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八景

位於山東新泰的人文景觀

新泰,古稱平陽,蓋因春秋時期魯國在新泰城南設置平陽邑而得名,所以“新泰八景”古時候稱“平陽八景”,為與現在“新泰新八景”區分,又稱為“新泰古八景”。

簡介


新泰地處魯中腹地,春秋周定王時在今縣城建平陽城,西漢時設平陽縣,西晉泰始年間改稱新泰縣。新泰地近泰山大汶河,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早在2500年前的《詩經》之中,就有“徂徠之松,新甫之柏”、“汶水湯湯”的詩句,詠贊這裡被山帶河、風光秀美。境內東南北三面山嶺綿亘,西部,中部平疇連片,有大小山頭396個,蓮花山海拔999米,為群峰之冠。黃河淮河兩大水系在此分界,致使此地峰嶺疊彩,河流縈迴。徂徠山蒼松傲立,柴汶河源遠流長,新甫山古柏涌翠,青雲湖碧波蕩漾,金斗山天台曝書,敖山山峰直上青天,梁父山史冊聞名,白馬寺銀杏參天,龍女廟古今傳奇。其中蓮花山被譽為“北方普陀,觀音勝景”,山上奇石遍布,流泉飛瀑,幽谷奇峰,集北方山脈之大氣與南方水之神韻於一身,以自然、和諧、幽靜、淳樸為特色,加之近年來的開發建設,發展成為了世界地質公園、國家4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

主要景點


新甫擁翠

新甫,在新泰城西四十里處。山九峰聳立,如怒放的蓮花,又名蓮花山。新甫徂徠,東西相對,自古山多松柏,《詩經·魯頌·閟宮》有“徂徠之松,新甫之柏”的詩句。這裡“群峰插天,蟠結百餘里。嵐光逼人,蒼翠若畫。”(《新泰縣誌·古迹》)。峻岭懸崖,深澗石罅,遍生蒼松翠柏,或踞或卧,或趨或奔,或騰或翔,各隨山勢,層層迭迭,若有神韻。山雨過後,層林盡染,輕風吹拂,綠浪翻滾,故有“新甫涌翠”之稱。
新甫山為泰山左翼余脈,雖不及泰山高峻雄偉,但風景瑰奇秀麗與岱嶽相彷彿,山勢、奇松、怪石、道路名稱亦與泰山略同,故有“小泰山”之稱。山上名勝古迹眾多,現存景點二百餘處。“新甫涌翠”、“仙台夕照”、“魯柏含潤”、“漢宮故跡”、“五松抱槐”、“盤道連霄”、“古寺晚鐘”、“白雲降露”為古新甫山八景。《新泰縣誌》載:“秦始皇封禪泰山,東巡駐蹕。漢武帝封禪於此,見仙人跡,建離宮於上,遂改名宮山,築望仙台,今石鞦韆架猶在。”行宮為一龐大建築群,有山門、韋陀殿、准提樓、子存殿、玉皇閣、大士殿,九蓮殿等建築,今多被毀。韋陀殿、准提樓、玉皇閣基址尚存。還有重修碑十餘方。行宮左右五百米處,各有一座侯城,傳漢武駐蹕時,設此二城為宿衛之所,現仍存方形牆基。山上有雲谷寺(亦名雲孤寺),建有三佛殿、玉皇殿、東西配殿等。原殿宇雖毀,牆壁猶存。自然景點上有“雲衢岫”,下有“毬仗壑”,西有“水寨溪”、“五雲澗”,西北有“千人洞”,深遠不可測。
登山主道,由漢武行宮緣溪西北上,便見“水流花放”、“登高自卑”刻石。沿途溪水相伴,景色誘人。行數里,見一翠柏從石中傲然挺出,屹立當道,旁有“古柏一株”刻石。再過“快活二里”,攀“十八盤”,經“中天門”、“南天門”、“雲谷寺’,便至高峰極頂。盤道全用石條砌成,曲折盤旋,雖不及泰山十八盤雄偉,也有石徑行天之感。雲谷寺雄踞山頂,背依絕壁,左右攬雙峰。絕壁上,隨處可見古松古柏,有幾株酷似泰山望人松。遊人至此,望汶水徂徠如畫,半山居霧,飄然有欲仙之感。

