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耳瘡病
旋耳瘡病
旋耳瘡病是指旋繞耳周而發的瘡瘍。多發於耳後縫間、耳前或耳郭,以局部潮紅、水泡、糜爛、結痂及皸裂為主要特徵,患處有灼熱、瘙癢、疼痛感。相當於西醫的外耳濕疹。
耳郭、耳前、耳後皮膚灼熱,瘙癢,疼痛,可反覆發作。
檢查局部見潮紅、灼熱、水泡、糜爛、滲液、結痂或皸裂。
旋耳瘡多因膿耳之膿液浸漬,或鄰近部位之黃水瘡蔓延至耳部,也有接觸某些刺激物而誘發,以致濕熱邪毒積聚,引動肝膽之熱循經上犯,風熱與濕邪蒸灼肌膚,故耳部皮膚紅腫、灼熱、瘙癢。濕盛者則有水泡,破后黃水淋漓。風盛則瘙癢不止,熱盛則灼熱疼痛。若病久血虛生風化燥,則皮膚增厚、粗糙、皸裂、作癢。治療上,若風熱濕邪浸漬,宜疏風清熱,除濕止癢;若血虛生風化燥,則宜養血熄風潤燥。
2.主方地黃飲(吳謙《醫宗金鑒》)加減
瘙癢難忍者,加蟬蛻10克、地膚子12克、地龍干12克。
3.中成藥烏蛇止癢丸,口服,每次2.5克,每日3次。
(1)防風通聖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兒童酌情服成人l/3~1/2量。
(2)五花茶沖劑,口服,茶劑成人每次l-2塊,沖劑成人每次10克。
1.外洗及濕敷
2.局部搽藥
(2)紅腫焮痛者,可選用三黃洗劑,或25%黃連油混懸液塗搽,每日2—3次。
燈心柿餅湯:燈心草6克,柿餅2個,以清水適量煎湯,加白砂糖調味飲用。
注意耳部清潔衛生。
患病期間忌食辛辣、煎炒食物,及魚蝦等食品。
避免接觸可能誘發本病的物體,及早治療膿耳及鄰近部位之黃水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