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龍抬頭的結果 展開
龍抬頭
中國傳統節日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里,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為生髮之大象。在農耕文化中,“龍抬頭”標示著陽氣生髮,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龍抬頭”源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抬頭”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龍抬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曆“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由於節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既有龍抬頭節習俗又有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二月二”(古時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為主,祭龍多在“龍飛天”的端陽。
龍抬頭[中國傳統風俗]
漢時期
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時期,在漢代文獻出現了龍形象的記載。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舞龍求雨的活動,直接藉助龍的形象舉行求雨活動。在漢代畫像石上也刻有“戲龍”的舞蹈場面,後世以此作為舞龍燈的濫觴。
唐時期,在文獻上仍未出現龍抬頭的節俗記載。唐朝長安人把二月朔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說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據《唐書·李泌傳》記載,唐中葉以前,在當時的長安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二月沒有節,李泌上書,廢正月晦,以二月一為中和節(取中正、平和之意),以示務本。德宗十分贊同,並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
唐德宗時期,唐德宗認為,三月有“上巳節”,九月有“重陽節”,而二月正是天氣由寒轉暖、萬物復甦、農事開始之際,卻沒有一個節日,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就徵求宰相李泌的意見。李泌覺得德宗所說頗有道理,為此他建議:廢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後一天)為節的舊例,改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為“中和節”;這一天,皇帝要賜宴群臣,並賜給他們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獻農書,表示務本;民間要用青色的袋子裝著穀物及瓜果種粒,互相贈送親友;村社居民要釀製宜春酒來祭祀勾芒神,以祈禱豐收等等。德宗聽了十分高興,完全採納了李泌的意見,立即頒布了一道詔令,以貞元五年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唐代宴會總少不了賦詩樂舞,中和節宴亦復如此。
尉遲樞《南梵新聞》記載說:“李泌謂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人家以青囊盛百穀果實,更相饋遺,務極新巧,宮中亦然,謂之獻生子。”可見獻生子是中和節活動的主要特點。
舞龍
到了元時期,二月二就明確是“龍抬頭”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風俗時提到,“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麵條,稱為“龍鬚面”;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元朝以後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各種民俗活動記載便多了起來。人們也把這一天叫作龍頭節、春龍節或青龍節。清末的《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這時不僅吃餅吃麵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遼中縣誌》記載民國時當地二月二的民俗說:“二月二日,俗稱龍抬頭。晨起以竿敲梁,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起陸,蓋時近驚蟄之期。農家咸以粗米面作餅及饅首而為早餐。婦女於是日為童孩剃頭,蓋取龍抬頭之意雲。”這是遼寧地區的民俗,清晨要用長竿敲擊房梁,把龍喚醒。同時也製作一些麵食吃。
除了吃麵食外,還有引水入宅的活動。《宛署雜民》中記載:“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蜓布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這種活動是在節日清晨,人們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邊、井邊一路撒來,直到家中的水缸邊,以求風調雨順。僅僅有降雨還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讓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願。這正是小農經濟意識的反映。有的地方還有耍龍燈的活動,也是求雨之意。講求在這一天剃頭,是很多地方的習俗。
明朝時,在二月二還增添了“熏蟲”、“炒豆”的活動。《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熏床炕,曰熏蟲,為引龍蟲不出也。”《大興縣誌》記載,“二月二,家各為葷素餅,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蟲。”
明代以後,“二月二”又有關於龍抬頭的諸多習俗記載,諸如撒灰引龍、扶龍、熏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節俗,故稱龍抬頭日。元費著《歲華紀麗譜》:“二月二日踏青節,韌郡人游賞散四郊。……”。又汪灝《廣群芳譜天時譜》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明時期還在二月二還增添了“熏蟲”、“炒豆”的活動。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熏床炕,曰熏蟲,為引龍蟲不出也。”
清時期把這天稱之為“龍抬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龍抬頭其實是,四象青龍朱雀白虎玄武,中的蒼龍七宿,從地平線漸漸升起,龍的頭是角宿。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並且,龍抬頭也預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所以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所以對應節氣驚蟄。
龍抬頭(東方青龍七宿)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實際上是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願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農曆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說文》中有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的記載,實際上說的是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
古時,人們觀察到蒼龍星宿春天自東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沒周期和方位正與一年之中的農時周期相一致。春天農耕開始,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蒼龍星宿懸掛於南方夜空;秋天莊稼豐收,蒼龍星宿也開始在西方墜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星宿也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而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一個鐘頭后,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這就是“龍抬頭”的過程。之後,每天的“龍抬頭”日期,均約提前一點,經過一個多月時間,整個“龍頭”就“抬”起來了。後來,這天也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託,衍化成“龍抬頭節”、“春龍節”了!
