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笑府
明代馮夢龍纂輯的文言諧謔小說
《廣笑府》,明代中國文言諧謔小說。明馮夢龍纂輯。共13卷,分《儒箴》、《官箴》、《九流》、《方外》等14部,總計401條。夢龍有《古今小說》等三言已著錄。此編在作者《笑府》基礎上略為增益的笑話集(末卷附錄謎語)。
因體制、內容和明樂天大笑生所纂《解慍編》大同小異,故推斷此書可能是馮夢龍在《解慍編》之基礎上增補而成的。全書總旨是針砭人情世態。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古今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馮夢龍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作、搜集、整理、編輯,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
馮夢龍出生於明後期萬曆二年(1574年),卒於1646年。他生下時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與之遙相呼應,在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東方大國,也出現了許多離經叛道的思想家、藝術家。李卓吾、湯顯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們驚世駭俗的見解,鮮明的個性特色,卓絕的藝術成就,寫下了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璀璨的篇章。他卒於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順治三年,終年七十三歲。在這一年的前後,有許多很有成就的文學家,如凌濛初(1644年),侯峒曾、黃淳耀、黃道周、吳應箕、夏允彝、祁彪佳、劉宗周(1645年),阮大鉞、王思任(1646年),楊廷樞、陳子龍、夏完淳(1647年)等等,在戰亂中死去。一場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狀態的中國式的文藝復興在閉關鎖國的環境下夭折了。馮夢龍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籍長洲(今蘇州)人,生於1574年(明萬曆二年),出身名門世家,馮氏兄(馮夢桂)弟(馮夢雄)三人被稱為“吳下三馮”。其兄夢桂是畫家,其弟夢雄是太學生,作品均已不傳。馮夢龍除了寫詩文,主要精力在於寫歷史小說和言情小說,他自己的詩集今也不存,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他編纂的三十種著作得以傳世,為中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寶。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增補三遂平妖傳》、《古今烈女演義》、《廣笑府》、《古今譚概》、《智囊》、《古今談概》、《太平廣記鈔》、《情史》、《墨憨齋定本傳奇》,以及許多解經、紀史、採風、修志的著作,而以選編“三言”的影響最大最廣。
三言二拍
他一生有涉及面如此廣,數量如此多的著作,這除了和他本人的志趣和才華
馮夢龍故居所在地蘇州十全街
有關外,也和他一生的經歷密不可分。馮夢龍從小好讀書,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與封建社會的許多讀書人一樣,把主要精力放在誦讀經史以應科舉上。他曾在《麟經指月》一書的《發凡》中回憶道:“不佞童年受經,逢人問道,四方之秘復,盡得疏觀;廿載之苦心,亦多研悟。”他的忘年交王挺則說他:“上下數千年,瀾翻廿一史。”然而他的科舉道路卻十分坎坷屢試不中,後來在家中著書。因熱戀一個叫侯慧卿的歌妓,對蘇州的茶坊酒樓下層生活頻繁接觸這為他熟悉民間文學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他的《桂枝兒》《山歌》民歌集就是在那時創作的。直到崇禎三年(1630年),他五十七歲時,才補為貢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訓導,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壽寧知縣。四年以後回到家鄉。在天下動蕩的局勢中,在清兵南下時,還以七十高齡,奔走反清,他除了積極進行宣傳,刊行《中興偉略》諸書之外,馮夢龍還是一位愛國者,在崇禎年間任壽寧知縣時,曾上疏陳述國家衰敗之因。清兵南下,他進行抗清宣傳,刊行《中興偉略》諸書。清順治三年(1646年)春憂憤而死,一說被清兵所殺。在思想上,馮夢龍受李卓吾的影響,敢於衝破傳統觀念。他提出:“世俗但知理為情之范,孰知情為理之維乎
《情史》封面
?”(《情史》卷一《總評》)強調真摯的情感,反對虛偽的禮教。在文學上,他重視通俗文學所涵蘊的真摯情感與巨大教化作用。他認為通俗文學為“民間性情之響”,“天地間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在《敘山歌》中,他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的文學主張,表現了衝破禮教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特質。他重視通俗文學的教化作用,在《古今小說序》中,認為“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通俗小說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這些見解對鄙視通俗文學的論調是一個有力的打擊。
馮夢龍全集
縱覽他的一生,雖有經世治國之志,但他不願受封建道德約束的狂放,他對“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李卓吾的推崇,他與歌兒妓女的廝混,他對俚詞小說的喜愛……都被理學家們認為是品行有污、疏放不羈,而難以容忍。因而,他只得長期沉淪下層,或舌耕授徒糊口,或為書賈編輯養家。馮夢龍所編纂的這些書,從出版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個共同的重要特點,就是注重實用。他的那些記錄當時歷史事件的著作在當時具有很強的新聞性;他的那些解說經書的輔導教材受到習科舉的士子們的歡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細民閱讀的擬話本、長篇說部、小說類書,以及劇本民歌、笑話等有更大的讀者群,為書商帶來了巨大的利潤。這使得馮夢龍的編輯工作,具有一定的近代市場經濟下的出版業的特色。在《智囊》一書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閩劇作品《馮夢龍斷案》。
一人請客前私下對僕人說:“你不要隨便斟酒,聽我敲一下桌子,你就敬一次酒。”
這話被一位客人聽到了。席間,客人故意問:“令堂高壽多少?”
