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詩

介於散文與詩之間的文體

散文詩,是介於散文與詩之間的一種文體。它是詩的散文,散文中的詩。說到底,還是精短的、有著內部韻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本質上看,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但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從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的形式短小靈活。

散文詩的分類


1、接近散文的散文詩,如敘事體、報告體、情節體、寓言體。
2、接近詩歌的散文詩,主要是抒情的散文詩

散文詩的形式


散文詩的特點
1、篇幅短小靈活;2、具有濃郁的詩意;3、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4、形象生動又蘊涵哲理。
散文詩的表現手法和技巧:
1、通感:把視覺、聽覺、味覺、觸覺以及心理感受互相溝通起來描繪事物。
2、象徵:藉助某種具體事物來體現某種抽象的思維及情感。這是最主要的表現手法,這當然必須以基本手法為基礎,如結構、選材、立意、描寫、議論、抒情和修辭等等。
3、選材:散文詩的選材範圍十分廣闊,大至宇宙小至塵砂,人物、動物、植物……凡大千世界所具有的一切都可以抒寫。
4、寫法:散文詩的寫法非常靈活,可以記敘描寫,可以直抒胸懷,可以議論風生;可以如童話,如寓言,如散文,如詩歌,如格言……可以使人盡情發揮。
5、語言:散文詩的語言十分精練,要求以簡潔、準確、生動的文字,抓住事物的特點、本質、內涵,進行敘述、描寫、抒情和議論。
散文詩注重聯想,常常用象徵和通感的手法,表達思想情感,使文章蘊涵哲理,充滿深情,給人以啟發和感染;散文詩要求創造優美的意境,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使人如臨其境,撥動心弦。

起源


散文詩是一種現代文體,是適應現﹑當代社會人們敏感多思﹑複雜縝密等心理特徵而發展起來的。雖然中國1000多年前就有類似散文詩的作品,歐洲在16﹑17世紀不少作家就寫過很有詩意的散文,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流行起來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第一個正式用“小散文詩”這個名詞,和有意採用這種體裁的是法國詩人波特萊爾。他認為散文詩“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湯,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
在中國新文學中,散文詩是一個引進的文學品種。“散文詩”這一體裁名稱的出現與外國散文詩的譯介相關,最早出現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1915年7月《中華小說界》第2卷第7期登載了劉半農譯的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詩,總題為《杜瑾訥之名著》,包括《乞食兄弟》、《地胡吞我之妻》、《可畏者愚夫》、《四嫠婦與菜汁》,這是外國散文詩作品的最早譯介。很多人在譯介活動中受到散文詩潛移默化的影響,拿起筆來,由譯者變成作者,成為了中國最早的散文詩作家。如劉半農在《新青年》刊出了他的散文詩處女作《賣蘿蔔的人》,並在作品前特加了說明性的小序:“這是劉半農作無韻詩的初次試驗。”這是他創作散文詩的最早起步。初期的白話詩與散文詩是混淆不清的。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1期首次刊登了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白話詩9首,其中沈尹默的《鴿子》、《人力車夫》、《月夜》都形似散文詩。中國新詩的第一部年選集《新詩年選》有署名“愚庵”的評語,認為這首詩大約作於1917年的冬天,在中國新詩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詩。《年選》附錄的《一九一九年詩壇略記》也認為第一首散文詩而具備新詩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嚴格地說,《月夜》僅僅是一首散文化傾向十分嚴重的白話新詩,和同時期發表的第一批新詩作品相比沒有多大差別。在胡適的“作詩如作文”的口號鼓舞下,最初的白話詩大多散文化傾向突出,幾乎所有的散文詩作家都把散文詩視為詩,很多新詩人都把散文詩視為新詩發展的方向,冰心及稍後的穆木天徐志摩等很多新詩人都是通過寫散文詩走上新詩壇的。《月夜》是沈尹默散文詩的嘗試之作,發表在《新青年》第5卷第2期(1918年8月15日)上的《三弦》,以其文體的成熟標誌著沈尹默散文詩創作進入完全文體自覺狀態,也最能代表初期散文詩的較為成熟的文體特性。

