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
侍中
徠秦漢之時,侍中為少府屬下宮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職;西漢時又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類名號可入禁中受事。西漢武帝以後,地位漸高,等級直超過侍郎。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唐宋該職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後廢止。
古代職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沒有定員,為丞相之史,以其往來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兩漢沿置,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與聞朝政,逐漸變為親信貴重之職。晉以後,曾相當於宰相。隋因避諱改稱納言,又稱侍內。唐復稱,為門下省長官,乃宰相之職。北宋猶存其名,南宋廢。
《史記·孝武本紀》:“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紳,射牛行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諸史、散騎、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新唐書·百官志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清袁枚《隨園隨筆·古官尊卑不一》:“秦漢侍中本丞相史,不過掌虎子、捧唾壺等事。而晉以後之侍中,乃宰相也。”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四》。
秦代
官名。秦侍中為丞相之“史”(屬員),以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故名。
漢代
漢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出入禁中、顧問應對,位次常侍“ ,加此官者可出入宮廷,擔任皇帝侍從。侍中任務很雜,須分掌乘輿服物(包抱“虎子”即溺器在內)。漢武帝以此為近臣加官。《齊職儀》載:“漢侍中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就是說侍中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車、轎、衣服、器物等,甚至還負責給皇帝端尿盆。但也會參與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側,常備顧問應對,地位漸趨貴重。
侍中無定員,多由名儒或貴戚子弟擔任。《漢官六種》載:皇帝見諸侯王、列侯起,侍中稱曰:“皇帝為諸侯王、列侯起!”起立,乃坐。
武帝時因侍中莽何羅圖謀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宮外。王莽執政時復入,東漢章帝時復出外。秦、漢侍中員額無定。魏、晉定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額內,職責與秦、漢侍中不同,雖仍在近側,而不任雜務,與散騎常侍同備顧問應對,拾遺補缺,遂成為清要之官。
魏
魏國時已經成為加銜,司馬懿、曹爽執政都加銜侍中,晉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僅開始成為三公、執政的加銜,而且直接參與朝政,晉懷帝就是侍中華混擁立的。侍中的百官排位在尚書令、諸大將軍之下,中書監之上。
晉代
晉朝開始把侍中作為三公的加銜,並且參與執政。曹魏時期侍中的百官朝位根據群臣上郭太后表記載排在九卿之下,在尚書僕射和中書監、中書令之上,大將軍執政時的尚書僕射和中書監、中書令是沒有實權,可是曹魏還沒有一位專職侍中能對朝政產生影響。