主人答:“73歲了”。
客人敲一下桌子,說:“難得!”僕人聽到桌子響,立刻給客人敬酒。
過了一會,客人又問:“尊翁高壽多少?”
主人答:“84歲了。”
客人又敲一下桌子說::“更是難得!”僕人又來敬酒。
主人發覺上當,便大聲對客人說:“你不要管他73還是84,你也喝得夠多的了!”
腳對嘴說:“世上沒有比你更貪便宜的了,我辛辛苦苦地奔走,掙來的東西,都被你吃
去了。”
嘴回答說:“不要爭了,我不吃,你也不要奔走,怎麼樣?”
党太尉很蠢。一次,有人來信說:“偶有他往,借駿足一行。”
太尉吃驚地說:“我只有兩條腿,若借給他,我如何行走。”
下屬告訴他:“信上說的是問你借馬,駿足只是一種尊稱。”
太尉笑說:“如今世道不同,原來這種畜生,也有一個道號。”
京城裡選拔將軍,人們都圍聚在一起品頭評足。
一個山東人說:“這些武士都算不得魁梧,我家鄉有個巨人,站著就能頭頂屋樑腳踩平
地。”
一個山西人說:“我家鄉有個巨人,坐在地上就能頭頂屋樑。”
一個陝西人說:“這些都算不上希奇,我家鄉有個巨人,開口時上嘴唇能碰上屋樑,下
嘴唇能搭在地上。”
旁邊有人駁斥道:“照你這樣說,這巨人身子站在哪裡?”
陝西人答:“管不了這麼多了,先只顧‘說嘴’(說大話)吧!”
一家父子都是性格倔強絲毫不肯讓人的。
一天,父親設宴招待客人,叫兒子到城裡去買肉。兒子買肉回來,快出城門時,碰到一
個人迎面走來。兩人誰也不肯相讓,於是都鼻對鼻、面對面挺立在那裡,一站就是好久。
父親等急了,出來找兒子,見到這種架勢,便對兒子說:
“你暫且拿肉回家陪客人吃飯,讓我跟他對立在這裡。”
有個差役走路很快,上司發下緊急公文,怕他走慢了誤事,便撥給他一匹馬。差役趕著
馬跟著它上路。
有人問他:“這樣緊急的公事,你為啥不騎馬?”
回答說:“6隻腳跑,豈不比4隻腳跑快得多?!”
有個人對兒子說:“你的一言一行,都要學習老師的所作所為。”兒子答應遵囑。
一天,兒子陪老師吃飯。老師怎麼吃,他就怎麼吃;老師怎麼喝,他就怎麼喝;老師轉
轉身,他也轉轉身。老師看看學生的模仿,不覺暗暗發笑,一笑,打了個噴嚏。
學生也想打噴嚏,可怎麼也打不出來。沒法,便對老師深深鞠了一躬,內疚地說:“老
師的妙處,實在難學啊!”
一個罪犯到服役的地方,監管的軍官想勒索他的錢財,故意讓他在前面走路。罪犯遵令
走在前面,軍官罵道:“這麼走,我成了你的隨從了。”
又叫罪犯到他身後去跟隨保護,罪犯又遵令走在後面,軍官又罵道:“這麼走,是我給
你開路了。”
罪犯不知所措,只得跪下請教:“我該怎麼走才對呢?”軍官道:“你如果每月送我些
銀錢,直走橫行,都隨你便!”
有個富翁,對待僕人很刻薄,從不讓他們吃飽穿暖。
一天,他在花園裡飲酒吟詩,知了在樹上鳴叫。僕人故意問:“老爺,樹上是啥東西
呀?”
主人不耐煩地答道:“這也不懂?秋蟬!”
問:“秋蟬吃什麼?”
回答說:“餐風飲露。”
又問:“秋蟬要穿衣服嗎?”
答:“用不著!”
僕人說:“那好,讓秋蟬來侍候老爺,可比僱用我們省開銷!”
