與會專家數十人專程爬上位於齊村鎮境內的夾谷山,探古訪幽,尋碑問碣,對夾谷山優美的風景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著名孔學專家、曲阜師範大學駱承烈教授,通過對夾谷山進行實地考察,並根據《嶧縣誌》的記載,再次認定夾谷山就是“齊魯會盟”之地。上海師範大學夏乃儒教授、曲阜師範大學駱承烈教授兩位孔學專家及郭明泉、周海生等各位學者對市中區夾谷山作為“齊魯會盟”之地,進行了深入的研討論證。專家們的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謹詳實,令與會者信服。
“棗莊市中區西北近郊齊村鎮境內的夾谷山(現被誤為‘雲谷山’),就是春秋時代孔子主持的齊魯夾谷之會所在地。”這是中央黨史研究室特邀專家、棗莊市委黨史研究室原編審郭明泉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的初步結論。
夾谷山簡稱谷山,又名天台山、天目山,因山頂有近似圓形的崮頂,俗稱磨盤山,山勢險峻,綠水環繞,風景獨秀。其東北不遠還有一小山名夾兒山,同樣風景秀麗,與夾谷山構成母子相偕之美。且附近還有銀井泉、溫水泉等,山水交融,故夾谷山區域自古以來就被世人所關注。清光緒版《嶧縣誌·山川》對此山有詳細記載:“又西三十八里曰夾谷山,亦名天台山,又曰天目山,俗呼為谷山。
關於“淄川說”:齊為春秋時大國,其國境曾“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 無棣”(《左傳·僖公四年》)。淄川在齊都附近,古時兩國會盟多在邊境,不會深入一國內地,以魯公之尊,孔子之謀,不可能贊同到敵國腹地去會盟,不被人贊同。
《左傳》記此次會盟前,齊之黎彌(黎鉏)建議齊侯,欲“使萊人以兵劫魯侯”。《穀梁傳》及《史記》更記萊夷奏“四方之樂”與“宮中之樂”。《友傳》之《疏》謂“齊侯滅萊,東萊黃縣是也。滅萊所獲此人是其遺種也” ,會盟時齊侯從東萊(山東東部)調來當年滅萊之後的萊人對魯君不禮,故只應在離萊人不遠的地方,不可能在齊國之南的贛榆。
會盟后訂盟約時,齊國提出日後齊國出兵時,魯國要出三百乘相隨的條件。孔子當機立斷地提出齊國應歸還當年侵吞魯國的鄆、汶陽、龜陰之田為交換條件。齊景公為了取信於諸侯,聽從臣下的勸告,歸田謝過。對此三地,《春秋》三傳均記系當年齊占魯地。服虔註:“三田,汶陽田也,龜、山名,陰之田,得其田不得山也”,杜預注“泰山博縣北有龜山。”《史記》之《正義》註:“鄆,今鄆州鄆城縣,在兗州龔丘縣東北五十四里。故謝城在龔丘縣東七十里,齊侯侵魯龜陰之田以謝魯,魯築城於此,以旌孔子之功,因名謝城。”《泰安州志》卷一《遺跡》載:“謝過城,在岳東南址,漢明堂側。齊魯會夾谷,后歸謝之地,故名。岳東南地曰谷里,古夾谷也。龜陰田,即齊人歸魯以謝過者。今名龜陰埠。汶陽田,在岳南汶河之上。魯成公二年春秋書取汶陽,八年書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於齊”。《泰安縣誌》亦記:“龜山,俗名龜陰埠,在縣東南二十里,山北即龜陰之田。春秋(魯)定公十年齊人歸龜陰之田是也。”又記:“謝過城,春秋夾谷之會齊侯歸田以謝過,城之名以此,城南有汶陽田。本《通志》”。可知齊魯爭地在兩國交界處。會盟處正應在其附近。
夾谷即祝其地,對祝其的解釋,直接與夾谷有關。按古時以祝其為地名者四:一淄川,一贛榆,一萊蕪,另一在江蘇丹陽。古時地名相同者屢見不鮮,《風俗通》記宋戴公之子祝其曾為大司寇,其子孫日後便以此為姓。其子孫不一定一人,祝其便不一定一地。曲阜西漢孺子嬰居攝二年(公元7年)《祝其卿墳壇碑》,據載發現於孔林內孔伋墓前。此碑能進入孔林,應與孔子系宋國人有關,或者系由附近移來。此祝其在何處?應是離曲阜較近之萊蕪,而非另三處。
至於萊蕪為什麼有“祝其”地名,有兩說可資證明:
一、《淮南子》記汶水出弗其山,西流入濟。此祝其乃弗其之音轉,正在萊蕪。故夾谷山依此便可成立。而贛榆的祝其之名呢?最早為漢時所置,與春秋末有幾百年距離,很難說是齊魯會盟之處。
二、《山東通志》記:“考《禮記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鄭注‘祝或為鑄’。《潛夫論·五德志篇》‘封堯後於鑄’。然則祝即鑄也。左氏襄二十三年《傳》‘初臧宣叔娶於鑄’。杜注‘濟北蛇邱縣誌光緒甲申肥城東南境出鑄子鼎簠等器,距萊蕪夾谷約百里。以大興劉氏所藏鑄公簠證之,是鑄本公爵得有,今萊蕪地矣。”此書亦論述到“漢之祝其非周之祝其。”因周之“祝”本為“鑄”,“祝”作“祝其”乃古音讀時延長所致,與古“邾”字讀作“邾妻”之例相同。
萊蕪說始見於《萊蕪縣誌》,今人多從其說。顧炎武《肇域記》載:“春秋齊魯夾谷會盟處,在今萊蕪縣南三十里夾谷峪。”後人立論皆賴於此。然而,夾谷三見於顧氏著述,其說法是不統一的。(選自《齊魯學刊》)。
由上辨析,我們認為齊魯夾谷之會的地點應在泰山附近的萊蕪縣西南三十里的夾谷峪。
春秋末期齊魯兩國國君在夾谷山的一次重要會盟,魯國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上的勝利。這是孔子一生中政治、外交能量得到充分釋放的重大事件。今天讀來仍能感覺到2500多年前的歷史氣息。