二月初二龍抬頭的形成,也與自然地理環境有關。二月初二龍抬頭節,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南方水多,土地少,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於北方地區常年乾旱少雨,地表水資源短缺,而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又離不開水,病蟲害的侵襲也是莊稼的一大患,因此,人們求雨和消滅蟲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當中,二月初二的龍抬頭節對人們而言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依靠對龍的崇拜驅凶納吉,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龍神賜福人間,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龍抬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上古時代人們選擇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組星象作為坐標,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宿”。“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北方地平線下。仲春(驚蟄至春分間),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是指蒼龍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隱現變化,並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
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農時周期相一致。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高懸於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也開始在西方下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則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古人把仲春時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嶄露頭角稱為“見龍在田”(即為“龍抬頭”),仲夏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稱為“飛龍在天”;此外還有“亢龍有悔”、“群龍無首”等,分別對應各時節天象。龍抬頭在農耕文化中標示陽氣自地底而出,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了。龍抬頭時節,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春雷始鳴。元時期將陰曆“二月二”稱為龍抬頭,從節氣上說,“二月初二”正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與“龍抬頭”相關的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龍抬頭”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因為”龍抬頭“,就意味著結束冬眠、萬物復甦、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二月二、龍抬頭”,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那麼,“龍”在哪裡?它是怎樣“抬頭”的?天文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與古代西方天文學不同,中國把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角、亢、氐、房、心、尾、箕
蒼龍頭部“角宿”上有兩顆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蒼龍頭上的兩隻犄角。“角宿”之後的四顆星是“亢宿”,亢是龍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顆星排列成一個簸箕的形狀是“氐宿”,代表著龍爪。龍爪後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別代表了龍的心臟和尾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位是和星辰歷的干支時間以及八卦聯繫在一起的。當斗柄指向正東方,卦在震位,是為仲春之月,萬物之所出達也,萬物出則天地變化可現矣。故《易·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按《易經》理論,斗指正東,卦象為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屬木,時在仲春。當其時也,萬物出達,生機勃勃。斗指正南,卦象為離,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屬火,時在仲夏之月。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斗指正西,卦象為兌,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屬金,時在仲秋之月。當其時也,萬物豐收,天氣肅殺。斗指正北,卦象為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屬水,時在仲冬之月。當其時也,萬物閉藏,不相見也。