一個富翁病了很久,只因他視錢如命,便撐著不肯請醫服藥,眼看就要死了。彌留之
際,對妻子說:“我一生想方設法積錢,好容易才攢下這點錢。我死後,可把我的皮賣給皮
匠,肉賣給屠夫,骨灰賣給漆店,你要記住呀”說完,眼睛一閉,死過去了。忽然,又微微
張開眼睛,用盡最後的力氣,斷斷續續說:“現在,現在的人,都不能相信,千萬不能賒
賬,一定要——要現錢!”
一天,皇帝看戲。演員演完戲,又扮成醉鬼,在街上搖來晃去,大罵朝廷里的一些大官。
別人警告他道:“你不要亂來,某王公來了,某閣老來了。”
演員理也不理,照舊罵著。有人便喊:“汪太監來了!”
這一喊真靈,演員馬上恐懼地跪在地上,喃喃說道:“在這世上,我只知有汪公公,別
的隨便哪個我都不怕。”
店主招待客人,每次吃飯總要做魚,但就是只見頭尾,很少有中間的肉段。
客人問道:“店主啊,您的魚都是從哪裡弄來的呀?”
主人答:“都是池塘里養的。”
客人說:“恐怕是井中養的吧,不然這魚怎麼長得這麼短?”
海濱有個平庸的書生,因家事告狀,見縣官時冒稱是名儒弟子。縣官看他禮儀極差,就
斥責說:“你既為儒門弟子,為何不識禮?”
縣官說:“我講書中之禮,誰問你鯉魚了!”生氣地要鞭打書生。
書生又認“書”為“須”,急忙辯解說:“大人搞錯了,有須的是鯰魚,不是鯉魚啊!”
某學究教某東家子弟,東家給他的待遇很差。他即作詩譏道:“今年到此是我差,吊死
教兒能長進,滿村都是做官家。”
東家反嘲說:“今歲請師是我差,吟詩恰似口生丫,道是畫虎反成狗,子弟成龍又變
蛇。不識天文與地理,只貪盞酒與杯茶,之乎者也行行錯,誤了多多少少家。”
某人宴請私塾先生,這先生豪飲不歇,主家的妻子看了急起來了,就關照侍者故意在客
人面前斜側著拿酒瓶,以示酒已盡,讓他自己停下不喝。這私塾先生酒興正濃,絲毫不覺,
主家妻子急不可耐,在內室中大聲呼叫了起來:“快休請此先生了,連瓶側(與平仄音近)
都不識。”
舊時,某人作了首詩譏諷懶學者,不想這詩一下就流傳開了,並一直流傳至今。詩道:
某東家極富卻很吝嗇,一日三餐盡用豆腐供應教書先生,終年不改一味。先生到期滿臨
這齏淡怎生熬過?早間豆腐,午間豆腐,晚來又還豆腐。明年若要請先生,除非去普庵請。”
有人作了一首嘲諷近視眼的詩:“笑君雙眼太希奇,子立身旁問誰是?日透窗欞拿彈
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畫壁磨傷鼻,為鎖書箱夾著眉。更有一般堪笑處,吹燈燒破嘴唇
皮。”
有人嘲說鬍子道:“《論語》一書盡講鬍子。‘不亦說乎(胡與乎音近)!’,‘不亦
樂乎’,‘不亦君子乎’,這三個乎是好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不習
乎’,這三個乎是不好的胡;‘君子者乎,色庄者乎’,這兩個乎,一個好,一個不好。”
某人問:“‘使乎使乎’怎樣解釋呢?”
嘲者笑說:“上面的鬍子與下面的鬍子一個樣。”
對應,寡不敵眾,致害人命;又某年飢荒,你不開糧倉,餓死無數;又你調理極差,水災旱
烏有先生聽說后,感嘆道:“假若果真如此判罪,那陰間里還要多多造些地獄呢!”
某人患病,醫家把著脈說:“吃了我的葯,腹中先會響起來,然後大便就會暢通,至少
也能放些屁通通氣。”剛說完不一會兒,忽聽放屁聲,醫家得意起來,說:“怎麼樣,說得
不錯吧?”
病者告訴他說:“這是我小弟放的。”
醫家得意勁一掃而光,只得支支吾吾說:“也好!也好!”
某人外出,多年後歸家,其妻已生得三個兒子。
丈夫正在驚訝妻子怎麼沒夫會懷胎,妻子卻先開了口:“您外出這許多年,害得我朝朝
想您,夜夜思您,思想至極生得三子,所以我把他們的名字都起得很有深意:長子叫‘遠
丈夫苦笑說:“我若再做幾年他鄉客,家裡定能開個新藥鋪了。”
某庸醫治死了某主家的小兒,算是認罪,答應主家幫助安葬死人。於是把死小孩裝進了
特大的衣袖管內。主家怕他欺騙,派僕人跟去。
行至橋中央,庸醫忽舉起右手向河中擲出一個死孩,僕人怒問:“為何拋了我家小孩?”