不管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也不管“祝其”到底是人名還是地名、縣名、國名,我們楊氏一族能用“祝其”二字作為名號,已顯示出先族們高超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夾谷山鑄就了齊魯文化的燦爛,孕育了多少流傳於世的光輝詩篇;夾谷山是悠久歷史的見證,是燦爛的齊魯文化的縮影,也是永恆的生命的象徵。楊氏家族的昨天象齊魯祝其夾谷會盟一樣永載史冊,我們也堅信楊氏家族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參考資料


附1:《齊魯夾谷之會》(選自《春秋左傳》):
十年春,及齊平。
夏,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齊侯將享公。孔丘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
【譯文】
魯定公十年春天,魯國同齊國講和。
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會見,祝其實際上就是夾谷。孔子擔任儐相。齊國大夫犁彌對齊景公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沒有勇氣,如果派萊人用武力劫持魯侯,一定能夠如願。”齊景公聽從了犁彌的話。孔子帶著魯定公往後退,並說:“士兵們快拿起武器衝上去!兩國國君友好會見,而華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虜卻用武力來搗亂,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會合的本意。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夷人不得觸犯盟會,武力不能逼迫友好。這樣做對神靈是不吉祥的,對德行也是傷害,對人卻是喪失禮儀,國君一定不會這樣做。”齊景公聽了這番話后,急忙叫萊人避開。
即將舉行盟誓時,齊國人在盟書上加上了這樣的話:“一旦齊國軍隊出境作戰,魯國如果不派三百輛兵車跟隨我們,就按此盟誓懲罰。”孔子讓茲作揖回答說:“如果你們不歸還我們汶水北岸的土地,卻要讓我們供給齊國的所需,也要按盟約懲罰。”
齊景公準備設享禮款待魯定公。孔子對梁丘據說:“齊國和魯國從前的典禮制度,您怎麼沒聽說過呢?盟會的事已經結束了,而又沒有設享禮款待,這是讓辦事人辛苦了。再說犧尊和象尊不出國門,鐘磬不能野外合奏設享禮而全部具備犧象鐘磬,這是拋棄了禮儀;如果這些東西不備齊,那就像用秕稗來款待,是國君的恥辱;拋棄禮儀則名聲不好。您為什麼不好好考慮一下呢?享禮是用來發揚光大德行的。不能發揚光大,還不如不舉行。”結果齊景公沒有舉行享禮。
冬天,齊國人向魯國歸還了鄆邑、瓘邑和龜陰邑的土地。
附2:
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都臨淄。有姜齊和田齊之分。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呂尚於齊,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又稱呂氏齊國,史稱姜姓齊國,簡稱姜齊。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國君媯姓田氏,是為田氏齊國,史稱田齊。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並。自此秦國統一天下,並建立秦朝。漢王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后,建立漢朝,封長子劉肥為齊王,亦置齊國(齊郡),成為漢代諸王國之一。
魯國,周朝的同姓諸侯國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伐紂,歧周代商。武王發封其弟周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是為魯公。魯公之“公”並非爵位,而是諸侯在封國內的通稱。魯公即魯侯。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來輔佐武王,武王死後輔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為魯公,而淮夷、徐戎作亂,伯禽作肸誓,平徐戎,定魯。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經三十六位國君,歷史八百餘年。國都曲阜,疆域主要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到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魯亡於楚,歷時900餘年。附3:上文主要選自駱承烈先生的有關論著。駱承烈,漢族,1935年5月生於山東省濟寧市。1956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2000年退休時高校教齡45年。兼任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顧問,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學術顧問、孔子文化全球傳播委員會專家顧問團副團長,河南、瀋陽、馬來西亞等地孔子學會及三十多個學術團體的顧問、名譽會長、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