發展


1919年夏天,魯迅創作散文詩《自言自語》一組七題、陸續刊載於1919年8、9月的《國民公報》“新文藝欄”上,《自言自語》在形式上徹底擺脫了詩的句法、文法和韻律,完全以散文行文,自由運用了心理獨白、對話、象徵、寓言、記敘、議論等表達方式。這組作品前的小序中注有“未完”,一題數章,連續創作發表,完全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寫作系列散文詩,這在散文詩史上以及新文學史上還是第一次,極大地促進了散文詩的繁榮。《自言自語》是更富有詩意和詩的寫法的散文詩,大量運用了詩的意象手法,寫得含蓄簡煉,可以稱之為“散文化的詩”。
隨著時局的發展,重視文藝社會功能的魯迅的散文詩創作出現了由“散文化的詩”向“詩化的散文”的大轉向,寫得更清楚明朗,抒情、議論等散文手法用得更多。《野草》是此間的代表作。魯迅認為有了小感觸,就寫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野草》在體裁和題材上都突破了已有散文詩的文體界限。《野草》以前,只有1925年出版的焦菊隱的散文詩集《夜哭》和1926年出版的高長虹的詩與散文詩合集《心的探險》,但是這兩部散文詩集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都趕不上《野草》,所以《野草》被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散文詩集。
從文體分類的嚴格意義說,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散文詩集的《野草》中的作品也並不全是散文詩,有的只能歸入散文或雜文。出現這種體裁混亂情況的其他原因是當時中國散文詩的文體正處在草創時期,並沒有建立起能夠界定什麼是純正散文詩的文體規範,又受到打破“無韻則非詩”的新詩革命激進思潮的影響,才出現了散文詩創作的實用化、散文化和自由化傾向。《野草》在發表之初就引起轟動,連載《野草》的《語絲》的發行由1千幾百份迅速上升到8千多份。在《野草》以後60餘年的散文詩創作中,受魯迅散文詩影響的散文詩人極多,幾乎每一代有影響的人都受過《野草》的影響。
郭沫若的《我的散文詩》一組四題發表在1920年12月20日的《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郭沫若一向追求自由的詩體。郭沫若仔細研究過中國古典文學中散文詩的歷史,考證出“散文詩”一詞在中國文學中的起源,對散文詩文體十分重視,但是郭沫若是把散文詩當詩,特別是把散文詩的無韻律格式作為新詩打破格律限制的重要依據。他相信有裸體的詩,即不借重音樂的韻語,而直抒情緒中觀念之推移,這便是散文詩。
稍後的瞿秋白、徐玉諾徐雉汪靜之鄭振鐸滕固等人紛紛試作與劉半農、魯迅、郭沫若文體相近的散文詩。徐玉諾是20年代初中期散文詩創作成就較大的作家。1922年8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的詩集(散文詩集)《將來之花園》。《將來之花園》里有短小精緻的散文詩。
由於散文詩的創作越來越由“散文化的詩”向“詩化的散文”,即由“詩”墮落為“散文”,越來越多的人對散文詩是不是詩,自由詩是否應該走散文詩的道路產生了懷疑,因而出現了1922年前後的散文詩大討論。在改革舊漢詩從語言和格律形體兩方面入手,即用白話代替文言,用散文取代韻文,即作詩如作文,打破“無韻則非詩”舊習的時代潮流影響下,這次散文詩大討論儘管有人將新詩與散文詩作了一些區別,更多卻仍然是為散文詩是詩辯護。如西諦(鄭振鐸)的《論散文詩》認為“散文詩現在的根基,已經是很穩固的了。