庸醫說:“沒有啊!”然後揚起左袖告訴僕人道:“你家的在這裡呢!”
某僧人外出得病,熱心者留宿於書房中,並請來醫生。這醫生一看室內布置精雅,只以
為是女子閨房。和尚無力地睡在床上,醫生在床前坐定,隔帳把脈。
不一會,醫生診斷說:“這病屬月經不調,是胎前產後常見症,無關大事,葯到保病
除。”
和尚忙坐起,揭開帳子,對著醫生髮起笑來。醫生簡直無法下台。
某庸醫醫道平平,卻有一癖,每聽到或看到一良方,總喜歡記下來。
一次,途中看到一夥強盜,就躲進樹林草叢中偷看。不一會,走過來一人,強盜擁出,
奪去財物,剝去衣服,殺了,被殺者恰好患小腸氣,頭被割下后,這氣也走了。
這庸醫像發現了秘密似地,取出懷中紙筆,寫道:“醫大卵脬經驗方。”
有個耳朵不好的醫生到一家看病。病人問:“蓮心可以吃嗎?”
醫生答:“麵筋吃不得的。”
病人又強調問:“蓮肉呢?”
醫生說:“腌肉也少吃些。”
病人不耐煩起來,說:“先生耳朵是聾的。”
醫生回答道:“若里股內紅的,還須防它生橫痃。”
人問:“怎麼請這麼遠的呀?”
道士說:“近神都曉得你的脾氣,能請來么?”
有個風水先生,替富戶人家選擇葬地。他哄騙富戶說:“某月某日開墓穴,如果那天你
看見有個人頭戴鐵鍋到開墓穴的地方來,那麼就說明我為你選擇的這塊地是寶地。”
這后,風水先生就暗地裡與一人約定在某月某日戴了鐵鍋到某地。這人如約頭頂一鐵鍋
來到了葬地,對著正在開墓穴的人說:“前些天,風水先生囑我今天頂了鐵鍋到這裡來,不
知這鐵鍋將放在什麼地方?”
有兩個愚笨的先生在道上相遇,寒暄起來,正好道旁有魯參之墓,其中一位就趕忙下拜
說:“這是曾參的墓,讓我一拜。”
另一個細看著說:“這不明明是曹參之墓嗎?”兩從爭論起來,最後竟打起了架。
後來告到王推官處。王推官派人一調查,知道這是魯參之墓,就各打兩人20大板,逐
出大廳。
這兩位都很氣惱,友人來作和解,在玉堆宮辦酒邀他們出席。兩人按時到達,一看大門
上方的匾上寫著“玉堆宮”,慌忙逃走,並道:“這是王推官家,怎敢又去惹他呢?”
沖虛先生平素善道,常勸善懲惡。親族中有個人喜歡責備他人,嗜好小利。沖虛先生送
他一面鏡子和一桿尺,警以詩說:“自家面垢何曾見,只辨他人丑與妍;量長畫短分明甚,
終世何曾把自量。”
過了幾天,先生又給嗜利者送去一條魚,警語最後兩句道:“香餌一吞無計脫,飽時反
不似飢時。”
三人共飲,其中一人出令,要“相”字起頭,“人”字收尾,並先作令道:“相識滿天
下,知心能幾人?”
第二位說:“相逢不飲空回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出令的人質問第三人道:“我出令要求末尾為‘人’字,你不符合呀?”
這人反問:“李鬍子不是人嗎?”
喜歡跟他在一起。
一次,周文帝在室內放了10瓶酒,瓶上都蓋著帽子,然後引魏元孚進去,想以此看魏
元孚的窘相。魏進內室一看,馬上就笑著說:“我兄弟輩怎麼這樣無禮,竟私自闖入君王住
宅?
