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石斛
目蘭科石斛屬植物
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千年潤,屬多年附生草本蘭科植物,莖兩頭細小,中間粗壯,整枝扁平狀,色澤金黃,形如古代“發簪”金釵,故稱為“金釵石斛”。金釵石斛被歷代醫家奉為滋陰聖品,道家奉為九大仙草之首。
金釵石斛
葉革質,長圓形,長6~11厘米,寬1~3厘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基部具抱莖的鞘。
總狀花序從具葉或落了葉的老莖中部以上部分發出,長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長5~15毫米,基部被數枚筒狀鞘;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6~13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長3~6毫米;花大,白色帶淡紫色先端,有時全體淡紫紅色或除唇盤上具1個紫紅色斑塊外,其餘均為白色;中萼片長圓形,長2.5~3.5厘米,寬1~1.4厘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先端銳尖,基部歪斜,具5條脈;萼囊圓錐形,長6毫米;花瓣多少斜寬卵形,長2.5~3.5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鈍,基部具短爪,全緣,具3條主脈和許多支脈;唇瓣寬卵形,長2.5~3.5厘米,寬2.2~3.2厘米,先端鈍,基部兩側具紫紅色條紋並且收狹為短爪,中部以下兩側圍抱蕊柱,邊緣具短的睫毛,兩面密布短絨毛,唇盤中央具1個紫紅色大斑塊;蕊柱綠色,長5毫米,基部稍擴大,具綠色的蕊柱足;葯帽紫紅色,圓錐形,密布細乳突,前端邊緣具不整齊的尖齒。花期為4~5月。
金釵石斛對自然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對大氣、土壤、水質要求高,怕嚴寒、喜高溫高濕,對溫暖、濕潤氣候要求十分嚴格,年平均氣溫高於18℃,冬季氣溫高於3℃,無霜期大於350天以上等等。根據中國藥材種植資源普查結果,目前國內只有貴州赤水符合金釵石斛的野外種植條件。
金釵石斛種子可在人工條件下萌發。金釵石斛種子極小,呈粉末狀,長度為0.75~1.10mm,寬為0.09~0.20mm。只有在光鏡下才能看清它的構造。野生條件下,只有與其它菌共生才能萌發,由菌群為其提供萌發所需的營養物質,萌發率極低。人工條件下給予豐富的養分及適應的光、溫、水濕條件,則能正常萌發。
成熟種子無菌播種12天後開始萌芽,60天後長成約1cm高,具有2~3片真葉的圓球莖,並開始生根。將圓球莖接種於馴化培養基中培養60天後,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進行培養,經過60天左右,每株小苗可形成3~7個側芽。在增殖培養過程中,隨著繼代次數的增加,小苗形成側芽的能力增強,數量增多。將增殖苗培養基中高約2cm左右的正常小苗接種於成苗培養基上進行培養。60天後小苗高約4cm左右,葉展,淺綠色,莖增粗,根系發達。此時的苗,由於假鱗莖較嫩,根系較長,出瓶移栽成活率較低,把健壯成苗的較長根系適當剪去后,再轉接於壯苗培養基中進行培養,13天後成苗有新根重新長出。30天後,成苗葉變為淺黃綠色,假鱗莖韌性增加,根系發達,長1~2cm,呈白色或淺綠色,並附有大量的白色根毛。此時可進行移栽。金釵石斛種子從播種到出瓶煉苗,需培養9~10個月的時間。
金釵石斛株叢生長良好與否,與其根的長短及多少緊密相關,根系長、健康、旺盛的,其莖粗、長,葉深綠、油亮,反之假鱗莖細,葉子泛黃,植株長勢差或葉片脫落。金釵石斛的成活根在一年中有兩次明顯的生長旺盛期,第1次在2~4月,第2次在9~10月。根生長旺盛時,生長部位相當明顯,為嫩綠色,吸附樹上,甚至一些根在表面分生叉根。
當年貼樹栽培的金釵石斛,由於根完全被移動,受傷的老根要在6月份雨季后吸水開始恢復活力,由灰白色變為嫩白色或淡綠色,有的根在表面又分生叉根,新生根根尖嫩綠色。隨著根的生長伸長,一旦遇到樹榦,很快吸附在樹皮表面;當年萌發生長的筍芽,則在4月下旬才開始萌發新根;高芽苗的新根比筍芽的萌發快,在高芽苗僅為2~3cm時就有大量新根萌發並旺盛生長。
金釵石斛開花結果習性2月中、下旬,在3年生假鱗莖的中上部開始有花芽萌發,3月下旬,花蕾開始膨大,10d左右,開始開花。即3月底進入始花期,4月初進入盛花期,每序2~4朵小花。4月中、下旬,陸續進入末花期。金釵石斛從花芽出現到開始開花,需要約40d左右,一個花序從始花到未花,花期為10~13d。
金釵石斛可掛果約1年。種子成熟期為11~翌年2月份。未成熟種子白色,成熟種子淡黃色。通常在果皮出現黃色,未開列前採收並播種。