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二,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驚蟄在立春、雨水之後,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髮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如《律書》曰:”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由此可知,卯是指萬物從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從地下面冒出為卯,卯也就代表著生命力,代表著生機,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生機開始的月份,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仲春時節龍抬頭,萬物復甦雨似油;年年角宿光明亮,歲歲如意大豐收。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春雷始響,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蟄蟲被雷驚醒,紛紛破土而出。大壯卦是卯月(二月)的消息卦。“卯”有茂盛的意思,卯的五行屬木,木主生髮、生長,所以大壯卦對應的驚蟄節氣,意味著萬物開始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大地上將出現春暖花開的的美好景象。
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以南的氣候規律相吻合。驚蟄后,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至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二月二龍抬頭
中國人過年,自臘月初八就正式開始,直到來年二月初二龍抬頭才算真正結束。對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日,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人們認為這天正是蒼龍“登天”之日,俗稱“龍抬頭”。這天一般處在驚蟄前後,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農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龍抬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人們曾經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星辰的位置,據此判斷季節。其中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每到二月初的黃昏,角宿一星和二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類似龍之雙角,東方在五色為青,故稱“青龍抬頭” 。
二月二龍抬頭
除祭祀龍神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剃龍頭、戴龍尾、開筆等。舞龍,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幾家合夥製作一條龍,二月二日這天上街舞龍慶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龍的蔭護下再獲豐收。所謂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髮,一為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此外,大人們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圓形小塊,中間夾以細秫秸稈,用線穿起來,作長蟲狀,戴在孩童衣帽上,俗稱“戴龍尾”,驅災辟邪。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祝願孩子長大后斷文識字……二月初二簡單的舉動,飽含著人們對孩子的殷切記掛,也飽含著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中國古代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蟲、羽蟲、介蟲、鱗蟲、人類五大類。毛蟲指披毛獸類,羽蟲指鳥類,介蟲指帶甲殼類,鱗蟲指有鱗之魚和帶翅昆蟲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引龍伏蟲的活動有很多,最有特點是撒灰。撒灰十分講究。灰多選用草木灰,人們自家門口以草木灰撒一條龍到河邊,再用谷糠撒一條龍引到家,意為送走懶(青)龍、引來錢(黃)龍,保佑人財兩旺;從臨街大門外一直撒到廚房灶間,並繞水缸一圈,叫做“引錢龍”;將草木灰撒於門口,攔門辟災;將草木灰撒於牆腳,呈龍蛇狀,以招福祥、避蟲害。陝西富縣一帶還流行撒灰圍庄牆外的做法,也是伏龍驅蟲的表現。後來,也出現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龍降蟲的做法。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相關,麵條不叫“麵條”,稱作“龍鬚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二月初二與“龍抬頭”相關的的活動很多,除上面介紹的活動及食俗之外,還有爆玉米花、吃蠍豆、擊梁驅蟲等,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衍化成“龍抬頭節”、“春龍節”了。
《春秋命歷序》曰:“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早在遠古時期古人就已經能“觀象授時”,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並確定了星宿天象、干支及二十四節氣。