還不早早回得家去!”說完抱酒而歸。
周文帝見他如此機靈,拍掌大笑。
判牛斷鵝
兩農家養水牛。一次,牛角鬥起來,一牛觸死,告到官府,縣官判說:“兩牛相觸,一
死一生;死者同食,生者同耕。”
又有一養鵝者,鵝吃了鄰居所曬的稻穀被打死,鵝主告鄰居。官斷案道:“鵝嘴如梭,
吃谷不多;鵝主償谷,谷主賠鵝。”
誤行酒令
席間行酒令,某人先出一令:“春雨如膏”。
這狗吃糠
有個懶漢,窮困潦倒。某晨,無下肚之物,只得吃了糠團出門,正遇一個熟人在船上,
喊他吃飯,他硬是充好,說:“早上起來,就吃狗肉,到現在還未覺餓,飯不吃了,有酒就
喝杯吧。”於是上船開懷暢飲,大醉嘔吐。
吃的狗肉,想來,這狗是吃糠的。”
性怕饅頭
有個僕人餓極,隨主人上城,見市上有賣饅頭的,就偽裝著大叫一聲,仆倒在地。主人
驚問其故,僕人說:“我一向怕饅頭,所以暈倒。”
回家后,主人想再次看看僕人怕饅頭的笑劇,就在空室中放上十幾隻饅頭,然後把僕人
關進去。過了很久,也未聽見僕人大叫之聲,就輕輕推門進去,一看,饅頭已吃掉一半多,
主人質問。
僕人笑道:“不知什麼原因,今天忽然不怕饅頭了。”
主人怒斥:“你還有其它什麼怕的嗎?”
僕人說:“沒有,現在就只怕濃茶兩碗。”
雙斧劈柴
某人因酒色過度而病。醫生關照他說:“你若再如此,就如雙斧劈柴,會很快完的。”
這人的妻子在一旁聽后斜瞪了醫生一眼,醫生看出了她的不滿,即改口說:“即使不能
戒色,亦須戒酒,這酒最傷人。”
病者說:“色害甚於酒害,還是應該首先戒掉色害。”妻子止住丈夫道:“先生的話不
聽,如何能使病好起來?”
去種韭菜
某家有客,正吃飯間,偶爾談起菜蔬的藥用來,客人說:
“絲瓜萎陽,屬陰性,不如韭菜壯陽。”
過一會,主人喊妻敬酒,不見人影,就問兒說:“你娘呢?”
兒答道:“娘到菜園中去拔絲瓜,種韭菜。”
詠薄粥詩
有人趣詠《薄粥詩》:“半鍋清泌米一盅,未曾到口使人愁。筷子插東卻倒西,才把匙
挑左右流。捧出廚房風起浪,夜放院中月沉鉤。佳人不用明鏡照,眉目分明在裡頭。”
老母豬肉
有人用老母豬肉送禮,主人詠詩嘲諷道:“昨日蒙君惠,全家大小歡,柴燒三擔盡,水
煮兩鍋干。肉是新靴底,皮是舊馬鞍。齒牙三十六,個個不平安。”
嘲尼姑詩
有人作嘲諷尼姑詩道:“五更鐘響寺門開,前婿辭婦后婿來。佛殿借為迎客館,鐘樓題
吃三碗水
某士去參加官員選拔,路遇一個美女在打水,慕戀不想離去,便故意上前討水喝。繼之
又二、三次讓僕人興兒喝水,拖延時間,很久才戀戀不捨離開。
時過一年,士人還未忘記美人,便又與興兒一起到所見美人的地方,哪知美人已染病而
死。士人非常痛心,作詩悼念:“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
花依舊笑春風。”
僕人也思去年的事,詠道:“去年今日此門裡,人與桃花相映美;今年若有佳人在,興
兒還喝三碗水。”
先說大話
某人見肉擔挑過,喊道:“拿肉來。”
賣肉人問:“官人,要用幾斤?”
這人大言說:“我們這等人家,問什麼斤數?你將這一腳腿稱來便是。”
賣肉人稱完說:“官人,這腳腿9斤4兩。”
這人說:“也好,你給我割下4兩,其餘都留給你自己用吧!”
自誇癖性
雄能像我一樣呢?”
蒼蠅也誇自己說:“我素來不喜講英雄與懦弱,人有佳肴美酒,我總得先吃個飽,有誰
比我的食物豐富呢?”
蚊子避開它們的話頭,自誇道:“我行藏獨特,誰也比不過我,每見香閨艷質的美人,
就偎倚在她們身上。有詩說過:‘紗廚浸月涼如水,贏得珠鈿臂上眠。’有誰能勝過我的快
樂呢?”
蠍子與蒼蠅聽了都嫉妒起來,說:“看你衣著尚無,原來如此風流。”
盡忠盡孝
某人納進小妾,就去請先生給妾起個名,先生說:“這名起‘孝女’最好。”
這人後來因縱慾過度得了癆疾,算命先生對他說:“你可再納一妾,沖沖喜,病就會好
的。”這人聽信,又去請先生為新納的妾起名,先生起為“忠女”。
這人妻妾很多,縱慾更厲害,終於病危告險。他把先生喊來,問起命名的含意。
先生告訴他說:“書中早有明解,你難道沒聽說過‘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嗎?”