晉朝的侍中比中書監、中書令的地位高,成為朝廷要職,曹魏掌權的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甚至可以決定三公任免,晉朝的中書監荀勖也曾參與司徒任命,當時他也加銜侍中。《晉書》溫嶠傳:明帝即位,(溫嶠)拜侍中,機密大謀皆所參綜,詔命文翰亦悉預焉。晉朝的侍中已經具有宰相的許可權,僅僅因為晉朝的侍中不像人們想象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風光,晉朝官吏任職、升遷程序與其他朝代最後任職的往往是最高職務的宰相不同,晉朝官員升降頻繁,官員往往擔任宰相后還會擔任地位低的職務,因此被忽視了。
泰始二年,詔曰:“古者百官,官箴王闕。然保氏特以諫諍為職,今之侍中、常侍實處此位。擇其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由侍中侯史光等巡視天下,侍中已經從曹魏時期的加銜、內廷顧問成為有實權的職務,侍中任愷與尚書令、車騎將軍賈充的矛盾就表明了侍中的許可權和影響力。
南朝
南朝宋文帝以侍中掌機要,梁、陳相沿,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北魏尤重其官。
隋代
隋代因避隋文帝父親楊忠諱,改侍中為“納言”,唐初沿稱,后仍復稱侍中。
唐代
唐初沿稱“納言”,后仍復稱侍中,為門下省長官,位正三品,與尚書僕射、中書令同居宰相之職。唐代宗大曆年升正二品。
《新唐書》:“周制,大宗伯郁人,下士二,掌祼事。漢無郁人,用近臣。漢世侍中微甚,籍孺、閎孺等幸臣為之。後漢邵闔自侍中遷步兵校尉,秩千石,其職省起居,執虎子,蓋褻臣也。今侍中位宰相。”
高宗曾改為左相,武則天時曾改為納言,玄宗開元時曾改黃門監,玄宗天寶時又改為左相,肅宗至德時復原名。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開元元年:“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長史為尹,司馬為少尹。”
宋代(遼金)
宋時甚少除授,從太祖至神宗,拜侍中者僅范質、慕容延釗、趙普、丁謂、馮拯、黃中庸六人。元豐改制,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為宰相,行侍中之職。遼、金時期的侍中也多是三公的加銜,也有專職的,比如遼國的侍中蕭思溫,擁立遼世宗,金國的丞相、重臣多有侍中加銜。
元代
元時設中書省,以中書令丞為宰相,平章、參政為副,不設侍中。期間曾有設門下省之議,不果。祭祀時以他官充侍中以備禮儀所需。
明清
西漢
盧綰,以客從,入漢為將軍,常侍中
張辟彊,以留侯(張良)子為侍中,年十五。
衛青,上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同母昆弟貴。大將軍青侍中。
霍去病,年十八,為天子侍中。
霍嬗,以霍去病子為侍中,奉車都尉。
朱買臣與嚴助俱以中大夫侍中。
荀彘,以御見侍中。
吾丘壽王,中郎將,侍中,復征光祿大夫,侍中。
韓增,為郎,諸曹,侍中,光祿大夫。
李陵,少為侍中建章監。
霍光以郎稍選諸曹,侍中。
金日磾,以黃門馬監遷侍中,駙馬都尉。
金賞,金建 金日磾兩子賞、建俱侍中,賞為奉車都尉,建駙馬都尉。
上官桀,以未央廄令,親近,為侍中。
張千秋,張安世子,延壽,彭祖,俱為中郎將,侍中。
衛尉王莽子男忽侍中。
於定國,子永以父任為侍中,中郎將。
史高,以外屬舊恩為侍中。
金安上,漢宣帝時,少為侍中,至建章衛尉。
霍山,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
史丹,元帝即位,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常驂乘。
史丹九男,皆以丹任並為侍中諸曹,親近在左右。
金敞子涉本為左曹,詔拜侍中,成帝時為侍中,騎都尉。
金涉兩子湯、融,皆侍中,諸曹,將,大夫。
金欽,光祿大夫,侍中。
王林卿,邛成太后外家為侍中,通輕俠。
王商,漢成帝時,擢為侍中,中郎將。
張放,漢成帝時,為侍中,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
師丹為少府,光祿勛,侍中。