帝京景物略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 《燕京歲時記》
“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錢獻生,謂之‘扶龍頭’。提壺汲井水注之,曰‘引龍頭’。”《大同府志》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據資料記載,“二月二,龍抬頭”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說文解字》:“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二月初二龍抬頭
地方風俗:二月二龍抬頭也是土地誕,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是深受各地各方百姓所愛戴的神明。南方”二月二“龍抬頭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開筆寫字: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土地公管理著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處於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佈廣。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屯有村屯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將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門口,有的則供在村落的社廟中。總之土地神的職責就是保佑著一方土地之內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潔,出入平安了。
吃龍食
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北方百姓在這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鬚”,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鬚”、“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俗。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這些都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北方地區過二月二,農家就開始準備炒糖豆的原料。二月二早上,家家戶戶都用糖炒花生和黃豆,有的地方叫糖豆,有的地方叫蠍豆,還有的爆玉米花。過去都是自家製作自家食用,現在不同了,一般沒有自家製作的了。城裡的超市裡,農村的集市上,二月二前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糖豆,大概有十幾種甚至更多。隨吃隨買,香甜可口。二月二這天,農家的餐桌上要擺多種糖豆,以示慶賀這個節日。
采龍氣
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起龍船
古時,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龍抬頭時節我國部分地區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愿。
使耕牛
“龍抬頭”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農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著一年的大豐收。
開筆寫字
相傳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引田龍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引龍伏蟲的活動有很多,最有特點是撒灰。撒灰十分講究,灰多選用草木灰,人們自家門口以草木灰撒一條龍到河邊,再用谷糠撒一條龍引到家,意為送走懶(青)龍、引來錢(黃)龍,保佑人財兩旺;從臨街大門外一直撒到廚房灶間,並繞水缸一圈,叫做“引錢龍”;將草木灰撒於門口,攔門辟災;將草木灰撒於牆腳,呈龍蛇狀,以招福祥、避蟲害。陝西富縣一帶還流行撒灰圍庄牆外的做法,也是伏龍驅蟲的表現。後來,也出現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龍降蟲的做法。
①山東地區用灶煙在地面畫一條龍。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蟲都躲起來,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有益。
②晉西北地區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置圈內,牽線回家,用容器蓋住即成。
③還有地區在這天清早,人們從井裡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誰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錢龍,這年財運就會非常好,所以經常出現凌晨爭先恐後挑水的情形。
放龍燈
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敲龍頭
東北部分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擊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蠍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圍糧囤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農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后,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當年的大豐收。