天王地王
某鉅賈游妓院,不到一年萬貫盪盡,被逐出妓院。鉅賈要自縊而死,妓女恐人命牽累,
讓他住在妓院,每日分些酒食給他。
不久,又有新客來妓院,妓女照送不誤。后客問她:“你每頓送酒食進裡面,給誰吃
啊?”
妓女說:“我家中有一神,叫‘天王’,我每日都祭他。”
后客偷偷溜進房后察看,只見帳中坐著一人如神,后客趕快跪下祈福。帳中鉅賈問后客
說:“你帶多少本錢來?”
答:“5000貫。”
鉅賈笑著說:“我原有10000貫,到此用盡,稱天王。你只有5000貫,若用盡時,只
得做地王了。”
新婦請安
某家兒子歲數大了,父母不讓結婚。兒子憂嘆,故意對父母說:“一人睡,腳冷極了。”
父母就教他用煨熱的石塊裹布暖腳,並說:“這跟娶老婆同宿一回事。”兒子只得聽從。
半夜后,石塊漸漸冷了,兒子抱起石塊擲到父母睡的那房門上,“蓬”地一聲,父母驚
醒過來,急問是何故作聲?兒說:“開門開門,新婦來請安了!”
誤搶小姨
有男女兩家,經媒婆說合定親聯姻。男貧女富,男家恐夜長夢多,於是選一日子搶親成
婚背女就跑,結果誤搶了小姨子。
女家緊追出來喊道:“搶差了!”
小姨急得在背上說:“別聽他,不差不差!快跑!快跑!”
還要招弟
一孕婦臨產,痛得厲害。對丈夫發誓說:“以後寧可一世無兒,也不要再養小孩了。”
丈夫說:“一定遵命。”
不一會,生下一女。夫妻商議著給女兒起個名字,想了好多時也未起出個滿意的名來,
妻子說:“還是叫做招弟吧!”
取笑而已
某媳婦怕婆婆。後來,婆婆死了,她見婆婆的像掛在棺前,為解心頭舊恨,握拳對像欲
打幾下。剛想揮拳,忽風吹像動,媳婦大驚,急縮手說:“我只是開玩笑,並不想怎樣!”
無事生煩
有個姓潘的儒生赴京應舉,途中上酒店喝酒。酒店女主人姓陸,人長得很漂亮,見客上
儒生答道:“佳人本姓陸,美質無瑕玉,念我客窗寒,同宿。”
店女好意相待卻遭惡意侮辱,就去官府告儒生,道遇一老人,老人也作十七字詩,勸女
子不要再訴訟於官府,可免去煩惱。詩道:“潘郎與陸嫂,無事尋煩惱,若還到官府,不
好。”
只識牛馬
一女婿蠢笨無知,妻子每次總事先把話教會他之後再放他去岳父家。
一次,妻子又反覆教他:“我家世傳二古畫,芳草渡頭韓干馬,綠楊堤釁戴松牛。”
到丈人家后,呆婿偶爾見畫,就照字所搬,稱頌此畫。丈人暗想:這女婿倒是識畫裏手。
後來,妻家欲買“十八學士畫”,丈人急忙喊來女婿辨識,呆婿一見畫卷,就嘆說:
“好古畫!芳草渡頭韓干馬,綠楊堤畔戴松牛。”
同觀者大笑,岳父面子丟盡,罵道:“你只識牛識馬,何曾識人!”
上天去坐
某痴女婿不懂世事,每次妻子家宴會,總被其它幾個女婿壓坐下位。他妻子很覺慚愧,
教他下次宴會一定要坐在高位。
一天,又上岳父家。把酒讓坐之際,妻子朝丈夫斜斜眼睛,暗示他坐上位。痴婿醒悟過
來,東看西瞧,只見門口檐邊有一架梯子豎著,就“蹬蹬蹬”爬上半個梯子坐著。
另外幾個女婿都不解其意。他妻子想:這痴人出洋相了,便瞪眼指示,讓他下來。痴婿
哪裡理會,大聲反抗說:“終不成叫我上天去坐吧!”
寶家三井
有人把婚事比作寶家三井,說:“人想娶妻而未得時,叫尋河覓井;結婚而料理繁忙的
家事,叫擔雪填井;等到孩兒長大,男婚女嫁之時,財禮嫁奩,種種操辦,事勢迫促,叫做
投河奔井。
捶碎夜壺
某人對朋友說:“我老婆經常吃醋,只要我買回一婢女,她就不能容忍,直吵到賣掉后
為止。”
一朋友說:“我那賤女人更厲害,不要說買回,就是看也不讓我看一看漂亮的女僕。”
另一朋友急接上說:“兩位老兄別說了,我那母老虎,不但不容婢僕,更厲害的是連我
買夜壺都不許,買了必捶碎方休。”
定不出來
某人怕老婆,一日被妻子打,無奈只得鑽到床下。妻子在床前喝道:“快快出來!”
