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中國CDC寄研所)縮寫NIP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前身為中央衛生研究院華東分院,1950年建於南京,1956年定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1957年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海南瘧疾研究站合併,遷址上海,1983年劃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領導。2002年1月23日更名組建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全所現有職工188名,其中科技人員156名,科技人員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56名。曾獲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合作項目及其他渠道資助出國留學、進修、培訓的30名回國人員,正在發揮學術帶頭人或科技骨幹的作用。現設血吸蟲病室,瘧疾室,絲蟲病黑熱病、包蟲病室,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蟲病室,媒介控制室,藥物室,寄生蟲病原與媒介生物重點實驗室,新技術室,健康教育諮詢檢測中心,信息中心等10個業務科室。 1980年被確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瘧疾血吸蟲病和絲蟲病合作中心。1992年被批准為衛生部寄生蟲病學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1996年被衛生部批准為“全國醫學貝類中心”,同年獲美國NIH資助為“熱帶醫學研究中心”。

疾病控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是全國寄生蟲病預防控制工作業務指導中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主要職責是配合衛生部疾控局、中國疾控中心組織開展寄生蟲病疫情監測、防治工作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和交流、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以及突發疫情的應急處理等;同時,為衛生部疾控局制定全國各類寄生蟲病防治策略、規劃、方案、試點實施及推廣等提供技術支持,並在實施過程中承擔質量控制和效果評估等。本所作為衛生部血吸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衛生部寄生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 和全國寄生蟲病標準委員會的掛靠單位,擁有強大的寄生蟲病預防控制專家隊伍。近年來,我所專家在各類寄生蟲病防治規劃的論證、現場防治、組織實施以及寄生蟲病突發疫情的處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展了全國血吸蟲病、瘧疾、土源性線蟲病的監測;血吸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健康教育試點;全球基金瘧疾項目、中部地區瘧疾疫情回升防控、援非瘧疾防治工作;寄生蟲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包蟲病防治試點等多項防治任務;承擔了大量技術支持和指導工作,主要參與完成了《全國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規劃綱要(2004-2015年)》、《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重點項目規劃綱要(2004-2008年)》、《2006-2015年全國瘧疾防治規劃》、《2006-2015年全國重點寄生蟲病防治規劃》、《血吸蟲病突發疫情應急處理預案》、《瘧疾突發疫情應急處理預案》、《全國血吸蟲病監測方案》、《全國瘧疾監測方案》、《全國土源性線蟲病監測方案》等一系列規劃和方案的論證與制定工作,承擔完成了《血吸蟲病控制和消滅標準》、《血吸蟲病診斷標準》、《絲蟲病診斷標準》、《瘧疾診斷標準》、《黑熱病診斷標準》、《包蟲病診斷標準》等國家標準或衛生行業標準的論證和制定任務,積極推進我國各類寄生蟲病控制的進程。

科學研究


根據防治需要,應用流行病學、病原與媒介生物學、病理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藥學藥理學等多學科研究手段和現代技術,開展瘧疾、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黑熱病、食源性和土源性等重要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傳播規律、防治策略、控制與監測、免疫診斷技術、基因工程疫苗、防治藥物等應用研究以及寄生蟲與媒介的遺傳變異、種群分化、宿主免疫、藥物作用機制等寄生蟲學基礎研究。目前在研的重大研究項目保持在20餘項,均為國家與部級重點或國際合作項目,其中血吸蟲病、瘧疾約佔70%;應用研究佔80%以上。歷年來獲獎成果70餘項。其中包括中國大陸日本血吸蟲品系的研究、日本血吸蟲尾蚴鑽穿宿主皮膚的研究、血吸蟲病治療藥物、蒿甲醚預防日本、曼氏和埃及血吸蟲病的應用及基礎研究、血吸蟲病免疫診斷技術、大山區血吸蟲病流行因素、規律和干預措施研究、控制和阻斷大山區血吸蟲病流行對策研究、生態環境變化對血吸蟲病流行態勢的影響及干預措施研究、抗瘧葯磷酸咯萘啶、我國抗氯喹惡性瘧的地理分佈及其抗性程度與變化、海南省及其重點開發區瘧疾流行潛勢的調查研究、當前我國嗜人按蚊中華按蚊傳瘧作用的比較研究、中華按蚊為媒介地區瘧疾防治後期流行病學新特點和監測方案研究、嗜人按蚊地區瘧疾流行潛勢及控制暴發流行的研究、絲蟲病防治後期低密度微絲蚴血症的傳播作用的研究、中國阻斷淋巴絲蟲病傳播的策略和技術措施的研究、隴南川西北阻斷犬內臟利什曼病傳播的研究、新疆克拉瑪依地區皮膚利什曼病的研究以及首次全國人體寄生蟲分佈調查等。以上成果的推廣應用,在指導全國寄生蟲病防治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14項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項獲得“杜邦科技創新獎”。

