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絲路
南海絲路
南海絲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後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稱南海絲綢之路。
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從3世紀30年代起,廣州已取代徐聞、合浦而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元代時,廣州的中國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廣州仍然是中國第二大港,依然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間處於“一口通商”局面。自古以來,以廣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有多條航線。1784年,美國“中國皇后”號訪粵,標誌著美國直達廣州的航線的開通。海上絲綢之路因運送其他貨物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
待至漢朝,武帝曾招募大批海員帶著黃金、雜繒,由南方的徐聞、合浦(今廣東省最高端)經日南(今越南)沿南亞一些國家的海岸線西行,抵達黃支國(今印度境內)、已不程國(今斯里蘭卡)。但在當時,中國船舶的體積和抗風浪能力還不具備遠航的條件,中國的絲綢還得靠外國商船遠銷至西方各國。公元166年前後,中國與羅馬直接通航,公元二、三世紀時,羅馬商人經由南海絲路來到中國南方直接採購絲綢,促進了南方地區蠶織生產的發展。
三國時,吳國與西方的羅馬及南海諸國交往,南海各國的男子本來赤身裸體,因中國絲綢的輸入,才開始倡導穿著織錦做成的筒裙。南北朝時,陸上交通受阻,又因造船技術不斷提高,南海絲路的出口主要為南朝的絲、絹、綾、錦等,所換得的明珠、香料、玳瑁、琉璃等物品除供給統治者享受外,還與邊鎮和北朝進行貿易往來,促進南北之間商品的交流。隋朝統一中國后,南海絲路有了新的發展,東南亞諸國都與隋建立了外交關係。公元607年,煬帝曾派使者前往南海的土木圖(今馬來半島南部),並將五千段絲綢贈送給了當時的赤土國王。
唐宋兩代,南海絲路迅速發展。首先從經濟上來看,當時南方處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中,江淮一帶已成為全國絲綢的重點產區,就近水路輸出極為方便;其次,當時的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進步,海運較陸運省錢;再次,上層統治階級對南方各國所產香料的需求量很大,印度、羅馬等國海船來中國直接採購絲綢的也不少,而當時的揚州、泉州和廣州地區最為繁榮,這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和泉州地區大力發展蠶絲生產,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宋代,全國的絲綢中心已轉移至南方,海外貿易進一步興盛,據《諸蕃志》記載,當時與中國發生貿易關係的國家有50多個,包括南亞、東南亞、東非和遠東各國。當時的貿易方式,一種為“朝貢貿易”,即外國商人以呈獻當地物產為主,宋王朝以回賜絲綢等貴重物產作為答謝,所得回賜的價值往往遠超過貢物的價值。來貢的地區,遠至波斯灣和非洲東岸的一些國家。另一種為“市舶貿易”,即正式的交易,中國在泉州、廣州、明州(寧波)、杭州、溫州、秀州(嘉興)、江陰、密州(山東諸城)和澉浦等九處設立市舶司管理進出口貿易,政府徵收商稅,並鼓勵中國商人出海貿易,出海的物資中仍以絲綢為主。
元、明兩代是南海絲路的極盛時代。元時,高度發展的蠶絲生產和絲織技術,直接為海外貿易的繁榮提供了雄厚的物質資源。不僅馬可·波羅(Marco Polo)對於當時南京、蘇州、杭州生產的織金錦等發出了由衷的讚歎,中世紀最著名的旅行家伊本·拔圖塔(Ibn Battutah)也對中國生產的絲綢數量之大感到萬分驚奇,他甚至指出:在中國,“絲綢已成了窮人的衣料,如果沒有商人販運,絲綢便分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