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化合物

鹽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一般來說鹽是複分解反應的生成物,如硫酸與氫氧化鈉生成硫酸鈉和水,也有其他的反應可生成鹽,例如置換反應等。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鹼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復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絡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不相同的複雜離子的合鹽-絡合物。

通常在標準狀況下,不可溶的鹽會是固態,但也有例外,例如熔鹽(英語:Molten salt)及離子液體。可溶鹽的溶液及熔鹽有導電性,因此可作為電解質。包括細胞的細胞質、血液、尿液及礦泉水中都含有許多不同的鹽類。

定義


鹽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

分類


單鹽

● 鹼式鹽
鹽
鹼式鹽是鹽類的一種,除了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或氧離子的鹽類;也可認為是鹼的氫氧根沒有被酸完全中和所得的產物。含羥基的鹼式鹽又稱為羥基鹽,可視為金屬離子、氫氧根及陰離子合成的鹽類,如鹼式碳酸銅()、鹼式氯化鎂()等為羥基鹽。
含氧基的鹼式鹽稱為氧化鹽,可視為金屬離子、氧離子(O)及陰離子合成的鹽類。如鹼式碳酸鉍()即為氧化鹽。
正鹽
正鹽是鹽類的一種,既不含能電離的氫離子,又不含氫氧根離子。正鹽是酸和鹼完全中和的產物,但正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中性,如(碳酸鈉)溶液顯鹼性,(硫酸銨)溶液顯酸性。酸跟鹼完全中和生成的鹽中,不會有酸中的氫離子,也不會有鹼中的氫氧根離子,只有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這樣的鹽為正鹽。生成正鹽的反應。
● 酸式鹽
酸式鹽是鹽類的一種,由陽離子和多元酸的不完全電離酸根陰離子組成。由於陰離子中含有在水中可電離的氫原子,因此被稱作“酸式”鹽。但實際上,只有強酸(如硫酸)及少部分中強酸(如磷酸)的酸式鹽呈酸性,大多數弱酸的酸式鹽都因陰離子的水解而顯鹼性。
要注意的是,酸式鹽在以離子晶體形式存在時,陰離子並不電離出氫離子,氫離子是酸式酸根離子的一部分。在熔融狀態下,酸根離子也不電離。

合鹽

·復鹽
復鹽是指含有兩種或以上的同種晶型的簡單鹽類,屬於化合物,溶於水會離解出所有的離子。復鹽通常可由混合這兩種鹽飽和溶液並結晶而製得。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如明礬就是天然而有廣泛應用的復鹽。
· 絡鹽
是由兩種不同的鹽結合而成的一種鹽,溶液中只有一種陰離子,也只有一種陽離子,陰離子或陽離子是以絡合物的形式存在。

性質


物理性質

顏色
鹽的顏色可以是純潔透明的(如氯化鈉)、不透明的或者是帶有金屬光澤的(如黃鐵礦)。大多數情況下鹽表面的透明或不透明只和構成該鹽的單晶體有關。當光線照射到鹽上時,就會被晶界(晶體之間的邊界)反射回來,大的晶體就會呈現出透明狀,多晶體聚集在一起則會看起來更像白色粉末一樣。
鹽有許多顏色,例如:
● 黃色(例如鉻酸鈉)
● 橙色(例如重鉻酸鉀)
● 紅色(例如鐵氰化鉀)
● 淡紫色(例如氯化鈷)
● 藍色(例如硫酸銅、亞鐵氰化鐵)
● 綠色(例如六水合氯化鎳)
● 無色(例如氯化鈉、硫酸鎂),粉末狀時為白色
大部分礦物質、無機色素以及很多人工合成的有機染料都是鹽,有一些鹽能夠呈現出其它顏色是過渡元素的d軌道存在未成對電子導致的。
味道
不同的鹽可以激發不同的味覺,例如鹹味(氯化鈉)、甜味(乙酸鹽,若食用會導致鉛中毒)、酸味(酒石酸氫鉀)、苦味(硫酸鎂)或鮮味(谷氨酸鈉)。
氣味
強酸或強鹼鹽(強鹽)是不可揮發的,且沒有氣味。而弱酸或弱鹼鹽(弱鹽)則會根據共軛酸鹼對而產生不同的氣味(例如醋酸鹽則會有醋酸的味道,氰化氫則會有苦杏仁味等),此外弱酸或弱鹼鹽還會揮發和分解,並且由於水解反應和弱鹽合成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因此當有水分存在時會加速弱鹽的分解。
溶解度
許多離子化合物都可以溶解在水或是類似的溶劑中,化合物的溶解度和組成的陰離子和陽離子以及溶劑都有關,因此有一特定的關係。陽離子當中,所有鈉離子、鉀離子及銨離子的鹽均可溶於水;而陰離子中,硝酸鹽離子及碳酸氫鹽離子的鹽類可在水中溶解。除了硫酸鋇、硫酸鈣及硫酸鉛外,大部份的硫酸鹽離子的鹽類也都可以溶於水。不過若離子之間的鍵結很強,產生高度穩定的固體,在水中也就不易溶解,例如大部份的碳酸鹽就不溶於水,例如碳酸鉛及碳酸鋇等。
中學常用鹽溶解性口訣:鉀鈉銨鹽硝酸鹽,易溶於水不沉澱
氯化物不溶氯化銀,硫酸鹽不溶鋇和鉛
氫氧化物碳酸鹽,大多是沉澱