教育培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承擔著為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培訓寄生蟲病專業骨幹和培養專業人才的職能,主要是通過重大科研項目的合作開展、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開放、舉辦各類防治技術培訓班、進修班、繼續教育班等方式進行培訓。先後承擔30餘次WHO和衛生部委託舉辦的有關寄生蟲病防治技術專題講習班、推廣應用新技術的培訓班,舉辦了全國人體寄生蟲病、醫學昆蟲學進修班。同時,本所設立醫學寄生蟲學碩士點、博士點以及博士后流動站,先後為我國培養了碩士以上學位的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共計85名,在讀29人。

信息交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承擔了寄生蟲病預防控制及科學技術信息的交流職能。主辦專業期刊《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國際醫學寄生蟲病雜誌》,編印《寄生蟲病預防控制信息簡報》。建立我所對外交流的信息平台,分別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主頁”、“中國寄生蟲種質資源網”、“特色醫學寄生蟲種質資源網”、“亞洲血吸蟲病防治網”、“衛生部血吸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網”、“衛生部寄生蟲病原與媒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網”、“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主頁”。建立了圖書館電子借閱管理系統。有關專家主編或承擔了主要編寫任務的學術專著有《分子寄生蟲學》、《實用釘螺學》、《中國消除淋巴絲蟲病報告》、《中國血吸蟲病防治歷程與展望--紀念血吸蟲病在中國發現一百周年文選》《寄生蟲病應急處理手冊》、《寄生蟲病流行病學與統計學》、《寄生蟲病診斷與治療》、《重要寄生蟲病診治指南》。本所是中華預防醫學會醫學寄生蟲分會、上海市寄生蟲學會的掛靠單位。

國際合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1980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被確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瘧疾、血吸蟲病和絲蟲病合作中心以來,與國內外專業機構合作與交流不斷擴大,先後有6位專家任WHO寄生蟲病、血吸蟲病、瘧疾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多位專家分別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熱帶病研究和培訓特別規劃署(WHO/TDR)改進抗瘧葯使用特別工作組成員;WHO被忽視熱帶病策略和技術諮詢專家組成員;WHO/TDR熱帶病研究創新與知識應用網路顧問委員會成員。目前,與國際組織或國家專業機構協作的國際合作項目有8個,保持與WHO、UNICEFFAO亞洲瘧疾培訓網路、亞洲血吸蟲病及重要蠕蟲病網路、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比利時、義大利、泰國、韓國、加拿大、法國、德國、丹麥荷蘭紐西蘭等國際組織、國家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曾參與規劃和組織實施寄生蟲病控制與研究國際項目,如世界銀行貸款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項目、全球基金中國高瘧區瘧疾控制項目、中韓腸道寄生蟲病控制項目等。自1996年開始,連續二輪獲美國NIH資助“熱帶醫學研究中心”項目。近幾年,我所每年約有30人次的科研人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培訓班或開展合作研究,接待100多人次的國外同道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