金釵石斛在我國主要分佈於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海南和台灣等地,以貴州赤水所產為最佳,為“道地藥材”。根據中國藥材種植資源普查結果表明,金釵石斛對大氣、土壤、水質等自然環境要求十分嚴格,目前國內貴州赤水河流域具備最佳野外種植條件,貴州赤水的丹霞石,含有豐富的的礦物質成分,能更好的滿足金釵石斛生長需要,從而使得金釵石斛的有效成分石斛鹼含量更高。作為國家二級瀕危珍稀藥用植物,國家質檢總局於2006年3月批准赤水金釵石斛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金釵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別名吊蘭花,是一味常用的名貴中藥材。石斛以莖入葯,性寒、味甘,具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等功效,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病後虛熱、舌光少苔、食少乾嘔、目暗不明等症。
金釵石斛具有附生性,喜陰暗濕潤的環境,要求空氣濕度較大且有闊葉疏林遮蔭,栽培地宜選擇在岩石相對集中,石質松泡粗糙、易吸潮,有苔蘚生長的石頭;貼樹則以黃桷樹、卷子樹、桐子樹等樹皮粗厚,有縱向溝槽,樹葉茂,樹榦粗大的活樹為附主。
選種時,應選擇無病、無蟲危害、無霉變的健壯石斛分蔸苗、組培苗作生產用種苗,種苗還可以用金釵石斛莖中上部的莖節上先長根后長芽而形成新的小植株(帶苗莖,農民稱之“龍抱柱”);切忌有病蟲危害和採收時間長而發生干爛霉變的種苗作為擴大生產用種,否則將會給生產帶來極大的損失。種苗根據苗源情況進行分蔸,苗源充足,按每窩5-8苗,苗源缺乏按每窩2~3苗或單株或帶莖苗。
金釵石斛種植宜選在春(2月下旬~3月)、秋(9月下旬~10月)季栽種為好;實踐證明,春季栽種比秋季栽種更好。這主要是充分利用植株休眠,體內積累有機養料充足和陽春3月,氣候回升,風和日暖,萬物復甦的黃金季節,溫濕度、日照、雨水利於石斛迅速萌發。秋季種植是利用秋天的適宜溫度(利用“小陽春”的特殊氣候)進行種植。栽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后,即可選擇最佳種植季節大力發展石斛生產。
設施環境管理
(1)溫度與光照管理
金釵石斛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因而為營建適於其生長的溫度環境,在夏季溫度高時,設施大棚內須加強通風散熱,通過遮陰棚、噴霧降溫、通風降溫等方式調控棚內溫度在一個適宜的範圍內;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可通過各種加熱方式使得設施內溫度上升以防凍傷植株。
金釵石斛喜陰,應採用遮陰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長期的金釵石斛遮陰度以60%左右為宜。幼苗剛定植完成時,大棚須蓋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晒導致幼苗萎蔫,影響成活率。高溫、高強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陰網須蓋好、蓋牢,因為高強光很容易讓植株提早封頂,長不高,影響產量。冬季應適當揭開陰棚以利透光,延長生長期。貼樹栽培(附主栽培)的,應在每年冬、春季節適當剪去附主植物過密的枝條。
(2)水分與濕度管理
產業狀況
水分管理是金釵石斛栽培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剛移栽的石斛苗對水分最敏感,此時一般應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60%~70%為宜,具體操作時以手抓基質有濕感但不滴水為宜。移栽后7天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後,植株開始發生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
夏秋高溫季節則盡量控制水分,以基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進入11月以後的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在10℃以下時金釵石斛基本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
越冬主要是保溫,措施有加二道膜、煙霧防凍、人工加溫等。進入冬季前要對金釵石斛進行抗凍鍛煉並適當降低濕度,每15天噴1次水。
條件成熟時栽培,條件不成熟暫時不栽培,必須人為創造適宜石斛生長的環境條件(包括栽培地的遮蔭、灌溉水源等)再進行栽培。石斛不能種植在雨水淋不到的地方。
金釵石斛採收全年均可進行,通常宜在冬季採收。採收莖的確定辦法,每年冬季,兩年生以上的莖、葉片開始變黃,部分開始落葉,標誌已成熟,一般在11月後採收為宜。採收方法是用剪刀或鐮刀從莖基部將老植株剪割下來,留下嫩的植株,讓其繼續生長,加強管理,來年再采。所謂一年栽種,多年受益就在於此。
金釵石斛是赤水市的主導產業、朝陽產業,更是脫貧攻堅的優勢產業。在金釵石斛產業建設中,先後獲得國家級名片十餘張,先後榮獲“中國綠色生態金釵石斛之鄉”、“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國家金釵石斛種植綜合標準化示範區”等稱號。