熏蟲
古代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蟲、羽蟲、介蟲、鱗蟲、人類五大類。毛蟲指披毛獸類,羽蟲指鳥類,介蟲指帶甲殼類,鱗蟲指有鱗之魚和帶翅昆蟲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進入農曆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藉煙氣驅走毒蟲。
其它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山東地區
我國山東等地區過春龍節,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俗信引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江蘇南通民間有用麵粉製作壽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籤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趕蟲災,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山東日照濰坊地區農村會用草木灰在地上畫穀倉糧倉,在倉內撒上五穀,祈禱新一年穀糧滿倉。並在這一天炒糖豆,(白糖、冰糖和花生一起炒)吃糖豆。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食“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后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過去,讀書人要行四個禮,即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其中,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開筆就是開始寫文章,儀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內容。
山東菏澤民間習俗是二月二這天炒鹽水黃豆,讓黃豆開花。結合“玉米明朝傳入中國”,而“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司馬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至下鋪,為菽”,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因此,“金豆開花”應該是指“炒黃豆”,而不是“爆玉米”。
北京地區
二月二龍抬頭
盒子里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麵醬)。
春餅
在北京,還有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捲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於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曆二月買“驢打滾”品嘗,因而經營這種食品攤販和推車小販很多,以天橋市場白姓食攤和“年糕虎”(虎占福)做的最有名氣。
山西地區
晉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先將銅錢置放在灰線圈內,手拉線牽回家中,用容器蓋住即成。
陝西地區
duke齊子豆
廣西中北部地區
桂中、桂北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的傳統習俗,桂中北地區的壯族都流傳這一句“二月二,拜村社;龍抬頭,祈豐收;八月二,祭村堂;龍收尾,送龍歸”,二月二和八月二過法性質是一樣的。準備的節前,會預先制定採購小組作為慶典頭領,頭領採用分組輪流制,每小組5人組成。每當塊到節時候,被輪流到的“頭領”挨家挨戶收集資金和大米。節日那天“頭領“負責買菜、做飯等一切工作。”血腸“是龍抬頭和龍收尾不可缺少的祭品。”血腸“壯語叫”bong“有禾苗速長、五穀豐登的含義。做完祭拜儀式,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代表去村社吃集體餐。吃完集體餐,“頭領”負責給每位村民評價分配一段血腸和扣肉。
芮城合河地區
東嶽大帝
在晉西北地區,人們盛行“司錢龍”,早上太陽未出山,家家戶戶提一把茶壺,到河邊或井上去汲水。按照這一年幾龍治水的推算,在茶壺內放幾枚銅錢或硬幣。汲水以後,隨走隨傾地灑一條水跡回到家中,將餘下的水與錢全部倒入水缸,錢龍就引回家來了,意喻一年發財。“引錢龍”時特別忌說話,以免驚跑了錢龍。
晉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先將銅錢置放在灰線圈內,手拉線牽回家中,用容器蓋住即成。
另一習俗是驅毒活動。俗話說:“驚蟄過,百蟲蘇。”《陽城縣誌》載:“百蟄初驚,懸天師符以辟蟲毒。”
陝西
陝西西安地區這一天,一般是外婆(舅家)給外甥(女)送爆米花及餑餑饃。媽媽會前一天炒好齊子豆,準備給家裡人。齊子豆是用油、水和面,然後切成小的立方體,再用油炒了。有的地方會把花生和齊子豆一齊炒。
河北
二月二在河北,農村早起有挑龍蛋的風俗,天還沒有亮的時候,男主人用水桶從村裡的水井裡打水,相傳二月二的水井裡會有龍蛋,挑回家裡以求風調雨順,取吉祥之意。
邯鄲:吃“龍鬚面”;“龍耳”、“龍角”(餃子);“龍子”(米飯);“龍拿珠”(混沌面);“食龍頭”(豬頭)。每逢農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們過乞巧節的習俗。這一天,姑娘們可自由結伴,穿上好衣裳,帶好小米、白面、油、鹽及鍋、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這就是磁州古時流傳下來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飯"習俗。