30年代散文詩不如20年代形式多樣、風格眾多,從整體上比較,優秀散文詩人詩作的數量都少於20年代。30年代的一些散文詩大家如劉半農、魯迅、周作人、鄭振鐸、徐玉諾、朱自清謝冰心等都不寫或很少寫散文詩,許地山韋叢蕪、高長虹等20年代比較活躍的散文詩人的作品都日漸劇減。散文詩界不再有20年代的文體大論爭,散文詩文體開始由散文化的詩向詩化的散文發展,甚至分化為純正的散文詩和非純正的散文詩,前者使散文詩文體更加完善,後者根據文體的自覺性原則和隨著作家的主觀願望,分別向敘事文體、議論文體和抒情文體轉化,最後逐步被敘事文體,如(散文)、議論文體(如雜文)、抒情文體(如詩)合併。
抗戰時期散文詩和所有的文學體裁一樣,成為宣傳抗戰的工具。在30年代末的上海“孤島”,40年代的西南後方,40年代後期的國統區,都掀起過散文詩創作熱潮。這個時期的作品大都借用民族傳統寓言和外來文化象徵的表現方式,大量寓意象徵,如郭沫若的《銀杏》、巴金的《龍·虎·狗》、《日出》、劉北汜的《曙前》、田一文的《跫音》、莫洛的《生命樹》、陳敬容的《星雨集》、郭風的《報春花》等。這個時期散文詩的功利性太強,有的完全被抒情散文同化,散文詩開始在抒情散文的夾縫和詩的夾縫中生長。
50年代也出現了散文詩創作熱潮,形成了郭風為代表的偏重於詩的散文詩和以柯藍為代表的偏重於散文的散文詩兩大風格。郭風所代表的散文化風格可以追溯到現代的周作人和外國的屠格涅夫,柯藍所代表的詩化風格可以追溯到現代的魯迅和外國的波德萊爾。六、七十年代,由於政治原因,寫散文詩被視為小資產階級情調,散文詩幾乎銷聲匿跡,只以“花邊文學”出現在一些報紙副刊上,文體建設處於倒退局面,只有極少數人致力於散文詩的創作,如女詩人王爾碑就以其清麗柔美的散文詩聞名於70年代,被稱為“流雲詩人”。
新時期中國散文詩的空前繁榮得利於社會和藝術都逐漸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由。屠格涅夫、波德萊爾、泰戈爾、紀伯倫為代表的外國散文詩的大量譯出現,《散文詩報》、《散文詩作家報》、中國散文詩學會問世,“探索散文詩”、“改革散文詩”、“長篇敘事體散文詩”等文體流派出現。
80年代的散文詩逐漸向現代化、開放化、多樣化發展,不再單純強調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和文學的政治宣傳教化功能,加強了對文學的審美功能的理解和對審美主體的研究,承認文學的各個門類的社會功能的差異性、創作個性、文體自覺性、讀者欣賞興趣等藝術特質,特別是文學的主體性得到高度的重視,1986年還被稱為“文學主體年”。
散文詩在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初風行神州,出現了散文詩創作熱和研究熱,湧現出劉再復等優秀散文詩作家和王光明等散文詩理論家,散文詩的題材也得到極大的拓展,改變了散文詩在六七十年代小花小草的面貌,完全擺脫了“花邊文學”的命運,不但有重視個體生命的散文詩,還出現了抒寫改革重大題材的散文詩,即當時的散文詩作家既有生命意識,也有使命意識。散文詩的體裁也出現了大拓展,出現了報告體散文詩、紀實體散文詩、政治體散文詩、旅遊散文詩、體育散文詩、探索散文詩等名目繁多的散文詩。散文詩的創作人數也是前所未有的,出現了兩大全國性的散文詩作家和研究者的組織——中國散文詩學會和中國散文詩研究會。
散文詩文體從三、四十年代到90年代的不穩定,發展呈波浪狀時起時伏、時興時衰,但是,中國散文詩十分明顯地具有世界散文詩發展過程中的從自發向自覺發展的文體特徵,散文詩的文體獨立性逐漸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