從1997年開始,赤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興竹葯、優果蔬、壯禽魚、穩糧豬”的產業發展戰略,將金釵石斛產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1998年批准建立國家級石斛生產基地;2006年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3年獲中國綠色生態金釵石斛之鄉稱號,同年金釵石斛產業園被列入省級示範產業園區;2014年通過國家GAP認證;2015年獲“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稱號;2016年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認證;2018年金釵石斛基地獲有機產品認證。
成分研究
石斛鹼是石斛的標誌性成分之一,據統計,金釵石斛在所有石斛中石斛鹼含量最高,尤其是貴州赤水所產金釵石斛,經檢測,其石斛鹼平均含量在0.8%以上,最高達1.82%。(中國藥典規定不得低於0.4%)
經北京中醫藥大學、江南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遵義醫學院等科研院校對金釵石斛藥用成分研究的結果表明,金釵石斛除了含“石斛鹼”外,還含有“石斛多糖”、“黃酮類”、“酚類”、“菲類和聯苄類”、“芴酮類化合物”、“倍半萜類成分”等多種有效成分。
石斛鹼是一種吡咯里西啶衍生物類生物鹼,是從蘭科植物金釵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莖中提取分離得到的一種吡咯里西啶衍生物類生物鹼,分子式C16H25NO2,分子量263.27,熔點134.5~136℃。實驗證明該成分具有止痛解熱、降血糖、降低血壓、心率等作用。
功能功效
1.增強免疫
金釵石斛內含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實驗證實石斛多糖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能力。
福建中醫學院施紅等研究發現,石斛具有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以及拮抗環磷醯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並使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人們的服用經驗也證明,堅持長期小劑量服用石斛,能使體質增強。石斛不失為一種前景可觀的中藥免疫增強劑。
2.輔助降三高
金釵石斛功能養陰清熱潤燥,自古以來就是治療消渴(糖尿病)的專葯。福建中醫學院施紅等運用石斛合劑治療40例糖尿病,臨床結果顯示,石斛不僅具有顯著降低輕型及初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使血糖恢復正常,而且對重型及病程較長的患者,在原有西藥配合的情況下亦能有效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
石斛由於能養陰,可以濡潤脈道,擴張血管,從而能促進血液循環。南京中醫學院藥理教研室開展石斛對心血管作用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石斛能使股動脈和頸動脈血管阻力降低。浙江中醫學院等單位運用石斛等組成的“養陰通瘀方”治療血瘀證,結果表明能顯著改善血瘀癥狀,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用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以鐵皮石斛、金釵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等四個品種為試材,研究4種石斛莖段的不同純度多糖(粗多糖CDPs、精多糖DPPs和純化多糖水洗組分DPPs-)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體內降血壓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4種石斛的不同純度多糖均對SHR具有降血壓的效果,且處理時間越長效果越顯著,處理240min后均顯著優於陽性對照硝苯地平。金釵石斛的降血壓效果優於其他石斛。
3.養胃潤腸
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說它“久服厚腸胃”,金釵石斛的益胃生津作用較強,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石斛能使人血中的促胃液素濃度升高。廣州軍區總醫院運用石斛等組成的中藥“養胃散”,石斛能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北京市中醫研究所運用石斛等組成的“蒼脂顆粒”,能明顯改善癥狀,保護胃黏膜的損傷,說明石斛是治療脾胃病的理想藥物。
中國藥科大學徐國鈞等研究發現,金釵石斛能明顯興奮腸管,可使收縮幅度增加。金釵石斛能潤腸通便,改善腸道環境,促進腸道排空過程,久服能緩解並根治頑固性便秘。
4.護肝明目
金釵石斛是一味對防治肝膽病十分重要的藥物。歷代醫家都認為石斛具有滋養肝陰的作用,是治療各種肝膽病的要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配用石斛等養陰葯給成的“柔肝抗纖方”顯示出良好的護肝降酶和抗肝纖維化作用。石斛還有較好的利膽作用,可用以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石病等肝膽疾病。湖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運用石斛等葯組成“養陰益氣湯”治療慢性膽結石病,結果表明能有效地控制癥狀,防止複發。
