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詩

瘸腿詩

在浩如煙海的詩歌中,瘸腿詩是妙趣橫生的一種,它也叫十七字詩,句式為“五五五二”形式。瘸腿詩,亦稱“無賴體”,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句半”,為一種獨特詩體。其詩前三句合轍押韻,最後由兩三個字、似半句話的一句收尾,讀來頗為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

記載


據記載:瘸腿詩早在唐末五代即已出現,盛行於宋代元豐、元佑年間。根據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記載,瘸腿詩由民間曲藝藝人發明。他們從歷代著名詩詞中摘一些詞句,自己也活編一些佳句,“雜以鄙俚,曲盡要妙”。

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最負盛名詩人


寫瘸腿詩最負盛名的當推北宋著名曲藝家、渾話藝人張山人。張山人,本名張壽,山東兗州人。他於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來到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靠在街頭巷尾說諢話賣藝為生,頗有影響。可惜沒有找到他的一些詩文。

特點


瘸腿詩具有很強的諷刺性、娛樂性,因此有廣泛的群眾性。連乞丐都能張口即來,哼上幾句。

故事傳說


1.相傳一飯店店主為招徠顧客,在門楣上懸掛“明天吃飯不要錢”的招牌一塊,第二天果然有一土郎中、一窮秀才和一乞丐來一飽口福。他們大吃一通,剛想一走了之,店主把手一攔說:“明天可以吃飯不要錢,但今天不交錢休想走。”見這三個窮漢確無油水可榨,店主只好變個法兒來刁難他們,說:“誰能用上、下、左、右、前、后、天、地、三、五、心十一個字作一首瘸腿詩,誰就可以免交飯錢。”店主哪裡知道這二個人常在街頭聽民間藝人說渾話,對瘸腿詩都能哼上幾句,上郎中先吟誦起來:
“上有天王補心丹,下有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可治你的前羅鍋,後背彎。三片鮮姜五顆紅棗,空心送服。”
店主只得任他離去。秀才作瘸腿詩更不在話下: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讀過左傳、右傳,看過前漢、後漢,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隨心所欲。”
秀才也大搖大擺地走了。乞丐抓耳撓腮,把手一攤,無可奈何地說:
“上不能登天,下不能入地,左不能投河,右不能跳井。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本是三人喝了你五壺酒,掌柜的你獨留我一人,良心何在?”店主也只好作罷。
2.相傳一年大旱,有位縣太爺不思興修水利,卻下鄉求雨,連求3天不下雨,有位詩人便寫道:
太爺來求雨,三天又三宿。昨夜打開窗,月出。”
縣太爺得知后大怒,馬上派人把詩人“請”進了大堂,冷笑道:“聽說你善作十七字詩。好,我現在就罰你當堂題寫一首十七字詩,若寫得好,就放你回家。”詩人說:“好,請出題吧廣縣太爺叫張西坡,平時常把自己和宋代詩人蘇東坡相比,便說:“蘇東坡才高八斗,號東坡,敝人素愛風雅,號西坡,就以‘西坡’兩字為題吧。”詩人看了張西坡一眼,應聲道:
“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比,差多。”
詩一出口,眾人大笑。縣太爺聽了暴跳如雷,大聲斥道:“無禮狂生,竟敢當堂戲弄本官,重責十八大板。”眾衙役將詩人按倒在地打了十八大板。詩人很抱屈,回家后又寫一首詩:“作詩一十七(即十七字),挨板一十八,若作萬言詩,打殺。”縣太爺惱羞成怒,遂以誹謗罪將詩人充軍遼陽。臨行時,詩人的獨眼龍舅舅前來送行,詩人又賦詩:“充軍到遼陽,見舅如見娘;兩人同落淚,三行。”到了遼陽,想不到地方官喜歡詩歌,讓這位詩人到家裡作詩,夫人也來旁聽,詩人隨口吟道:“環佩響叮噹,夫人出後堂;金蓮三寸小,橫量。”
縣太爺聽后,又好氣,又好笑。

歷史記載


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張士誠佔據江蘇稱吳王時,其弟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這三位都是迂闊無能的書生,沒有實際的軍事政治才能,當時有人寫十七字詩諷刺他們說:“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蔡葉,一夜西風起,乾癟。”不久,朱元璋的大將軍徐達領兵攻破蘇州,黃、蔡、葉三人皆被處死,並且抽出他們的腸子掛在高處,直至乾枯。
宋朝皇帝崇奉道教,常駕臨景靈宮祭神,屆時都要太學、宗學、武學生員身著制服,立在禮部衙前恭迎。由於這些生員大多沒有真才實學,有人寫了首詩道:駕幸景靈宮,諸生盡鞠躬;烏頭身上白,米蟲。這首詩諷刺南宋太學生等,每年花費薪,只作些迎接皇帝的無聊事情,簡直就是酒囊飯袋,吃米的蟲子罷了!
用瘸腿詩諷刺嘲弄官吏可算一絕。有時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古今詩話》記載這樣一個故事:皇帝賜給大臣一座房宅,這個大臣以房梁生長出一棵靈芝上奏皇帝,皇帝車駕臨幸,正趕天降大雨,房梁漏水,靈芝脫落下來,京城裡有人作詩嘲弄他:相公新踢第,樑上生芝草,為甚脫下來,膠少。
敢情這位大臣房樑上的靈芝是用膠水沾上去的。
廣笑府》十七字詩
明代馮夢龍所編《廣笑府》中也有十七字詩。說有一位潘姓儒生赴京趕考,途中在酒店飲酒時有一酒姬作十七字詩贈他:“秀才本姓潘,應舉赴長安,一舉登高第,做官。”十七字詩都是隨手拈來之作,很像“打油”,在當時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但它構思巧妙,把五絕詩的第四句變成兩字,結構突兀,效果奇特。而且它來自民間,詼諧輕快地歌吟出生活的幽默,富有濃郁鄉土氣息,讀後耐人尋味。從此,瘸腿詩流傳下來,成了現在文藝表演者的拿手好戲“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