汶水拖藍

汶水,此指小汶支流平陽河。平陽河一源於孤山,一源於高峪泉,至南師店師曠墓合流南下至新泰城北,紆折而東,復直瀉而南,與龍池河交匯後向西注入小汶河。古代汶水上游水盛,水流湍急,兩岸青山綠樹,倒映水中,登高遠望,恰似藍色綢帶。《新泰縣誌·古迹》載:“水波瀠回,環拱城郭。遠望則河流雲外,鷺起平沙,如藍帶然。”故稱“汶水拖藍”。清代詩人韓升魁《汶水拖藍》詩說:“環抱康城瑞氣融,沙洲霧起漸朦朧。平陽雉堞雲霄外,新甫山林水鏡中。天上銀河疑倒瀉,人間玉帶曳長空。清風卷處濃煙凈,一片藍光可貫虹。”形象地描繪了汶水的風貌。建國后,在平陽河上游的金斗山下,攔河截流,建起大型水庫一座,下游水流減少,昔日景觀一度失去風采。然而“高峽出平湖”,波平如鏡,群峰疊翠,湖光山色,更具風韻。近年來,治理平陽古河,在城東河段,石砌河堤,河道中心裝置數道橡皮水壩,河岸種植草坪花木,建成平陽河公園。白天,徜徉河畔,蕩舟河中,可見河水清澈,一川翡翠,林木倒映水中,美不勝收。夜晚漫步河邊,華燈齊放,輝映全城萬家燈火,燦爛景象更勝往昔。

敖山削壁

“直從山下問層巔,磴辟崖根不計年。五十三參人附蟻,二千餘尺樹摩天。北看城郭連雲起,上有樓台借嶂懸。登此孤峰真秀拔,一聲長嘯豁蒼煙。”清代詩人王學益的七律《登青雲山》真實地寫出了青雲山的壯觀景象。
青雲山,即敖山,在新泰城東十里處。《新泰縣誌·古迹》載:“山形尾乾(西北)而首巽(東南),其勢欲走。孤蜂嵯峨,懸崖壁立,見於百里之外。”見於百里之外雖屬誇張,但山峰突兀而起,刀削斧劈一般筆直,象一柄倚天長劍,直插雲霄,實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令人嘆為觀止。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ll20年),宋徽宗趙佶曾欽封此敖山神爵號“溥靈侯”。據《新泰縣誌》記載,宣和初年,久旱不雨,無法耕種,當地百姓在此祈求上天,果降甘霖。地方官奏明朝廷,第二年徽宗欽賜神廟匾額“孚澤”,並加封山神“溥靈侯”,意為“深孚眾望、施澤於民、百靈百驗之侯”。
山南半山腰處,有“三元殿”,為清康熙年間“欽令海防提督”、“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薛士英所建。薛為郯城人。碑文記載:順治十五年(公元l658年),薛赴京趕考,途經敖山,上山觀景,至山神廟前叩拜許願:若保佑高中,定來重修廟宇。後果中進士。為還前願,薛特地來此,並將敖山改稱青雲山,修築三元殿。有答謝神靈保佑青雲直上之意。自此,敖山又叫青雲山。三元殿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修建,歷時十二年建成。三元殿所供奉神像三位一體,即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或三元。建築面積達780平方米,規模之宏大,做工之精細,為其他殿宇所不及。山門台階共53級,稱“五十三參”。台階兩側雕有龍、獅、虎頭向外探出,兩側有康熙九年(公元l670年)的石碑,東題“觀海”,西題“瞻岱”。台階下還建有菩薩廟、靈官廟,為一龐大建築群。