化學性質

在化學上,鹽是由陽離子(正電荷離子)與陰離子(負電荷離子)所組成之中性(不帶電荷)離子化合物。
● 和酸發生反應。複分解反應。
● 酸+鹽→新鹽+新酸(強酸→弱酸)這裡的鹽可以是不溶性鹽。
● 碳酸不穩定會繼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 和鹼發生反應。複分解反應。
● 鹼(可溶)+鹽(可溶)→新鹼+新鹽
● 和鹽發生反應。複分解反應。
● 鹽(可溶)+鹽(可溶)→兩種新鹽
● 和某些金屬反應。置換反應
● 鹽+金屬(某些)→新金屬+新鹽 反應中的金屬一定要比鹽中的金屬活潑才可以把它給置換出來。請看金屬活動性。

製備


鹽可以通過化學反應而製備,包括有:
● 鹽基與酸,例如
● 金屬與酸,例如
● 金屬與非金屬,例如鹼與酸性氧化物,例如
● 酸與鹼性氧化物,例如
● 鹽也可以由不同的鹽溶液混合,其中的離子發生重組,形成溶解度較低的鹽(另見:溶解平衡),
● 例如

命名法


一般而言,無氧酸鹽的名字是非金屬元素名稱在前,金屬元素名稱在後,兩者名字之間添加“化”,稱為“某化某”。如果是含氧酸鹽,則鹽的名稱為酸的名稱後面之間添加元素名稱,稱為“某酸某”。如果某種金屬元素有多個化合價,那麼低化合價形成的鹽的名稱是在金屬元素名稱前添加“亞”,例如銅元素的氯化物中,如果銅的化合價為+2價,那麼形成的鹽CuCl2稱為“氯化銅”,如果化合價為+1價,形成的鹽CuCl稱為“氯化亞銅”。
含有相同陽離子或陰離子的一類鹽一般都會統稱為“某鹽”,例如“鈉鹽”、“硫酸鹽”等。
常見的形成鹽類的陽離子包括:
● 銨根
● 鈣離子Ca
● 鐵離子Fe或Fe
鎂離子Mg
● 鉀離子K
● 吡啶翁
● 季銨陽離子
● 鈉離子Na
常見的形成鹽類的陰離子包括:
● 乙酸根(乙酸)
● 碳酸根(碳酸)
● 氯離子Cl(鹽酸)
● 氰化物CN(氰化氫)
● 硝酸根(硝酸)
● 亞硝酸根(亞硝酸)
● 磷酸根(磷酸)
● 硫酸根(硫酸)

常見種類


有機化合物的陰離子
分類舉例結構
羧酸根乙酸根
棕櫚酸根
檸檬酸
有機硫化物十二烷基硫酸根
醇鹽乙醇鹽
有機化合物的陽離子
季銨陽離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銨
膽鹼
胺類苯胺鹽類
有機化合物的內鹽
三甲銨乙內酯甜菜鹼
氨基酸丙胺酸

參見


● 氯化鈉
● 食鹽
● 酸式鹽
● 鹼式鹽
● 電解質
● 鹵化物
● 離子鍵
● 鹽度
● 海鹽
● 內鹽
● 酸鹼質子理論
● 電子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