房鳳以五官中郎將為侍中。
王龔以光祿勛為侍中。
劉歆以奉車都尉為侍中,又以中壘校尉為侍中。
淳于長,漢成帝時,以水衡都尉為侍中。
董賢, 漢哀帝時,以駙馬都尉為侍中。
東漢
臧宮,偏將軍,侍中,騎都尉,輔威將軍。
來歷,以公主子為侍中,監羽林右騎,遷射聲校尉。
鄧藩,尚顯宗女平臯長公主為侍中。
鄧康,越騎校尉,侍中,太僕。
鄧弘,鄧閭,侍中。
寇榮,為侍中,誅廢。
耿承,襲公主爵為林慮侯,侍中。
邳形,以故少府為侍中。
傅俊,偏將軍,侍中,積弩將軍。
馬武,振武將軍,侍中,騎都尉。
竇憲,以郎稍遷侍中,虎賁中郎將。
竇景,竇瓌皆侍中,奉車駙馬都尉。
馬康,以黃門郎為侍中。
卓茂,更始以為侍中祭酒。
魯恭,以魯詩博士拜侍中。
徠張酺,以侍郎為侍中。
爰延,徵博士,舉賢良,再遷為侍中。
延篤,拜議郎,稍遷侍中。
歐陽地餘,以侍中為少府。
魯丕,以中散大夫遷侍中,免,復為侍中,左中郎將。
劉寬,以太中大夫遷侍中,轉屯騎校尉。
伏無忌,侍中,屯騎校尉。
宋弘,以侍中為王莽時共工。
蔡茂,哀平間以儒學顯,拜議郎,遷侍中,自免。
宣秉,隱居不仕,更始徵為侍中,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
承宮,以左中郎將拜侍中。
趙典,四府表薦,徵拜議郎,再遷侍中,出為宏農太守。
趙謙,以故京兆郡丞,獻帝時遷為侍中,司空。
蘇竟,以趙郡太守拜侍中。
楊厚,以議郎三遷為侍中。
陰識,以關都尉為侍中,守執金吾。
陰興,以守期門僕射遷侍中,拜街尉,領侍中,受顧命。
馮柱,侍中;柱子石,侍中,稍遷衛尉。
鄭弘,以平原相拜侍中,代鄭泉為大司農。
梁安國,以嗣侯為侍中,有罪免。
梁商,以黃門侍郎遷侍中,屯騎校尉。
梁冀,初為黃門侍郎,轉侍中,虎賁中郎將。
曹充,持慶氏禮為博士,拜侍中
曹褒,以河內太守徵為侍中。
賈逵,以左中郎將為侍中,內備帷幄,兼領秘書。
司馬均,位至侍中。
桓郁,以郎稍遷侍中,監虎賁中郎將。
桓焉,以郎三遷為侍中,步兵校尉。
丁鴻,襲父爵,拜侍中,兼射聲校尉少府。
劉文靜(618)
竇抗 (618)
陳叔達(618-626)
裴矩(624-625)
宇文士及(625-626)
李元吉(625-626)
高士廉(626-627)
杜如晦(628-629)
王珪(628-633)
魏徵(632-636)
楊師道(636-639)
劉 (644-645)
長孫無忌(645-648)
張行成(650-651)
高季輔 (651-654)
宇文節 (652-653)
崔敦禮(653-655)
韓瑗(655-657)
許敬宗(657-658)
辛茂將(658-659)
許圉師(659-662)
竇德玄 (664-666)
姜恪 (668-672)
張文瓘(675-678)
郝處俊(679-681)
裴炎(681-683)
劉景先 (683-684)
王德真(684-685)
蘇良嗣(685-686)
韋思謙(686-687)
裴居道(687-690)
魏玄同(687-689)
張光輔(689)
武承嗣(689-690)
武攸寧 (690-691,691-692)
史務滋 (690-691)
宗秦客(690)
歐陽通(691)
姚璹(694-697)
婁師德(697-699)
狄仁傑(698-700)
李嶠(703-704)
韋安石(704-705,709-710)
敬暉(705)
桓彥范(705)
魏元忠(705)
楊再思(705-707)
蘇瑰 (706-707)
韋巨源(707-709)
紀處納 (707-710)
蕭至忠(709)
李日知(711)
竇懷貞(711)
劉幽求(711-712,713)
岑羲(712-713)
魏知古(713-714)
盧懷慎(714-716)
宋璟(716-720)
源乾曜(720-729)
裴光庭(730-733)
裴耀卿(734-736)
牛仙客(738-742)
李適之(742-746)
陳希烈(747-754)
韋見素(756-757)
李光弼(758-759)
苗晉卿(757-763)
李光弼(758-760;761-764)
王縉(764)
渾瑊(784-796)
馬燧(785-795)
王鐸(881-882)
鄭從讜(886-887)
韋昭度(887-888)
徐彥若(896-900)
崔胤(90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