丈夫覺得床下安全,嘴硬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說不出來,定不出來。”
一人不逃
幾個怕老婆的人相聚一起,想商議一個不怕老婆的辦法,以正夫綱。忽然,有人驚恐大
叫:“各位嫂子已知,並相約將一齊打來!”眾人驚駭散奔而去,只有一人不逃,還端坐原
位。
有人以為他變得不怕老婆了,走近細看,原來已經嚇死了!
兄弟認匾
兄弟三人都患近視,某天同去拜會一客。登客堂,看見堂上懸“遺清堂”一匾。大哥忙
問二弟:“主人有病嗎?為何要寫‘遺精堂’呢?”
二弟說:“你看錯了,主人好道,故題匾叫‘道清堂’。”
兩人爭論不休,最後讓三弟給斷個是非。三弟瞪眼看了好久說:“二位哥哥都錯了,上
面哪來的匾啊!”
不如求己
佛祖戲弄似地回答:“求人不如求自己好啊!”
小魚待客
有個主人燒了兩條魚,自己吃大魚,卻拿小魚給賓客吃。不巧,大魚的一粒眼珠子掉在
了給賓客吃的盤中,客人故意大聲說:“誰想求取好魚種,就帶回家放到池中養去。”主人
裝作客氣地說:“這條魚太小了,不值得去作魚種。”
客人說:“魚雖小,眼睛卻大得很哩!”
須尋活計
某人好虛榮。有一占卜人知道他的癖好,就登門給他相面,好話用盡了,最後說:“足
下只消這雙大眼睛,就一生受用不盡。”主人高興之餘,招留卜者吃住多日,而且還送了好
些東西給他。卜者臨別時說:“我還有一語,君當記住:足下也須尋些活計,不可全靠這雙
眼睛。”
爭誇技藝
木工說:“我巧妙地利用斧鑿,造屋做傢具,是真正的高手藝。”
石工說:“你弄的都是木頭,有什麼難,我雕的是堅硬的石頭,你能比嗎?高手藝要算
我。”
鐵工說:“刨木雕石,都要用我錘鍊出來的工具,你們沒我的幫助能行嗎?不要去虛爭
這閑氣了。”
見我怕否
江南人講的方言,京城裡人聽起來很吃力。
一次,有個江南人到京城去,在城內急走時,把袖中一塊手帕給弄丟了,便沿街邊尋邊
問:“你見我帕否?”
後來問到一個粗暴的軍人,軍人大怒道:“我見千見萬,為何見你怕!”
“鮓”字下飯
有個人十分吝嗇,為省菜,每次吃飯前,總在空盤中寫一個“鮓”字,叫一聲“鮓”,
再吃一口飯。這人的弟弟有些口吃,說“鮓”字時連叫“鮓”。這人聽了心痛極了,大怒說:
“你吃得這麼快,不要吃嗆了,再連累我出錢給你買葯。”
新娘坐轎
有個新娘出嫁,半途中轎底墜落。轎夫們束手無策,相議說:“新娘不能步行,非乘轎
不可,如回去換新轎子,路又太遠了。”
新娘說:“你們在外面抬轎,我在裡面走,誰也看不出,不就行了嗎?”
該吊我了
一人去酒店喝酒,因嫌店家的酒酸,被粗暴的店人吊了起來。
有個客人路過問其原因。店人說:“明明咱小店的酒好極了,這人卻偏要說酸,敗壞聲
譽,你說該不該吊?”
客人嘗畢,皺起眉心對店主說:“該輪到放下此人,吊我的時候了。”
倒看借條
有個財主不識字,向人討債時,拿出借條裝模作樣地看。
借債人笑道:“你看顛倒了!”
財主很尷尬,掩飾道:“我是給你看的!”
難熬三年
新官上任,問親通道:“官要怎麼做才好?”
親信說:“第一年要清,第二年要半清,第三年就可以渾了。”
新官嘆口氣道:“叫我怎麼才熬到第三年呢!”
送別趣詩
一個貪官把地方上的錢財狠狠搜颳了一遍。離任時,見沒什麼可搜了,便在一把摺扇上
把那兒的農田山水全部畫了進去。
百姓們便編了首打油詩為他送行:“來時蕭瑟去時豐,官幣民財一掃空;只因江山移不
去,臨行寫入圖畫中。”
藕大如船
主人用藕梢待客,卻留大段在廚房。客笑道:“常讀詩:‘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
藕如船。’以前懷疑沒有這樣大的藕,今天相信了。”
主人問:“這是什麼緣故?”