現代眼科臨床應用的石斛夜光丸,具有滋腎、平肝明目的功效,被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視物昏花不清、夜盲等。現代藥理實驗證實,石斛對防治老年人常見的眼科疾病——白內障確有較好的作用。如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以石斛為主葯的中藥“石斛夜光顆粒劑”,中國中醫研究院用石斛為主組成的“復方參果口服液”主治白內障。
5.益腎強陰、強筋健骨
金釵石斛,性平,無毒,入胃、腎二經。補虛羸,暖水臟,填精髓,強筋骨。在中醫本草著作中,含有石斛壯筋補虛、健腰膝、祛冷痹的記載。如《藥性論》記載石斛“主治男子腰腳軟弱,健陽,逐皮膚風痹,骨中久冷”。石斛“壯筋骨”的原因是石斛能滋養陰液,陰液能潤滑關節,從而收到強健筋骨、流利關節增強抗風濕的作用。
6.潤養肌膚
金釵石斛被譽為中藥材中的“滋潤之王”,含有多量的黏液質,對人體皮膚有潤養作用。人體進入中年期以後,由於體內陰液的日益減少,從而加速了皮膚老化,使之變黑與變皺。服用石斛,可使陰液充足,從而起到延緩皮膚老化的作用。福建中醫學院採用目前國內外一致公認的衰老指標如過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脂質(LPO)、單胺氧化酶(MAO)及羥脯氨酸(HYP)等,來觀察石斛對家兔衰老的影響,結果表明,石斛有明顯的抗衰老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實際應用
● ● 用於陰虛津虧,虛熱不退,可配伍生白薇,麥冬等葯同用。
貴州赤水金釵石斛,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懸崖峭壁之間,終年飽雲霧雨露之滋潤,受日月陰陽之精華。以基入葯,具有生津潤喉、清熱消炎、清音明目、防癌抗癌之功能,是馳名國內外的珍稀名貴中藥材。
《本草綱目》稱它有“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孢不足、輕身延年”之功效。歷史上醫家稱“金釵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無渣漬,味濃厚而無脂膏,養胃益液,卻無清涼礙脾之慮,確為無上妙品。以之代茶,生津潤喉、嗓音不衰;取之提煉,抗菌防癌,延緩衰老。因此功效奇特,市場稀缺,素有“千金草,軟黃金”之稱,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金釵石斛為常用中藥之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並列為上品。有養胃生津、滋陰清熱、明目的功能,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乾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石斛藥用歷史悠久,藥用成分既豐富又均衡,能治療多種疾患,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慢性咽炎、腸胃疾病、眼科疾病,血栓閉塞性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癌症的治療或輔助治療。產於貴州省赤水市的金釵石斛是金釵石斛中的極品,石斛鹼含量高,味苦,藥效最佳。
貴州省赤水金釵石斛是珍貴的植物中藥材,是生長在深山之中,功效比人工金釵石斛要好得多,由於它的珍貴性,採摘艱難,產量少。
貴州省赤水金釵石斛為傳統藥用正品石斛
最早記載石斛產地的《名醫別錄》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新修本草》、《本草圖經》及以後諸家本草均沿用《名醫別錄》的記載。《本草衍義》曰:“石斛,細若小草、長三、四寸,柔韌,折之如肉而實。”而現存的《證類本草》、《本草品彙精要》和《本草綱目》均沿用了以上記載。結合石斛屬植物的分佈、生長環境和《本草衍義》中對石斛的形態描述,可知貴州省赤水金釵石斛珍貴性。
“木斛”及其他石斛品種考證
金釵石斛一葯,顧名思義,是專指生於岩石上的石斛。至於附生於樹木上的石斛屬植物,古代本草亦有記載,稱之為木斛。《本草經集注》曰:“生櫟樹上者名木斛,其莖形長大而色淺。……今始安亦出木斛,至虛長,不入丸散,惟可為酒漬,煮湯用爾。俗方最以補虛,療腳膝。”《本草圖經》曰:“惟生石上者勝。亦有生櫟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本草衍義》曰:“今人多以木斛渾行,醫工亦不能明辨,世又謂之金釵石斛,蓋後人取象而言之。然甚不經,將木斛折之,中虛如禾草,長尺余,但色深黃光澤而已。”考以上本草所述木斛,是指附生於樹木上而莖長達30厘米以上(長尺余)的石斛屬植物,主要如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黃草石斛Dendrobiumchrysanthum Wall.、環草石斛DendrobiumloddigesiiRolfe.及金釵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藥材。這些木斛,隨其所附生的樹木不同而藥性亦有所不同。前人認為,木斛根本不能作為生於石上而莖長9~12厘米左右(長三、四寸)的石斛藥用。在中國石斛商品藥材中,仍然混充大量的木斛在使用,應注意鑒別,予以糾正。