石家莊:吃麻花,豬頭肉,餃子。那邊是要吃那種面片,石家莊人叫鹹食,混著雞蛋和麵粉香味的面片香;也有叫菜餅子的,就是把在地窖里藏了一冬天的蘿蔔挖出來,切成絲和面和到一起,烙出來的餅,沾著蒜泥和醋,很多人吃不習慣,不過這麼多年的風俗沿襲下來,而且還一直能傳承下去。
承德:早起煎餅早起煎餅午餃子煎肉片煎魚:二月二炸魚煎肉,這叫“熏蟲兒”。因為二月二正值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用這香味熏醒傳說中的龍鎮住毒蟲,吃豬頭肉。
滄州:吃龍拿珠,就是麵條和餃子一起下鍋煮,煮熟了再吃。吃餃子就是龍耳朵的意思或麵條就是龍鬚子意思。吃龍鱗餅。
沿海地區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一直流傳著二月二“剪龍頭”的習俗,這天大人、孩子都剃頭,叫“剃喜頭”。特別是男孩子,都要理髮,謂之“剪龍頭”,據說在這一天理髮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也有要想鴻運當剃頭的寓意。
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裡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山東內陸地區對“二月二”的講究更多,其中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那就是圍糧倉。農曆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后,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當年的大豐收。
浙南地區
龍抬頭[中國傳統風俗]
其它地區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
二月二龍抬頭
唐山遷安地區
遷安地區的風俗是登山。民俗學家認為,“剃頭死舅舅”本是漢人對清朝的反抗,經過三百多年的口口相傳已經演變為另一種含義,如今更多的體現為中華民族注重血脈親情的個性和文化傳統。“社會在進步,民俗在發展,人們更應該注重的是民俗在文化方面的傳承。
滿族二月二
滿族的二月二
“薩滿教”認為萬物均有神靈,依照“薩滿教”的說法,各種神仙從二月二這天起,都活躍起來了。滿族人家在二月二頭幾天就磨黃米面,二月初一烀小豆餡,到二月二,早早起來炸油炸糕,做豆面卷子。頭年臘月宰的豬,先留給祖先,在年三十上供,過了初六,就把豬頭放到倉房,這個豬頭一直等到二月二磕開烀著吃,此舉為“龍抬頭”。這一天滿族人還有“領龍”之俗,用草木灰從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彎曲如龍,稱“引龍”。然後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二月二印脾
這天天剛亮婦女們就起來,她們在院子里和大門外的平地上,用硝灰畫上各種不同的圓圈,圈內畫個十字,在八點來鍾,她們把孩子前襟和兜肚解開,讓孩子們趴在十字中間,肚子帖地印脾,孩子媽媽則在圓圈旁邊禱告著:“印脾十字中,龍盤圈裡形,帶走腹中病,肚子永不疼”。這段禱語並不是人人都會的。一般婦女的禱詞是:“龍王爺、蛇仙,你們保佑我的孩子,不得大肚子食水病。請龍王、蛇仙順著硝龍畫的圓圈行走,多走幾遍就把孩子的食積帶走消除了”。
這種“印脾”的舉動,是提醒婦女養育孩子,飲食有節,不知己吃生冷零食,以免孩子們得上“食積”,亦稱“食水”,即腹中有硬塊等癥狀,醫生亦稱此病為“痞疾”,是消化系統病症。
二月二熏香
二月二這天,滿族旗人起大早,在倉房的糧囤子里上香,一個糧囤中插十二根金錠香或綠香。因為把香插在糧食中,燒到香根就自消自滅不能出現意外火災。
婦女們到處上香,房山牆垛的牆縫中插香,有縫就插,因地而宜,把過年時所剩的香頭或是半截香,插在牆縫中,就連房子基礎石縫中也插上香。她們也很注意安全,插地牆縫、石縫中的香可以不去管它,而插在窗台上、抱柱的柱縫中的香頭,一會兒一察看,直到香火燒盡只剩香灰才放心。
二月二熏香,從院子各處一直點到室內,有縫就插,這一天被稱為熏蟲日。因為大部分蟲子從二月二開始動彈了,這些糧食蟲、蛀蟲均屬害蟲,各家在春頭子還沒等興揚就熏起來看,婦女們認為這一熏,一年家中屋裡不遭害蟲。
其它地區
浙南:泗溪二月二廟會,地處浙江南部的泰順縣泗溪鎮是著名的廊橋之鄉,世界最美廊橋“姊妹橋”的所在地,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在泗溪鎮白粉牆村有著近三百年歷史的二月二祈福廟會活動,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這天,白粉牆村都要在本村的“陳十四娘娘”廟舉行二月二廟會(祈福活動)。該習俗興起於清朝雍正年間,俗稱“做福”或“福酒”,從清代至民國“二月二”廟會活動發展到鼎盛,前往參加“福宴”的人群除本境鄉民,更多的來客都是從十鄉八里之外慕名面來,可謂盛況空前。廟會活動內容精彩,其中最大的地方特色是“娘娘踩街”、“福宴”和浙南木偶戲。
唐山遷安:遷安地區的風俗是登山。
江蘇南通:民間有用麵粉製作壽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籤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趕蟲災,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山東日照濰坊地區農村會用草木灰在地上畫穀倉糧倉,在倉內撒上五穀,祈禱新一年穀糧滿倉。並在這一天炒糖豆,(白糖、冰糖和花生一起炒)吃糖豆。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食“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后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山東菏澤民間習俗是二月二這天炒鹽水黃豆,讓黃豆開花。