客答道:“藕梢已到此,藕頭還在廚房中呢。”
一錢莫救
有個人極為吝嗇。一次出門,遇到小河漲水,捨不得花錢坐渡船,就拼著老命徒步過
河。哪知到了河中,水深流急,將他往下游衝下半里多遠。
剛好兒子在岸上看見,急得要命,喊了一條船去救他。船夫要一錢銀子方肯成行,兒子
只肯給五分銀子,雙方討價還價,很久都定不下來。
正在河裡垂死掙扎的父親,望著兒子大叫道:“我兒我兒,五分便救,一錢莫救!”
假充秀才
某富翁有個蠢笨的兒子冒充秀才。一次打官司,呈上狀子說是要追索債款。官吏見他言
談舉止十分粗俗,便懷疑地問道:“你既是秀才,把‘恆公殺子糾’這一章講講看。”
他不知這話是出自《論語》的典故,只怕是椿人命案,為避嫌疑,便連聲大叫道:“小
人實在不知情呀!”官吏便命差役將他鞭打20大板。
富家之子走出衙門后,對家奴說:“這縣官太不講道理了,說我阿公打殺翁小九,將我
打了20大板。”
家奴說:“這是古書上的話,你理應知道一二。”
那人說:“我連叫不知情,尚且挨打20板;若說知道,豈非要拿我賠命!”
蠢兒賣葯
有個人初次做中藥生意。一天有事外出,吩咐兒子看守藥店。一個顧客要買牛膝和雞爪
黃連,那兒子愚笨,不識藥名,找遍竹笥(盛藥材的器具)也尋不到,便砍下自己耕牛一隻
名),你豈非連母親也抬出來賣了?”
包做道場
一個吃素食的人家要請幾位道士設醮(為消災彌禍而設的道場),一個道士非常貪財,
不顧性命,只要全數獨得報酬,凡是做道場的儀式和敲擊法器等事統統獨自包攬。
他不分白天黑夜,手忙腳亂地忙個不息。到第三天做上表的道場儀式時,突然暈倒在
地。主家怕出人命,便商量著請人將道士扛出去,再作處理。
那個道士忽然醒來聽見,拚命從地上抬起頭對主人說:“你且將僱工打我出去的銀錢給
我,我自己替你慢慢爬出去吧!”
難做東道
一個和尚每逢夏夜,總是赤身裸體躺睡在山邊,口中念著佛經,捨出自己身體餵養蚊
子,一心想做佛。
觀音大士聽說此事,要考驗他是否誠心,便變成老虎,咆哮著來到山邊,要他捨出身體
給它吃。
和尚跑起來避開,大叫道:“今晚撞見這個大客人,此東道叫我如何做得起?”
畫俯首人
党太尉想請人為自己畫一幅逼真的畫像,喊來幾個畫工估計費用,都說要銀子數兩,黨
太尉很不開心。
有個畫工就說:“我只需白紙一幅,筆一枝,墨一錠就足夠了。”党太尉高興極了,問
太尉又問:“著什麼顏色呢?”
畫工答:“畫一隻漆黑桌子在旁,你斜俯在桌上即可。”
党太尉說:“此畫最要緊的是人面,如果俯伏在桌上,怎麼能看見啊?”
畫工說:“相公這等嘴臉,如何還要見人?”
腹中空虛
有個客人坐了很久,主人也沒拿出一樣吃的東西來款待。
客人只講了一句就停下了,主人急聽下文,趕緊追問,客人又說:“看見清溪白石十分
可愛,就坐談了很久。”
客人又停了下來,主人問客人說:“坐談后又怎樣了?”
客人說:“坐談已經很久,只須去了,因為腹中空虛,多談無力。”
冬日搖扇
一個窮人去走富親戚,無毛皮衣服,只能穿葛麻做的單服。這人愛面子,恐富親戚見
笑,冬日裡帶上一把扇子,席間不住搖扇,對眾賓客說:“我這人就怕熱,即使冬日也喜歡
取涼。”
酒席完后,主人看出了窮親戚的做作,便請他留宿,並迎合他的做作勁,用單被篾席,
在池畔亭台的風涼處擱鋪,讓他住下來。這窮親戚不便再改口,只得暗暗叫苦。
半夜后,天氣更涼,窮親戚只得披了薄被起來走動以禦寒,不料失腳跌進池中。主人來
看他,驚問怎會跌入池中的,窮親戚凍得直打哆嗦、但還是死要面子說:“我怕熱怕得厲
害,即使冬月里睡在涼亭中,也還想洗一洗涼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