關於石斛的混亂品種,歷代本草中亦有記載。如《新修本草》曰:“今荊襄及漢中、江左又有二種:一者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而性冷;一種大如雀髀,名雀髀斛,生酒漬服,乃言勝干者。亦如麥斛,葉在莖端。其餘斛如竹,節間生葉也。”《本草圖經》曰:“其江南生者有二種:一種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名麥斛;一種大如雀髀,名雀髀斛。”考《新修本草》和《本草圖經》所述“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者,可能是蘭科石豆蘭屬植物麥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um Maxim.、廣東石豆BulbophyllumkwangtungenseSchlecht.及同屬植物中的一些種類。而以上本草所述“一種大如雀髀,名雀髀斛”者,則可能是蘭科石仙桃屬植物石仙桃PholidotachinensisLinkl.、金石斛屬植物流蘇金石斛Ephemeranthalonchophylla(Hook.f.)P.F.HuntetSummerh.及同屬植物中的一些種類。由上可見,中國古代石斛的品種來源也是比較複雜的。
金釵石斛藥用部位是莖,而不是全草
最早記載有石斛藥用部位的《名醫別錄》曰:“七月、八月采莖,陰乾。”以後諸家本草均沿用了上述記載。石斛商品藥材也是以莖入葯。但《中國藥典》1995年版、《中藥志》、《中藥材手冊》及新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藥鑒定學》等現代中藥文獻將石斛的藥材拉丁名按“全草+石斛屬名”的組合格式,定名為HERBADENDROBII,既不符合曆代本草記載,也不符合實際用藥情況。我們認為應按“莖+石斛屬名”的組合格式,將其藥材拉丁名改為CAULISDENDROBII。
金釵石斛功能功效
(一)藥典記載
《中國藥典》記載,石斛功能與主治: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熱病津傷,口乾煩渴,胃陰不足,食少乾嘔,病後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癆熱,目暗不明,筋骨痿軟。
(二)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記載:金釵石斛主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贏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
《名醫別錄》:無毒。主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久服定志,除驚。
《太平惠民合劑局方》:金釵石斛圓,治真氣不足,五臟虛弱,頭昏面腫,目暗耳鳴,四肢疲倦,百節酸疼,腳下隱痛,步履艱難,機體羸瘦,面色黃黑,鬢髮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膝脛酸疼、不能久立,腰背拘急、不得俯仰,兩肋脹滿、水谷不消,腹痛氣刺發歇無時,心懸噫醋、嘔逆噁心,口苦咽干,契食無味,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夢驚恐,心忪盜汗,小便滑數或水到澀痛,一切元臟虛冷之疾並能治之。常服,補五臟,和血脈,駐顏色,潤發,進食肥肌,大壯筋骨。
(三)民間用法
金釵石斛可以浸酒治病,以石斛代茶,具有開胃健脾,而且還有清咽潤嗓之功。金釵石斛煎湯、熬膏,治療勞損虛弱,四肢羸疲,心中虛煩,食飲無味,肢節多痛,夜多盜汗,小便發赤等。
金釵石斛作為葯膳,可以煮粥、燉湯。歷史上,農村缺醫少葯,在遇到筋骨酸痛,舌干紅,頭暈目昏時,常用金釵石斛煮湯,取其湯煮粥服用驅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葯膳進入農村百姓之家,在貴州赤水地區,用金釵石斛與老鴨合燉,創造了“石斛老鴨湯”養生菜肴。
石斛,始載於漢代《山海經》,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除載有石斛主要別名、性味、功能等外,還特別稱其“生山谷、水旁石上。”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石斛:莖狀如金釵之股,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稱,……金釵石斛叢生石上。
《本草圖經》記載:石斛唯生石上者勝,亦有生櫟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義》云:石斛“細若小草,長三四寸,柔韌,折之如肉而實。今人多以木斛渾行,醫工亦不能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