福建莆田:莆田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打牙祭,大聚餐”之俗。農曆二月初二,俗稱“二月二”,莆仙人稱二月二為“頭牙”,而且與臘月十六的“尾牙”同等重視。按地方方言,“做牙”也叫“打牙祭”。所謂“打牙祭”,在《現代漢語詞典》註解說:“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頓有葷菜的飯,後來泛指偶而吃一頓豐盛的飯。”然而,在莆仙,整個正月里鬧元宵,都有“豐盛的菜肴”,算不上是“做牙”“打牙祭”。到二月初二,才是一年中“做牙”的頭一次,所以稱為“頭牙”。“頭牙”這一天,按傳統慣例,各行業、商店鋪、包括各戶主,一到黃昏前後時段,置辦果品酒肴等,點香燭、燒“貢銀”、放鞭炮等。城裡的把供案擺在自家店門前,鄉村的到田頭、社廟祭祀土地神,祈求豐收。然後,以祭神福余,邀請雇傭夥友工匠們聚餐,未得邀請者,就意味著被“解僱”。莆仙村民凡有雇傭木工、泥工等工匠做工的人家,戶主須於二月初二晚上辦酒席請工匠“做頭牙”。
福建福清:江陰鎮的南曹村二月初二日報恩寺桃溪境迎春神遊甚為壯觀,人們裝扮成狀元、榜眼、探花郎、文武百官,彩旗、腰鼓隊、旱船、蚌女、十番、舞龍、舞獅參遊人數眾多。春和景明,大地綠遍,到郊外走走,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大氣中的“長壽素”——陰離子較多,是調整人體代謝的天然“藥物”,更是治療精神緊張的理想“解毒劑”。村民們以淳樸的情懷用古老傳統的方式迎接著新一年的平安與豐收,祈盼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繁榮昌盛。
傳說一
傳說堯王的父親帝嚳(帝俊)共有四個王妃:姜嫄(jiāng yuán)、簡狄(jiǎn dí)、慶都、常儀。本來常儀的地位最低,可自從生了兒子,眾人就另眼相看了。慶都一直為沒有兒子煩惱。有人告訴她,神母廟求子很靈驗,只要真心實意,沒有不成的。慶都照女巫說的,在元宵節的晚飯後,去廟裡擺上供品,然後恭恭敬敬地磕了仨頭,雙手合十,祈求神靈賜子。
話分兩頭說。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條赤龍,看見人間的凄慘境況,產生了憐憫之心,私下裡下了一場雨。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龍壓在了一座山底下。百姓為赤龍求情,玉皇大帝發話說:“除非金豆子開花。”到了二月二這天,不知從哪裡來了個老媽媽,一個勁地喊:“賣金豆子!”人們很納悶,買回家一看,是些黃豆。這些黃豆放在鍋里一炒,噼里啪啦地開了花。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條赤龍放了出來,貶下凡間。
慶都從神母廟求子后,就天天盼著好消息。一天夜裡,她夢見一條赤龍追隨,從此,就懷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電閃雷鳴,后又艷陽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勛,就是後來的堯王。放勛聰明伶俐,從小就惹人喜愛,長大當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習俗就這樣傳了下來。每逢過年的時候,集上賣的木版年畫,“皇帝爺爺使金牛”,就是由此而來。對於堯王出世大家都是眾說紛紜,後世編一段:金豆開花赤龍遂抬頭 二月初二堯王喜出世。
在我國北方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時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時哪裡來玉米種子?)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這種“天上人間,融為一體”的民間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傳說二
傳說龍抬頭節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據說,這便是龍抬頭節的由來。
傳說三
在我國北方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時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時哪裡來玉米種子?)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初二龍抬頭祝福簡訊青龍節。
二月二,圍大倉,穀子黑豆往裡裝,先裝米,后裝面,再裝幾個鹹鴨蛋,娃娃娃娃你別看,貨郎挑子到門前。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這把喂螞蚱。螞蚱撐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著嘴。今天二月二,龍抬頭。理髮了嗎?要是還沒去就趕緊去,建議你剃個禿頭。不然等我今晚啃你這個豬頭時還得一根兒一根兒拔!
二月二,龍抬頭,送禮只送大豬頭。本理髮店推出剃一贈一活動,即日起凡在本店理髮者,都會得到豬頭一個。欲剃從速,本次豬頭為限量版,先剃先得,后剃后得,不剃不得。欽此!
二月二到了,祝你在今後的日子裡:事業如日中天,心情陽光燦爛,工資地覆天翻,未來風光無限,愛情浪漫依然,快樂遊戲人間.
二月二龍抬頭,剃龍頭,享豬頭,“二龍騰飛”來保佑,“二龍戲珠”精神抖,“二話不說”煩惱溜,“二馬奔騰”好兆頭,祝你二月二,萬事如意,一帆風順,霉運遠離!
二月二,龍抬頭,誠祝願:抬出一籮“福運”伴左右,抬出一筐“財運”跟你走,抬出一缸“幸運”甜心頭,抬出一壇“喜運”陪晃悠。願抬出所有好運到你這停留,讓你平安如意、幸福悠悠!
有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默默的祝福,當月光灑向地球的時候就有我默默的祈禱,當流星劃過的剎那我許了個願:祝你平安健康,二月二快樂!
祝福加祝福是很多個祝福,祝福減祝福是祝福的起點,祝福乘祝福是無限個祝福,祝福除祝福是唯一的祝福,祝福你平安幸福,今日快樂!
痛苦最好是別人的,快樂才是自己的;麻煩將是暫時的,朋友總是永恆的;愛情是用心經營的,世界上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節日快樂!
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二月二快樂!