法雲翠潤

四山環翠俯丹崖,萬葉青蓮彷彿開。樹密雲深人不見,疏鍾隱隱自天來。這是明代詩人離如山題詠新泰八景之一“法雲翠潤”的詩句。
法雲山,在新泰城西南二十公里處,位於劉杜鎮北,光明水庫東。山上有始建於東漢正覺寺,廟貌巍峨,為一方巨觀。《新泰縣誌·古迹》載:“相傳有異僧說法而雲生,故名。”又稱:“林壑茂美,不雨常潤。由東南登,至絕頂,如在煙雲深處。”正覺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面闊三間11.6米,進深8.4米,高10米,重梁起架,灰瓦硬山,石基磚牆,前出廈,圓木檐柱,石鼓柱礎,殿脊浮雕二龍戲珠。另有金剛殿,東西配殿,關岳合祠。有明清重修寺院石碑七方。據記載,古時山上遍植樹木,有唐代古柏、銀杏、苦楝,粗均數圍,虯枝交錯,蔭翳蔽日。不雨而潤,正是樹蔭庇護的結果。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夏日登臨,如置身林澗幽壑,呼吸潮潤的清涼之氣,嗅聞濃郁的松柏之香,頓時暑氣盡消,因而為歷代遊覽勝地。

仙台夕照

仙台,在蓮花山上。《新泰縣誌·古迹》載:“漢武東巡,駐蹕新甫,見仙人跡,因築台以望之。台上有石,長可三尺許,日夕,其明如鑒,照人鬚眉瞭然。”漢武帝劉徹晚年,篤信長生之術,因廣求異人煉取長生不死之葯。相傳,東巡時,他得知當地方士李浮邱(今新泰市浮邱人,“浮邱”村因其命名)法術高明,便命他煉取丹藥,因此在山下建行宮和煉丹院。他又聽說新甫山上曾見到仙人蹤跡,便命人在山上修築望仙台,以便觀望仙人。這也是將新甫山稱作“宮山”和山頂有“望仙台”的來歷。望仙台上,原有一異石,長約三尺,寬約二尺,每天,當夕陽西下,陽光照在石上時,其明如鏡,人若站在石前,鬚眉都照得清清楚楚,堪稱奇珍。“仙台夕照’’即指此。後來,因怕異石被毀被盜,便移至縣衙。更為神奇的是,明正德年間,有人見此石內有兵戈像,疑有兵災降臨,果然後來敵軍來犯,縣城被攻陷,縣衙被燒毀,存於縣衙的這一異石也被燒壞,失去了原先的光澤。異石光潔照人,可以為鏡,當不為虛傳。至於能見兵戈像,可預告兵災,顯然是人們的附會,稱此石神異罷了。后因歲月遷移,戰亂紛乘,異石早已無處找尋了,實為憾事。清代詩人陳懿曾有《仙台》詩吟詠此景,詩云:“仙台遙辨海霞紅,漢武東巡駐此中。想象翠華何處是,空留山月照離宮。”

曝書古迹

曝書山,今稱金斗山。位於城北五里處,《新泰縣誌·古迹》載:“山在縣北,邑之鎮山也。危岩怪石,形勢蒼古。相傳異人曝書於上,遺跡尚存。”曝,即曬的意思。
縣誌所稱之“異人”,相傳為山下韓家莊的一位讀書人。他學識淵博,卻屢試不第,因而隱居山上,立志苦讀,不復出世。后因書籍被雨淋濕,將書放在山頂石板上晾曬,為人所見,感其精神,遂將此山名為“曝書山”。明代詩人高如山有詩詠此事:“曝書當日緣何事,強與青山換姓名。秦火未消經未著,辛勤應是魯諸生。”後來,人們根據《西遊記》又附會成另一則美麗的神話:傳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歸來,路過此山,突逢暴雨,躲避不及而淋濕經卷,師徒四人將經卷置於山頂石板上晾曬。清代新泰名人張相漢《康王城曝書山辨疑》也記載了一則神話:“呂純陽仙師過南海墮濕錦囊佳句,道經於此,曝之北山下。晝曝夜干,陽光燭天。野人怪而聚觀,見呂師假寐於石,既而收書去。”清代盧綋《呂祖白雲閣記》也有類似記載。
這些傳說、神話,使此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至於今稱“金斗山”,不僅山形酷似漢字“金”字,似覆蓋的金斗,也與另一則傳說有關。據說,此山石罅中有黃金,大雨沖刷,金砂隨水而流下,至山腰有一石窩,狀似酒罈,金砂便沉積在裡邊。一老漢上山採石,偶然發現,認為天賜,遂將金砂取回。老漢臨終,將這秘密告訴了兒子。誰知兒子過於貪心,妄想發大財,日進斗金,將石窩鑿成大石坑。結果,一粒金砂也不見了。事情傳開,為了諷喻那些貪得無厭的人,人們又把這山稱作“金斗山”。

