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四九城的結果 展開
- 北京城門總稱
- 橙小城原著小說
四九城
北京城門總稱
北京城
這些城門的稱謂也是有一番說詞的,皇城四門的含義比較明了,就不再贅述了。內城九門的含義大體是這樣的,正陽門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崇文門指“文教宜尊”;宣武門指“武烈宣揚”;朝陽門指“迎賓出日”;阜成門指“物阜民安”;東直門、西直門取民興教化東至東海西至西垂的含義;安定門取“文臣翊贊太平,交待而後安享”之意;而德勝門是指”武將疆場奏績,得勝回朝凱旋”,凡此種種,均是對當時封建王朝的讚美和祝願。
在我國古代的漢字中的“城”,一方面是指“城牆”,另一方面又指“城市”。對於中國古代的城市的建設來說,大多是先修築城牆,后形成市區的。城牆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軍事防禦。而國都的城牆不僅僅是一種防禦工事,而且還是統治中心象徵,這就是北京城牆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也是北京城牆和其他城市的城牆的最大不同之處。我國歷史上的城牆主要以矩形為主,北京城的形狀為近似矩形。
午門
紫禁城宮城高牆環繞,城高10米,厚6米多,城外有護城河,又名筒子河。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門樓,南面叫午門,北面叫神武門,東邊的叫東華門,西邊的叫西華門。有城就一定有門,否則就只能叫牆而不能叫城牆了。中國對於門的理解和西方人不同,我們常見到的西式建築,差不多就一大門,其餘多是小門,西方文化是開放的,可是建築卻是相對封閉的獨立的。中國古代,從院落建築到城市建築,總是不厭其煩的大建其門,中國傳統文化是相對封閉,可是建築卻相對開放。
現存的北京皇城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6—1420年),它是用磚砌成的城牆,城牆的外面還塗了硃紅色,牆的頂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皇城南的大門叫做大明門(清代改為大清門,民國時又改叫中華門),東側的叫“東安門”,西側的叫“西安門”,北邊的名“北安門”,清代改叫地安門。
北京從前的內城是在明太祖1370-1419年建造,內城周長約24里,一共有9個城門,老北京話說的“四九城”,就是內城東西南北的四面城牆和它的九個城門。
到了明代中期,外城的人口增多,蒙古人又頻繁寇邊。為防邊患,鞏固京師城防,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掌管督察院事務的毛伯溫上書建議修筑北京外城,但因財政捉襟見肘,暫停修築外城。直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兵科給事中朱伯辰上書也建議修築,世宗遂令修築城牆。不久發現財政吃緊,派大學士嚴嵩到工地巡視,提議先修築南面城牆,待財力充裕后再續修其他幾面。最後把已經修好的北京南面城牆,“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外城工程耗時十個月完工,北京城就成了”凸“字形,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後一直延續了近400年。
城之歷史
北京古城牆,目前可見到的城牆遺跡,只有金、元、明、清四個朝代的,遠古的城牆已沒有了蹤影。明代城牆最宏偉、最完整、最堅固。
公元前1045年周滅商后,分封諸侯。武王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於燕。後來燕的實力強大了就把薊吞併了,並遷都於薊城。據已發現的燕國文化遺址。其分為居住區、墓葬區和古城區3部分。從古城的基址可以看出其呈長方形,東西長850米,南北長約600米,城牆厚約4米,以土夯築而成。城牆分主城牆、內附牆和護城坡3部分。城垣外有溝池環繞。還應當是我們北京最早的城牆了。燕都薊城成為戰國時的名城。
戰國時期,燕為七雄之一。相傳燕昭王即位后築了黃金台,招聘天下英才。天下的許多人才都跑到燕國來打工,燕國也因此而強盛起來。後來燕昭王派其中的一個叫樂毅的人為上將軍,率領大軍討伐齊國,把齊軍打的大敗。戰國末年,秦國派大將王翦領兵攻破燕國,薊城也跟著被佔領。從秦、漢到西晉,薊城一直都被視為北方的重鎮。西漢時漢武帝封其子劉旦為燕王。他在薊城建有萬載宮、明光殿。
明朝皇帝決定把現成的元大都拆了,要修建全新正式版的北京城。其面積為62平方公里。它把元大都城的北城牆往裡縮了2.5公里,又把南城向南推進到前門一帶。城門起名叫: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和阜成門等,這些名字到還在用,只是見不著城門樓了。明1564年,又修築了包圍在南郊外面的外羅城,也就是從前人們所說的北京外城。明朝時全城的中心南移。外城的正南門———永定門,為中軸線的起點。整個城牆圍繞著中軸線呈現一種平衡對稱的審美格局。
清朝定都北京之後,沒有做新版,只是沿襲明代格局。和明代不同的,只在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方面。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大中華民國成立,清王朝被推翻,北京作為封建王朝帝都的歷史從此結束。寫於上個世紀初的《中國文明記》中對於當時的城牆有這樣的描述,書中說當時的北京城分為內外城,它們“均有堅固之城牆環繞”,那時游北京者“定先登上城牆”,書的作者被“城牆之壯大所驚倒”並讚美說:北京的城牆“真正之金城鐵壁”,站在城牆上“最能將北京之大觀收入雙眼,最引人注目者,乃城內中央與正陽門相接之皇宮。”
城之變遷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關於北京的城牆存留髮生過一場論戰,結果是廢城派佔據了上風,北京的城牆從此灰飛煙滅。
當時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城牆作為古代防禦的工事,已完全失去了它現實應有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相反它的存在還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另一種意見城牆是古代文化的遺存,應該保留。保留的方法,梁思成建議,把寬闊的城牆頂部開闢為登高遊覽之處,再把牆外的護城河加以修整,護城河兩岸加以綠化。可以說這是一個“環城立體公園”的建議,可惜沒有被採納。否則我們今天就不會見不到北京的城牆了。
西直門、東直門、宣武門、安定門、永定門等47座城門城樓、箭樓和角樓被一一拆除,而今就剩下三座可供人觀賞了。
自元至清,幾朝的都城都建在北京,其格局既體現了中國的都城建設所特有的審美原則,又體現了北京作為帝都的審美特色。如今北京城的格局基本是由明代奠定的。“中軸對稱,平緩開闊,輪廓豐富,節律有序。”和考古情況相反,對於北京來說,是城市保留了下來,而最能夠體現城市格局特點的城牆卻沒有留下來。
城牆是農業時代系統的防禦工事,對於穩定城市生活,促進城市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都城,它又是一個巨大的文化象徵符號,是威嚴與神聖的象徵,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象徵。北京城牆的氣勢是其他地方城牆無法與之比美的。
但雖經巨大的變遷,以皇城為中心的地區,還是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皇城居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所特有的一中四方文化觀念。“左祖右社,前朝後市”,是中國傳統建城的理想模式。《周禮·考工記》中說:“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皇城的左邊有太廟,即今天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右邊有社稷壇,即今天的中山公園。皇城前邊是朝廷,而後面則是市場。這種格局自元大都時起,就十分準確地被體現了出來。
從北京城的平面形狀上看,城牆基本是按著中軸線對稱展開,這種形式體現了一種平衡美。這種平衡美,是中國古代中庸和諧之美,在城市建築中形象的反映,這在今天的舊城區也仍然留有深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