龍池秋月

龍池,在新泰城東北二十公里處的龍堂山下山澗中。《新泰縣誌·古迹》稱:“大小二池,淵深不測,世傳龍潛其中。中秋夜,大池中見雙月。小池北崖,石高數仞,水流自上而下,月光耀人眼目。”大龍池,闊9米許,長約60米。兩崖如削,壁立數仞,水勢湍急,聲若鳴雷。小龍池,由大龍池沿溪上行約5里,其地有大石突起,狀如龍門,池水深不可測。
據當地傳說,很久以前,一農夫親見有龍自青雲山西飛出,沿河向北,鑽入龍池內,因而這一帶地名與此龍有關。起飛處為“老龍窩”,停留處為“龍停”(今稱“龍廷”,為鎮政府所在地),入水處為“龍池”。據傳百姓曾用荼蘑在此獵魚,池內雷電交加,光灼若飛龍,漁人個個昏倒在地。每逢中秋,月明星稀,人們來此賞月,良多趣味。“石崖雲鎖護龍眠,耀日清涵水底天。最愛新秋潭影靜,池分大小月雙圓。”這是清代詩人侯賜樂來此遊覽留下的佳句。池邊原有龍王廟,建築別緻,據稱祈雨則應,亦為一地勝景。
因龍池水庫的興建,“龍池秋月”已成過去,但煙波浩淼的水庫使山川更增光彩。每當夜幕垂空,朗月高照,人們登臨大壩,但見山色朦朧,似潛龍伏底,滿庫浮光耀金,水天相接,雙月輝映,更令人心曠神怡。

靈槐復榮

靈槐,為舊縣衙儀門前唐代古槐,在今新泰市人民武裝部院內。《新泰縣誌·古迹》載:“靈槐復榮,縣儀門內,相傳唐時植也。枝柯蟠曲,形若虯龍。元至元二年(公元l336年)縣省入萊蕪,槐遂枯。后三十一年,復置新泰,槐如故,至今枝葉蔥鬱。”《縣誌·藝文志》還載有清乾隆年間新泰知縣江乾達的《靈槐記》和歷代文人題詠靈槐的詩詞多篇,是新泰著名的勝跡。
古樹廢縣而枯,復置而榮,雖為偶然巧合,但也確為世間奇事。有人因之演義而成一則美麗的傳說:縣廢后,古槐枯死,托生江南唐姓人家,取名唐懷,和鄰村名叫芙蓉的姑娘結婚成家,夫妻恩愛,情深意篤。唐懷31歲,忽與愛妻悲慘告別,言其祖籍新泰,要回故土,囑芙蓉到新泰探望。唐懷一去不歸,后芙蓉千里尋夫,來到新泰縣衙,夢見丈夫敘說就裡,方知唐懷乃唐槐所化,因復縣又回歸故里。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顯然寄託著新泰人民熱愛家鄉的情感。
清代詩人江乾達《靈槐記》稱:“以槐之守一不變,備經歲序之代謝,寒暑之推遷,風霜之剝蝕,而永懷茲士,無有二心,鄰於忠;且以二槐之榮枯,與一邑同休戚,邑去而凋零,邑在而濃菀,冥默中,眷戀乎新,庇蔭乎新,而新民實嘉賴之,又鄰於愛。”所以歷代都對這株古樹備極護愛,砌石築台,妥為保護。人們為了表示對這株古槐的尊敬之情,也尊之曰“靈槐”,將“靈槐復榮”稱為“新泰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